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吧 关注:2,537贴子:11,539
  • 2回复贴,共1

北齐南阳王高绰府僚梳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绰(556年~574年),本名高融,字仁通,小字君明,渤海蓨县人。北齐宗室大臣,武成帝高湛庶长子,母为李夫人。
残暴不仁,出继汉阳郡王高洽。河清三年(564年),改封南阳郡王,出任司徒、定州刺史。礼贤下士,有宠于帝,迁大将军。
武平五年(574年),遭到佞臣韩长鸾陷害,迁齐州刺史,坐罪被杀,葬于永平陵北面。
南阳王友:封孝琰
“孝琬弟孝琰,字士光。少修饰学尚,有风仪。年十六,辟州主簿,释褐秘书郎。天保元年,为太子舍人,出入东宫,甚有令望。丁母忧,解任,除晋州法曹参军。寻徵还,复除太子舍人。乾明初,为中书舍人。皇建初,司空掾、秘书丞、散骑常侍,聘陈使主,已发道途,遥授中书侍郎。还,坐事除名。天统三年,除并省吏部郎中、南阳王友,赴晋阳典机密。”(北齐书·封孝琰传)
博士:房晖远
“房晖远,字崇儒,恒山真定人也。世传儒学。晖远幼有志行,治《三礼》、《春秋三传》、《诗》、《书》、《周易》,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齐南阳王绰为定州刺史,闻其名,召为博士。周武帝平齐,搜访儒俊,晖远首应辟命,授小学下士。及高祖受禅,迁太常博士。”(隋书·房晖远传)
南阳王府咨议参军、南阳王师、大将军司马:孙灵晖
“孙灵晖,长乐武强人也。魏大儒秘书监惠蔚,灵晖之族曾王父也。灵晖少明敏,有器度。惠蔚一子早卒,其家书籍多在焉。灵晖年七岁,便好学,日诵数千言,唯寻讨惠蔚手录章疏,不求师友。《三礼》及《三传》皆通宗旨,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举冀州刺史秀才,射策高第,授员外将军。后以儒术甄明,擢授太学博士。迁北徐州治中,转潼郡太守。天统中,敕令朝臣推举可为南阳王绰师者,吏部尚书尉瑾表荐之,征为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经。王虽不好文学,亦甚相敬重,启除其府咨议参军。绰除定州刺史,仍随之镇。绰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欲以管记马子结为咨议参军,乃表请转灵晖为王师,以子结为咨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启奏不合。后主于启下手答,云「但用之」,仍手报南阳书,并依所奏。儒者甚以为荣。绰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及百日终,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转经行道。齐亡后数年卒。”(北齐书·孙灵晖传)
“灵晖少明敏,有器度。得惠蔚手录章疏,研精寻问,更求师友,《三礼》、《三传》,皆通宗旨。然始就鲍季详、熊安生质问疑滞,其所发明,熊、鲍无以异也。举冀州秀才,射策高第。仕齐,累至国子博士,授南阳王绰府咨议参军。绰除定州刺史,仍随绰之镇。所为猖蹶,灵晖唯默默忧悴,不能谏止。绰表请灵晖为王师,以管记马子结为咨议。朝廷以王师三品,奏启不合。后主于启下手诏云:「但用之。」儒者甚以为荣。绰除大将军,灵晖以王师领大将军司马。绰诛,停废。从绰死后,每至七日至百日,灵晖恒为绰请僧设斋行道。齐亡,卒。”(北史·孙灵晖传)
南阳王管记、咨议:马子结
“马子结者,其先扶风人,世仕凉土,魏太和中入洛。父祖俱清官。子结及兄子廉、子尚三人,皆涉文学。阳休之牧西兖,子廉、子尚、子结与诸朝士各有赠诗。阳总为一篇酬答。诗云:「三马皆白眉」者也。子结为南阳王绰管记,随绰定州。绰每出游猎,必令子结走马从禽。子结既儒缓,衣垂帽落,或叫或啼,令骑驱之,非坠马不止。绰以为笑。由是渐见亲狎,启为咨议焉。”(北史·马子结传)
南阳王文学:陆乂
“子乂字旦,袭爵始平侯。乂聪敏博学,有文才,年十九举司州秀才。历秘书郎、南阳王文学、通直散骑侍郎,待诏文林馆,兼散骑侍郎。迎陈使,还,兼中书舍人,加通直散骑常侍。乂于《五经》最精熟,馆中谓之石经。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对,有陆乂。」”(北史·陆乂传)
南阳王大司马属:李信则
“智源弟信则,方雅廉慎。齐武平中,位南阳王大司马属。信则形短,中书侍郎顿丘李若戏之曰:“弟为府属,可谓名以定体。”信则曰:“名以定体,岂过劣弱?”寻除尚书仓部郎中。入周,为东京司门下大夫。隋开皇中,卒于沔州刺史。”(北史·序传)


IP属地:安徽1楼2024-03-14 16:39回复
    谢谢楼主整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3-14 22:01
    回复
      高绰并不是一无是处,通过这些记载可以看到高绰的闪光点,和他性格中的另一面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3-17 0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