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吧 关注:183,722贴子:9,203,935

探讨:一刀切的治疗方案,迫使部分>30岁的携带者们没有退路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什么是 “一刀切” 的治疗方案呢?即只要年龄>30岁且病毒量阳性的乙肝人群,即使转氨酶正常也推荐抗病毒治疗!这其中就包含了一部分并不需要治疗的 ‘大三阳无症状携带者’ 和 ‘小三阳非活动携带者’,而这部分人群的转氨酶几乎就是正常的,(日本的和国际的标准是转氨酶ALT<30算正常,>30算异常),过早进行治疗会增加发生应答不佳和低病毒血症的风险。而发生了应答不佳或低病毒血症,已经是服用抗病毒药满一年的时间了,甚至是更久(一年半或两年以上)的时间,此时你不能因为出现这个棘手的问题而停药,因为擅自停药的风险比较高,所以你不但不能停药,反而要增加一种药物联合使用,比如使用TDF或TAF的需要联合ETV(恩替卡韦);而如果ETV+TAF或TDF满一年病毒量依然不低于10或20,有的医生还会推荐使用双倍剂量ETV+TAF或TDF;还有的医生会推荐ETV+TAF或TDF+干扰素,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而有的医生推荐继续使用ETV+TAF或TDF。总之吧,在没有新药上市之前,一旦出现应答不佳或低病毒血症时,你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你只能拼了命或变着花样的往前奔......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过早出现呢?最起码当你被“一刀切”的治疗方案选中时,你需要更加谨慎的进行权衡利弊,三思而行,当处在可治与可不治时,尽量采取定期复查跟踪随访的方案,并且在观察随访之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时机,至少目前来讲我认为这样做算是一个最优解;当然你们完全可以忽略掉我的这个“浅薄”的观点,毕竟你们应该更加看重或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而我的个人观点,从来都只是仅供参考!
下面提供一个免疫耐受期的大三阳无症状携带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出现了低病毒血症后接受ETV+TAF联合治疗的病友的具体交流内容:
----> “ 回复7楼内容:你把问题想的过于复杂了,其实只要把各方面因素都综合在一起考虑,依然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时机,为什么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呢?就是因为在一个不合适的时机治疗,往往容易导致治疗效率低下,也容易把简单问题搞的越来越复杂与棘手;暂时的观察与跟踪随访,绝对不是置之不理或消极怠工,而是牢牢掌握住治疗的主动权,尽量避免被现实推着走,对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医生的专业性确实会有一个较高的要求;医生图省事儿,反正按照上面制定的治疗指南进行治疗患者,落实的过程不管合不合理,坚决落实下去;患者也不想考虑过多,盲目接受医生的指导,反正医生说什么都是对的,这不就正中了某些人的下怀或迫于无奈接受了一刀切的治疗方案了吗?都说让专业的人去干专业的事,一刀切就避免了考虑来考虑去的纠结或纠缠,避免了定期随访的必要过程,直奔主题,让更多的人吃药,不管他们是否真的适合治疗,>30岁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们,只要病毒量阳性统统给我治疗,不管你们愿不愿意就是强行推荐,你觉得这么做真的合适吗?这样一刀切的治疗方式,把治疗效果不好的风险拉高了且直接转嫁给患者本人了,单药效果不好就联合,不管是联合核苷药还是干扰素,反正会有人买单,能解决问题更好,解决不了就先搁置争议,维持现状......这么浅显的道理,没必要说来说去!如果你已经接受了这一切,不管是自愿的或还是被动的,只能往前奔,没有退路,见招拆招,或许就可以杀出一条‘血路’,不然还能怎么样呢?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1 20:26回复
    问题不大,把这批人切完了就没有问题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1 20:40
    收起回复
      继续补充我和出现低病毒血症病友的交流内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11 21:30
      回复
        不知道好坏,好事就是现在药物不贵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11 21:30
        收起回复
          DNA基数越高,整合越高,整合是致癌的。
          所以我赞成30岁以上统一抗病毒。
          艾滋病没有不抗病毒一说吧?


          IP属地:河南5楼2024-05-11 22:04
          收起回复
            回复5楼内容:说到底,治疗还是不治疗,尽量以实际的临床指标来确定,比如转氨酶ALT异常了,病毒量也达到最低限了,参考日版指南的应该治疗的指标:ALT>30,HBVDNA>2000;而中版指南中的一个争议比较大的一个推荐治疗的意见,即病毒量阳性,年龄>30岁,都建议治疗,这其中主要就是针对肝功能正常的人群,比如一直处在免疫耐受阶段的大三阳无症状携带者,本来肝组织几乎不存在炎症和纤维化,如果也没有肝癌家族史,让他使用核苷药或干扰素,无论怎样治疗E抗原转化率也不超过10%,至于高敏HBVDNA能否转阴都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一刀切治疗的意思,就是包含了应该治疗的和不应该治疗的,让应该治疗的人群治疗无可厚非算是对了症了,那让不应该治疗的也接受治疗了,这又是基于什么考量呢?本来不该治疗的人群,不接受任何治疗也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风险,只要在没有接受治疗的期间,会通过定期复查跟踪随访,对病情是否发生进展进行不断筛查和评估,等到该治疗的时候再治疗,不该治疗的时候就观察,我觉得这样做才是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处置方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11 22:38
            回复
              再次温习一下,乙肝人群,哪些人应该治疗,哪些人不应该治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1 22:40
              回复
                肝功能大于 30 就算不正常?额,我肝功能一直 50 左右,咋办,之前大三阳八次方也是 50-80 以内,现在小三阳,病毒时有时无,之前脂肪肝 也是 100 左右,减肥后,还是 50,最低 48.5,我这个要嗑药嘛?29 了,医院检查是 50 标准,上次查了一下病毒,小于 200,我肝功能快 10 年了,一直都是偏高一点,我一直没管过,刚看到 30 就算异常,我慌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12 18:35
                收起回复
                  有没有反过来考虑这个问题,如果30岁病毒阳性不抗,等alt不正常才吃药很多人都抗晚了,特别是小三阳alt反应并不明显时,再者这部分各项指标正常的应答不佳低病毒血症也不一定要特意追求转阴吧,比不抗时好点也是有益的。根据TAF三期数据,抗5年平均hbsag下降0.72log10也即下降5倍,hbsag的高低与治愈概率有很大关系,比如干扰素对100以下的治愈率,而1500以上则几乎为0。新药gsk836临床数据治愈率也与hbsag水平有很大的关系,1000以下,3000以下的转阴率明显有差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2 20:34
                  收起回复
                    肝脏甚至在30-40%是健康的都可以alt正常,大三阳病毒8次方以下小三阳病毒阳性即使各项指标正常都应该积极注意,至少要勤快点检查。特别是有其他症状的,比如脸色暗沉,大便黑,尿易黄,腹胀,易疲乏等,这些很可能是肝有不同程度损伤引起的。22版指南比较积极,taf三期8年数据0耐药,dna保持阴性比例很高,hbsag平均也下降很多,副作用很小,治愈与hbsag水平有很大关系。在等待治愈新药时让病情不进展,hbsag下降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12 20:49
                    收起回复
                      船长,我吃的恩替卡韦,换了一个医院给我拿的另一个牌子的恩替卡韦,这样可以换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5-12 22:30
                      收起回复
                        我想问一下船长我妈这个情况,抗不抗病毒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12 22:59
                        收起回复
                          这是彩超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12 23:05
                          收起回复
                            回复9、10楼内容:你忽略了转氨酶参考值高低的问题,日本乙肝治疗指南的肝功能是否异常的参考值是31,>=31算是异常,<30算正常,而按照中国转氨酶40-50的参考值是明显偏高的;只要满足ALT>=31、HBVDNA>=2000,就可以抗病毒治疗;而且如果转氨酶异常的原因是脂肪肝或药物或饮酒导致的,是不需要抗病毒治疗的;日本版的乙肝治疗指南更加严谨和科学更加合理,人家可是严格按照临床指标作为治疗的重要依据的,而并不存在到了某个年龄就来个一刀切的进行治疗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说出这些理论或所展示出来的依据,都是以只要满足>30岁,病毒量阳性就可以直接抗病毒治疗是合理的为前提基础的;下面的理论和数据都是为了说明你的这个前提,或者是证明它是合理的,一刀切治疗是完全有必要的,我没有任何需要改变你的个人想法,你认为合理就合理?
                            我质疑一刀切治疗( >30岁,HBVDNA>10或20为阳性就推荐抗病毒治疗)存在着不合理性,根据个人的具体的临床指标,缺乏一个科学严谨且必要的筛选治疗目标人群的过程,存在着让不应该抗病毒治疗的人群过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隐患,以及过早面对应答不佳和低病毒血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问题;你和我说的是一个事情吗?我说东,你说西,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还是那个问题,中国或内的ALT的参考值定的过高了,40-50的参考值,日本的30,美国的男35女25,国际标准男30女19,按照中国ALT<40算正常,有30%-50%的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组织是存在明显的炎症或纤维化的病程改变的;而中国22版乙肝防治指南也提到国内的ALT参考值偏高的问题,但就是模稜两可不给出具体的参照标准,就是和稀泥的一个状态;其实就是再给>30岁过早抗病毒治疗,提供一个合理性的生存土壤;我单独写过一篇帖子质疑国内的转氨酶ALT正常参考值偏高的问题,你觉得很多事情我不会考虑吗?我远比你考虑的问题或方面要多很多,你从我发表400多个帖子就应该知道,我考虑问题的方式角度和以及接触的真实病例案例,比你想的会更多一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3 02:31
                            回复
                              继续回复9、10楼:我们要看合订本可以了解更多-->我个人觉得知行合一很重要,不然会显得比较割裂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13 03: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