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吧 关注:22,978贴子:58,535
  • 0回复贴,共1

低血压中成药秘方偏方食疗方验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低血压中成药秘方偏方食疗方验案
药材大全
低血压秘方偏方食疗方
①同仁堂的生脉饮:功效:益气复脉,养阴生津。适用病症: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等危重时期的救治。生脉饮治疗重型肺心症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治疗冠心病、慢性克山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以生脉饮为基础方,加减或配以其他中药还用于治疗心绞痛、小儿顽固自汗症、中毒性心肌炎、神经官能症、小儿夏季热等。治疗脱水、虚脱和各类心源性休克,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心律不齐、心动过速、神经衰弱、以及气阴两伤型支气管炎、肺结核体虚久咳等。也适用于气血不足,身体虚弱的病症,可治疗贫血阴虚型。高血压者不适宜。
②低血压胸闷气短、舌淡,脉沉迟,四肢凉。
证为胸中寒饮,阻遏胸阳,治宜温阳化饮。
四逆加人参汤:红人参9g、干姜15g、炮附子9g、炙甘草9g(水煎服)。连服一周,诸症消失,至今已近10年,血压已至正常。
③王三虎低血压:
主方:肉桂10g,桂枝10g,甘草10g,代茶饮。
加减:如汗多加麦冬20g;五味子20g;肢冷加附片6g;乏力加红参10g。
低血压患者,除眩晕外,多有心悸、肢冷、脉弱等症,多属心阳不振,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致。
本方为《伤寒论》桂枝甘草汤加肉桂以助温阳之力。
据药理研究,肉桂、桂枝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改善血循环,使毛细血管灌流量增加,改善全身情况,从而使血压升高,甘草能协调诸药,本身又具有升压作用。
④中气下陷低血压。
治则:补中益气。常用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陈皮9克,升麻9克,当归9克,柴胡6克,云苓15克,苡仁24克,山药15克,甘草6克。水煎日一剂。如病人刘xx,男,36岁,因多年来大便溏泄,日2~3次,纳呆,乏力,面色萎黄,舌淡体胖,苔白,脉沉细,血压波动在100/60毫米汞柱,胃肠钡餐示慢性结肠炎。曾多次服土霉素、黄连素效果不佳,服上方10余剂症状明显减轻,后又感腰酸肢冷,小便频,上方加淡附子6克,肉桂4.5克,数剂后症状基本消失,后给予金匮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交替服用巩固疗效,病愈。
⑤心肾阳虚低血压。
治则:温补心肾,兼养精血。
常用方药:人参四逆汤合右归丸加减:人参15克,制附子12克,干姜9克,肉桂9克,杜仲12克,菟丝子12克,鹿角胶9克,熟地24克,枸杞15克,桑螵蛸9克,莲须9克,水煎服日一剂。
如一住院病人刘xx,男,60岁,因胸闷、心悸、气短、汗出、腰酸肢冷,面色苍白,小便频,舌质暗红、苔白、脉迟缓,测血压90/50毫米汞柱,心率45次/分,做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塞,服上方3剂后诸症减轻,心率60次/分左右,血压100~160毫米汞柱,之后配合卧床休息,吸氧,月余后诸症消失,心率、血压均正常,做心电图示陈旧心梗而病愈。《中医药研究》1988(1)。作者李克绍等
⑥男72岁。主诉:头晕,心悸,无力,血压60/40mmHg,已服几盒人参生脉饮,不效。
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处方:生黄芪20g,当归15g,附子10g,干姜15g,甘草15g,枳实60g,桂枝10g,五味子10g,麦冬15g,杜仲3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头已不晕,心亦不慌,腰稍好些。血压110/80mmHg。患者要求再服几剂药以巩固疗效,续服10剂,痊愈。
低血压不仅有上述偏虚偏寒的证,虽然临床上大多数低血压也属这一类,但不可太过于死板,临床上偏热偏实的火郁证低血压也能见到。我最近治疗的一例刘姓妇女就属于此类。
⑦女62岁,以头晕为主诉求诊,血压70/40mmHg,说女儿给买了好多盒生脉饮,喝完还是这样。(临床上常遇到这种情况,每诊断为低血压,就服生脉饮、补血露类)
刻诊:舌尖边红,苔黄腻,口干苦臭,脉弦滑微数,能食,大便偏干,小便赤热,一派火郁三焦、气机不利之证。
处方: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5g,制大黄20g,栀子15g,沙苑子30g,钩藤15g,生甘草1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告知服药后每日大便3次,头脑清醒多了,头也不晕了,现血压110/70mmHg。上方减大黄,略为调整,又服5剂,一切恢复正常。
从上案可以得出一个认识,中医看病,切不可拘泥于西医病名,一定要用中医的辨证方法,有是证用是药,尽管低血压大多数相当于中医的阳虚、气血虚,但还是有不同的。死板教条是临证的大忌。
⑧男36岁。1992年5月7日初诊。自述血压偏低已近2年,迭服补剂而愈重。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心烦急躁,夜寐梦多,心悸气短,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4-24 09:1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