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吧 关注:18,108,312贴子:972,579,753
  • 10回复贴,共1

ty分享他叔叔是烈士,其妻其女的各种狗血往事,堪称爆款乡土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前ty还在的时候的一个热帖,当事人82年生人,早早离开家乡出去上大学工作移民了。原帖暴露了太多个人信息,信息好像特别零碎,是国内遗产继承法律咨询贴回复,到自己发帖后来被人恶意扭曲攻击,原贴主说了很多气话,气话就不转了,总结了一下互骂之前的情节。


IP属地:美国1楼2024-03-21 08:11回复
    当事人老家四川某地,以前是农村,现在是某著名风景区,当事人有个五叔,是60年左右生人,是父辈里排行最小的,上面四个兄姐,爷爷奶奶家中渊源做生意的,不过解放前阴差阳错有人败光了财产,所以因祸得福成分还不算太差。而且确实为人也比较好,还有本身也是当地大姓,所以在村里威望比较高,好像当大队会计什么的。叔伯姑姑没有傻的人,但是时代原因,七八十年代那会有人当了当地小学老师,有人在附近镇上进了工厂。
    五叔虽然上学成绩不是最好的,但充满了street smart. 按照当事人回忆其父的说法,兄弟姐妹多,五叔总能占到便宜,五叔是男的,却爱好“说小话”,从小跟爷爷奶奶打小报告挑拨离间说兄姐得不好,自己得利。其中五叔跟四叔年龄相近,坑四叔最多,虽然四叔成绩更好一点,但太老实,四叔处处落下风,小道吃喝,大到前途,都被五叔吊打。真正体现了兄弟姐妹之间的竞争,为了不多的资源农村宅斗。五叔年纪正好赶上恢复高考,但实在成绩不够,但运气不错,赶上参jun的,而且有了jun校的机会,成了junguan,不夸张得说,是80年代兄弟姐妹中条件最好的人。
    在那个年代,没有外出打工机会,在农村,一个完全没希望考大学的男的,能获得参jun乃至后面在上jun校的机会,家里面付出(正面的,或者台面下的)走人情,找关系什么的,家里付出很大,除了父母出钱找关系,兄姐甚至姐夫家的亲戚都托到了。原帖倒没有道德绑架的意思,但后面老五妻子经常说家里偏心其他子女,对他们付出不够多之类,其他子女对这种言论很有意见,因为五叔无论是钱和力,一直是家里面消耗家庭资源最多的人,还不仅仅是父母的资源,还有兄姐乃至姐夫家亲友的资源,老五的老婆老这么倒打一耙,就导致其他人跟五叔的关系更疏远。


    IP属地:美国2楼2024-03-22 07:05
    回复
      老五自由恋爱了个家在附近的同乡,不同于死者家在村里人多家境相对还行,女同乡家父母因懒致穷爱占便宜还有俩游手好闲更爱占便宜的二流子兄弟,是有名的困难户家庭,女同乡和那个时代农村为数不少的人一样,发自内心伏弟魔。
      原帖没写婚前死者父母对于这样的儿媳人选是什么感受,反正人家是自由恋爱,又是已经跳出去的干bu,最后父母也只能接受,当年都不富裕,于是他们结婚的时候,就来了一遍农村娶妻分家分地哪一套,把老五该给得也都给了。
      老五在外地工作,夫妻长期分居,
      86年,老五妻子生下一女,因为老五的职业原因,老五只有这一个孩子。当地照顾军shu,老五妻子受照顾被招工到附近某厂当工人,考虑到老五的情况,种种优先照顾,厂里优先给分房,老五妻子和孩子住在镇上/县里,90年代后来也优先公房转卖给他家了。
      当时老五家事兄弟姐妹中境况最好的。老五长期在外地,他妻子很直白得看不上公婆和其夫的兄姐,跟男方这边来往极少,跟自己娘家那几位来往极多,孩子跟爷爷奶奶这边毫无感情,跟外公外婆舅舅那些亲近。


      IP属地:美国3楼2024-03-22 07:05
      回复
        老五在外地,其妻永远说她自己一个人拉扯孩子还得上班多么难,所以在种种理由之下,虽然老五事家里最有出息的,老五客观上对于原生家庭多年来一直保持“不出钱不出力也照顾不了”的原则。
        平时没事的时候, 老五家:你们一群穷人,别来我们家占便宜。
        男方父母家里需要出钱的时候,老五家:忠义不能两全。你们还有四个子女,找他们去。
        男方父母家里需要出力的时候,老五家:忠义不能两全。你们还有四个子女,找他们去。
        老五家需要人出力帮忙的时候:儿子职业崇高,儿媳一个人辛苦拉扯孩子,你们作为老五家人自然应该替儿子付出。
        老五岳父母小舅子要人帮忙等着人收拾麻烦的时候:儿子职业崇高,儿媳一个人辛苦拉扯孩子,都是娘家帮忙,你们作为老五家人自然应该替儿媳娘家帮忙作为回报。
        跟其他农村故事不同的是,事情并没有一直按照农村老家的人一直穷发展下去,随着80年代到90年代情况变化,家里稍微有点什么好事的时候,老五家:我是家里一房,我这自有实情在此,只要我们看得上得你们就得给我们一份(但如果有风险的话,我们体制内人员,当然不参与,也不看好)。


        IP属地:美国4楼2024-03-22 07:06
        回复
          立遗嘱之后,过了一年,98年老五出事了。
          老五生前跟家人关系谁欠谁先不提,老五职业崇高,大义上也的确做到了,老五是任务中发生意外去世的,因公xisheng,身后巨大荣誉,成了ls。
          当时老五的女儿十二周岁。
          老五的遗产他父母一开始就放弃了,全给老五的妻女。
          老五的抚恤金以及一些捐款,总计9.4w,单位考虑到了各种因素,老五女儿未成年,老五的父母当时已经70岁出头,但是还有其他子女, 老五老婆早就因为老五受照顾当了某后勤厂的工人,并且沾老五的光,在当地的优待下早就优先分房,在此之前已经以极低的价格转卖给个人了。
          老五的单位在偏向老五妻女的原则下,实在做不出来对老五早就超过退休年龄的父母一分不给,最后单位决定抚恤金分给老五的妻女6w, 老五的父母3w多。
          在这个过程中,老五的父母没有为自己争取,法律和单位认为他们合情合理应该拿多少,他们就拿多少。老五的老婆有各种理由,闹,哭,当众下跪,不断要求虽然以公婆的名义得签字把公婆那份钱转出来,但要求将所有抚恤金全部给她,一分钱不给公婆。
          爷奶曾犹豫要不要放弃这3w多给老五老婆,但被各种闹各种当众道德绑架之后,最终决定不放弃。
          90年代末年做生意发展产业确实轰轰烈烈,当时人只恨本钱不够多,不然都去借机发展,能多3w多块钱投入,也确实解了燃眉之急。


          IP属地:美国6楼2024-03-22 07:07
          回复
            老五的妻子在老五单位,以及在外多次非常夸张得,口口声声“绝不再嫁”,表演“贞节烈妇”的戏码,死者父母这边对此无语,首先他们家这边完全没人要求你不再嫁,早就不兴这一套几十年了,而且按照老五妻子的情况,无论是出于她的性格能力个人品质的了解,还是她的家人影响,根本没人相信她不会再嫁,但为了烈士烈属名誉,还得配合她的这番夸张表演。当事人家族觉得很有种强行绑架他们的感觉,爷爷奶奶这边也只能说他们完全无此要求,表示时代早就变了几十年了,婚姻自由,不兴这一套。


            IP属地:美国7楼2024-03-22 07:07
            回复
              老五去世时其他子女曾说产业给堂妹一份,当时老五妻子还看不上产业,坚信以后这一大家子人一定会穷到要饭,所以她的重点还是办法逼要给死者父母那一小部分抚恤金。但最不是完全不在乎,能让她俩兄弟去产业里占便宜她还是乐意的。
              死者父母犹豫再三,说以后再说。因为老五妻子那两个不成器游手好闲的兄弟此前来占便宜过好几次,家里人都特别烦老五的岳家,兄弟俩当时正打度假村的主意,想掺乎一脚,只要给老五妻子或者孩子一份,孩子未成年,老五妻子没能力也没那个时间参与经营,100%的结果是等于给了老五的两个兄弟。家里人口这么多经营权股权已经够复杂了,不希望在有二百五横插进来四处掺和,到时候就是全家血本无归。


              IP属地:美国8楼2024-03-22 07:07
              回复
                时代长足发展的时候了,“度假村”开始显著发展了,再加上后来附近拆迁等等,2000年以后,几家人都经济改善,奔小康了。
                2004年,死者去世将近六年的时候,死者女儿满18周岁了,在各种优待加分下,在扩招了好几年之后的形势下,依然没考上大学。老五单位每月给的一些补助没了,老五的妻子在这个时间点再婚了。其妻与再婚对象的美好爱情细节男方家无从得知, 有种大曲线和光头的意味,也不说人家一定怎么样,只知道如下事实:
                后夫是当地相关单位的某基层人员,领证前五婶已经和后夫同居生活在一起好几年了,为了遗孀以及孩子的补助而没领证,孩子成年了,补助一下子少了很多,然后领证再婚了。
                不清楚两人具体什么时候认识的,后夫也是丧偶,且后夫的原配去世比五叔还晚一年多。
                后夫的儿子对五婶极其不和,仇恨极大,认为其父和五婶对不起其母,且五婶各种算计离间父子感情。当地也不大,后夫的儿子以及后夫亲戚在外表达过老五妻子与后夫开展美好爱情时后夫的原配还在世的言辞,后夫的儿子跟ls父母兄姐一样,遭到当地和稀泥的工作人员弹压,警告其不得给lie属形象抹黑,将此事定性为“lie属含辛茹苦抚养遗孤,再遇幸福,人间有情,再婚幸福, 后夫协助抚养遗孤”,将后夫的原配和儿子直接抹掉。


                IP属地:美国9楼2024-03-22 07:07
                回复
                  2004年过得相当丰富,老五的女儿高考加分但未能考上任何大专院校。老五的外甥女,就是其姐的女儿也是当年高考上了川大,虽然老人多少有点老思想,但外孙女考得好老人还是很高兴,老五爹身体不好了愿意来场冲喜,除了外孙女奶奶家那边高兴以外,外公外婆也高兴,也办了场升学宴给了外孙女红包,老五妻子带着落榜的女儿和娘家混子亲戚来闹场,说老五父母兄姐专戳烈士遗孤的心窝,骂俩老人里外不分,把钱贴给赔钱货生的赔钱货,脑子糊涂了,有钱就该给老五一家。当着众多亲友砸场子,如此场景,亲朋也都坐不住了,再无人同情老五妻女。公家派人来说得河蟹,得维持ls形象,家庭内部事务, 不准闹大被有心人借题发挥。
                  当事人的爷爷迅速恶化病重。病重时当时曾联系五叔的女儿(已成年),说给她10w,五婶母女破口大骂,说爷爷奶奶不要脸,拿了五叔的抚恤金就是吸她们孤儿寡母的血,至少得给她们30w,当地什么退转办之类又出马了,一通道德绑架,但有升学宴的前情,也不能太逼迫老五父母这边。爷爷最终决定,不修改其97年立下的遗嘱,不再额外给烈士妻女钱。
                  2012年,当事人奶奶去世,奶奶生前,五婶母女除了骂他们“吸孙女的血,拿儿子的卖命钱”之外,并无往来。在后来的年月里,对于堂妹的不亲近,毫无感情,俩老人生前对于死者女儿对他们毫无感情这一点有过抱怨。被骂成“夺了孩子的抚恤金还有脸抱怨孩子跟他们不亲近”
                  俩个老人生前都经历过犹豫,但最终考虑死者女儿的现状,都决定不修改遗嘱。


                  IP属地:美国10楼2024-03-22 07:07
                  回复
                    死者妻子(后再婚)以及死者女儿,爷奶当时不放弃4w(实际是3w多)以及后来不留给她们财产,常年愤怒不满,越来越愤怒,除了破口大骂爷奶不配拿抚恤金之外,更接着骂,说4w是她爹的投资,得按照90年代初那些年各家投资,算90年代末4w占多少比例,整个产业就得给她这个比例。拿着她***命钱做生意其他人沾光,你们对不起她爹,吃绝户,chu生不如。
                    每当这时候,lie属的身份就会获得极大照顾,退转办,优抚办,当地各种部门,总有人出来和稀泥,以ls的名义各种道德绑架。
                    直到后来前面四个兄姐都逐渐脱手了度假村的生意,搬到省会/一线/出国,才算消停


                    IP属地:美国11楼2024-03-22 07:08
                    回复
                      死者女儿跟其他家差距越来越大。
                      第三代都还挺努力学习什么的,起码都考上大学了,有些学历更高,走向大城市,定居一线,或者奖学金出去留学的。死者的女儿是唯一一位连大学都没考上的人,本来什么都没考上,在各种照顾之下,据说勉强被塞进了某专科学校,但毕业时候时代变了,这个“学历”实在是拿不出手也不好糊弄了,后续工作以及现状都比较没出息。当事人回去扫墓时在当家附近镇上偶遇过死者女儿,客气打招呼,死者女儿各种怨愤。当事人觉得死者女儿没出息还劲劲看不上这个看不上那个好像别人都欠她似的,别人的成就本该都是她的。


                      IP属地:美国12楼2024-03-22 0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