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吧 关注:123,200贴子:1,214,329

明末清初诗词与诗人 钱牧斋 初学集 有学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初学集》是明末一部诗文别集。钱谦益著。《初学集》110卷,诗集20卷,卷各有名,编次略依编年。卷1至卷2为《还朝诗集》,包括泰昌元年(1620即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五年(1625)诗;卷17为《移居诗集》,作于崇祯十三年;卷18至卷20为《东山诗集》,包括崇祯十三年至十六年的诗。共存诗近1300首。
后人对于钱谦益的诗歌创作一般都是肯定的,如乔亿《剑溪说诗》卷下云:“虞山诗才诗学诚无愧前贤,而不可以言品,正与其人相似耳。”朱庭珍 《筱园诗话》卷2则云: “钱牧斋厌前后七子优孟衣冠之习,诋为伪体,奉韩、苏为标准,当时风尚,为之一变。其识诚高于前后七子,才力学问亦似过之。所为诗长于七言,以七律、七古为上,七绝次之,五言则工候甚浅。《初学集》中,佳作较多。”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又自号蒙叟、绛云老人、敬他老人,东涧遗老,江南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授编修,以父丧丁忧归里,。天启中任经筵日讲官,崇祯间任礼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革职南归。福王时官礼部尚书, 后以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顺治三年(1646)辞归。后被捕入狱,赦归后归里,从事著述以终。。
钱谦益在明末即享盛名,清初又主盟诗坛多年,他抨击明代中后期的拟古主义诗风不遗余力,提倡真情,认为:“诗者,志之所之也。陶冶性灵,流连景物,各言其所欲言者而已。”(卷31《范玺卿诗集序》)他非常重视诗人蓄积于内的深情,并把这种深情看作是诗创作成功的关键,他说:“古之为诗者,必有深情蓄积于内,奇遇薄射于外,轮囷结轖,朦胧萌折,如所谓惊澜奔湍,郁闭而不得流;长鲸苍虬,偃蹇而不得伸;浑金璞玉,泥沙掩匿而不得用;明星皓月,云阴蔽蒙而不得出。于是乎不能不发之为诗,而其诗亦不得不工。其不然者,不乐而笑,不哀而哭,文饰雕缋,词虽工而行之不远,美先尽也。”(卷32《虞山诗约序》)
钱谦益的文章有汪洋恣肆的一面,也有曲折深沉的一面,内容众多,体裁多样,对于转变和廓清明末清初的文风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IP属地:江西1楼2024-04-16 18:21回复
    初学集卷二十下 ○东山诗集(四)(起癸未正月,尽十二月。)摘录
    (癸未四月吉水公总宪诣阙诒书辇下知己及二三及门谢绝中朝寝阁启事慨然书怀因成长句四首)
    青镜霜毛叹白纷,东华尘土懒知闻。余光乍可从人借,乞火何当向子分?
    老去始谙鱼鸟性,穷来长傍鹿麋群。绝交莫笑嵇康懒,即是先生《誓墓》文。
    △其二
    垂帘隐几坐昏朝,引镜摊书意象遥。香序可堪论甲煎,弹文谁敢证甘蕉。
    三眠柳解支憔悴,九锡花能破寂寥。信是子公多气力,帝城无梦莫相招。
    △其三
    四朝天放一遗民,梧下松间岸葛巾。仕路揶揄诚有鬼,相门洒埽岂无人?
    云皴北岭山如黛,月浸西湖水似银。东阁故人金谷友,肯将心迹信沈沦?
    △其四
    虚堂长日对空枰,择帅流闻及外兵。玉帐更番饶节钺,金瓯断送几书生。
    骊山旧匣埋荒草,谯国新书废短檠。多谢群公慎推举,莫令人笑李元平。
    (灯下看内人插瓶花戏题四绝句)
    水仙秋菊并幽姿,插向磁瓶三两枝。低亚小窗灯影畔,玉人病起薄寒时。
    △其二
    浅澹疏花向背深,插来重折自沈吟。剧怜素手端相处,人与花枝两不禁。
    △其三
    懒将没骨貌花丛,渲染繇来惜太工。会得远山浓淡思,数枝落墨胆瓶中。
    △其四
    几朵寒花意自闲,一枝丛杂已斓斑。凭君欲访瓶花谱,只在疏灯素壁间。


    IP属地:江西2楼2024-04-16 18:26
    回复
      柳如是集  (明清)柳如是 著 摘录
      【案,柳是(1618一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是。又名隐,字如是,号我闻室主人,人称河东君,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词,善书画。今人辑有《柳如是集》。】
      东山酬和集卷一
        庚辰仲冬访牧翁于半野堂奉赠长句
        河东柳是字如是【初名隐】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赃冥濛。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柳如是过访山堂枉诗见赠语特庄雅辄次来韵奉答
      【案,初学集卷十八 ○东山诗集(一) (起庚辰十一月,尽十四年辛巳三月。)】
        牧翁
        文君放诞想流风,脸际肩间讶许同。枉自梦刀思燕婉,还将抟土问鸿濛。【太白《乐府》诗云:“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濛濛如沙尘。”】沾花丈室何曾染,折柳章台也自雄。但似王昌消息好,履箱擎了便相从。【《河中之水歌》云:“平头奴子擎履箱。”】
        冬日同如是泛舟有赠
      【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冰心丘色正含愁,寒日多情照柂楼。万里何当乘小艇。五湖已许办扁舟。每临青镜憎红粉,莫为朱颜叹白头。苦爱赤阑桥畔柳,探春仍放旧风流。
        次日疊前韵再赠
      【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新诗吟罢半凝愁,斜日当风似倚楼。争得三年才一笑。可怜今日与同舟。轻乍漫忆西陵路,斗酒休论溝水头。还胜客儿乘素舸,迢迢明月咏缘流。
        次韵奉答
        河东
        谁家乐府唱无愁?望断浮云西北楼。汉珮敢同神女赠,越歌聊感鄂君舟。春前柳欲窥青眼,雪里山应想白头。莫为卢家怨银汉,年年河水向东流。
        寒夕文燕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涂月二日】
      【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河东新赋《并头莲》诗。】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河东《寒柳》词云:“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罨画山城画舫开,春人春日探春来。帘前宿晕犹眠柳,镜里新妆欲笑梅。花信早随簪鬓发,岁华徐逐荡舟回。绿尊红烛残年事,传语东风莫漫催。
        次韵
        河东
        珠帘从此不须开,又是兰闺梦景来。画舫欲移先傍柳,游衫才拂已惊梅。东郊金弹行相逐,南陌琼辀度几回。最是新诗如玉琯,春风舞袖一时催。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河东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顏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河东春日诗有梦里愁端之句怜其作憔悴主语聊广其意【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从此风光长九十,莫将花月等闲看。
        除夕山庄探梅口占报河东君
      【案,初学集卷十八 ○东山诗集(一) (起庚辰十一月,尽十四年辛巳三月。)】
        牧翁
        数日西山踏早梅,东风昨夜斩新开。停车未许倾杯酒,走马先须报镜台。冷蕊正宜帘阁笑,繁花还仗翦刀催。衫裆携得寒香在,飘瞥从君嗅一回。


      IP属地:江西3楼2024-04-17 18:02
      回复
        柳如是集  (明清)柳如是 著 摘录
        【案,柳是(1618一1664),本名杨爱,后改名柳是。又名隐,字如是,号我闻室主人,人称河东君,嘉兴(今属浙江)人。能诗词,善书画。今人辑有《柳如是集》。】
        东山酬和集卷一
          寒夕文燕再叠前韵是日我闻室落成延河东君居之【涂月二日】
        【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情尊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河东新赋《并头莲》诗。】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河东《寒柳》词云:“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迎春日偕河东君泛舟东郊作【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罨画山城画舫开,春人春日探春来。帘前宿晕犹眠柳,镜里新妆欲笑梅。花信早随簪鬓发,岁华徐逐荡舟回。绿尊红烛残年事,传语东风莫漫催。
          次韵
          河东
          珠帘从此不须开,又是兰闺梦景来。画舫欲移先傍柳,游衫才拂已惊梅。东郊金弹行相逐,南陌琼辀度几回。最是新诗如玉琯,春风舞袖一时催。
          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
          河东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顏独自看。珍重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阑。
          河东春日诗有梦里愁端之句怜其作憔悴主语聊广其意【案,牧斋初学集】
          牧翁
          芳颜淑景思漫漫,南国何人更倚阑。已借铅华催曙色,更裁红碧助春盘。早梅半面留残腊,新柳全身耐晓寒。从此风光长九十,莫将花月等闲看。
          除夕山庄探梅口占报河东君
        【案,初学集卷十八 ○东山诗集(一) (起庚辰十一月,尽十四年辛巳三月。)】
          牧翁
          数日西山踏早梅,东风昨夜斩新开。停车未许倾杯酒,走马先须报镜台。冷蕊正宜帘阁笑,繁花还仗翦刀催。衫裆携得寒香在,飘瞥从君嗅一回。


        IP属地:江西4楼2024-04-17 18:03
        回复
          柳如是集  (明清)柳如是 著 摘录
            庚辰除夜偕河东君守岁我闻室中
          【案,初学集卷十八 ○东山诗集(一) (起庚辰十一月,尽十四年辛巳三月。)】
            牧翁
            除夜无如此夜良,合尊促席饯流光。深深帘幕残年火,小小房栊满院香。雪色霏微侵白发,烛花依约恋红妆。知君守岁多佳思,欲进《椒花颂》几行。
            除夕次韵
            河东
            合尊饯岁羡辰良,绮席罗帷罨曙光。小院围炉如白昼,两人隐几自焚香。萦窗急雪催残漏,照室华灯促艳妆。明日珠帘侵晓卷,鸳鸯罗列已成行。
            辛已元日雪后与河东君订春游之约
            牧翁
            新年转自惜年芳,茗椀薰炉殢曲房。雪里白头看鬓发,风前翠袖见容光。官梅一树催人老,宫柳三眠引我狂。西蹟[碛]蓝舆南浦棹,春来只为两人忙。
            元日次韵
            河东
            ■〈艹縻〉芜新叶报芬芳,彩凤和鸾戏紫房。已觉绮窗回淑气,还凭青镜绾流光。参差旅鬓从花妒,错莫春风为柳狂。料理香车并画檝,翻莺度燕信他忙。
            新正二日偕河东君过拂水山庄梅花半开春条乍放喜而有作
            牧翁
            东风吹水碧于苔,柳靥梅魂取次回,为有香车今日到,尽教玉笛一时催。万条绰约和腰瘦,数朵芳华约鬓来。最是春人爱春节,咏花攀树故徘徊。
            次韵
            河东
            山庄水色变轻苔,并骑亲看万树回。容鬓差池梅欲笑,韶光约略柳先催。丝氏偏待春风惜,香暗真疑夜月来。又是度江花寂寂,酒旗歌板首频回。
            上元夜同河东君泊舟虎丘西溪小饮沈璧甫斋中
            牧翁
            西丘小筑省諠[喧]阗,微雪疏帘炉火前。五女共依方丈室,金床仍见雨花天。寒轻人面如春浅,转箫声并月圆。明日吴城传好事,千门谁不避芳妍。
            次韵
            河东
            弦管声停笑语阗,清尊促坐小阑前。已疑月避张灯夜,更似花输舞雪天。五蕊禁春如我瘦,银釭当夕为君圆。新诗秾艳催桃李,行雨流风莫妒妍。
            次韵示河东君
            牧翁
            三市从他车马阗,焚枯笑语纸窗前。晚妆素袖张灯候,薄病轻寒禁酒天。梅蕊放春何处好,烛花如月向人圓。新诗恰似初杨柳,邀勒东风与斗妍。
            鸳湖舟中送牧翁之新安
            河东
            梦里招招画舫催,鸳湖鸳翼若为开。此时对月虚琴水,何处看云过钓台。惜别已同莺久驻,衔知[书]应有燕重来。只怜不得因风去,飘拂征衫比落梅。


          IP属地:江西5楼2024-04-17 18:04
          回复
            钱谦益,作为明季末期的伟大作家,他的思想已经开始具有现代社会的基本逻辑,乃就是以表达人的性情为其思想的主要逻辑特征,而不是以程朱理学所谓的僵硬的天理的条条框框来束缚自己。
            由此,柳如是才可能投奔钱谦益,并且与钱谦益共同生活。当然,柳如是的一生的悲剧性结局,乃是东亚传统文化本身的逻辑脉络的必然结果。在东亚大陆的传统社会,每一个女性头上都有着三座大山,所谓君山夫山子山,柳如是作为不是正统的妻子的地位,那么钱谦益一死,必然被钱谦益的族人们逼上绝路。
            所以,钱谦益与柳如是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在巨大的悲哀的结局下,一点暂时的春风如面而来。


            IP属地:江西6楼2024-05-20 06:36
            回复
              作为那个时代的文学领袖人物,也无法使得自己的爱人逃脱灭亡的命运,这一点,钱谦益的内心是非常清楚的。
              但是,钱谦益等晚明的士大夫,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与那个人的荒唐抗争,这就是整个晚明社会士大夫群体的写照。


              IP属地:江西7楼2024-05-20 06:36
              回复
                当然,作为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唯一的知觉就是如何活下去。这是因为,整个东亚大陆的地域十分广阔,不同地区的民众生活状态,有着千差万别。虽然从唐宋元时期开始,沿海地区的民众,已经开始步入了现代化进程的行列,比如杭州,广州,泉州,南京等地民众的生活,已经多姿多彩,元曲、杂剧、传奇、小说等等现代文学的已经在这些地区广泛流行,故而昆曲、粤剧、越剧才可能在清代风靡北方的宫廷与京城,由此演绎为京剧。钱谦益、柳如是就是明季晚期,东亚大陆长江中下游、沿海地区文化的典型代表。


                IP属地:江西8楼2024-05-20 06:36
                回复
                  但是,东亚大陆的文化,是一种巨大的金字塔分布于构架的,在沿海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逐步迈向现代化进程,而广大的西南地区、北方地区、甚至东北地区,依旧沿着自己原有的地区文化逻辑慢慢的演化。
                  在明季晚期,东北地区是女真人满人的文化为主的。在西南地区,依旧是土司文化的天下。在大西北地区,又是古老的那个不可言说的文化的天下,在北方大草原依旧是蒙古人的蒙古包与王爷们的势力范围,在北方的黄土高坡生存农耕群体,经常被干旱、虫灾逼近绝境。因此,现代人理解晚明文化,千万不要以点带面,以为李贽、公安三袁、钱谦益、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文化特征,就是晚明社会的整个特征。


                  IP属地:江西9楼2024-05-20 06:37
                  回复
                    恰恰相反,李贽、公安三袁、钱谦益、刘宗周、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只不过是明季文化,这座巨大的金字塔那上面,可以看的清楚的闪光点。而整个金字塔是黑黢黢的、完全看不到边际的。
                    由此,现代人才可以理解那个人的绝对的悲惨结局,那个人是感知到黑黢黢的金字塔的存在,故而他从早期的理性,必然逐步步入疯狂、疯癫的悲惨结局。
                    而钱谦益、刘宗周、陈子龙等人,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不断与黑黢黢的金字塔抗争。
                    张献忠、李自成等人,用自己的狂暴的力量,不断撞击这个黑黢黢的金字塔。虽然,张献忠、李自成等人,最后也是粉身碎骨,但是他们本身就是黑黢黢金字塔的一部分。
                    上述的文字,让现代人可以完整的把握钱谦益文学思想的全貌。


                    IP属地:江西10楼2024-05-20 06:37
                    回复
                      《牧斋初学集》摘录
                      初学集卷一
                      ○还朝诗集(上)(起泰昌元年九月,尽一年。)【案,泰昌为明代光宗朱常洛的年号,朱常洛在位时间最短(公元1620年8月28日-公元1620年9月26日在位),该年号事实上只使用了不足一年】
                      (渡江二首)
                      京江南北路,不到十余年。岁月看如此,风波意眇然。
                      浮生催渡客,宦况钓鱼船。何事眉山老,归期只问田?
                      △其二
                      山城如画里,一棹亦悠哉。铃塔晴相语,鱼龙静不豗。。
                      澄江千嶂见,秋水片帆开。约略金山寺,曾听粥鼓来。
                      (彭城道中寄怀里中游好次坡公在徐寄邦直子繇之韵四首)
                      【案,钱谦益,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第三。授翰林院编修。明天启元年(1621年),钱谦益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转右春坊中允,参与修撰《神宗实录》。同年,浙江发生了科场舞弊案,受到牵连遭到罚俸的处分。天启二年(1622年),因病告假,回归故乡常熟。】
                      少小论交杵臼间,十年漂泊共郊原。灯窗飒飒秋风急,帘阁萧萧暮雨喧。
                      笑口嘲轰巾角垫,书签狼藉酒杯翻。停车欲作相寻梦,睡眼揩时泪已吞。
                      △其二
                      台头急雨怀邦直,东阁凄风对子由。偶到彭城寻旧事,转于行役起离忧。
                      窃红吾谷枫霜蚤,收渌西湖荻水秋。料得诸君尝共醉,不知曾话阿侬不?
                      △其三
                      料峭西风汴泗间,江东应念夹衣寒。软红三尺新闺梦,嫩绿千章旧钓滩。
                      拂水莺花春寂寂,彭城风雨夜漫漫。情知五百年间事,铜狄摩娑不忍看。
                      △其四
                      十日京江不滞留,故人趣别我先忧。髯龚喜作班荆语,短许空期弹铗游。
                      拥髻风情传后阁,胡床谈笑忆南楼。掉头终拟随公等,浩荡春波戏白鸥。


                      IP属地:江西11楼2024-05-20 06:57
                      回复
                        《牧斋初学集》摘录
                        初学集卷一
                        (徐州杂题五绝句)
                        彭城十日水奔流,太守行呼吏卒愁。《河复》诗成无一事,羽衣吹笛坐黄楼。
                        △其二
                        重瞳遗迹已冥冥,戏马台前鬼火青。十丈黄楼临泗水,行人犹说霸王厅。
                        △其三
                        柳老花残木叶秋,西风斜日总牵愁。天涯大有多情客,不忍经过燕子楼。
                        △其四
                        磨盘岭过出淮东,捍索如雷百丈洪。陆走要知山下路,舟行莫使满帆风。
                        △其五
                        鸦轧争看济渡舟,人如凫雁集汀洲。褰衣灭踝君休笑,自古黄河是浊流。
                        (丁未春与李三长蘅下第并马过滕县贳酒看花已十四年矣,感叹旧游如在宿昔作此诗以寄之)
                        滕县春来花万树,花白花红夹烟雾。交加嫩蕊欺艳阳,灼烁繁英照日暮。
                        今我来时秋已老,柳秃槐黄陨霜露。风雨依稀下第身,莺花指点停车路。
                        与君过此十四春,日月如梭事错互。青春作伴更几回?紫陌看花是前度。
                        花開花落下成谿,征人合沓从此去。花前掉臂去复来,纵见花开有何趣?
                        羡君真作淡荡人,闲即牵舟湖上住。山僧扣门分盘餐,榜人刺舟乞绢素。
                        西湖烟水收渌波,灵隐霜林放红雨。征途茫茫君倘忆,清梦悠悠我难赴。
                        推寻旧迹如见君,花白如银咏君句。沈吟感歎日欲西,爲君酹酒田文墓。
                        【案,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春天,常熟人钱谦益25岁、嘉定人李流芳北上京城会试不第,沿驿道南归途经山东滕县,此时恰是阳春三月,但见滕县大道两旁繁花似锦,目不暇接,他们顿时被眼前的大好景色所吸引,于是并马而行,“贳酒看花”。十多年后,钱谦益再到滕县旧地,触景生情,给李流芳写下了《滕县寄长蘅》的长诗。
                        赵邦清(1558-1622),字仲一,号乾所,明真宁(现正宁县)人,万历二十年(壬辰)进士,万历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任滕县县令。滕县(今滕州市)为古代滕、薛、小邾国旧壤,明清年间,滕县从辖域到人口一直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县;北京至南京直至福建、广东的驿道穿越其中,京杭大运河沿西部而行,交通发达,农商兴旺。
                        万历二十六年初冬,赵邦清被召离开滕县进京任吏部主事,后升任吏部郎中;在京任职4年,因直言于朝而遭到弹劾被革职为民。天启二年(1622年),赵邦清被重新起用,任四川遵义道监军参议,同年7月在奉命率军征抚反叛的途中病逝。
                        赵邦清被革职后,深知他的汤显祖为此大为不平,挥笔写下了《滕赵仲一生祠记序》,公开为他评功摆好。
                        天启四年,钱谦益重返京城时于滕县赵邦清祠堂前立马凭吊,他在噪耳的晚鸦声中倍感凄凉,抚今思昔遂有《题滕县赵宰祠堂》诗,“播州新裹革,滕县旧栽花”,不胜依依之情。】


                        IP属地:江西12楼2024-05-20 07:42
                        回复
                          《曲海总目提要○人天乐》
                          不知何人所作。以某经所载郁单越为人乐。以某家所称中海昆仑为天乐。善士轩辕载应生郁单越。又以夙有仙缘。积德累行。得吕祖相引。游郁单越。即拔宅上升昆仑。故谓之人天乐。其情节甚荒诞。
                            按偶经郁单越即北俱卢洲。所谓四大部洲之一也。
                          阿某经云。又造立塔庙灯烛供养。其人命终生郁单越。【剧中前半演轩辕子不杀不盗不淫等一出。即间以郁单越天殿天食天衣等一出。后半则演济困解寃好施等善。而杂以天仙事。大指归于劝人戒十恶修十善。乃得生乐为天上仙也。】又按某炭经亦有郁单越品。又立世论太乙经等所言。大略相同。
                            略云。轩辕载、号冠霞。钟山人也。初抚于汝南异姓。后归江夏本宗。【据此则姓黄。托称轩辕也。】中庚辰进士。甫登仕籍。家口散失。惟室人宋氏相随。流寓四方。性喜济人。虽贫困。间有所得。辄倾囊施予。常以衣食累人。每羡北俱卢洲之乐。以此修持十善益力。家不杀生。平日奉关壮缪甚诚。然当祭祀。亦惟洁蔬果供献。不犯杀戒也。【剧中以不杀为一出。下接天殿一出。谓北俱卢洲有大树。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叶四布五十由旬。为天然宫殿。又有曲肱树。为人民止宿之处。皆见内典。由旬大者八十里。中六十里。小四十里。】
                            常遭穿窬偷盗。空诸所有。掘地取泥。补塞墙隙。遇藏金。妻孥皆欲取。载以为非义之物。即命以土掩之。【剧以此为不盗。作一出。下接天食。】假巨族郊园习静。邻妇石二芸。园主之妾卞小越。皆悦其貌来奔。拒之去。遂即日迁他寓。【剧以此为不淫。下接天衣。】
                          功德大天女者。天上福神也。所至之处。能使贫者富。贱者贵。夭者寿。孤者多男。种种利益。无不立应。而有妹曰黑暗。所至辄多灾祸。与功德相反。然与功德不暂离。一日。功德独造富翁王和家。和孳孳为利。知功德神力。供养甚恭。黑暗踵至。和惧却。幷辞功德。功德闻载积善。往试之。载安命。不屑屑富贵也。功德去。黑暗亦不至。【剧以此为不贪。下接天娱。】载好行善。而同志落落。所相得者。田觙庵、成爰斗、张古山数人而已。其它往往生谤毁。加污蔑。载处之恬然。常诵金某经中若善男子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先世罪业。即为消灭数语以自解。【剧以此为不嗔。下接天合。】平生不读非圣之书。以凡批评书史诡异穿凿者。虽小有才。不足取也。【剧以此为不邪。下接天育。】每自省无两舌恶口妄言之业。惟绮语习未尽。晚以此为戒。常谓人云。好作绮语。必当堕泥犂地狱。【剧以此为净口。下接天寿。以上半本演载事一。即间以北俱卢洲事。谓有一善。即当受一福报也。】


                          IP属地:江西13楼2024-05-20 09:22
                          回复
                            《曲海总目提要○人天乐》
                              略云。轩辕载、号冠霞。钟山人也。初抚于汝南异姓。后归江夏本宗。【据此则姓黄。托称轩辕也。】中庚辰进士。甫登仕籍。家口散失。惟室人宋氏相随。流寓四方。性喜济人。虽贫困。间有所得。辄倾囊施予。常以衣食累人。每羡北俱卢洲之乐。以此修持十善益力。家不杀生。平日奉关壮缪甚诚。然当祭祀。亦惟洁蔬果供献。不犯杀戒也。【剧中以不杀为一出。下接天殿一出。谓北俱卢洲有大树。名庵婆罗。围七由旬。高百由旬。叶四布五十由旬。为天然宫殿。又有曲肱树。为人民止宿之处。皆见内典。由旬大者八十里。中六十里。小四十里。】
                              常遭穿窬偷盗。空诸所有。掘地取泥。补塞墙隙。遇藏金。妻孥皆欲取。载以为非义之物。即命以土掩之。【剧以此为不盗。作一出。下接天食。】假巨族郊园习静。邻妇石二芸。园主之妾卞小越。皆悦其貌来奔。拒之去。遂即日迁他寓。【剧以此为不淫。下接天衣。】
                            功德大天女者。天上福神也。所至之处。能使贫者富。贱者贵。夭者寿。孤者多男。种种利益。无不立应。而有妹曰黑暗。所至辄多灾祸。与功德相反。然与功德不暂离。一日。功德独造富翁王和家。和孳孳为利。知功德神力。供养甚恭。黑暗踵至。和惧却。幷辞功德。功德闻载积善。往试之。载安命。不屑屑富贵也。功德去。黑暗亦不至。【剧以此为不贪。下接天娱。】载好行善。而同志落落。所相得者。田觙庵、成爰斗、张古山数人而已。其它往往生谤毁。加污蔑。载处之恬然。常诵金某经中若善男子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先世罪业。即为消灭数语以自解。【剧以此为不嗔。下接天合。】平生不读非圣之书。以凡批评书史诡异穿凿者。虽小有才。不足取也。【剧以此为不邪。下接天育。】每自省无两舌恶口妄言之业。惟绮语习未尽。晚以此为戒。常谓人云。好作绮语。必当堕泥犂地狱。【剧以此为净口。下接天寿。以上半本演载事一。即间以北俱卢洲事。谓有一善。即当受一福报也。】
                            弥留大海中阿修罗王。名毗摩质多。【见内典。】神通广大。以素染嗔慢怀谄曲故。乐与诸天战鬬。忽慕郁单越洲安乐。欲兴兵吞占其地。而毗沙门天王【某藏有毗某某经。】为此洲护持。遣其子那咤率兵往拒。且求援于摩利支天大士。【即斗姥也。某藏有某某经。】扫除魔障。降伏修罗。郁单越洲得以无恙。【此为北俱卢洲虽乐。然亦不免魔扰。未若诸天之胜。劝修行者更进一层。故下即接载济困等事。】
                            时载游扬州。四明周生失馆将行。乞载助以归资。楚中李生遭母丧。贫无以殡。载出数金为赙。銮江吴孝廉。载同年生也。途穷不能赴公交车。闽海刘大年亦与载同榜。遇盗顚沛。卧病舟中。载倒筐分给。两人各衔感去。扬之节推与载为故交。言无不听。无赖皮靑私怨富户东方望。摭其短饰为罪款。浼载达节推转申御史。馈载礼物。且许厚酬。载却之。望闻。具礼至门叩谢。载亦不受。而使人为两姓解和。
                            载过三衢。有宦妇何氏夫死。没为婢。毛侍御之女为兵掠。索银取赎。载助何氏金。而赎毛女嫁贡生吉某。途有卖子者。父子痛哭不能别。载为赎还。载尝与乩仙联句赠人。又有死友顾屺示梦于孙霁容。求载作传。载以仙鬼为文字相知。意甚得。尝作将就园记。言依将就两人为两园。有罗浮岭、郁越堂、经三亭等胜。皆空中楼阁也。乩仙索观称善。达之文昌帝君。转奏玉帝。依此纪造成天园于昆仑顶。以待载至使居之。载又尝于梦中救鬼托生。阴德感上帝。载本无子。中年连举二雄。曰旭、曰朔。皆成进士。吕祖下降。欲接引载为仙。以载曾有诗云。恨不身生郁越洲。吕祖谓非成仙了道之处。乃引载一至其地。即使入昆仑。未几拔宅飞升。全家皆住昆仑顶将就园云。】
                            -----------------------


                            IP属地:江西14楼2024-05-20 09:22
                            回复
                              《清稗类钞》讥讽类
                              清稗类钞讥讽类。小半斤,黄周星字九烟,明末遗老,着有《刍狗斋集》。
                              【案,黄周星(1611年-1680年),]字九烟,又字景明、景虞,号圃庵、而庵、笑苍道人、汰沃主人等,湖广湘谭(今湖南)人,其父名一鹏。明末清初戏曲作家、戏曲理论家。崇祯十三年(1640年),中进士,授南都户部主事。明亡后,携妻离南京,隐居不仕,以教书为生。康熙十九年(1680年),黄周星70岁时,拒绝应博学鸿儒试,投水自尽而终。其对戏曲结构、戏曲声律均有较深研究,著有专论戏曲作法的《制曲枝语》一部。附刊于《人天乐》卷首。其主张“少引圣籍,多发天然”,“雅俗共赏”等。其戏剧理论为戏曲学者所重视。】
                              其《小半斤谣》颇足发噱。序曰:「有某公善治生,市肉不得踰四两,名为小半斤,人遂以「小半斤」呼之。道人闻而叹曰:「此盛德事也,不可不传。」因为长谣纪之。」谣曰:「市肉市肉,震惊神人。乃公终身不饮酒,穷年不茹荤,今朝胡为忽市肉。咄咄怪事,畴可比伦。」 「 一解。」 「市肉市肉,笑聚童仆.左手提衡,右手启椟。有铜如金,有钱如琛。把授童仆,不觉掩泪酸心。」 「 二解。」 「童仆受钱,愕眙相视。长跪请命,市肉宁几。童曰一斤,公怒欲捶;仆曰半斤,怒犹未已。童仆惶恐,莫测公旨。」 「 三解。」 「匍匐再请,听公所云,徐伸四指,曰小半斤。小半斤者,半斤之半。半而又半,禄已踰算。」 「 四解。」 「仆乃前行,公尾其后,侧身蹑足,潜伏闾右。仆诣肉市,钱付屠手。屠方鼓刀,公突而前,曰「此我之肉,尔无我朘」。屠曰公肉,敢不腆焉?一增再增,肉重于权,小半斤名,不啻六两。公挟仆归,大喜过望。」 「 五解。」
                              「肉已至家,仆欲持去。公曰无遽,谈何容易,此肉我当细区分,安得仓皇暴殄等儿戏。为我呼爨婢来前,此肉谨付尔,尔其善烹煎,一为干豆荐祖考,二为宾筵饷师生,三为君庖餍我口,饫彭亨。猫鼠不得窃,犬豕不得争,余汁满注缶,轹釜须令戛戛鸣.珍重小半斤,此肉良匪轻.」 「 六解。」 「市肉市肉,震惊神人。咄咄怪事,谁可比伦?我闻东海麒麟,麻姑擘脯世莫陈。公之啖肉毋乃啖麒麟,吁嗟乎小半斤。」 「 七解。」 「我闻古有豢龙人,飂菽潜醢飨夏君。公之啖肉,毋乃脍龙肝批龙鳞.吁嗟乎,小半斤。」 「 八解。」 「我闻天府之内有熊蹯豹胎猩唇,惟辟玉食罢八珍。公之啖肉,毋乃啖彼熊蹯豹胎猩猩唇。吁嗟乎,小半斤。」 「 九解。」
                              九门八点一口钟。
                              都人向有九门八点一口钟之谚.盖都中之城门启闭,皆以点为号,惟崇文门以钟。相传崇文门地址系一海眼,有巨鼋覆其上,此门即就鼋背建立。鼋示梦于司门者曰:「吾负此重任,何时始去?」门者语以「汝闻点鸣则可去」,故此门独以钟为号。此齐东野人之语也,然实有为而发.闻因某相揽权纳贿,寓崇文门内,民深恶之,造为此谣,以门喻朝政,以点喻典刑,意谓此等权贪,非自罹法网,不能去位也。至其鸣钟启闭,或以国初摄政王堂由此门出入故耳。


                              IP属地:江西15楼2024-05-20 09: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