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吧 关注:20,405贴子:123,533
  • 4回复贴,共1

关于罪不容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是90年的,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老师专门指正过这个词用在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是语法错误,罪不容诛,指有罪但不至于被诛杀——意即罪不至死。还特别说明了电视剧里经常乱用这个词,该用罪大恶极、罪该万死或者罪不容赦。
刚才在B站看狄仁杰,我评论说里面罪不容诛的台词用错了,另外有位朋友指出了罪不容诛的词义: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查了下还真是,我直接懵逼了。
我想知道有没有90年左右的朋友读高中的时候和我遇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如果有,那大概是和“shui服”一样是当年的教案或者考试大纲有问题,如果没有,就当是我记错了吧。


IP属地:广东1楼2024-01-16 15:57回复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解释】:诛:把罪人杀死。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出处】:《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河内人郭解成为无恶不作的地方一霸,他非常狡猾,敢于请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下令把他逮捕归案,办案的官员纷纷维护他。御史大夫公孙弘认为他罪不容诛,理应处死,终于汉武帝把他满门操斩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1-19 08:09
    收起回复
      其实罪不容诛应该是最早来源于这里:孟子曰:“求也为季氏宰,无能改于其德,而赋粟倍他日。孔子曰:‘求非我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由此观之,君不行仁政而富之,皆弃于孔子者也,况于为之强战?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故善战者服上刑,连诸侯者次之,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
      罪不容于死,后来演化为 “罪不容诛”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4-01-19 08: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