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那些事儿吧 关注:50,145贴子:816,239
  • 0回复贴,共1
求助

明朝灭亡是否不可逆转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朝灭亡是否不可逆转呢?
我认为完全可以逆转,每个王朝的灭亡都是由各种因素叠加起来由量变引发的质变,明朝也不例外,内忧外患,土地兼并,天灾人祸,党争,国库空虚等等原因。
一直流传一句话,明实亡于万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确实是这样,万历皇帝朱翊钧从万历十五年开始怠政,连续近三十年不上朝,不理国事,造成全国大量官位空缺,而且一心搜刮民脂民膏,大量征收矿税,民不聊生。
万历皇帝只顾着自己享乐,躲在后宫里,也不关注外面的世界,就连内阁的官员都很少有机会见到皇帝。他们不知道明朝在走向衰亡,而东北的女真族却在渐渐做大,万历三大征打赢了,但是也把明朝的国力彻底耗尽了,东北的女真族趁此机会积蓄力量,在辽东总督李成梁死后,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就造反了,萨尔浒之战把明朝的最后一支能打仗的精锐部队消耗殆尽,让努尔哈赤看清了大明朝只是一只纸老虎,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止努尔哈赤崛起,也敲响了明朝灭亡的倒计时。
有很多人说萨尔浒之战,明朝有机会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场发生在万历四十七年的明朝与后金的这场战争,首先后金方面,努尔哈赤投入兵力约六万左右,而明朝方面,加上叶赫部以及朝鲜的部队一共约十万左右,很多人说有二十万,其实并没有,更不用说什么号称四十七万了。但是明朝的兵力优于后金是肯定的,那既然兵力占据优势,为何失败?明朝方主帅为杨镐,杨镐是什么人?本身没有什么能力的庸才,能上位辽东经略的位置,完全是因为溜须拍马,在党争的背景下产生的,没有指挥过什么胜仗,甚至可以说不知兵,这样的人竟然可以当上明朝十万军队的统帅,可以说明当时的明朝官场已经腐败到了骨头里了。当时最适合做辽东经略的人其实是熊廷弼,但是无奈党同伐异,最终把这个位置给了杨镐这样的无能之辈。
神宗万历皇帝以及朝廷的这些大人们认为后金只不过是小打小闹,大明朝军队打这些关外的蛮夷当然是手到擒来了,而且明朝财政紧张,万历皇帝又是个抠门的人,舍不得多花一个子,只想着赶紧速战速决,赶紧把这点问题解决完。于是不断催促杨镐马上与后金决战。杨镐采取了分四路兵马,目标直取赫图阿拉,明朝的军队一共只有十万,还要分四路,很显然这种战略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且军队对辽东地区的路线又不熟悉,努尔哈赤本身就是以逸待劳,且提前获取了四路兵马的进攻路线,战争的优势一下子就在后金那边了。
结果就是努尔哈赤以六万精兵各个击破,明朝的军队全军覆没,叶赫部被吞并,朝鲜归降,明朝彻底沦为了一个笑话。但是我们假设,如果用熊廷弼为主帅,这种情况他绝对不会分兵,而且这支军队里明朝的能征善战的猛将也有好几个,和蒙古人有多年作战经验的杜松杜太师,黑虎将军刘𬘩等等,马林和李如柏可能不太行,但是刘𬘩和杜松可是一等一的猛人,以熊廷弼为主帅,杜太师和黑虎将军为总兵,率领十万兵马,不贪功冒进,也不分兵,稳扎稳打,明朝获胜几率还是很大的。
萨尔浒之战明朝如果获胜了,无异于又一次犁廷扫穴,女真人从此一蹶不振,起码会老实五十年,后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不会出现,三饷不征,明朝的财政不陷入恶性循环,就算是内部出现了农民起义,也能迅速解决,不至于两线作战,崇祯皇帝也不会后来吊死煤山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如果有别的想法,欢迎交流,谢谢!#明清# #大明# #萨尔浒之战# #明朝# #历史#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7 20:3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