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 774,922 贴子: 11,972,985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61
    史料写曹军差点没把东吴防线打崩,有人说这次是曹军继赤壁之后,最接近灭东吴的一次大阵仗。 那为什么这战在三国史里存在感不高呢?还是这仗有夸大的成分?
  • 24
    为啥都在吹张辽呀?逍遥津之战不过让孙权损失一员大将陈武和几千人而已,陈登两次匡奇之战追击孙权斩首俘虏好几万人(数据有夸大的嫌疑)但这损失直观上来看绝对比逍遥津大
    玄云影三 10:42
  • 38
    英雄记曰:初,天子在河东,有手笔版书召布来迎。布军无畜积,不能自致,遣使上书。朝廷以布为平东将军,封平陶侯。使人於山阳界亡失文字,太祖又手书厚加慰劳布,说起迎天子,当平定天下意,并诏书购捕公孙瓒、袁术、韩暹、杨奉等。布大喜,复遣使上书於天子曰:“臣本当迎大驾,知曹操忠孝,奉迎都许。臣前与操交兵,今操保傅陛下,臣为外将,欲以兵自随,恐有嫌疑,是以待罪徐州,进退未敢自宁。”答太祖曰:“布获罪之人,分为
    钟子律 10:42
  • 334
    关羽丢荆州不仅是麋芳投降这么简单,整个关羽的辖区就没有进行过有力的抵抗,大部分人不是投降就是逃跑,还在抵抗的都是些无力回天的小角色而已。宜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时吴军主力在吕蒙手里,还有一部分要北上拦截关羽,陆逊带的兵力应该不多,然而陆逊就是靠着这支偏师,西进宜都势如破竹,一路上都没遇到像样的抵抗。是不是荆州的正规军都让关羽拉去围攻襄樊了,留下来的都是些临时招募的民兵而已
  • 102
    开这主题是先前讨论的消失了,读历史真的要懂古代地理,古人所说的地名就是同现今相同,但实际有机会是并不是一样,有些位置不同,有些是范围也不同。蜀之外水、内水、中水虽可以说是岷江、涪江、沱江这三条,但古人所说的岷江不等于现在的岷江,现在的岷江是从岷山计到宜宾,案古人认为岷山为长江源头,因此古人的岷江是计到江州,明·杨慎《丹铅总录·外水内水中水》“外水即岷江,自重庆上叙州、嘉定是也。内水即涪江,自重庆上
    glh119 10:15
  • 325
    “学得了一些诈谋诡略,如诈病回建业,白衣渡长江,但是没有学会安邦定国的雄才大略”:《中国历代军事战略》—中国解放军出版社。作者: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 63
    赤壁之战,首先提出联刘抗草就不要说了。 赤壁之战之后借南郡给刘备集团,就是了不起的战略眼光: 表面上看,借给刘备南郡,刘备夺了益州,发展壮大了。孙权集团吃大亏了,其实不然。。。 借南郡的三大好处: 1,体现孙权集团的大气和全局观。,为后来鼎足而立,或者和刘备集团一起联手夺取天下创造了可能性。 2,让刘备集团去向西夺取益州,而一旦刘备集团夺取了益州,曹操集团必然坐不住,也要去夺取汉中。。。此时曹操和刘备必然
    学你说话 08:23
  • 7
    有没有人找一下相关记录
  • 120
    假如问一般人,你对关公的印象有甚么?演义中的单刀赴会是其中一个答案。不过,用单刀赴会来形容张辽只身往三公山,也同样适用!张辽是有识人之明,不错,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诸葛亮也有看错马谡的时候,谁敢保证这先后五反的人渣昌豨,不会临时变卦?! 事后曹操那些话,只是其爱惜手下大将的表现,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详细情形还是当是人张辽较清楚。何况军中还有夏候渊,就算张辽一去不返,也不会导致群龙无首的糟糕状态。
  • 573
    1.一个26.27岁在家读书种地没有出过仕的青年,能把天下大势看的如此透彻,清晰,不牛? 2.东吴版鲁肃的《塌上策》无非意思就是靠长江天险守江东。甚至连刘表守不住荆州都没看出来,还建议打刘表呢。《隆中对》白纸黑字写的“而其主不能守”。周瑜所谓取益州之策甚至都是赤壁之后的事了。 3.“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和后面的剧情一模一样,简直就是开天眼了。 4.有人说。隆中对是个错误战略。是因为没考虑到东吴也要荆州。那是
    future123321 09:29
  • 6
    我印象中没有诶。目前还没有任何人按照三国志拍三国的话,你们感觉会怎么样。
  • 82
    曹操是魏王,孙权是吴王,正常来说,刘备应该是蜀王才对!可刘备偏偏自封了一个汉中王,实在是匪夷所思。 按照第一个占领地盘来说,刘备应该是徐州王 按照第一个稳定地盘来说,刘备应该是荆州王 按照占领地盘完整度来说,刘备应该是蜀王 再怎么算也轮不到汉中呀!
    YTlaoer5 10:30
  • 6
    实权都在丞相府,费祎不支持北伐,姜维又想北伐,郭修是受姜维指使的吗?益州派 荆州派都乱的很,感觉不需要邓艾钟会,都要自灭了
  • 27
    所谓仁义 虚伪 残暴 都是相对,又哪来那么绝对。 刘备在至少在表现上至少是相对仁义,如果说虚伪也只是相对虚伪。 其实正史上的刘备明显只是相对仁义,但同时也是杀伐果断的狠人。有些人觉得这种人其实更有魅力,乱入必须要有狠的一面,纯善良无法在乱世立足。仁义不失杀伐果断更有魅力。 一直觉得罗贯中是高级刘备黑,他吹关羽吹赵云吹孔明,又是蜀汉视角,但对刘备很恶意。刘备现在被黑的惨,老罗功不可没。演义刘备性格看上去比正
  • 5
    汉武帝,还有东汉的真正的开国者刘秀也没人提
  • 172
    诸葛亮放三国内政一流军事二流,我以为没有争议,居然还能看到还有人说他平庸无能,因为忠心才被吹,那正史多次提到诸葛亮掌权时蜀国大臣“贤愚竞心,佥忘其身”,哦,原来蜀国人会为一个平庸无能的领导而卖命忘身效力效忠啊? 蜀国人没这么傻吧? 能团结蜀国内部人心、树立威望不也是一种领导能力的体现?这种能力的差异造成了有些人适合做领导者,有些人比较适合给别人打工 诸葛亮前期《隆中对》、管后勤、做外交工作、管理户籍征
  • 83
    也就是东吴为什么赤壁之战时期为什么要推动赤壁之战对抗曹魏,而后面东吴为什么后期没有了战争吗,为什么要投降曹魏,没用任何抵抗。 这就是蜀粉的最大问题,根本就没搞懂东吴的动向与利益,然后一直在扯隆中对,或者扯什么联吴抗曹。
  • 84
    先说赵云四大基本盘,身世一般,能力够用,资历较深,没什么政治能量 不过刘备给他专设了两个杂号,后面魏延和霍弋都捡赵云剩饭吃 赵云主要分三个时期来看 前期基本上是除关张外的第一将,平定荆南和入川是主力将领之一,官位仅次于关张 他在这期间也担任过类似保镖的角色,两扶幼主这个功劳也是很大的,但也负责攻伐这事,这种要和许褚典韦这种专职保镖区分开来 中期入川之后,赵云封翊军将军,又是刘备搞得创造发明,赵云这个时候
    bdyh3721 08:51
  • 20
    不借的话,孙权集团要兵分四处! 1,合肥方向要抵御曹操 2,江陵南郡方向要抵御曹操 3,要腾出兵力入川夺取益州 4,还要预留一部分兵力防范刘备集团。。。。。。。。。。 几遍兵分四处,还要能打下益州,并且在汉中打赢曹操,不然益州危险了。。。几遍在汉中打赢了曹操。。。依旧面临北有曹操集团,南有刘备集团的夹心饼干,这种战略困境。。。。 借的话,孙权集团只需要兵分两处,,,,省了两处。。。 1,省了江陵南郡方向曹魏集团的
  • 36
    原来是真的可以筑起,看实验非常的辛苦,曹军中下层将士也是不容易,成土木牛马了。 曹操手下还是能人多,能想到这么精妙又实用的奇谋。 马超有点惨啊,虽然强悍也足够有作战经验,但遇到这么离谱的对手。 顶级的首脑+出色的智囊+几万头勤恳的牛马。
    sk4011320 07:50
  • 0
    羌族五溪蛮也很非常支持,也就南蛮之地不服管教,喜欢叛乱。姜维穷兵黩武,诸葛瞻只会纸上谈兵才导致蜀国灭亡。
    司空袁 05:17
  • 56
    正史里面记载的当代人对执政者或统帅的评论是否具有参考性?还是没有直接记载的事件有价值。举例:关羽,张飞在史书记载被当世人评价为万人敌,但客观事件上关羽战绩并不好。所以两种谁更具有评价历史人物的参考性。
    飞摩 02:16
  • 140
    抽调守备兵力,这么典的失误操作和人缘有什么关系?关羽直接把三万兵都屯江陵当铁王八,吕蒙再会攻心能拿的下来?要说人缘,魏延人缘更差,人家怎么守的好好的
  • 101
    如果依照这张图里的数据,曹操生平82战54胜,胜率大约为66% 这个胜率已经算高的了,刘备是全蜀国军事能力最强的开疆拓土面积最大,胜率估计都不足50% 有问题欢迎指出,我还挺想知道曹老板胜率的
  • 376
    B站看视频,说是曹魏主力73开,东吴侧占7层,蜀汉侧占3层。但是蜀汉有擒于禁和汉中斩夏侯渊啊。东吴有这样重量级的斩将或腐乳么?
    blameF 00:03
  • 248
    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ckboman 6-3
  • 4
    如果刘表集团200年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改怎么选好? 1,北上偷曹操集团菊花,帮助袁绍集团打赢官渡之战。。 2,东进修理孙策孙权兄弟,夺取豫章郡,步步紧逼消灭孙权集团 3,西进夺取益州集团,跨有荆益二州。 4,南进夺取交州地盘,夸有荆交二州。
  • 4
    几年前在电视上玩的一个三国卡牌类回合制游戏,人物都有星级招募是用招募令反正就是挺经典的回合类游戏,突然特别特别想玩,就是找不到了大多数细节也不记得了,有没有大哥有类似的线索
    大蓝鲸 6-3
  • 10
    大汉的时候,这2个地方在大汉是什么状态那?平南中和收山越,就是把他们打服了,让他们年年进贡,随岁称臣么?出粮出人,帮蜀汉和东吴打仗?
    渝雾 6-3
  • 337
    蜀汉一般都认为是关羽,东吴一般认为是陆逊,但曹魏很难定夺,我个人认为在曹仁与张辽之间选择,吧友们怎么看呢?
  • 18
    这个历史人物是如何成为民间崇拜信仰的呢?他是什么时候,又为什么是他呢?
    开始馁 6-3
  • 258
    记一下《华阳国志》跟其他史书写的有哪些不同 卷五·刘焉 卷五·刘璋 卷六·刘备 卷七·刘禅 (不知道有没有跟别人发的撞车)
    沐夏 4-17
  • 36
    1. 诸葛亮还需要跪舔孙权?曹操送诸葛亮鸭舌香疯狂暗示也没留住,这地位需要跪舔孙权?看来吴吹是忘了孙权想要留住诸葛亮结果被人家拒绝的事了 《袁子》:张子布荐诸葛亮于孙权,亮不肯留。人问其故,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江表传》:权报曰:"子瑜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孤尝语子瑜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於义为顺
  • 99
    上次有人说我的文章说服力不够强条理不够清晰,还有喷子黑子杠精在我帖子底下跳脚说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只有五流四流,这次我系统性地列出诸葛亮的军事优点,抛开一矿打九矿、随便吊打司马懿曹真等搞笑言论,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也绝对是三国二流封顶或者一流守门员的水平 ①战绩。诸葛亮不是没有战绩!只是跟一流的比有点不太行而已,入川领兵围成都,南征平四郡,两次击退郭淮费曜,击退夏侯霸,杀死王双张郃,武都阴平,甲首三千 这个
  • 3
    都说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张松“身长不满五尺,面如黑漆,鼻孔朝天”,还说诸葛瑾脸长的像一头驴!孙权甚至拿这个事情开玩笑,要不是诸葛瑾他儿子还真下不来台,也听说司马朗长相极其可怖,三国里到底谁最丑?诸公怎么看呢
  • 23
    1 南郡之战双方兵力对比是多少?孙刘联盟一共五万人,赤壁之战不会无伤加上绝北道刘备打荆南啥的人应该不会太多吧 2 关羽的绝北道真的没起到多大作用吗 3 关羽在荆州被乐进击退被文聘烧船和辎重,面对吕蒙鲁肃的单刀赴会和取三郡也啥表现,在关羽在荆州到水淹七军前真的没啥亮眼表现吗? 4 刘备面对关羽的北伐一直没支援真的是关羽前面威震华夏,后面兵败麦城败的太快刘备方没反应过来吗, 5 假设吕蒙没有白衣渡江,魏国真的能拿下南郡
  • 21
    我认为诸葛亮应该是和刘备讨论过细节的,只是没有流传下来,既然如此那不妨站在后世的角度讨论一下,隆中对第一步该怎么拿荆州? 1、刘表像陶谦一样直接让荆州。 我认为不太可能,不论是刘表对刘备“阴御之”的态度, 还是死后直接把地盘传给刘琮来看,刘表都没动这个心思。 2、直接从刘表手里抢地盘。 刘备曾经向刘表提议趁曹操后方空虚偷袭曹操,如果刘表真的派兵给刘备,刘备能像后来打刘璋一样,胁迫这些士兵往回打吗? 我认为不
  • 138
    关羽在忙着攻城,曹操在调兵遣将计划着亲征关羽,孙权在和吕蒙密谋奇袭荆州,刘备呢,忙着称帝呢? 襄樊之战,7月开打,12月结束,历时小半年。8月关羽就靠洪水吃下了于禁率领的七军,形式一片大好,照满宠的说法“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 但就是这种级别的战争你全程看不到刘备的影子,汉中之战消耗的再大也可以多派几个将领协助关羽吧,派人去褒奖一下关羽取得的成绩,提振一下士气,或者是发挥一下外交能力拉拢一下
    空壳62 6-3
  • 3
    比较好奇糜竺这种地方大族一直跟着刘备,那是拖家带口一起走还是说就本人跟刘备走,然后家里的生意在徐州照做。还有刘备除了找当地豪族贷款正经怎么挣钱的?靠朝廷发的工资吗
  • 18
    我今天看到别人说后蜀民生非常好,国富民康。三国时期的蜀汉似乎比不上。但诸葛亮治国是被贾诩等当代人认可的。理应是不能过于苛责的。又细思好像整个三国都没能像后蜀这样民殷国富。这是时代局限还是三国这个时代真的一无是处。
  • 83
    rt.网上有种说法是袁绍打曹操时留下一支军队对付匈奴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呢
    yunbailu 3-4
  • 15
    例如像云南白药等药物的配比也没有公布,为什么兵书目前不算做机密?
    cswlsw 6-3
  • 21
    看《三国演义》的时候被袁绍气死了 那么多谋士 只要袁绍多听劝,早就一统三国了,而且后面那些谋士死的时候真的挺泪目的,比如沮授被曹操俘虏偷马被杀,审配面向北而亡 辛评被袁谭气死,田丰在牢里面自刎而亡,都为这些忠义之士感到不值
  • 14
    郭汜好像已经是中年了。吕布那时才30??
    skyklark 6-3
  • 6
    曹魏有刘协禅让,蜀汉有刘备的血统,所以才有曹魏风骨蜀汉浪漫的说法,世人眼中东吴没名没分,比不上魏蜀,被骂的最惨,所以东吴才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不像曹操刘备一个依靠刘协,一个依靠自身血统,孙坚父子只能靠自己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