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694,389贴子:12,516,113
  • 18回复贴,共1

明成化六年北司款“明孝陵禁约” 青花文字瓷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古代官府张榜公告的情节画面。张榜公告这一形式在我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据研究,中国最早的政府告示是写在木板之上,后来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纸张的普及应用,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纸成为官方发布公告的主要载体。因为张榜公告在古代是最直接快速传达官府政令的办法,因此当时官府张贴榜示的范围非常广泛,往往深入到闹市、乡村、交通要道等国家的每一个角落,是古代社会官方政令畅通的重要保证。但是由于当时官府告示主要大都是以纸质材料制作粘贴于墙壁,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很难一睹古代官府告示的真正原貌。电视剧中古代官府告示的格式也是五花八门,大多是出自现代人的想象。而这件明成化六年北司款“明孝陵禁约”青花文字瓷砖,即是一件明代成化六年的瓷质告示,让我们可以一睹古代官府告示的原貌。
明成化六年北司款“明孝陵禁约”青花文字瓷砖,正方形,边长约19.5厘米,厚2.8厘米。瓷砖正面有青花文字竖排13列,共143字,行列之间横竖排列规整,每个字大小只有半厘米见方,书法风格与明代成化官窑瓷器上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相似,是典型的明代景德镇制瓷工匠的书法,全文如下:
“大明成化六年北司奉诏示南都五城兵马司及各内官廨:
南京神宫监钦奉皇帝敕谕,为禁约事。
天下诸司官员人等,车马过陵,百步外须下马,违者以大不敬处;
掌印提督内使、卫所官兵,不许偷安疏纵,违者决不轻贷;
陵内花木、长生鹿、殿宇,不准破败杀生,违者正犯处死,余者流徒;
官军巡山,勿有贪赂;
其三里外不准烧窑;
墓葬房屋须加以管束;
内官不许无故扰民。”
青花瓷砖最早出现在明永乐年间,著名的南京大报恩寺,就是通用青花瓷砖铺地。明代的青花瓷砖是瓷器收藏中的名品,但日常所见大多是以图案纹饰为主,而像此件瓷砖这样的青花文字瓷砖极度罕见。并且,这件并不是普通的文字瓷砖,而是明代成化年间明朝政府发布的一则关于明孝陵的“禁约”告示,是以张榜公告的形式昭示明孝陵的违禁事项,让众人周知。与之类似的,则是现存于南京明孝陵入口处下马坊的一块著名的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也是相似性质的禁约公告。可以想见,当年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应该是曾经镶嵌在明孝陵入口处建筑物的榜壁上,警示众人。其功用类似于当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标语牌。
瓷砖文字中所出现的“北司”,即发布这则青花文字瓷砖禁约告示的机构,有两种解释。明代的“北司”,第一种解释,一般而言指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镇抚司。北镇抚司是明朝锦衣卫所属机构,由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后废止,又由明成祖朱棣恢复设立。北镇抚司是锦衣卫中负责侦缉刑事的特务执行机构,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明宪宗成化年间,置北镇抚司印,北司可以越过锦衣卫指挥官直接向皇帝汇报,专门负责刑罚和诏狱,只办皇帝亲自交待的皇差,北镇抚司权力暴涨,让人闻之色变。而“北司”的第二种含义则是宦官内臣的别称,这一称呼始自唐朝。因唐代内侍省设在皇宫之北,故名“北司”,与以宰相为中心的“南衙”相对应。所以自唐代开始,宦官集团被称为“北司”。只是暂时还不清楚明朝时期是否延续了用“北司”称呼宦官这一传统。
而这件青花文字禁约瓷砖中的第一句文字“大明成化六年北司奉诏示……”,表明了这一则告示是北司在明代成化六年奉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之命而发布的。告示的对象是“南都五城兵马司及各内官廨”。南都在明代指的是南京,是明朝初年的京城。五城兵马司是明清时期管理京师治安的机构,明代在北京和南京都设置了五城兵马司,而清代只有北京设置五城兵马司。内官在明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女官,二是宦官太监,而此处的“各内官廨”指的应该是南京的各个宦官机构,其中的代表就是青花瓷砖下文中所出现的“南京神宫监”。
这则告示的主题是申明“南京神宫监”的职权和明孝陵的守护违禁事项。南京神宫监又名“孝陵神宫监”,南京内官廨之一,是专门负责明孝陵防守、巡视、监督的机构。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明代的皇权象征、政治重地,明朝历代皇帝都非常重视对于明孝陵的日常维护。北司在明成化六年专门到景德镇定烧了这件青花文字瓷砖,设置到明孝陵,警示众人,这也是一件关于明成化皇帝曾经亲自安排部署过明孝陵的日常维护的历史物证。
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告示中的“南京神宫监钦奉皇帝敕谕,为禁约事”这一句,与南京明孝陵中现存的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上的文字一字不差,只是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告示比目前现存的明孝陵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早了171年,说明终明一朝,南京神宫监的职责一直延续始终。而且这则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存在,也印证了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中“国初刊有榜文,大彰明禁”一句的真实性。
然后,告示列明了一系列具体的违禁事项。通过对比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和这件明成化六年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文字内容,可以发现,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的很多词句是直接沿用了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文字。其中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第一项与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中的文字只差了两个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写的是“天下诸司官员人等,车马过陵,百步外须下马,违者以大不敬处”,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上的文字则是“天下诸司官员人等,车马过陵,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两者的依据都是源自于明洪武二十六年所发布的陵寝禁例,据《明会典》原文为:“凡陵寝禁例,洪武二十六年,令车马过陵者及守陵官民入陵者,百步外下马。违者,以大不敬论”。然后明成化六年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在洪武二十六年陵寝禁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天下诸司官员人等”一词,代指天下众人,有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气势,强调天底下的所有人都得服从,概莫能外。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继续沿用这一提法。
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告示的第二项,是“掌印提督内使、卫所官兵,不许偷安疏纵,违者决不轻贷”,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则是“该监掌印提督本监官属及长随内使,晨昏奉祀,常川洒扫,并管领一卫五所官军,昼夜防守,不许偷安疏纵,违者治罪”,两者内容大体一致,制度规定一脉相承。
之后青花文字禁约瓷砖所列的违禁事项,则与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略有不同,但大体主旨一致。值得特别关注的是,青花文字禁约瓷砖中“陵内花木、长生鹿、殿宇,不准破败杀生”一句提到了明孝陵的“长生鹿”,这是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中未曾提及的。据记载,明孝陵“长生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初年。早在明太祖朱元璋建造明孝陵时,就曾在孝陵陵区内养鹿千头,鹿的脖子上挂有银牌,上有“长生”字样,故后人称孝陵鹿为“长生鹿”或“银牌鹿”。据记载,这些名为“长生鹿”的皇家宠物在明孝陵蕃息300多年,跨越明清两代,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帝谒陵时尚有鹿穿梭于林间。
另外,据相关文献记载,南京神宫监负责明孝陵的外垣修缮,管领砖窑、石灰窑11座,这些窑座每年额烧砖瓦共计十一万片个,石灰一万六千斤。针对这一事项,明成化六年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都作了烧窑必须远离明孝陵的禁约规定,青花文字禁约瓷砖中是规定“其三里外不准烧窑”,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则规定“不许骑脊穿窑、凿山煅炼”。原因可能是当时的人认为烧窑涉及取土和排烟,会伤及“龙脉”,损害国之根本。但是有趣的是其中“窑”字的写法。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中的“窑”都不是我们现在平常使用的“窑”字,而是窑字的异体字。历史上窑的异体字较多,有“䆙”、“窰”、“窯”、“匋”等七八种写法。在成化六年青花文字禁约瓷砖告示中“其三里外不准烧窑”一句中,窑字写作了“䆙”;而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中“不许骑脊穿窑”一句中,窑字则是写作了“窯”。
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存在,还解决了一个近年来争论很久的问题,即:“中文段首空两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对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观点,有人认为中文的段首空格来源于西文的段首缩进,始自1919年钱玄同、刘半农等北大教授向教育部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的附则“每段开端,必须低两格”;有人认为中文排版的段首空格可以追溯至奏章,自古就有这个传统,名为需头,最早由东汉的蔡邕提出;也有人认为中文排版的段首空格是受了清代文书中单抬、双抬等抬头制度的影响。而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传世说明了,段首空两格的文字排版格式,在明代时期就有人在使用。或许古人分段空格目的只是为了段落分明增强易读性,方便人们阅读,而并没有形成一个必须严格遵守的规范格式,但是却像很早就出现的简体字一样,被很多人采纳使用,最终在新文化运动中给了钱玄同、刘半农启发,演变成我们现代人所熟悉的“段首空两格”这一文字排版制度。
尤为特殊的是,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上还出现了列中空两格的文字排列格式,这是现代汉语所不再使用的一种文字排列格式,即:“掌印提督内使、卫所官兵,不许偷安疏纵,违者决不轻贷”一句。在现代人看来这是完整连贯的一句话,没有断开的理由。而青花文字禁约瓷砖上却将其断开,但却并没有另起一列,而是在同一竖列中直接空了两个空格。这种列中空两格的文字排列格式,或许意在对空格之后的文字内容突出强调,在唐宋时期的墓志铭和石碑上就已经出现,直到明清时期的石碑上也经常会使用,但现代汉语中却不再使用。
至于为什么这块青花瓷砖只有文字,而没有明代青花文字瓷砖常见的图案纹饰边框,最大的可能是受制于当时制瓷技术水平所导致。当时瓷砖最大尺寸只能制作到20厘米见方,而且瓷砖厚度必须制作成2.5厘米以上,否则就会在烧造过程中扭曲变形。因此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由于此件告示文字较多,在保证文字内容书写完整的前提下,瓷砖上已经没有空间来绘制边饰图案。也有很大的可能,在当初陈列的时候,在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四周,制瓷工匠还制作了4块边饰图案的瓷砖,镶嵌在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上下左右,配合陈设,后来则散失。
综上,这件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告示,是明朝成化年间,北司奉明宪宗朱见深之命而发布,目的是为了保障明孝陵的日常维护,守护明王朝的皇权象征。而当年北司之所以选择将这一告示制作成瓷砖的形式,可能看中的正是瓷器不腐不烂的特性,毕竟易腐蚀的金属材质(有记载,明清时期曾铸铁牌,书皇帝敕谕)、易风化的石质和更为脆弱的纸质相比,瓷器可以历经悠久岁月而光彩依然完好如初。这块告示的内容涉及南京神宫监、五城兵马司、掌印提督内使、卫所官兵、巡山官军等众多机构职责权属,而且与因为年久风化而导致个别文字已经湮灭无存的明崇祯十四年禁约石碑不同,得益于瓷器不腐不烂的特性,这块明成化六年青花文字禁约瓷砖的文字得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对于研究明代历史、政治和文化,意义重大。它既是到目前为止已知的唯一一件与明孝陵有关的瓷器,也是已知的唯一一件与北司有关的瓷器,更是目前现存的唯一一件能够证明历史上明成化皇帝曾经亲自导过明孝陵日常维护这一史实的珍贵文物史料。而且这件青花文字禁约瓷砖有着成化六年的明确纪年款,在瓷器鉴定中是一件典型的成化标准器,对于明成化瓷器的鉴定意义非凡。并且,现存明成化时期瓷器上铭文极少,除了常见的“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以及天字罐的“天”字底款,明代成化时期几乎没有留存下带有铭文的瓷器,而这块青花文字禁约瓷砖,毫无疑问是明代成化瓷器中铭文文字最多的一件。















IP属地:山东1楼2024-02-20 14:47回复
    欢迎随评。欢迎拍砖


    IP属地:山东2楼2024-02-20 14:48
    回复
      👍👍👍👍👍👍👍👍👍👍👍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20 16:53
      回复
        大明亡了,这些东西也没约束力了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20 17:04
        回复
          写的什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20 20:13
          收起回复
            成化皇帝


            IP属地:江苏7楼2024-02-22 12:13
            回复
              买的古玩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3-01 12: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