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吧 关注:6,111贴子:87,550
  • 6回复贴,共1
求助

求求绍剧《于谦传之两袖清风》的剧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特别好听,于董拉满的一集,夫人真的好美()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2-12 00:56回复
    哇哇哇哇!我以前听过绍剧《于谦》,但是没有董夫人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2-12 09:15
    收起回复
      很赞!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14 22:42
      回复
        18年写作17次增删 绍剧《于谦》有了姊妹篇
        转载自:浙江日报2018-03-14 10:43 和 2018-03-14 10:36 | 绍兴日报
        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选送的绍剧《于谦传之两袖清风》,日前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在全国11部戏曲入选剧目中占得一席,该剧也是浙江省唯一入选剧目。此奖项是戏曲综合艺术类国家级奖项,入选该项目的剧目将获得国家文化部相关资金的扶持。
        该剧讲述的是,明英宗时期,于谦在担任河南、山西巡抚期间,与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王振作斗争的故事。明朝时期,民间流行大袖袋装物品的习惯。当时作为英宗皇帝身边的当红太监,王振经常会在袖袋里藏一些稀奇的东西拿出来取乐皇帝,一些地方官员也会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而与王振相反的是,作为两省巡抚的于谦,每次上京汇报工作时却都是两手空空,当手下询问时,于谦答曰:“我带了东西,就是两袖清风。”
        早在1962年,著名剧作家钱法成、魏峨创作的新编绍剧《于谦》(又名《京城保卫战》)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该剧从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展开,描写了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在国家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际,力排众议,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不计个人荣辱得失,率众抗敌的故事。1979年,绍剧《于谦》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荣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


        IP属地:天津5楼2024-03-30 21:57
        回复
          钱法成,1932年出生于嵊州崇仁,曾担任浙江省文化厅厅长。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钱法成念念不忘创作于谦的姊妹篇,他不仅想为于谦还原历史片段,更想为绍剧创作更多经典桥段。1993年,钱法成退休,便一头“扎”进了新剧本的创作中。
          在写剧本前,钱法成阅读了《于少保萃忠全传》中有关于谦的记载,这成了他创作于谦的史实根据。他先后走访了河南、山西等地,探访于谦的生活为官轨迹,以此还原历史情节。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钱法成,回忆起当初创作的经过,仍清晰地记得书中的一章一节。
          为了记录一闪而过的灵感,有时钱法成想到一个细节,深夜也会从床上爬起,用笔记录下来。有一年冬天,天气寒冷,钱法成刚好想起一个片段:王振邀请于谦到他家贺寿,本想让于谦难堪,却不想反被于谦羞辱一番。钱法成思如泉涌,一气呵成,写出了于谦在王振家中妙语连珠,让王振无力反驳的一场《拜寿》戏。
          2015年12月,《于谦传之两袖清风》正式开排。2016年3月,《于谦传之两袖清风》首演,此后参加了浙江省第十三届戏剧节、绍兴市第十三届戏剧节,并于2016年11月赴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获得圆满成功。2017年10月剧组应邀赴西安参加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并荣获“中国秦腔优秀剧目”。
          “绍剧慷慨激昂、动人心魄的唱腔,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正好符合于谦一生刚正不阿、清廉为民的形象。”钱法成说,一部好作品,必须有好的编剧,但也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从剧本成型到排演,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的演职人员尊重他的原创,绍剧院新生代演员应林锋担纲,两位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姚百青、施洁净为其配戏。强大的演员阵容也是剧目成功的原因之一。
          (原标题《18年写作 17次增删 <于谦>有了姊妹篇 绍剧<两袖清风>入选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原作者周梦琪。编辑阮帅)


          IP属地:天津6楼2024-03-30 21: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