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吧 关注:325,417贴子:1,514,269
  • 7回复贴,共1

声音太小听不见,这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一些疑惑
就是说,声音太小了,人的耳朵听不见,这属于超声波还是次声波?
还有,常规声音(人的耳朵能听见)传播过程中,声音会越来越弱,越远听到的越小,最后随着距离越来越远,逐渐听不见了,那么是转为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既然次声波能杀死人,为啥地震 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产生的次声波环绕地球,为啥没有导致人类灭绝?


IP属地:黑龙江1楼2024-05-15 01:10回复
    声音太小导致人耳听不见的问题
    当声音太小以至于人耳无法听见时,这实际上涉及的是声音的强度(响度)而不是频率。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大约20 Hz到20 k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无论是频率更低的次声波还是频率更高的超声波,人耳都无法听到,不论其强度如何。因此,如果声音“太小”以至于听不见,这并不是因为它变成了超声波或次声波,而是因为它的声压级太低,低于人类听力阈限,与频率无关。
    常规声音传播减弱的问题
    常规声音(在人类可听范围内)传播过程中,随着距离增加,声音能量会分散到更大的区域,导致声压级降低,听起来声音就越来越小。这个过程并不意味着声音转变成了次声波或超声波,而是声音的能量衰减,响度减弱,直至低于人耳可以察觉的水平。声音的频率保持不变,只是其强度不足以被人耳捕捉。
    次声波的致命性与自然界中的次声波
    次声波确实具有潜在的致命性,特别是当其频率接近某些人体器官的自然振动频率时,可能会引起共振,导致器官损伤。然而,自然界的次声波通常不会导致人类灭绝,原因包括:
    1. 强度与频率的限制:自然产生的次声波,如地震或火山爆发释放的次声波,虽然频率低,但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迅速衰减,到达远处时通常强度已经很低,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
    2. 距离与衰减:尽管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传播,但它们传播的距离越远,能量分散越广,对人体的实际威胁就越小。
    3. 生物适应性:人类和其他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了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来抵御环境中的次声波。例如,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系统本身就有一定的保护机制,减少有害次声波的影响。
    4. 环境屏障:建筑物和其他自然地形可以阻挡或减弱次声波的传播,为人类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
    综上所述,虽然次声波理论上具有潜在危害,但自然界的次声波通常不足以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人类的大规模伤害,人类和生态系统已经适应了这些自然现象的存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5 01:28
    收起回复
      又想起来一个问题:
      我们每天能接受到的次声波的数学概率是多少?也就是说我们每与次声波“打交道”的可能性大约为百分之多少?是不是大部分次声波不会造成伤害?


      IP属地:黑龙江3楼2024-05-15 07:04
      回复
        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人类听觉阈值(通常约为20赫兹)的声波。要计算每天能接受到的次声波的数学概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次声波的来源、分布情况以及我们所在环境的特点。次声波的来源广泛,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爆发、雷暴、海浪、风等,以及人为因素如重型机械运行、特定工业活动等。这些来源产生的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会受到大气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不同地点和时间,次声波的强度和频率分布差异较大。
        概率估算的挑战
        1. 数据稀缺性:次声波的监测通常需要专业的设备,普通环境下的次声波暴露数据并不容易获得,因此难以直接计算一个人日常生活中接触次声波的概率。
        2. 环境多样性:城市、乡村、山区、海边等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次声波背景水平差异大,使得概率估算复杂化。
        3. 个体差异:即使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个体由于活动范围、生活习惯的不同,接触到的次声波量也可能不同。
        安全性考量
        大部分次声波由于频率低,能量传播分散,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听觉伤害较小。然而,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次声波环境中可能引起不适,如耳鸣、压力感、恶心等非听觉效应,这是因为人体组织(特别是内脏)对某些频率的次声波较为敏感。此外,特定频率的次声波能引起共振效应,理论上可能对建筑物、生物体造成损害,但这通常发生在极高强度的次声波暴露条件下,日常生活环境中很少遇到。
        综合分析
        由于缺乏具体的环境数据和个人行为模式信息,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精确的日常次声波接触概率百分比。不过,基于现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在一般居住和工作环境下,人们接触到足以造成直接生理伤害的高强度次声波的可能性较低。大多数情况下,环境中的次声波水平应该是安全的,不会对大多数人造成明显的健康威胁。当然,对于特定职业环境(如从事次声波研究、军事活动、重工业操作等)的人员,可能需要特别注意次声波防护措施。
        总之,次声波的存在是普遍的,但大部分情况下对人体不构成直接伤害,且具体接触概率难以量化,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分析。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5 07:21
        收起回复
          您的纠正指出了一处关键的误解,让我有机会澄清这一点。实际上,当声音“太小”以至于人耳无法听见,并不是因为其频率不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而是因为声音的强度(响度)低于人类听力阈限。人耳能感知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 kHz,只要声音的频率在这个范围内,理论上,只要强度足够大,人耳就能听到。因此,问题的核心在于声音的响度而非频率。
          当声音强度太低,即便频率完全位于人耳可听范围内,也会因为声压级不足以激活耳朵内的听觉细胞,从而无法被感知。这解释了为什么在远处轻声说话的声音,尽管频率适宜,但由于强度减弱,也会变得“听不见”。
          至于次声波,确实如之前所述,它们由于频率低于人耳的可听下限(20 Hz),不论强度多大,人耳都无法直接听到。次声波的潜在危害主要与特定频率引起的共振效应有关,而非其能否被人耳听到。自然界的次声波虽然存在,但通常由于上述提及的各种因素,不会构成对人类生存的普遍威胁。
          总结来说,声音太小导致人耳听不见是因为声压级不足以激活听觉系统,与频率是否在可听范围内无关。而对于次声波,它们本来就位于人类听觉范围之外,其潜在的危害来源于共振而非响度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15 16: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