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吧 关注:560贴子:3,720
  • 4回复贴,共1

英宗实录,张楷这段的描写邓茂七的描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正统十三年八月甲戌命监察御史丁煊往福建抚捕贼寇。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聚都察院右全都御史张楷往福建救之。曰福建强贼生发已命监察御史丁暄前去抚捕恐贼众军寡卒不能制。己遣救选调南京官军、达官、达军人等听候征剿。尔至南京即将选官军加意操练。如遇煊遣人催接。尔等即率之会同煊及彼处四司官相机征剿。有悔降者悉肴其罪但擒首恶以除民患。尔等毋拘私妨公偏执免以误事机钦哉。
(正统十三年八月甲戌日,皇帝命令监察御史丁煊前往福建安抚并追捕贼寇。又命令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聚和右都察院右全都御史张楷前往福建救援。皇帝说:“福建的强贼已经滋生,我已经命令监察御史丁暄前去安抚并追捕,但恐怕贼寇众多而官兵太少,最终不能制服他们。我已选派南京的官军、达官和达军人等,听从征剿的命令。你到达南京后,应立即选调官军,并用心操练。如果遇到丁暄派人催促你,你就立即率领他们,会同丁暄以及那里的四司官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征剿。对于那些悔过投降的贼寇,要宽恕他们的罪行,但只抓住首恶分子以解除百姓的祸患。你们不要拘泥私情妨碍公务,也不要固执己见,以免误了大事。钦此。”)
按照实录中所记载的。英宗根本不是莽撞的一味的单纯剿匪。而是知道目前的情况应该是邓茂七这边已经做大了。所以审时度势的采用安抚,征缴并用,只杀首恶的合理做法。
根本不是某B站上的所谓的 ‘官逼民反’四字,跃然于纸上,老百姓如果不是有冤屈,不得已之下是不会走上造反的路的。而此时英宗已经二十一岁,如果真的英明神武,为什么会被王振蒙蔽至此呢! 作者:小波0203 这种说法。
而作者这段观点基本采用万斯同《明史稿 卷406 盗贼上》 中的内容。
何以造成屡剿不平?地方官员的无能是一方面,还有就是武备松弛:以其中一段描写:“这也可从当时的邵武府的武备情况看出来“合民兵、弓兵无及一军之半不亦甚寡弱矣乎又无知兵关隘十废其九”
虽然张楷的《监军历略》在内容上可能存在不实的夸大战绩的行为。但是很多学者却忽略了当时英宗所制定的策略。而张楷作为派出去的御史,是要听从英宗所交代的目的与任务。
而关于弹劾张楷的内容,哪个文官没有黑料?而张楷也是在景泰的时候被弹劾罢官的。


IP属地:吉林1楼2024-03-23 22:43回复
    我看了明实录关于英宗的记载,也看出英宗不是电视剧那种愚蠢,相反还很有智慧,但是特别刚


    IP属地:黑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3-27 00:12
    回复
      大佬,有个疑问想请教你。关于曹吉祥在天顺年是否总督过京营。明史在复辟封赏时并未交代,在天顺五年七月二日提到总督京营太监曹吉祥及昭武伯曹钦反叛。而在实录中,卷二百七十七,天顺元年四月……癸丑,敕忠国公石亨、会昌侯孙继宗、总管五军营、太平侯张軏、怀宁伯孙镗总管三千营,安远侯柳溥、广宁侯刘安总管神机营,仍命太监曹吉祥、刘永诚、吴昱、王定同理各营军务。目前只看到复辟之初协理军务,其实和景泰朝作用差不多,地位远在石亨之下,复辟后面的我大致翻了一下,貌似没有关于曹吉祥总督京营的任命。大佬,你知道有其他史料说过曹吉祥总督过京营吗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28 23: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