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吧 关注:644,168贴子:7,624,305

qd-miniled/qd-oled电视端对比:互补而非取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吧里讨论的显示设备大部分是显示器,对于追求视觉效果的画质党而言,例如我,其实电视是更强大的存在。2016年开始浸淫TV,用4K电视作为PC显示器,8年的时间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进行总结和分享。
1、只有主机才能“接大电视”躺玩?FPS游戏的电视延迟不可接受?
对于2016年前的TV而言,是的。迄今为止没有任何TV采用DP接口,而2016年以前的HDMI标准还是1.3甚至更低,带宽达不到4K 60Hz的要求,加上当时的TV芯片技术落后,没有延迟补偿技术,PC连TV体验比显示器差。我的第一台电视是长虹4K 50寸 VA屏的,型号忘了,只能4K 30Hz,延迟感很大,鼠标严重不跟手。用PS4连,手柄操控的方式会降低延迟感。

2016年买了第二台电视,LG的LCD,4K IPS屏,hdmi标准升级到1.4a,可以YCBCR 420 8bpc 4K 60hz了(或YCBCR 444 8bpc 30hz ),色彩观感好了不少,和当时主流的IPS显示器几无差别,但延迟表现还是很差。不过这个时候用PC和PS4连接TV的体验已经基本一致了。

2018年购入sony 55x9300e以及LG的OLED电视(OLED亮度一眼偏暗,后文详解),HDMI标准升级到2.0b,支持RGB FULL 8bpc 4K 60Hz,配合x1芯片的图像算法和sony的控光技术,画质比同时期的IPS/VA显示器都好不少,打开游戏模式,延迟也比之前的TV降了不少,然而还是不如显示器。此时PC和PS4pro连接TV的体验一模一样。

2020年购入sony 55x9500h,HDMI标准不变,提了亮度和HDR效果,画质更精进,但延迟还是那样;然后主机升级成了PS5,PC升级成RTX3090 SLI,这个时候PC和主机连接TV的体验也一样,但PS5的HDR适配更好;

2023年末购入sony 65x95el,HDMI标准升级成2.1,支持RGB FULL 12bpc 4K 120Hz(或8K 60Hz),PC(RTX4090)连接TV的体验已经超越PS5,之前主机在HDR适配上有优势,而且能自动触发XR芯片的auto hdr、allm和vrr模式,但windows端新晋的win11 auto hdr/NV RTX HDR以及xr芯片支持PC的游戏模式(VRR开启后能支持软G-sync),也能获得和PS5一样的加成,但PC的延迟感更低(NV控制面板-延迟模式-超低),综合体验更好(分辨率、特效水平和帧数)。


而在延迟方面,配合TV的“游戏模式”+nv控制面板的“超低延迟模式”+游戏内的reflex增强模式,我打BF2042和COD WZ的延迟体验已经与自用的AOC 3440 x 1440 165hz显示器(95h退役后95el到货前,用显示器过度了一下)几无差别,但毋庸置疑显示器的跟手感是最好的,电视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电竞显示器的延迟,但于我个人而言,TV增加的延迟对操作毫无影响.
2、电视端OLED强于led?
省流:有ABL这种降低全屏亮度的防烧屏机制在,强如qd oled的A95L的综合画质也不如qd miniled。现在的oled绝对能亮,实际上不用qd oled,即便是最流行的oled游戏显示设备--woled的LG C3/G3,在暗示或者稍强的环境光的条件下,也能有合格的亮度,能看清,甚至有时候刺眼。但“刺眼”和“看得清”≠足够亮,而led的“足够亮”≠“傻亮”。

首先了解色域容积的概念,色域只是二维概念,是显示设备的颜色覆盖率,而色域容积是真正影响视觉体验的标准,因为后者包括了“颜色亮度”这个坐标。颜色亮度决定了显示设备在不同亮度下颜色的还原度,也就是说你的设备是否有足够的亮度性能去正确的“点亮”某种颜色。譬如说在表现阳光、沙滩、雪地等偏亮场景时,颜色是否能被“点亮”呈现得饱满自然,而不是缺乏亮度以后的偏灰。


这是2016年我自己用LG B6P OLED、sony x9300e led和AOC 2K VA屏进行的对比,可以看到在ABL的作用下,OLED在表现平均亮度中等或较高场景时,因为亮度不足导致颜色偏灰失真,整体暗沉。但OLED在表现低亮度场景时(夜景),无限对比度带来的通透感非常足,颜色表现和立体感降维打击led。而且led的光晕更大。


abl介入下的亮度值:led(上图) vs oled(下图)


为了提升亮度,oled采用了铝锡散热的方式,并加入w子像素(LG的woled),进行提亮,然而强如a90j、C3的整体亮度还是明显不如同期的led,并且,虽然在激发峰值亮度时有刺眼的感觉,但颜色会偏灰,色准△E值偏差变大,因为white像素不贡献色彩。

到了qd oled,oled的亮度得到了更大的提升。图为a95K亮度

下面的a90j亮度明显不如上面的qd oled的a95k。

但a95k和a95l虽然更亮,却让然无法媲美同时期的qd miniled。特别是HDR的高光爆发力和整体光感,高端的qd miniled是绝对的王者。




95el的高光爆发力。
3、qd miniled的控光、色准很差?
qd oled像素级控光,并且色域覆盖达到了惊人的bt2020 90%,这是一个很巅峰的水平,控光和色彩表现自然碾压miniled,但这是对显示器端而言的。显示器端的miniled,三星G8,我肉眼看到的光晕比较明显,而且色彩偏红,可视角度也有限,稍微偏一点或者高一点,视野边缘的区域就偏灰了。









监视器级别的颜色还原+oled级别的屏幕均匀度
因为显示器并没有专门的图像处理芯片、控光算法和广锐视角膜去优化miniled灯珠高亮度下的各种副作用。电视端有专门的芯片(不是通用的安卓MT芯片,而是独立于MT芯片意外的协处理芯片,协处理器内包含了特殊的图像算法,三星LG索尼都有,但索尼因为有影视端和监控器端长年积累的图像算法进化,所以色彩还原更准确自然),以及控光算法,因此在颜色△E值和控黑上天生比显示器更强大,加上广锐视角膜,就算观看视角很偏,也不会产生明显的颜色失真。



95el的控黑表现


95el的视偏表现(强阳光+大偏角)
4、分区越多、亮度越高,效果越好?
以TCL的X11G和SONY的x95ek为例,后者的亮度值更高,分区数更高(甚至2x于后者),理论上堆料更强的前者应该强于后者。

95ek vs x11g 亮场表现

95ek vs x11g 暗场表现
因为算法的限制,x11g无法完全展现出亮度和控光的优势,导致黑过头或者该亮的地方亮不起来。另外,“分区”实际上是笼统的说法,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能够独立控制亮度变化的单元”,x11g的“分区”虽然2x于95ek,但95ek能够独立控制亮度的单元(miniled灯珠数)更多,所以控光效果更好。95ek尚且优于x11g,更不用说95el了。
总结:
1、microled是最完美的显示技术,兼具对比度和亮度以及控光优势。但在其普及前,qd oled和qd miniled分别继承了microled的“对比度”和“亮度”优势,并且,两者通过新技术不断弥补自身缺陷,互相向对方优势领域渗透(oled通过w子像素、qd膜、散热背板进化等提升亮度,led通过qd膜、miniled灯珠等提升色域覆盖和控黑),在电视领域,目前两者都无法取代对方,习惯oled对比度的用户升级qd oled,喜欢led亮度的用户升级qd miniled没毛病,个人更喜欢后者,因为高端的qd miniled电视能在暗场实现80%的qd miniled控黑,而在亮场实现600%甚至更高的qd minile的亮度。
2、专用图像芯片、控光算法和抗反膜、广锐视角膜的使用,让高端TV在综合画质方面完全领先高端显示器,并且价格更低,对于画质党而言是性价比最佳的选择,不过延迟方面的表现永远不如显示器优秀,因此电竞党建议继续显示器。
3、购买建议:追求综合画质的画质党首选高端的qd miniled电视,习惯oled通透感的可以选择高端的qd oled电视。电竞优先的玩家还是直接选择显示器就行,而显示器方面,要求画质的话,和电视反过来,首选qd oled,因为小屏设备的oled很容易做得更高亮,而小屏设备没有控光算法和广锐视角膜,无法发挥miniled的优势。


IP属地:广西1楼2024-03-10 19:48回复
    更多屏摄猛图











    IP属地:广西2楼2024-03-10 19:52
    回复











      IP属地:广西3楼2024-03-10 20:03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西4楼2024-03-10 20:09
        回复






          IP属地:广西5楼2024-03-10 20:11
          回复
            2016年到2024年分别用过以下三台显示器:

            2016年退役的一台AOC 32寸2K 60hz显示器,中间是x9300e,右边是LG OLED B6P,当时还在读大四租房,狭小的空间挤满显示设备,也是画质强迫症。可以看到显示器的画质当时还是不错的,介于lcd和oled之间。

            2020年入的AOC小钢炮 3440x1440 144Hz显示器,延迟比9300e低多了,但是画质就不用看了,没有可比性~~~

            2023年95h退役时过渡用的泰坦军团34寸3440x1440 165Hz屏,延迟更加低,画质因为用惯了电视习惯了光感所以即便显示器有这样的阳光表现我还是觉得封印了阿凡达的表现力~~~后来就是95el服役了~~~


            IP属地:广西6楼2024-03-10 20:35
            回复


              IP属地:广西7楼2024-03-10 20:37
              回复
                woled还能再战几年 对比液晶 没那么亮 但也能接受 但是液晶的暗场光晕 还是不太容易接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3-10 20:43
                收起回复
                  大佬在上,受我一拜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3-10 21:41
                  收起回复
                    这才是游戏领域大神该做的事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3-10 21:47
                    收起回复
                      纠正一下,正文中的x11g对比x95ek应该是x11对比x95ek,不过同代对比,x11g也不如x95el,所以并非堆料(分区更多、亮度更高)就是好,要配合算法和图形芯片服用。下图来自我在3dm硬件评测区发的图。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11 02:48
                      回复
                        你说的对,但对于我这种拉窗帘的oled才是首选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3-11 04:17
                        收起回复
                          帮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3-11 07:12
                          收起回复
                            这东西本来就是看应用场景选,非要一堆人说什么miniled就是比不过oled 尤其是b站的一些博主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3-11 07:41
                            收起回复
                              顺带一提显示器oled和miniled观感差距大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镜面屏和雾面屏的区别,而不仅仅是材料本身的区别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3-11 07: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