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吧 关注:8,571贴子:63,671

自然是一种恒在世界,为什么说时间并不存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自然世界,只有虚空和物质,别无其它。
虚空是虚在,物质是实在,虚空无处不在,物质并非各处皆有。


IP属地:辽宁1楼2024-04-06 03:30回复

    “在牛顿的世界中引入 虚空——连同与其相关的 引力——这是天才迈出的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一步,尽管这个概念后来引出了物理的和形而上学的巨大困难( 超距作用和虚无的存在)。正是这一步,才使牛顿能够真正地——而不是像笛卡尔那样表面上——把物质的不连续与空间的连续同时对立和统一起来。”
    ——《牛顿研究》亚历山大·柯瓦雷著,张卜天译


    IP属地:辽宁2楼2024-04-06 03:35
    回复
      虚空不动,物质可动
      在整个自然虚空里,有不少物质居于其中,但并未充满,相反,未被物质所占的纯虚空构成了整个自然世界的绝大部分。
      当一处的物质移动离开,而原处的虚空依然留在原处根本未动。由此,当物质移动离开,原处立刻腾出了虚空。也就是说,即便原处在曾被物质所占,但原处的虚空依然独立的存在着,只是当物质移动离开后,原处的虚空才露出了真容,纯粹的虚空容积罢了。


      IP属地:辽宁3楼2024-04-06 03:41
      收起回复
        物质从分布特等上可分为两类:粒子物质和场物质
        有必要说说物质的不同类型或种类。当然这里不是指物种,那种特定意义上的植物或动物的划分。而是只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粒子及其周围有限半径之内所携带的场物质。
        在牛顿的世界观中,粒子,特别是微粒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但是,牛顿在思想中并未彻底排斥类似于场物质的部分媒介物之存在。而并不像纯粹的以太论者那样,企图塞满虚空,没把物质体积与空间容积混同。所以,牛顿在这个方面,依然还是比较清醒的。
        当然,粒子物质与场物质的质并无差别,由此是可相互转化的。但是,虚空与物质绝然不同,虚空与物质之间不可相互转化,虚空是独立的自然存在,虚空不可转变为物质,物质也不可转变为虚空。
        进而才会有,虚空不动,物质可动,空量守恒,物量守恒。


        IP属地:辽宁4楼2024-04-06 03:52
        回复
          虚空不动,物质可动,空量守恒,物量守恒
          由于整个自然虚空全然不动,永恒不变,很显然必然得到,空量守恒。
          这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所有的物质都处在同一个自然虚空里的,也就是说一切物质总是处在同一个不动的天空里的,进而这些物质的存量就必然是恒等的,不论物质形态怎么变化,也不论物质如何移动与旋转,以及物质如何发生形变,物质的总存量是必然守恒的,所以,物量守恒。
          因此,虚空不动的基础上,物质存量守恒,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
          仅仅这么简单的分析步骤,就轻而易举的得到了两个基本守恒定律了,空量守恒,物量守恒。
          不过,用牛顿自己的术语,则为质量,物质的量,当然是守恒的。


          IP属地:辽宁5楼2024-04-06 03:58
          回复
            物质的静止及运动
            物质静止
            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处于静止状态,这个最容易理解,虚空根本不懂,那么,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呆着静止,这些处于静止的物质其没有运动。
            处于静止的物质在自然虚空里的所在位置不变,所处的处所不变,物质的形态不变,物质的形状也不变,物质的姿态方向不变。
            物质运动
            在自然虚空里,物质所在位置及处所、物质形态、形状及姿态方向的改变过程为物质的运动。运动的物质处于运动状态。
            处于静止状态的物质与处于运动状态的物质,两种状态是根本不同的。尽管在某些形式上,比如一个物体大小形态不变,也就是说至少外形上不变,但是,处于静止与处于运动这两种状态绝然不同的。所以,不能说只从外形上等同就混淆静止和运动的实质差别。
            区分清楚静止与运动,非常重要
            简单的说,在自然虚空里,如果所有的物质全部静止,进而世界上再无任何运动,那么其全然是一个完全静止的世界了。由此说,如果没有物质的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的根本差异,则断然不可理解这个真存的世界了,正是由于自然春节力存在着运动状态的物质,尽管也有处于静止状态的物质,这个自然世界才会出现变化与转化。所以,区分静止和运动尤其重要。
            但是,并非所有的物质都处于运动。这在于,由于物质通过相互接触作用是可以改变物质的静止状态以及改变物质的运动状态的,从而可使得静止的物质转变为运动的物质,或者从运动的物质状态转变为静止的物质状态。
            静止的物质受到作用可改变到运动状态,运动的物质受到作用可改变为静止状态。


            IP属地:辽宁6楼2024-04-06 04:14
            回复
              简单的说,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往复直线移动
              尽管这个看起来一场简单,但实现起来,需要几个转变过程。
              比如说,开始物质处于静止,那么,受到朝向某个特定方向的作用,物质就可沿着这个方向发射移动。
              也就是说,最初物质处于静止,根本没有运动,由此这个作用,就是导致物质移动的原因,更为准确的说,这个作用是使物质静止转变为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一旦转变为运动状态了,即便不再作用,物质就会保持这个运动状态不再改变,由此,就区别于亚里士多德所认为的那样,物质的持续运动需要力的维系,也就是说,作用只起到状态改变,而并无需用作用保持运动状态不变。这个认识过程是艰难的。
              通过作用,可以使得物质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但是,一旦物质获得了运动状态,只要没有另外的阻止作用,这个运动状态就会保持下去了。
              对于受到某个方向的作用而致使物质朝向该方向移动,当撤除作用后,物质将保持这个运动状态会持续的沿着这个方向匀速直线移动下去。
              所以,要使得实现往返直线移动,这里指在自然虚空里,物质往返直线移动,就是物质在同一条致命上实现移动方向的折返,很显然,当物质已经处在只朝同一个方向移动,如果没有作用阻止这个移动,其是无法停止朝这个既定方向移动的,所以,必须施加与该物质移动方向相反的作用,才可终止这个移动。
              只有终止了同一个方向上的移动,其才有可能开始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但是,这有个转变过程,其首先需要终止移动而达到静止,而后才可形成新 完全相反方向的移动。
              由此,静止就是一个必然经历的状态,不可跨越。
              当施加相反方向的作用,不仅可以终止这一方向的移动使其达到静止,而达到静止后,由于依然在施加相反方向的这种作用,这个作用就会重新把物质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不过这次是实在完全相反方向上的移动了。
              所以,仅仅是直线往返移动,其中就包含了两次静止。
              由此,通常又称作往复直线移动的循环过程。


              IP属地:辽宁7楼2024-04-06 04:34
              收起回复
                物质运动的动程
                物质运动,只包括两种运动形式,移动和旋转。
                对于单个物点,其只有移动和自旋。当然,在不破坏物点自身的完整性的基础之上。
                在自然虚空里,一个物点的运动,就会对应有移动动程s和自旋动程φ。
                对于自然虚空里的一个物体的运动,就会有移动动程s和旋转动程φ。
                在自然虚空里,静止的物点或静止的物质,是没有动程的,s=0,φ=0,只有运动的物质才有动程,s>0,φ>0
                不存在,s<0,φ<0的情况。也就是说动程不会出现负数。
                尽管移动和旋转都存在方向性,移动是物质在自然虚空里位置改变的过程,旋转是物质在自然虚空里物质姿态方向的改变过程。


                IP属地:辽宁8楼2024-04-06 04:45
                收起回复
                  静止的物质没动程,η(s,φ)=0
                  很显然,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处于静止,是没有动程的,s=0,φ=0
                  但是,人们往往会说,物质在时间里处于静止。由此,似乎,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处于静止了,而物质的身外还有一个不由自主的时间t,在自由的流淌,时间变成了脱离物质躯体,而成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一种独立的存在了。
                  这是人类自身认识上陷入困境的一个自相矛盾的思想。物质静止了时间还怎么流淌、
                  自然虚空是完全静止的,而物质在自然虚空里处于静止了,就找不到任何变化的迹象了,由此,很显然这是来自于人的心智上的问题。
                  人是一种动物,人的生存是以人自身的运动过程为基础的。人死了,人的心智就破灭了,由此,也就结束了其自身的寿命。人死了并不等同于人的尸体就不可移动了。不过,人的心智的获得就基本结束了。
                  但是,对于依然活着的人来说,一个死去的人,其寿命也就完结了,由此,每个人只有有限的寿命。
                  所以,时间对于人来说,其总是有限的寿命周期这个议题。况且人死不能复生,至少现有科技手段还难以实现。
                  由此时间对人类的意义,只不过是生命繁衍传种接代的延续。
                  而在运动学的意义上,物质停止运动,是不会有动程的延续了的。
                  许多人错误的认为物质不会有静止,这是他们思想上的一个严重的误区。


                  IP属地:辽宁9楼2024-04-06 05:05
                  回复
                    人们企图把自己的时间观念,与物质的动程实现某些对应
                    当发现原来物质也可以静止,这时,他们的思想就处于矛盾之中了。
                    物质是可以停止运动的,但是,部分人不希望时间也跟着静止,于是在物质动程之外附加了一种时间。
                    似乎物质停止运动了,在其身外还有另一个时间,源远流长。这是一种不太准确的看法。
                    自然世界里,有不少物质总有部分物质处于静止,也总有部分物质处于运动,由此,总可以照道理有,用运动的物质去刻画静止的物质,进而可说,你看,这个东西停止运动了,而另一个东西的运动记录了其停止过程中流逝了多少运动,比如钟表。
                    用钟表,似乎忠实的记录了某个别的物体停止了多少转。这个物体停止运动了,而一块钟表依然在不停的旋转,并且转过了若干圈,难道静止不是在运动中度过的吗,当然不是。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4-06 05:14
                    回复
                      自然世界是一个恒在的世界
                      在这个恒在的理解李,除了自然虚空永恒静止,有的物质处于静止,有的物质处于运动。
                      对于静止的物质,其自身是没有变化的,由此,也谈不上静止的物质终究停止了多久。
                      但是,对于这个恒在的世界,静止的物质毕竟由于受到其它物质的作用可以再转变到运动。当然对于运动的物质也会由于某些作用而致使其转变为静止。
                      而在一些物质停止状态下,有些物质却持续的发生了运动。
                      其持续了多数运动,用运动的动程衡量,结果一对比,却发现,在某种物质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有些运动的物质悄悄发生了持续的运动,并且还有它们的确定的动程与之对应。
                      简单的说,分别是,s=0与s>0的对应,φ=0与φ>0的对应。或者,有s=0与φ>0的对应,及φ=0与s>0的对应。
                      用对比关系更明显,0:s或0:φ,如果用分数关系表示比例,会有,0/s及0/φ,要求分母不为0。
                      但是,用比例关系,则不受限制,可有s:0,或,φ:0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4-06 05:25
                      收起回复
                        还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神、仙、鬼、灵、龙,这些抽象的概念是没有对应的真存的。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4-06 05:36
                        回复
                          飞矢不动
                          仅仅从位置上看,如果一个物点处在自然虚空里的某个位置上,很显然其所在的位置是唯一的,确定的。
                          在这个位置上其是根本没有改变的,如果这个物点移动了,必定就不在同一位置上了。
                          而对于一个恒定匀速直线移动的飞矢,如果仅仅从矢自身来看,看不出任何变化的。
                          当然,实际飞行的箭头,由于摩擦,会热度有所不同的。
                          对于自然虚空里,一个穿行的物点,只有放在自然虚空里,才能看出其是否发生了移动。
                          移动的物点,会有对应的移动动程,简称移程s,而不动的物点,没有移程,s=0。
                          物点的直线移程,不是物点自身所具备的,而是通过自然虚空上的两个空点的间距来表示的,一个物点从其初始所占的空点开始移动,抵达到另一个空点上,两个空点的间距,才是该物点的直线移动距离。
                          但是,如果一个物点做往复直线移动,则该物点的移程,就是往返次数乘以往返跨距的2倍,比如
                          间距为d往返一次为2d,于是直线移程为,s=2nd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4-06 05:48
                          收起回复
                            有人会说,不用时间,就无法表达运动的速度了
                            不然
                            u=ds/dsₒ,ω=dφ/dφₒ
                            这里用微动程之比,刻画了运动速度。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4-06 05:53
                            回复
                              依然考虑飞矢移动速度
                              这里只考虑在自然虚空里一个物点的移动速度,u
                              这个物点,如果静止,就仅仅处于同一个空点上,其当然不会有移动速度。
                              但是,对于动物点,即便其出=处在某个空点上,其速度依然不为0。
                              这样再用u=ds/dsₒ的表达式,就比确切了。因为在同一个空点上,是没有间距的。
                              所以,处于移动运动的物点,在某个空点上,其速度并不为0,尽管ds=0。
                              原因是由于存在移动速度度,所以,即便其每次只可处在一车空点上,也不至于没有速度。只要其移速度不为0,其必定会抵达到别的临接的空点。
                              由此,会引起不少人的困惑的。
                              移动运动的物点,会陆续路过不同的连续的空点,但是,其速路过的空点每次只占据一次,随后就离开了。
                              也就是说,具有移动速度的物点处在每个空点上都均有速度不为0,这是必然的,否则,只要其根本没有移速度,其其就根本不可移动了。
                              由此,具有移动速度是形成移动动程的原因,移动动程只是移动速度的结果,不可倒果为因。


                              IP属地:辽宁15楼2024-04-06 0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