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历史吧 关注:2,656贴子:24,914
  • 15回复贴,共1

西学东鉴,以德为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德国设计师为苏联量身定制的TG中型坦克略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21 18:19回复
    一战后新生的魏玛共和与苏联同病相怜,出于某种抱团取暖的需求,二者于1922年在意大利订立了相应的《拉巴诺协定》(又名拉巴洛条约,也译拉帕洛条约;德语:Vertrag von Rapallo),实现互惠互利,互通有无,全面合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21 18:23
    回复
      20年代这两个国家都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打压排挤,由此这两个国家不可避免的加强了联系,逐步迈进了蜜月期开启技术交流,TG中型坦克就是苏联在30年代初邀请德国设计师主导研制的装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21 18:24
      回复
        1930年左右的苏、德两国在坦克研制方面其实都算不上顶级水平,当时市面上还是英、法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维克斯公司的产品比较畅销,不过德国在20年代一直暗地里研发,在经验、工业技术等方面确实比苏联要强一些,苏联的坦克工业则属于起步阶段,手工敲打出来的MS-1坦克在1929年才亮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21 18:25
        回复
          图为MS-1马克西姆1号坦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21 18:26
          回复
            德国工程师在1930年3月受邀前往苏联,他们将许多设想都运用到了TG坦克身上。坦克主要采用焊接工艺,在当时铆接盛行的时代确实有远见,坦克采用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舱、战斗舱和动力舱的基本结构,整体造型低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21 18:27
            回复
              原型车的动力为一台V12风冷发动机,输出300马力,其实原本是想安装一台250马力V8发动机,后者虽然动力稍弱,但是在尺寸方面更合适,因研发工作滞后不得不选择V12,缺点是发动机舱容纳不下它,从舱室上方露了出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21 18:27
              回复
                行走部件采用了类似于过顶履带的设计,履带上部与车体高度大致相当,拥有5对大直径负重轮,带有独立悬挂,使用气动减震设备,行走舒适性较好,并且负重轮还拥有制动器,可以在履带断裂后紧急刹车,履带板为压制部件,强度高不易损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21 18:28
                回复
                  位于车体前部的驾驶员有3个观察窗,他操作4档变速箱,能够让坦克达到34千米的最大公路速度,越野行驶时最大速度15千米,最大公路行程350千米,越野最大行程只有120千米。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2-21 18:28
                  回复
                    炮塔尺寸很大,没有吊篮,主武器为一门A-19 76.2毫米炮,备弹50发,在主炮塔上方还安装另外一座更小的旋转炮塔,这里安装一门PS-1 37毫米炮,备弹80发。在炮塔的四周计划安装4~5挺辅助机枪,可选择的机枪型号有DT机枪或水冷的马克沁机枪,机枪备弹超过2000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21 18:29
                    回复
                      坦克采用轧制钢装甲进行保护,车体前部和炮塔前部最厚处有44毫米,其他部位在8~30毫米不等,装甲厚度超过当时大部分坦克型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2-21 18:29
                      回复
                        布尔什维克工厂在1931年完成原型车生产,同年6月开始测试,苏联一方面肯定了坦克的部分设计,例如这辆25吨重的坦克在机动能力上就非常好,火力和防护有明显优势,但它的可靠性很差,车内空间狭窄,履带设计不合理容易裹上泥土等等,而且以当时苏联的工业水平无法批量生产,从苏联30年代生产的T-26等坦克就能看出,铆接工艺仍然是主流,很多大部件的批量加工也是问题。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2-21 18:30
                        回复
                          在研制TG中型坦克的过程中,工程师团队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苏联设计师通过这次实践积累了经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T-28等坦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2-21 18:31
                          回复
                            TG坦克三视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2-21 18:31
                            回复
                              🆙🆙🆙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2-21 19: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