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吧 关注:4,682贴子:40,476

如果按照某人的假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真的按照“藏檀”先生的假设,中古汉语的“歌“韵真的读o,而只有“麻韵”读a,而且当时梵语短अ(a)也遵从其认定的类似于孟加拉语读O,“那么在唐朝的梵汉对音中,就应该出现以下的情况:
①在梵汉对音当中,麻韵出现的频率会更高。并且会有很明显的“短a→歌,长a→麻”这样的分工。
因为梵语当中的长a并不少见,而且无论是孟加拉语还是藏檀总用来当“挡箭牌”的IAST(题外话:这是正经东西)都认定梵语中的长a的发音是/a:/,没有一个说过是/o:/的材料。
不过我本人已经发过相关的帖子,那个帖子已经阐明了在唐朝梵汉对音中对应梵语长a的汉字依旧是歌韵,和短a的用字相同。而且梵汉对音当中鲜少出现麻韵字,并且出现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在卷舌音之后,例如“叉”,并且有长有短。
(未完待续)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2-24 21:55回复
    ②梵语中短a+鼻音的结构,应当出现ong韵,而不是eng、ang、an这种东西。
    例如那几个鼻音字母的名字,古代的不/空大师将其描述为:“仰(ङ/nga)”、“穰(ञ/nya)”、“囊(न/na)”、“莾(म/ma)”。其中的后鼻音是为了强调鼻音性,所以才特地加的。如果真按照藏檀大师的构拟,短a读o,那么在短a后面直接加后鼻音,就应该变“颙(yong2,古疑母钟韵)”、“戎”、“农”、“蒙”才对。
    还有就是恒河(gangga/गंग)在古代的译名“强伽河”,如果强行说后面的“伽”在古代读音为gio的话,那前面为什么要用“强”来表示gang(短a)的发音,不应该用更接近ong的“穹”吗?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12-24 22:16
    回复
      还有一个就是他最爱用的“安那般那”,对应的梵语为“आनापान/ānāpāna”(注意,只有最后一个是短音)。但是按照藏檀的说法,这个词应该读“ān nuó bō nó”。先不说在古汉语词典中,“般”只有帮母寒韵平声(对应现代汉语bān)一个读法,按照他的那种读法,就像强行把“斜”改读成xiá一样可笑。
      而且仔细观察“आनापान/ānāpāna”,可以发现第一个音节,长音a受到后面n的影响变成“安”,十分合情合理;而第二个音节,n+长音a对应成汉语的“那”。
      按理来说,两个都是长音,发音应该是完全相同的。可藏檀却说“那”读no,这就出现问题了:
      都是长音a,放在an里面是/a/,但是放在na里面却变成了/o/,这不应该啊?!
      这就有两个可能:
      ①长音a,和中古汉语寒韵、唐韵等韵母的音节核,也读/o/。也就是“安”在古代读on,就像现在的广府片粤语一样。同理,“昂”也读ong。梵语的长a也读/o:/
      ②中国汉语里的歌韵读a,同时麻韵也读一种特殊的a,有别的韵读o、u。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2-24 22:31
      收起回复
        ③梵语里面有许多合成词,其中有个很特别的一点,就是两个短a在合成时互相接触,会变成长a。例如前文中的“安那般那”,就是由“āna”和“abāna”两部分合成的。
        按照被其奉为圭臬的“长元音高化”定理,两个a碰在一起变成长a,应该更高啊,为啥反而还降下来读/a:/了?还是说长a本来就应该读/o:/,但是后来印度的雅利安人对语言被外族魔改成了/a:/??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2-24 22:44
        收起回复
          你在说些什么胡话?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2-24 22:48
          收起回复
            藏檀就是先射箭再画靶,他甚至无法回答“如果歌韵是o,那公认是o的模韵在你的理论里是什么?”
            这是一个非常致命的漏洞。
            因为语音是系统性的,如果他无法让所有韵都有合理的拟音,那这就跟胡言乱语一样。
            但凡藏檀有一点逻辑性,他就应该先解决这个理论漏洞。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25 00:10
            回复
              不值得和民科计较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2-25 17:52
              回复
                梵汉对音的问题相当复杂,因为翻译佛经的朝代不同,译者不同,国籍不同,所以并不容易讨论清楚。就算是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如章太炎先生等人,也为此争论得不可开交,他还批判过汪荣宝的有关梵汉对音内容。
                另外就是中古时期,歌麻相混的例字不少,所以你并不能确定那个时候它到底是歌韵字还是麻韵字,这也是一个相当大的障碍。
                我认为这位南宫同学以后不要在梵汉对音上纠缠了,我只要你知道IAST系统中梵语短a不发/a/音,还有梵语权威英国人威廉斯的《梵英大词典》中梵语短a也不读/a/音,光这两样你就翻不了身。


                IP属地:湖北8楼2023-12-26 21:20
                回复


                  IP属地:湖北10楼2023-12-26 21:33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北11楼2023-12-26 21:40
                    回复
                      如果说梵语长a念a,短a也念a,岂不是梵语主元音竟然无o韵?这可能么?
                      还有,中国南方地区各方言区大量的o韵字,竟然都是a高化而来的,这可能么?
                      南方中古竟然没有o韵字,全是a韵字,傻子也知道不可能啊!


                      IP属地:湖北13楼2023-12-26 21:50
                      回复
                        因某藏檀拉黑我,于此回13楼。
                        1.模韵就公认读o啊,小老弟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装疯卖傻了。
                        2.没有o的语言多了去了,以你井底之蛙的知识,想单凭黄冈方言度中古汉语之发音,岂不贻笑大方。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2-26 23:25
                        收起回复
                          to 藏檀:
                          据调查统计,知乎上一搜就能搜得到,有a的语言占了99%,其次是i、u,都在百分之90以上。
                          再往下是/e/,就是你们黄冈话里“客”的韵母、普通话“先”里面的“a”的发音。
                          而/o/则差了好远。
                          在人类的语言当中a远比o重要,因为o实质上就是a和u的中间音。
                          再说了,梵语有o,例如“南无(namo/नमो)”的“无”、“菩提(bodhi/बोधि)”的“菩”。只不过用的都是虞、模韵母的字,然后您之前以为那些字读u。
                          梵语也有u韵,例如“牟尼/मुनि/muni”的“牟”、“罗睺/rahu/राहु”的“睺”。但是现在都读ou韵。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2-26 23:26
                          回复
                            而且您说广东话的“就”读zou,那么广东话的“造”怎么读?zaau?如果是的话,那就请您重新听广东话去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12-26 23:27
                            回复
                              因某鸵鸟心态的方言吹拉黑我,于此回10楼
                              1.汪先生的智商又如何了?无量数个藏檀也比不上。汪的理论已经被后世修正,所以原文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他起了正确的思路,而你则不进反退,还如此敝帚自珍,真是绝了。
                              2.a排字母表第一可能是偶然,但从语音学来说a是响度最大、最普遍的音,要说那个音是“一切音之根本”,那非a莫属。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12-27 18: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