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2,002贴子:2,867,782
  • 37回复贴,共1

你真的比佛还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最终是要死亡的,是空。
难道因此人生就没有意义,
什么都不做,坐那等死吗?
那又何来“人身难得”呢?
“信、解、行、证”,
佛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才证得“佛”的,
你真的比佛还牛?


IP属地:安徽1楼2024-05-10 07:23回复
    不要废话,你就说说什么是佛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0 07:32
    收起回复
      其实都是脑子在“瞎想”,
      连“信”都还没入门......
      更不要说真的理解“佛法义理”、真的去“实际修行”、真的得到“亲身验证”,
      全在脑子里想:想的还没人家写畅销小说的精彩......


      IP属地:安徽3楼2024-05-10 07:35
      回复
        因自卑,用并未理解的“佛法”来追求“虚名”,
        这是通向地狱的大道!


        IP属地:安徽6楼2024-05-10 07:58
        回复
          无知无畏,初生牛犊不怕虎,都很年轻,被科学教育毒害,可能有人还在啃老。不过无常迅猛,很快就知道了。不知10多年前开悟的那些人,还有几位能在这里蹦跶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10 09:21
          收起回复

            只要“真心”现显出来就是所谓的见性……
            这也就是三岁前的孩子和80岁的老顽童为什么能称作真心显现?
            而真心就是“性”。
            真心是找不到的,
            只能自己“显现”出来。
            楞严经七处证心就是告诉人们:
            “心”是找不到的,
            不管“妄心”还是“真心”不都是“心”吗?
            结果现在的禅宗教人打座向内去找、去见到这颗“光明真心”……
            他们管这叫“见性”,其实应该是“现性”,
            真心是自动显现出来的。
            因为对知见的执着,虚而不敢显现出真心了……
            “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生的也是“真心”,
            因为不执着,真心才会“显现”出来。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5-10 10:17
            收起回复
              婴儿是“真心”状态,但是并没有“修”。
              悟后起修想表达的是:
              进入真心状态后,你要去弄清你所执着事物的“真相”,这才是真正的“实修”。
              (悟:吾心,我的心,我的真心)
              而你执着的事物,就是你轮回的根源🙏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5-10 10:33
              收起回复
                每个人都是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10 10:43
                收起回复
                  分别即生妄,不别真心现。
                  真心有正觉,成就般若观。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10 13:33
                  回复
                    您提出的问题,反映了对佛教中“人身难得、佛法难闻”的重要概念的探讨。“空”在佛教中是一个深奥的概念,指的是一切法(事物)都没有自性,即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是因缘条件合和而生,也会随着因缘的变化而消失。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无意义,而是强调一种无执着的智慧视角。
                    佛教认为人身难得,意味着能够以人的身份出生本身就极为不易,而拥有学佛修行的机会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佛教教导我们应当珍惜人生,利用这难得的机会去修学佛法,实现精神的觉醒和解脱。
                    人生的意义和行动
                    虽然终极上讲一切都是“空”,但这并不是鼓励消极悲观或者无所作为。相反,佛教鼓励我们积极面对人生,通过“信、解、行、证”的修行过程,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增长智慧与慈悲,最终达到解脱和开悟。在这个过程中:
                    信:对佛法的深信不疑,是开始修行的基础。
                    解:理解佛法的真实意义,明白生命的真谛。
                    行:依据佛法实际去行持,包括持戒、禅定和智慧的培养。
                    证:通过实践体证佛法,最终实现自身的觉醒和解脱。
                    与佛的比较
                    至于比较自己与佛,佛陀是所有佛教徒学习的榜样。他通过长时间的修行和探索,最终达到了无上的觉悟。作为凡夫,我们无需比较谁高谁低,而应当以佛陀为楷模,努力在自身的生命中实现转变和提升。
                    总的来说,佛教不是鼓励我们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教导我们如何活得有意义,如何通过理解和实践佛法来超越生死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幸福。这正是“人身难得”的意义所在。


                    IP属地:湖北13楼2024-05-10 15:34
                    收起回复
                      自卑是罪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10 16:34
                      回复
                        个人感觉,勿喷。
                        战胜不了自己的人,
                        才信佛,
                        借助佛来让自己活下去,
                        和,
                        活的心甘情愿,
                        有所推脱。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4-05-13 07:33
                        收起回复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不昧因果,不落因果。一字之差,天壤之別。莫學野狐,但行人道。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4-05-20 15:19
                          回复
                            人不必自居人下,自居人下的,潜意识里都是想做人上人。


                            IP属地:河南21楼2024-05-20 21:38
                            回复
                              人身难得,实无所得。仏法既非仏法,是名仏法。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4-05-21 2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