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吧 关注:202,477贴子:3,051,371

猎蝽之王—多刺猎蝽的饲养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养了半年终于有一个崽子成体了呜呜呜,鉴于目前贴吧里多刺猎蝽的饲养繁殖的分享都太老了,有许多东西不一定准确,而这又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物种(貌似国内很快会有一批,价格据说也很美丽?),我决定分享一些我自己查外网资料得到的和自己实际饲养过程上总结的珍贵经验。本帖后续应该还会继续更新,毕竟我自己的目标是繁殖。本帖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前排提示
2.简单问题的回答
3.饲养重中之重—湿度
4.饲养轻中之轻—食物
5.个人的饲养体验和错误总结
6.后续更新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30 05:13回复
    首先是对一些简单问题的回答
    1.寿命怎么样?
    多刺猎蝽成年后寿命能达一到两年,幼虫期六到八个月。
    2 .贵吗?
    实际上并不贵,我购买的大压成价格仅仅是五欧元一只,这是一个相当低的价格,我可以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
    爬展打折的红绿橙2l苗子两欧元一只
    在国内,它们的价格也是比较公道的,在大量引入的前提下,成体就两三百一只。
    3 .温度需求
    南方的吧友室温就行,北方最好在暖气来之前加温,暖气走了之后夏天来之前加温,16℃以上就可以。
    4 .群养?
    完全可以,任何大小都可以放一起,大的会给小的分享食物(非主动),大的在抱着食物进食时不会驱赶过来一起喝肉汤的同类。
    5 .对于斗虫爱好者,战斗力怎么样?
    体型太小了,限制了发挥,实际上我认为它算是高配螳螂,相比于螳螂用捕捉足抓猎物然后顶着猎物挣扎硬啃,它们也会用近似捕捉足的第一对足把猎物抱过来,但与螳螂不同的是它们会直接一口扎进去注入强大的毒液,这种毒液被证实了对果蝇的神经系统有效果,可以推测的是对其它昆虫也会有效果,从而使猎物快速失去反抗能力。可以说它们真的对得起种名的horrida,这样一个猎手是真的恐怖。
    P.S.它们的口器对鞘翅目或许有见缝插针的奇效
    下图是没吃饱的不健康的若虫和吃饱饱的健康的若虫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30 05:18
    回复
      接下来我要具体详细介绍它们的基本饲养。
      首先是最重要的,就是多刺猎蝽应该将成体和亚成分开饲养,成体和幼体之间并没有什么冲突,主要是双方对湿度的需求是不同的,这非常重要!以下言论来源是一个专门搞繁殖的美国网友的经验,我饲养之初就是参考的他,翻译+总结一下就是,成体只会在湿润的角落产卵,卵的孵化需要湿度,而幼体和成体共同放到一个湿润的环境会导致幼体更高的死亡率(蜕皮失败),多刺猎蝽会从食物中获取全部水份,它们是来自于相当干燥的地区,这是不能忽视的重中之重!这是与吧里能搜到的饲养指导完全不同的!
      当然吧里的经验不算是全错,只能说并不适用于若虫,我自己后续也尝试过,不过并没有得到明确结果。
      图一是来自外网论坛繁殖大佬的发言
      图二三是国内一些过时的经验分享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30 05:22
      回复
        这种湿润孵化干燥成长是由于原产地旱季雨季分明,这些生物会趁着雨季交配产卵,从而使后代能赶上雨季后更丰富的食物,所以高湿度是孵化的重要因素!正如这张图展示的,它们分部地基本是纯粹的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最显著特点就是全年高温,雨季持续四到六个月,孵化期长达一到三个月的若虫基本能保证赶上雨季带来的丰富食物,不过整个若虫期,全取平均值的话,五个月的雨季幼虫需要先经历两个月的孵化期,七个月的若虫生涯里只有三个月在雨季里,也就是说它们若虫期对湿度要求并不是特别高,成虫后也差不多,基本上只有孵化需要高湿度催化。
        图是一些多刺猎蝽的野外目击纪录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4-30 05:23
        回复
          所以我自己长期饲养下来,最合适的方法就是,若虫纯干养,环境上需要的只不过是粗糙的壁用于攀附来正常蜕皮。
          对于一龄二龄甚至可以直接用那种奶茶杯子装,里面放蛋托,维护就是每两天把蛋托拿出来把杯子里的饲料虫残渣倒掉,然后倒一些大果蝇进去,把蛋托放回去,盖上盖子。
          大一点的就更简单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个塑料桶,竖着放几个蛋托进去,把虫子放进去,平时维护也很简单,加饲料虫,清理饲料虫尸体,桶直接敞口放置就行,它们没办法攀爬桶壁。
          成体就用干燥垫材饲养,留一个角落的湿润,这样它们就能产卵产到一个较小范围里,更好找,就算没能成功把卵分离出来卵也有可能自行孵化。
          我用了大号的整理箱敞口饲养,里面放了很多木屑这样就不用费劲清理,有一大块木头和很多蛋托来攀爬蜕皮,平时维护就是买蟋蟀倒进去,然后定期喂一喂蟋蟀胡萝卜,因为平时喂蝎子蜘蛛也从这里取蟋蟀,所以基本可以算一个饲料虫的存放点。而这种极其简陋的环境却恰恰是死亡率最低的。
          图一是我的第一只成体,也是决定发帖的原因
          图二是环境概览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4-30 05:26
          回复
            接下来讲讲喂食
            多刺猎蝽在饲料选择上非常非常非常宽松
            面包虫,杜比亚,蟋蟀,衣鱼和黑菌虫都能毫无问题的接受,以下是一些多刺猎蝽的吃饭图。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4-30 05:28
            回复
              接下来是我个人的一些碎碎念
              出于繁殖避免近亲的需求,我是从两个卖家手里各买了一组苗,价格都是5块一只,计划是等养大了拿一个群的公和另一个群的母放一起,另一个群的母和这一个群的公放一起,彻底避免近亲(这个很不现实,我后面会说)。拿到货的时候我直接傻了,德国卖家手里拿的都是2,3l小苗有那么一两个大的,从另一家奥地利的卖家手里拿的都是大苗,最大的接近4cm,基本上可以算是大亚成,我一开始纯粹以为自己赚了,还是奥地利人老实给发的都是足斤足两。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
              奥地利种群以下称a群,德国称d群
              a群的卖家给了很糟糕的包装,路上受冻了,到家死了一个,而且里面有三个肚子是白色的,有一个是残疾,不偏不斜残疾到了最前面一对足,直接没办法捕猎,d群基本状态一直很好,到家直接开食,全部都是色泽红润的清一色大肚子宝宝。
              后续就是残疾哥肚子越饿越瘪,我只能拿出来把面包虫头去掉然后套到它的口器上喂,但也就吃了一次就不吃了,没几天就寄了。白肚子很快就死了两个,但是神奇的是有一个幸存至今接近六个月。
              图1白肚子哥
              图2,3为残疾哥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30 05:31
              回复
                a和d群,可以说差别明显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30 05:33
                回复
                  一开始选择是把它们一起放到两个容器,出于实验目的在a群的大盒子里给了湿区和干区(湿区就是一坨湿苔藓),d群是一个更小的没有湿区的纯盒子,因为网上有说它们会分享食物,所以虽然d群大小不一但我并没有把最小号拿出来特殊照顾。
                  然后很快a群就出问题了,投喂的饲料满盒子蹿,只有少数几个聪明的有饭吃,我给了黑菌虫面包虫蟋蟀和小号杜比亚,虽然每天有昆虫被吸干的残骸,但是还是有几个猎蝽越来越瘦,随后加大了饲料密度,基本上大部分都能吃饱了,不过还是出现了损失,而且足足损失了三只,这不一定是湿度的问题,我怀疑大概率是路上冻出内伤了。
                  裸盒子里的d群情况好很多,只留一个蛋托碎片的简单环境里,不用加很多蟋蟀,它们也能吃饱饱,当然为了保证蟋蟀存活,我还是会定期给里面投喂胡萝卜,死亡率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低,除了一个倒霉蛋没之外都活了,倒霉蛋是我丢萝卜片不小心砸到了😇
                  图就是之前发的,两个种群对比的时候的背景环境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4-30 05:40
                  回复
                    随后a群就被我丢到了整理箱里,里面直接倒了两盒子蟋蟀两盒子杜比亚,加了一层干木屑,倒了一堆干猫粮给饲料虫,平时没事加点胡萝卜,但是水平放置的蛋托给的垂直空间对于大一些的猎蝽来说蜕皮的空间不够,所以蜕皮失败了一个,这也是我后来加了个大木头的原因。
                    这是一只在木头上吃饭的大若虫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30 05:43
                    回复
                      然后说说我对它们的食物喜好的观察
                      首先出乎意料的是,多刺猎蝽对更大的猎物有特殊的喜好,我多次观察到它们去主动进攻更大的猎物,如下图,这只大亚成主动扑一个和它体型完全一样甚至更大的成公杜比亚并且成功狩猎。
                      外网许多经验分享都说它们只会吃活食,我自己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只要杜比亚装死它们是真的碰也不碰。
                      对于小苗子除了让它们分吃大个体的猎物,也可以喂黑菌虫或者大果蝇,它们的捕食欲望和成体一样强烈,饲养起来没有任何任何难度。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4-30 05:43
                      回复
                        至于我自己对将来的展望,我是希望能把它们成体集中饲养到一个大一些的缸里,大量群养,就像下图这样,这个是我饲养主要参考的外网大佬,它手里繁殖了很多代。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4-30 05:44
                        回复
                          然后就是一个我自己也没玩明白的点,那就是分公母,据说是雌性体型更大,这个说真的挺玄学,还有说法是根据腹部形状,如下图,不过我自己看不出来,网上也没有现成的图,所以避免近亲的繁殖大业只能赌运气了。下图是交配的一对多刺猎蝽,直接看是看不出来它们的明显区别的。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4-30 05:45
                          回复
                            补个图,这是一个很有经验的繁殖者的一些经验,仅供参考。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4-30 05:46
                            回复
                              最后给大家看一波不同龄幼虫的大小,可以说最后几次皮涨幅真的夸张。以下图片来自论文《Psyttala horrida(Stål, 1865) (Hemiptera: Reduviidae: Reduviinae)—A Morphological Study of Eggs and Nymphs》
                              作者:Agnieszka Bugaj-Nawrocka, Agata Danielczyk, Iga Sułkowska and Dominik Chłond
                              图1是一龄,以此类推,6龄图我放的我自己的成虫,因为论文里只讨论若虫和卵。







                              IP属地:德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4-30 0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