红楼梦吧 关注:443,947贴子:9,978,580
  • 8回复贴,共1

脂批(赤瑕宫)“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常说“不见曹操想曹操”,也就是要给曹操翻案。曹操不似司马家完全走向反面。王熙凤也是如此。王熙凤隐写二玉和雍正。改革的力量弱小甚至有毛病,但不能借以抹杀其主要方面的光辉,或7——3开,或6——4开。第一回其他脂批“点‘红’字,细思‘绛珠’二字岂非血泪乎?”“点红字二”,“玉”字二(神瑛使者)。(修成个女体)“点题处,清雅。以顽石草木为偶,实历尽风月波澜,尝遍情缘滋味,至无可如何,始结此木石因果,以泄胸中悒郁。古人之‘一花一石如有意,不语不笑能留人’,此之谓耶?”(灌愁海水为汤)“饮水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警幻仙子)“又出一‘警幻,皆大关键处。’”(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恩情山海债,惟有泪堪还。”(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余不及一人者,盖全部之主惟二玉二人也。”这是除曹雪芹为脂批的核心批语外,“宝钗”(袭人即曹家两个丫鬟中另一个)的批语最多。
妥妥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
——读《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07 04:55回复
    世界观——丢一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7 04:58
    回复
      “王熙隐写二玉和雍正”绝对正确,给你点赞,但是证据不足要以元春的年龄来证明,元春多大年龄贾敬宾天,元春多大年龄秦可卿死亡的,既能证阴宾天的贾敬就是雍正,也能查到元春和奏可卿的真实姓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7 05:56
      回复
        “二十年来辨是非”,二十岁啊!论据请看霍国玲紫君20多本《石学》系统考证。记住!不是《红学》!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7 12:18
        回复
          雍正6年曹家被抄全家进京领罪,曹雪芹14岁,代玉13岁。代玉15岁进宫(“秋窗秋雨”脂批:“记住!代玉这年15岁!”)16岁(晴雯死年龄)被雍正“侥幸”(娇杏),17岁生子“扶了正”,曲颈黄盖伞只有皇帝皇后专用,皇贵妃棺材用杉木,所以代玉(秦可卿)只能是皇后 ,脂批本元妃(本意即皇后)省亲贾政称“我后”到了120回《红楼梦》都改没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7 12:29
          回复
            17岁后为三春(三年),代玉试着涉足朝政,最辉煌为探春兴利除弊。后探春给宝玉信告知雍正有小恙从,起社,宝玉处方,袭人交(宋嬷嬷)送药,怡红开夜宴等消息,子时三刻雍正死。妙玉信笺“叩芳辰”(大功告成)……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7 12:37
            回复
              雍正分身:
              皇上(皇商)薛蟠(隐写雍正和曹雪芹),雪文起,雪文龙
              贾雨村隐写雍正和曹雪芹。
              贾敬(雍正谥号第一个字为“敬”)
              贾珍(允禛)隐写雍正和曹雪芹。
              贾宝玉隐写曹雪芹和弘历。贾芸找工作,是曹雪芹分身,此时宝玉就是弘历。
              贾赦。
              贾瑞看凤姐,脂批:“立即追命!”前有判案薛蟠魂灵被冯渊(逢冤)索命死了!
              代玉分身:
              所有女人都是女主分身包括鲍姑娘,多姑娘(脂批:“千迴万转皆一体”)
              代玉讲诗,代玉就是曹雪芹。香菱是女主,湘灵,舜妃也,与潇湘妃子一码事。
              探春改革,宝钗就是宝玉(曹雪芹诗画最佳)
              一笔多写,镇三太岁之一李纨隐写曹雪芹的母亲康熙16公主桥。也隐写曹雪芹贴身丫鬟代玉。与雍正生子弘曕。金玉良缘指,民族(满汉)权力结合。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7 12:59
              回复
                宝玉处方,死人头上的珠子即代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7 13:03
                回复
                  年轻的二玉虽然冒险,准备“天诛地灭”也要抓住历史机遇“兴利除弊”。以至成为满清贵族众矢之的,女主人公死于“谣诼污垢”,她是为国家而死的!好比屈原!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07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