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吧 关注:2,295,814贴子:19,992,114

回复:【隋唐】历史见闻与趣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柳宗元本族有一年轻人,“读孔氏书,为诗歌逾百篇”,可是不愿为“文儒事”,他遁入佛门,整日背着书箱,怀揣纸笔,独自行走在山水间。柳宗元本想让他继承文儒业,以光显柳氏家族,因而责怪他,但“终不可变化”。柳宗元想到“当世以文儒取名声为显官”的,入朝遭嫉妒受贬斥,连家乡都回不了的十有八九,就放他去了,还作序赠给他。柳宗元交游的浮图大都是儒者僧形,象本序的浩初,“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经)论语,唯山水之乐”,他们富有文采,其实都是一些远离官场,放浪山水的儒者。柳宗元在《送僧浩初序》结尾说:他让李生础“以吾言示之”,给韩愈看,想知道韩愈看后作何解释。但韩愈没有只言片语的回复,只能让后人自己想象了。


IP属地:广东67楼2019-05-01 17:26
回复
    我们从柳宗元在永州和柳州的生活和涉佛环境透出的形象看,他不但与那些迷佛至昏天黑地、满身妖气邪念的达官贵人不可同日而语,就是刘禹锡、白居易这样的人也难与之相比。柳宗元是究佛理,而刘禹锡是看破红尘,后来专心事佛。席砚间尽是经书,他钻研佛法,参禅悟道,迎来送往的都是僧人。他自己说:“予事佛而佞。”信天命是儒学的弱点,也是许多封建文人士大夫迷失佛教的一个根源。刘禹锡与柳宗元思想相通,他们对佛教的看法很相近,排解士途坎坷及心里的苦痛是他们涉佛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刘禹锡在这方面走的远了,而我们从《柳集》和史料里看不到柳宗元有这样的场景和文字。所以苏东坡在书写柳宗元碑文时拒绝写刘禹锡的碑。白居易更甚于此,他晚年中风后,潜心佛教,常在家搞斋戒,做道场。“女唤妻呼”都不应,连刘禹锡来了也不见,为此刘禹锡曾作诗取笑他。


    IP属地:广东68楼2019-05-01 17:27
    回复
      唐人莫休符称柳宗元是“大儒”。莫休符岭南人,即广东川封(今封开县)人。他是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钦提头榜状元,是宣宗朝很有影响的人物。时隔柳宗元不过几十年。莫休符曾在广西做官,当过融州刺史,晚年退居桂林,留心搜集奇观轶事,有《桂林风土记》传世。莫休符对柳宗元这一评价应该是真实地反应了唐人的看法。柳宗元究佛,以儒为体,兼通儒释,唐宋没有人能出其右。此处用的“究”字,本意是溪流的尽处,引申为穷尽,终极。柳宗元用大中之道究佛理,这我们在他涉佛诗文里随处可见。佛教也讲中道,但它是一种诡辩术,也就是林琴南说的“诡僻之言”。柳宗元深究佛理,不可能把佛教的中道和儒家的中道混同起来。治儒学他反对“道听途说”,对上古文章家典籍,仅各用一字就将其精髓道破;究佛理,他反对“言禅者”,“ 妄取空语”、“ 颠倒真实”,能洞达“最上乘”和“第一意”。


      IP属地:广东69楼2019-05-01 17:27
      回复
        我们说过,儒释是两种本源,追求的终极不同。儒家用世,助君道。而佛家出世,求涅槃。儒释相互有影响,但不可能相融如一。历史是从混沌中走出来的。还是柳宗元说的好:“庞合猥附,不夷其高。”真正集大成者,合者庞杂,附者猥琐(庸俗),也不伤其高。朱自清也看到这一点,他说韩愈虽创立道统说,但“他并没有传了甚么新的道”,就是说他没有自己的东西。柳宗元的“学问见解,却在韩之上,并不墨守儒言”。宋人后来形成的新儒学,教课书都说是受韩愈的影响,陈寅恪也主此说,其实这里有一些误区。宋新儒学的精髓,好多地方是柳宗元论说过的,韩愈只有道统虚名而已。遗憾的是历史有时被虚妄的惯性思维罩住了。


        IP属地:广东70楼2019-05-01 17:27
        回复
          dd


          IP属地:云南71楼2019-05-01 17:29
          收起回复
            隋唐武将英勇无比,隋唐美女个个漂亮佳艳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9-05-01 19:44
            收起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iPhone客户端73楼2019-05-01 20:13
              收起回复
                支持一下!好长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9-05-02 11:23
                收起回复
                  【柳宗元生平:从一鸣惊人到一落千丈】
                  柳宗元年青时仕途比较顺利,二十一岁考中进士。唐代规定,科举选士后,必须再经吏部考试才能授以官职。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二月,柳宗元中进士。五月,父亲柳镇在长安过世了。按当时礼制,柳宗元得守丧三年。守丧后柳宗元连续二年参加吏部考试,二十六岁时考取了博学宏词科,被授予集贤殿正字,这是一个校正图书典籍的从九品上的小官。职位虽卑,但毕竟是进入官场的开端,柳宗元对这一官职是比较在意的。他无论在给高伯祖柳浑写行状,还是书写官样文章,都要郑重其事的写上“集贤殿正字”的字样,以示重视。柳宗元在这个职位上待了二年。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柳宗元调蓝田县做县尉。蓝田县是长安附近的畿县,也就是京城的直管县。县尉是一个“正九品下”的小官,管追捕盗贼等司法刑事。柳宗元做县尉也待了两年,可他并没有到任,一直被京兆尹韦夏卿留在身边做文书。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柳宗元调回京城,做了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是御史台官员,里行是见习的意思。监察御史的官位级别也不是很高,正八品上,但权力很大,凡朝廷内外,文武百官,都要接受其监察。官至监察御史,算是步入上层社会的官场生活。柳宗元与刘禹锡同年中进士,又同年为监察御史,二人与已在御史任的韩愈交好。三个年青人无话不说,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时的柳宗元在朝廷内外已享有很高的声望,其风采怡人,心气高傲;他呼朋唤友,议论时政;跃跃欲试,图谋干一番大事业。可人生有时很奇异,不经意间可能巧逢机遇,也可能会走背字遭不测,柳宗元这两件事都赶在一起了。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运动,他不但没有借势把自己送上天,反而却因此被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IP属地:广东75楼2019-05-02 15:49
                  回复
                    永贞革新的始作俑者是王叔文。王叔文,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寒微。父亲做过城尉,左金吾卫兵曹一类小官。王叔文是个很有见识的读书人,他为人“坚明直亮,有文武之用”。又“知书,好言道理”,常向人讲治世为人之道。王叔文善辩,“能以口辩移人”。因此深受德宗赏识,以棋待诏进入东宫服侍太子李诵。在东宫时,王叔文常和太子李诵说人间疾苦,论辩为君之道,深得太子李诵的信任。王叔文在东宫侍奉太子李诵十八年,可见两人君臣相交相知之深。《旧唐书•王叔文传》记载这样一件事:说太子曾与众侍读论说为政之道,讲到宫市之弊时,太子说:我去见父皇时,一定好好说说这件事。众人同口称赞,唯有王叔文一言不发。事后,太子问王叔文:论宫市时,先生为何不说话?王叔文说:太子的本分是侍奉皇上,除视膳问安之外,不应干预朝事。陛下在位岁久,如果小人离间,说你收买人心,你怎么解释?太子醒悟说:没有先生,我那能听到这样的话。自此更加依重叔文。宫中的事,都由王叔文裁决。王叔文每每对太子说:某人可以为相,某人可以为将,这些都是你掌权时可用的人。王叔文还私下密结当代知名之士,与韦执宜、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十数人,定为死交。从中可以看出,王叔文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他与太子李诵图谋革新政治的谋划远非一日,很早就在人事上做了布局。所以,太子李诵一继位,革新派刚掌朝政,就急不可待地对德宗朝的三大弊政下手,风风火火地推行起改革的新政来。革新派免除赋税,放还宫女,罢宫市,禁五坊小儿,停宦官奉钱,贬惩贪官李实,诏用贤臣。王叔文亲掌盐铁转运使,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抑制藩镇,谋夺宦官兵权。革新派不分白天黑夜,夜以继日地谋划着施政大计,以至到了如醉如狂的地步。革新派都是天下才子,柳宗元是其中的佼佼者,永贞革新期间他被升迁为礼部员外郎,专管诏书和奏章一类重要事务。《旧唐书•柳宗元传》说:“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宜用事,尤奇待宗元。叔文欲大用之。”另据史书记载,永贞年间,政令每每都经“叔文与柳宗元等裁定”。王叔文对柳宗元和刘禹锡的话“言无不从”,当时人们不敢直呼其名,时称“二王、刘、柳”。


                    IP属地:广东78楼2019-05-02 15:51
                    回复
                      这时追利求官者也纷至沓来。当时革新派家的门前,昼夜车马如市。为见王叔文等人,这些人整日守在酒店,宿费狂涨千钱,也在所不惜,其疯狂之势可见一斑。这时,革新派内部出现了腐败受贿的现象。王伾收珍玩贿赂,岁时不绝。他在室中放一无门大柜,开一窟窿,以藏金宝,其妻寝卧在上面。而那些求利者一旦欲望没得到满足,就会反目成仇,转而攻击革新派。这时,宦官借势操纵藩镇拥立宪宗做太子,又上书让其监国,革新运动刚刚开始,还不到半年,就被剿杀了。


                      IP属地:广东79楼2019-05-02 15:51
                      回复
                        对革新运动这么快就失败了,历代众说纷纭。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封建社会是以皇权为中心的的家天下,说皇帝是人间的神,可以统治一切。可顺宗是个病神,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靠“转相结构”理政。所谓“转相结构”,是指王叔文坐翰林院决事,由王伾出入内宫,通过宦官李忠言、顺宗身边的美人牛昭容,在顺宗间往返传递,再经王叔文等人决策后,交给宰相韦执谊施行。这样的执政手段是很脆弱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政令都没法施行。宦官先是削去王叔文翰林学士,使他没法在翰林院决事。后来宦官完全掌控了顺宗,革新派就土崩瓦解了。革新派的执政基础很薄弱。顺宗即位时,最高权力层居相位的四人,翰林学士五人。其中七人抵制和排斥王叔文等人。就连革新派召回的韩皋,他是韩泰的本家兄弟,也凭籍贵门,不愿依附王叔文。柳宗元后来慨叹说,满朝文武知己者十几人而已。而内讧更是在革新派心上插了一把刀。韦执谊是个机会主义分子。做翰林学士时,收贿为人求科第,行经相当卑下。起初他看顺宗信用王叔文就主动与之交往。可做了宰相后,为了自保,他两面三刀,处处与王叔文相对,后来干脆不听招呼,二人形同水火。这恰好给宦官和藩镇以可乘之机。革新失败后,韦执谊知祸将至,虽还在位,可办事时奄奄无气,连听到脚步声都吓得心惊肉跳,哀泣之状让人有些不耻。其实,这时藩镇和宦官的势力已没法撼动了。为此藩镇韦皋才敢对王叔文说:你把三川给我,当以死相助,不然你就等着看吧。根本不把革新派放在眼里。据史书记载:德宗时禁军已扩大到十五万。后来武宗时左右神策军每军十万。而当时节度使手下能作战的最多不过三五万,少的仅一万。唐代士人和外藩依附宦官求媚取利求官的屡见不鲜。永贞革新时带头攻击革新派的藩镇裴均和严绶是宦官的养子和傀儡。宦官后来借着谋夺兵权失手把革新派都赶下了台。这是革新派施政的一大失误。当时王叔文想借老将范希朝统军,派韩泰去接管神策军,说是消息走露,其实是被人出卖了。范希朝本是神策军夙将,与宦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宪宗即位,他不但没受王叔文牵连,反而得到了升迁。王叔文等人,儒者气质甚伟,是一群循规蹈矩的文人,不会用权谋,更少阴谋、机变。革新四面出击,造成到处受敌,这是一大忌。后来,宦官和旧派朝臣议论太子时,王叔文默言不语,但吟杜甫题诸葛亮祠堂诗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感慨流涕。屋漏偏逢连阴雨,这时王叔文又遭母丧,按礼制,他得离职守丧。王叔文在翰林院置酒,邀宦官李忠言和俱文珍等人,他说自己离职,百谤会至,想求各位帮忙,结果当场遭到俱文珍的驳斥,而叔文无言以对。想凭杯酒释憾于宦者,书生气太可怜了。其实对革新的危局,革新派吕温,头脑比较清醒,看得比较远,思虑也深,他不主张谋划未妥就强行发难,可当时革新派被逼得箭在弦上不能不发了。现在人好像不大理解那些事,在那个社会,士大夫能容忍宦官和藩镇祸害社会,却容不下柳宗元这些身分低微的人改变它。宦官和藩镇是皇帝身上的赘肉,再臭在他们看来也是香的。历史向来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常人想象不到的机缘也可能成就不朽的历史功业。当时革新如果成功的话,按柳宗元等人的想法推行新政,中国历史可能会改写。但历史并不是后人可以按常规随便来想象的。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給柳宗元他们表现的机会。


                        IP属地:广东80楼2019-05-02 15:52
                        回复
                          宦官和旧臣拥立宪宗为太子,不合顺宗的本意。顺宗担心宪宗强势和工于心计,欲另有所立。可在宦官和旧臣的威逼下,没有行动能力的顺宗只能屈从了。说到“择君置臣之道”,王叔文和顺宗一样,反对立宪宗为太子。据说,王叔文等人私下秘谋另立新太子,可惜还没来得及做就失败了。王叔文也因此遭到了杀身之祸,被贬的第二年就被赐死了。皇权争斗,杀兄弑父是历史上的常事。宪宗即位时已二十七岁了,早已过了混沌的年龄。他掌权后,很快就和宦官一起,把碍眼的顺宗和影响他皇位的族兄都处理掉了。为了掩盖弑父的事,宪宗厚葬顺宗,甚至用活人“生殉”,还给自己加“孝德”的尊号。崔群是宪宗的宠信的宰相,只因对这件事说了不同的意见,就被贬放了出去。历史就是这样,许多事都被当事者故意隐匿了。参与永贞革新的宦官李忠言和牛美人,他们后来的去向史书没有记载,可下场是不难想象的。而阻碍宪宗即位知其忤逆之事的八司马遭忌恨就更不难理解了。按唐制,贬官遇大赦或三五年会得量移,可宪宗即位改元,一年三次下诏令,反复重申不宽赦和“量移”柳宗元等人。元和元年正月尊顺宗为太上皇,六月册皇太后两次大赦又没有“八司马”。这年八月八月有诏命说:八司马等人“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柳宗元从此走上了不归的贬谪路


                          IP属地:广东81楼2019-05-02 15:54
                          回复
                            【玄奘大师略传】
                            玄奘大师西行图  玄奘(602年-664年),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至天竺学习佛教。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作贞观元年),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明·吴承恩《西游记》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IP属地:广东82楼2019-05-02 16:21
                            回复
                              看了今天的。 晚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3楼2019-05-02 22: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