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吧 关注:1,487贴子:8,846

关于元宏及幽后相关辟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为防止不必要的冲突,事先申明粉籍,本人为孝文单推。以下材料均属魏书原文,你问我为什么不贴北史,因为魏收比李延寿更接近北魏时期。
下面先争对几个事进行回应:
1.幽后回宫时间
时间在太和十九年下半年,而不是太和十八年,这点把她和小冯的传结合起来看就能知道。
小冯的传:“及后父熙、兄诞薨,高祖为书慰以叙哀情。及车驾还洛,恩遇甚厚。高祖后重引后姊昭仪至洛,稍有宠,后礼爱渐衰。”这里的姊昭仪是幽后无疑,冯家一共四女入宫,她是冯三幽后是冯二,冯四早夭,冯五是另一位昭仪,魏收没有记载。存在感来自太师冯熙第八女冯季华的墓志“第二第三姊并为孝文皇帝后,第四第五姊并为孝文皇帝昭仪。”
冯熙和冯诞都死于十九年初,孝文帝再回洛阳是十九年五月以后的事。
幽后的传:“又闻后素疹痊除,遣阉官双三念玺书劳问,遂迎赴洛阳。”可见幽后第二次没回过平城,而小冯已经带着后妃迁宫了,所以她是去的洛阳。
2.幽后专宠
幽后只是得宠,从未专宠过。魏书她个人传记载:“及至,宠爱过初,专寝当夕,宫人稀复进见。”
这里宫人是宫里的侍女,就算史盲如百度也承认。当夕是当晚,都出自《二十四史全译》,是可查询的记载。
此后幽后的传里就没提过宠爱了,再一次出现宠爱,是在元恪的宣武高皇后传里(这位皇后是元恪生母高照容的亲戚),“初,高祖幽后之宠也,欲专其爱,后宫接御,多见阻遏。高祖时言于近臣,称妇人妒防,虽王者亦不能免,况士庶乎?世宗暮年,高后悍忌,夫人嫔御有至帝崩不蒙侍接者。”史书从未记载幽后争宠是否成功,如果成功还不写吗。至于因为幽后而妃嫔都不得见,完全是把元恪的事嫁接到元宏身上了。说专宠也用心点,“肃宗颇有酒德,专嬖充华潘氏”,这才是专宠。
3.幽后因为宠爱被立为皇后
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要略加整理就能得出孝文帝只会立冯家女为皇后,林贞后属于求情不成的追封。之所以说幽后捡漏,我会以史料证明。
先说小冯,“太和十七年,高祖既终丧,太尉元丕等表以长秋未建,六宫无主,请正内位。高祖从之,立后为皇后。高祖每遵典礼,后及夫、 嫔以下接御皆以次进。”,但大臣并不同意立小冯,详见卢渊传“是时,高祖将立冯后,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心实有未尽。” 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为了让小冯具有合法性,高祖废除了手制金人的祖例,小冯由此当上皇后。
再看幽后的立后时间,“二十年七月,废皇后冯氏。冬十月丙寅,废皇太子恂为庶人”此后,“二十有一年春正月丙申,立皇子恪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六月庚申,车驾至自长安。 壬戌,诏冀、定、瀛、相、济五州发卒二十万,将以南讨。癸亥,司空穆亮逊位。丁卯,部分六师,以定行留。秋七月甲午,立昭仪冯氏为皇后。”以上即为小冯被废后,幽后的上位时间。但北魏惯例,先立皇后,后立太子,“十有七年夏四月戊戌,立皇后冯氏,乙巳,立皇子恂为皇太子”,到幽后这里元恪都立多久了她还没上位,元宏决定走了才立了一下,为什么不立冯五,可能冯五已经去世了,毕竟史书0记载。。
4.幽后的待遇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由于魏书对于北魏皇后的册封全无记载,不得而知幽后当皇后时册封典礼如何,但小冯还混到一句“宜更简卜”,幽后一句没提足以说明问题。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帝南征,“朕以寡德,属兹靖乱,实赖群英,凯清南夏,宜约躬赏 效,以劝茂绩。后之私府,便可损半;六宫嫔御,五服男女,常恤恆供,亦令减半; 在戎之亲,三分省一。”幽后和其他妃嫔不见任何区别。
5.幽后进谗言元询被废,孝文帝带幽后出行
完全是胡扯。此处直接上魏书原文:“恂不好书学,体貌肥大,深忌河洛暑热,意每追乐北方。中庶子高道悦数苦言 致谏,恂甚衔之。高祖幸崧岳,恂留守金墉,于西掖门内与左右谋,欲召牧马轻骑奔代,手刃道悦于禁中。领军元俨勒门防遏,夜得宁静。厥明,尚书陆琇驰启高祖 于南,高祖闻之骇惋,外寝其事,仍至汴口而还。引恂数罪,与咸阳王禧等亲杖恂, 又令禧等更代,百余下,扶曳出外,不起者月余。拘于城西别馆。”
“高祖幸代,遂如长安。中尉李彪承间密表,告恂复与左右谋逆。高祖在长安, 使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禧,奉诏赍椒酒诣河阳,赐恂死,时年十五。”
元询被废是他自己被抓到了把柄,被赐死是因为被人说谋反,后来元宏也处理了这个人。从头到尾没有幽后一毛钱关系,我能理解李延寿不喜欢幽后,但觉得幽后有这种手段还是高看她了。阴谋论一点也可以认为是元宏想换太子,毕竟元恪迅速上位。但幽后就没能迅速上小冯的位,而在没立幽后的一年里,元宏都来得及去长安旅游,居然来不及立幽后。。。槽多无口属于是。
至于出行,魏书中从未提及带过任何人,小冯,幽后,高照容都没提到过。如果又要说是北史中的多少有些孤例不证。
6.幽后杀了高照容但没事,所以幽后很得宠
完全错误。高照容的墓志铭写了她死在洛阳行宫,魏收写了一手“或云昭仪遣人贼后也”。没有任何证据,相当有意思的是元恪的于皇后也是这么死的,魏收又说是当时的高夫人也就是后来悍妒的那位高皇后做的。高皇后连专寝的记载都没有,元恪也没抓到她的把柄。足以证明魏收只是因为讨厌幽后来了一嘴,没有什么取信的价值。但元宏是不是非要一个取信的价值呢,是的,元宏本人向来公正,不滥用刑罚,每件事都力争查清。冯诞被冯修下毒,“由是阴怀毒恨,遂结左右有憾于诞者,求药,欲因食害诞。事觉,高祖自诘之,具得情状。诞引过谢,乞全修命。高祖以诞父老,又重其意,不致于法,挞之百余,黜为平城百姓。”重点就在这个“具得情状”。
7.元宏对幽后是痴男,留有余情,被幽后出轨打击到一病不起
完全错误。
以下给出魏书时间线:“高祖频岁南征,后遂与中官高菩萨私乱。及高祖在汝南不豫,后便公然丑恣,中常侍双蒙等为其心腹。”此处元宏已经生病,他是带病南征。此后便是彭城公主冒雨状告幽后,元勰也知道了此事。
“高祖自豫州北幸鄴,后虑还见治检,弥怀危怖,骤令阉人托参起居, 皆赐之衣裳,殷勤托寄,勿使漏泄。亦令双蒙充行,省其信不。然惟小黄门苏兴寿密陈委曲。高祖问其本末,敕以勿泄。至洛,执问菩萨、双蒙等六人,迭相证举, 具得情状。”
幽后是有胆量和野心的人吗,完全不是,她只是菜还爱玩。“高祖以疾卧含温室,夜引后,并列菩萨等于户外。后临入,令阉人搜衣中,稍有寸刃便斩。后顿首泣谢,乃赐坐东楹,去御筵二丈余。”
“高祖乃唤彭城、北海二王令入坐, 言:“昔是汝嫂,今乃他人,但入勿避。”二王固辞,不获命。及入,高祖云: “此老妪乃欲白刃插我肋上!可穷问本末,勿有所难。”高祖深自引过,致愧二王。”
这里能看出元宏没给什么面子,阉人搜身已经很屈辱,被外男看着更屈辱了。
审完就是幽后挨打并且不废而废,对此孝文帝给出解释“ ‘冯家女不能复相废逐,且使在宫中空坐,有心乃能自死,汝等勿谓吾犹有情也。’高祖素至孝,犹以文明太后故,未便行废。”
之后元宏甚至有心情过了一次生日,“二十有三年春正月戊寅朔,朝群臣,以帝疾瘳上寿,大飨于澄鸾殿。”然后再次南征,并于南征途中病逝。因此不存在因为幽后的事受打击而生病,是本来就病了,没有休息继续南征才恶化。
元宏是不是仅对幽后的态度是让她自尽?完全错误,以下即为被元宏人道劝死的名单:
自太和以降,有负罪当陷大辟者,多得归第自尽。——李彪
苻承祖
后承祖坐赃应死,高祖原之,削职禁锢在家,授悖义将军、佞浊子,月余遂死。
胡泥
将就法也,高祖临太华殿引见,遣侍臣宣诏责之,遂就家赐自尽。
李洪之
高祖亲临数之,以其大臣,听在家自裁。……及临自尽,沐浴换衣。防卒扶持,将出却入,遍绕家庭,如是再三,泣叹良久,乃卧而引药。
高遵
道登屡因言次申启救遵,帝不省纳,遂诏述赐遵死。……遵恨其妻,不与诀,别处沐浴,引椒而死。
可见元宏对自己想弄死的非必要都是劝他们自尽,幽后也是这样,幸好幽后姓冯,不然估计还不如这个。
幽后此时只是被打是否证明元宏心软?完全错误,元宏廷杖打过的人有冯修、元询一众人,没有打死的。元宏仁厚从处理元思一事上也可以看出来,元思牵扯谋反被废为庶人,最后一次出征前元宏复了他的王爵位。
幽后的待遇显得更一般了,不废而废,最后被毒酒灌死,元禧还说就算元宏不下诏都要弄死她,真想给幽后一个好结果至少也准备点后手,事实是孝文帝完全不准备管。
8.幽后的结局
元宏的最终遗言,“后久乖阴德,自绝于天。若不早为之所, 恐成汉末故事。吾死之后,可赐自尽别宫,葬以后礼,庶掩冯门之大过。”从头到尾没提过“同穴而葬”,北魏帝后也并不同穴,最多是同茔异冢,像高照容的墓就是如此。而执行的元禧元勰甚至没这么做,只做了“殡以后礼”,以皇后的礼节停灵,幽后最终的墓葬也是“葬长陵茔内”,与后世元乂完全一致,说合葬谁是合葬。就这“葬以后礼”都是元宏给冯家面子说的,还是那句话,幽后应当感谢自己姓冯,不然比这个惨多了。
综上,元宏并非痴男,他也没什么对不起幽后的,只是太忙了,每年能待在都城的时间太短,平均下来每年不足一半。待在都城也要上朝和官员议事,可想而知的待在后宫时间短,随便挑个元宏的亲信都比妃嫔跟元宏相处的时间长,已是相当勤政。而幽后入宫也晚,当上皇后之后元宏更忙,怎么想相处时间都不多,你非要说很多就摆史料证明一下,摆不出来一律认为是脑补过度。
我们某位看似总是替元宏说话,实际把元宏写成痴男自我代入的,还是省省吧。元宏心中永远是朝政重要,真要在乎也不会审完幽后打赢仗还喝酒,之后大办生日。


IP属地:辽宁1楼2024-05-16 21:35回复
    所以小冯到底为什么被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6 22:32
    收起回复
      为什么孝文帝只会立冯氏为后?尤其是冯熙去时候家族势力已经削弱后会出现这种情况?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6 23:14
      收起回复
        补充,关于所谓因降职幽后的弟弟而被处罚的元志。
        “员外郎冯俊,昭仪之弟, 恃势恣挝所部里正。志令主吏收系,处刑除官。由此忤旨,左迁太尉主簿。俄为从事中郎。”
        元志最开始是洛阳令,冯俊官职比他低,但这两人都不算特别官高,元志三品冯俊四品。这里出发元志的理由是忤旨,忤逆的东西是什么并没说,并且这个昭仪是否为幽后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前面已经提到了冯五,后面元志又升官了,可见元宏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7 00:28
        收起回复
          太和二十二年孝文帝南征,“朕以寡德,属兹靖乱,实赖群英,凯清南夏,宜约躬赏 效,以劝茂绩。后之私府,便可损半;六宫嫔御,五服男女,常恤恆供,亦令减半; 在戎之亲,三分省一。”众所周知孝文帝南征是太和二十一年开始的,发布“朕以寡德,属兹靖乱,实赖群英,凯清南夏,宜约躬赏 效,以劝茂绩。后之私府,便可损半;六宫嫔御,五服男女,常恤恆供,亦令减半; 在戎之亲,三分省一。”这个诏令的时候已经是刘腾和彭城公主告密后的事情了


          IP属地:山东5楼2024-05-17 05:58
          收起回复
            孝文废皇后冯氏,太师熙之女也。太和十七年,高祖既终丧,太尉元丕等表以长秋未建,六宫无主,请正内位。高祖从之,立后为皇后。高祖每遵典礼,后及夫、嫔以下接御皆以次进。车驾南伐,后留京师。高祖又南征,后率六宫迁洛阳。及后父熙、兄诞薨,高祖为书慰以叙哀情。及车驾还洛,恩遇甚厚。高祖后重引后姊昭仪至洛,稍有宠,后礼爱渐衰。昭仪自以年长,且前入宫掖,素见待念,轻后而不率妾礼。后虽性不妒忌,时有愧恨之色。昭仪规为内主,谮构百端。寻废后为庶人。后贞谨有德操,遂为练行尼。后终于瑶光佛寺
            到你这里成了完全没提到废后原因,牛逼


            IP属地:山东6楼2024-05-17 06:02
            收起回复
              我们某位时间线都搞不清的绿帽侠,十九年二月冯诞就死了,小冯在二十一年被废,怎么得冯诞还得活过来呗。
              你要掰扯小冯就仔细看看冯熙的传。
              是立小冯废的祖制,大冯有个屁记录,你非要造谣我们就来《冯熙传》看一下:高祖即位,文明太后临朝,王公贵人登进者众。高祖乃承旨皇太后,以熙为侍 中、太师、中书监、领秘书事。熙以频履师傅,又中宫之宠,为群情所骇,心不自 安,乞转外任。文明太后亦以为然。后以例降,改封京兆郡公。
              高祖纳其女为后,曰:“《白虎通》云:王所不臣,数有三焉。妻之父母,抑 言其一。此所谓供承宗庙,不欲夺私心。然吾季著于《春秋》,无臣证于往牒;既 许通体之一,用开至尊之敬。比长秋配极,阴政既敷,未闻有司陈奏斯式,可诏太 师辍臣从礼。”
              高祖每诏熙上书不臣,入朝不拜。熙上书如旧。
              熙于后遇疾,绵寝四载。诏遣医问,道路相望,车驾亦数临幸焉。将迁洛,高 祖亲与熙别,见其困笃,歔欷流涕。
              这里就是小冯当上皇后,元宏说冯熙作为皇后的父亲,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冯熙自己不敢而已。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7 07:14
              回复
                你非要嘴硬王爷是否受宠,反而拿那一段举例,是蠢还是真没读过书。在戎之亲,三分省一,元勰这都是随驾南伐的,他们是减三分之一,你元勰传不看一眼的吗?还说跟幽后没区别?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7 07:18
                回复
                  贴元勰传你看看:
                  彭阳王勰,字彦和。勰生而母潘氏卒,及有所知,启求追服。文明太后不许,乃毁瘠三年,弗参吉庆。高祖大奇之。敏而耽学,不舍昼夜,博综经史,雅好属文。
                  从征沔北,诏曰:“明便交敌,可敕将士肃尔军仪。”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7 07:23
                  回复
                    元禧的待遇:
                    入除司州牧、都 督司豫荆郢洛东荆六州诸军事,开府如故,赐帛二千匹、粟五千斛。诏以禧元弟之 重,食邑三千户,自余五王皆食邑二千户。
                    高祖笃于兄弟,以禧次长,礼遇优隆。
                    看懂这里啥意思吗,孝文帝为异性绝王五等开建后,除冯熙元禧,再除掉元丕这种长辈封户三千,其他都是两千,元禧不从南伐为啥不在乎,他本来有的就多在乎这点干什么,作为最年长的弟弟元宏啥都想着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7 07:30
                    收起回复
                      关于小冯被废,小冯传里提到幽后进谗言,问题是关于哪些内容?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记载,这才是我表达的意思。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7 07:31
                      回复
                        小冯大冯分不清怀疑你是文盲,小冯是废后大冯是幽后,人都分不清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7 07:36
                        回复
                          我们某位绿帽侠,说你不清楚时间线,你还真出来丢脸。
                          “冬十月己酉朔,曲赦二豫殊死已下,复民田租一岁。十有一月辛巳,幸鄴。十 有二月甲寅,以江阳王继定敕勒,乃诏班师。”“ 二十有三年春正月戊寅朔,朝群臣,以帝疾瘳上寿,大飨于澄鸾殿。壬午,幸 西门豹祠,遂历漳水而还。萧宝卷遣太尉陈显达寇荆州。癸未,诏前将军元英讨之。 乙酉,车驾发鄴。戊戌,至自鄴。”
                          这就是七月因为战争减钱之后的事。
                          你再对比幽后的传。
                          “高祖自豫州北幸鄴,后虑还见治检,弥怀危怖,骤令阉人托参起居, 皆赐之衣裳,殷勤托寄,勿使漏泄。”
                          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你都分不清?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5-17 08:32
                          回复
                            为什么说到冯诞,因为我想说元宏的待遇是幽后姓冯蹭上的,冯氏五等开建之前一门三王,除冯熙冯诞外还有冯夙,后五等开建冯熙冯诞例降开国郡公,一个三千户比肩元禧,一个一千八百户比肩亲王,冯夙削为无封户的散爵,之后被废中庶子的官职,但此时冯诞身上还有冯熙世子的位置,意味着冯熙一死他就会因叠爵起码到三千户的位置,因两人前后脚去世,这事没有实现。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7 08:38
                            回复
                              给你看看后来谋反的陆叡的待遇,他就是那个牵扯进元询被废的人。
                              “十六年,降五等之爵,以丽勋著前朝,封叡钜鹿郡开国公,食邑三百户。寻为使持节、镇北大将军,与阳平王颐为都督,督领军将军斛律桓等北征三道诸军事,步骑十万以讨蠕蠕。叡以下各赐衣物布帛。高祖亲幸城北,训誓群帅。除尚书令、卫将军。叡大破蠕蠕而还。
                              高祖从之。叡表请车驾还代,亲临太师冯熙之葬,坐削夺都督三州诸军事。寻除都督恒朔二州诸军事,进号征北大将军。以有顺迁之表,加邑四百户。
                              时穆泰为定州刺史,辞以疾病,上温则甚,请恒州自效,高祖许之。乃以叡为散骑常侍、定州刺史,将军如故。叡未发,遂与泰等同谋构逆。赐死狱中,听免孥戮。
                              诏仆射李冲、领军于烈曰:“陆叡、元丕,早蒙宠禄,位极人臣。自与卿等同受非常之诏,朕许以不死之旨,思得上下齐信,以保大义。
                              岂谓陆叡无心之甚,一至于斯!乃与穆泰结祸,数图反噬。以朕迁洛,内怀不可,拟举诸王,议引子恂。若斯之论,前后非一。始欲推故南安王,次推阳平王,若不肯从,欲逼乐陵王。讪谤朝廷,书信炳然。事既垂就,叡以洛都休明,劝令小缓,于是之后,两人复竞。然犹隐而弗闻。赖阳平王忠贞奋发,获泰之言,便尔驰表,得使正人纠慝,恒岳无尘。是以叡之愆失,处入门诛。朕谛寻前旨,许不尽法。反逆之志,自负幽冥,违誓在彼,不关朕也。
                              然犹忆先言,兼以末颇异议,听自死别府,免厥孥戮,其门子孙,永世不齿。元丕二子一弟,首为贼端。其父无人明证,理在可睹,但以言无炳灼,隐而弗穷,以连坐应死,特恕为民。”
                              就这,元宏自己说的“非常之诏,许以不死”,一看封户,700,这还不足以体现元宏对冯家额外的恩遇?我提到冯家不算幽后是因为她二进宫之前冯家已经起来,她是那个捡漏的。
                              为什么对冯家有感情,冯熙当过太傅,冯诞跟元宏自幼亲厚非常,元宏为冯太后守孝三年,早晚都哭,绝食几次,就是这些人让他对冯家有感情。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5-17 0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