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吧 关注:87贴子:479
  • 0回复贴,共1

舉字解开宝鸡庄伯窖藏兴壶兴簋盨钟兴盆兴铺半个世纪文字考古之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舉字解开宝鸡庄伯窖藏兴壶兴簋盨钟兴盆兴铺半个世纪文字考古之谜 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的庄白村“庄白村一号窖藏”共出土三十多件带铭文的兴器,其中三年兴壶两件,十三年兴壶两件,兴簋八件,四年兴盨两件,一式兴钟一件二式兴钟14件,三式兴钟六件、四式兴钟三件,一套共21件。微伯兴铺、兴盆、微伯兴匕等众多带兴字的兴器。因为铭文众多,引起文物考古学术研究各界关注。

《宝鸡日报》国宝故事——三年兴壶 https://v.qq.com/x/page/z05380nfb1s.html

三年兴壶《华西都市报》“史墙”之子“兴”所铸青铜壶 https://e.thecover.cn/shtml/hxdsb/20230726/198898.shtml《宝鸡日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红星新闻》、及2023年6月10日-10月8日在四川成都举办为期四个月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览”和报刊媒体报道时无奈之下都直接以“兴”字为名宣传和报道。

因为汉字中没有(疒+兴)和(广+兴)这个字,电脑也打不出来。
自1976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乡的庄白村“庄白村一号窖藏”出土至今47年来,报刊媒体电视包括馆藏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陕西省文物考古专家都将窖藏的众多带兴字的青铜兴器,鉴定为兴是作器者,命名了以兴为名的壶、盨、簋、鼎、钟、铺、盆、匕等众多兴器。将带微字的微为其国族名、伯表白其家族排行,因为中国汉字中即没有带广字头的兴,也没有病字头的兴字?金文中病字头的字多与疾病有关,兴器中带病字头的兴字,究竟何意,至今陕西省宝鸡市乃至全国专家教授、文物考古专家、仍不能合理的释意解读和论定?谨像小儿认字般识字不识字啃住半咋字的以“兴壶盨簋钟”等兴器命名和宣传介绍,并以兴字推论出了窖藏兴器是没有任何史志记载依据的“史墙”之子“兴”所铸的青铜器。
看后虽然一直生疑,但又苦于无字可解?难道这么多西周王朝官制的青铜重器、从周天子到工匠们真的都一起弄错了吗?不是兴字会是何字?
研究古代青铜铭文和简帛文字,我一直抱着古人不会弄错,不认识的字、只是我们没有找准找对?为解庄白窖藏的众多兴器之谜,几年来暗自下定决心就是挖地三尺刨遍五千年来所有的中国汉字,也要找到解密兴器的正确答案?
细节决定成败,为了彻底厘清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庄白窖藏出土众多兴器铭文上频频出现的(疒+兴)和(广+兴)的字到底是什么字?开始从文和字的组合、汉字古今演变传承的一笔一画做起,从文字细节入手不放过任何笔画演变传承排查,下足了功夫力求做到一笔一画传承演变言之有据一丝不苟。
宝鸡扶风县庄白窖藏众多兴器铭文被译释为兴的字,媒体报道、考古专家、古文字研究专家论文多将其译为兴有一定的道理,众多兴器中的铭中的确有(疒+兴)和(广+兴)的文字迹笔画?反复详查228个疒字部和118个广字部的字有确实没有符合(疒+兴)和(广+兴)的字?至今电脑也真的打不出这个令文字考古专家头痛的汉字?
古文字考古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文字考据学,无论什么青铜铭文、简帛上的文字,都是古代文明和汉字演变传承的证据?断不能像小儿认字一样“识字不识字肯住半咋子”的甄别鉴定古代文物?只有准确的找到与文字演变传承相符的出处依据,才能真正厘清古代文物的历史信息,还原真实的历史?否则只会闹出指鹿为马、张冠李戴、南辕北辙、编故事一样天大的文物考古笑话? 困惑中抠出兴器中的铭文放大排列,大海捞针般开始逐字对比排查所有疑似相符的字耐心的甄别寻找。并采取倒查的方法决定从简体繁体的“兴(興)”下手反查。中国汉字演变中,带“兴(興)”字头的字不多,只有简体繁体的誉譽、举舉、挙擧这几个字。
从文和字的组合上看,庄白窖藏的兴器铭文虽然带有兴字铭文,因为兴字之外的笔画没有传承演变依据?所以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字不是兴字。之外铭文左部的笔画与言字笔画结构相差悬殊,也不可能是兴下是言的誉(譽)字。排除了兴(興)和誉(譽)字,就只剩下“举和擧”了?
举字的甲骨文金文演变很复杂写法很多,光异体字就有41个。而举的异体字中就有,上“興下手”的写法字例,终于在举字早期演变擧下的“手”字笔画中发现疑似疒和广的笔画结构。参看以下关于举舉挙擧手的汉字演变对比图。


《興壶興盨興簋興鐘》興器铭文与興手擧甲骨文金文异体字演变对比图 举:jǔ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产生时代可能更早。“舉”古字形从手、與声,后来“手”变为“(十+一横)”,写作“舉”。本义指“举起、抬起”;又引申指有起动性的动作行为,有动、名两用;动词性如“举办、举行”,名词性如“举动、举止”。“举”也表示全,如举国、举家。

关于繁体舉的上部是繁体“舆”字演变。《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举” ,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與”简写成了“兴”。古籍多以“舉”代替“擧”。
而“與”字与“興”字,除中间与同区别之外整体笔画相似。“與”字与“興”字意相通。《汉典》“與”意的11条,與字通「舉」。有推舉、選拔之意。如:「選賢與能」。
最令人激动的是,查看发现舉字演变早期“與”下(十+一横)的是手字,居然有“疒”字笔画的写法,发现众多舉字异体字的演变前排上有“興”下“手(十+一横)”的字例。

疒甲骨文二形,分由床形和「人」構成,僅方向不同而已。都像牀形,而人臥於牀,可會以病人靠在床上的意思。古文手,像五指連臂之形,僅多一飾畫,不影響其音、義。 最令人激动兴奋的是,手字两边的重复人字形与疒字在甲骨文金文演变中,均有似床腿结构且与疒字几乎相同的笔画结构要件?且有符合兴器铭文中间上向左弯下直右上一斜横的笔画演变字例。
至此终于发现解开疒、广、兴(與、興)之谜文字依据的举手之举和手字每个笔画演变、字例、出处的所有文字演变传承依据。终于找到揭开宝鸡庄白窖藏兴器之谜的金钥匙,完整发现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庄白窖藏出土众多兴器铭文上(疒+兴)和(广+兴)与“举(舉擧)”演变相符的汉字演变传承证据,终于可以大胆顺流的用电脑准确打出困扰考古专家、困扰研究学者快半个世纪的所谓兴字兴器的“举(舉)”字了。这一发现让我激动的一休没有睡好觉,绕了这么大几大圈子,才发现的举字再次印证了细节决定成败、功夫不负有心人、功夫没有枉费的为学之道? 经过多年苦心研究,终于在举字演变过程中发现所谓(疒+兴)和(广+兴)并不是(疒+兴)和(广+兴)的文字字例证据,终于解开困扰考古专家古文字研究专家47年之久的“兴器”之谜?“举(舉)”字的勘误发现,对于整个窖藏兴器”来说只是一个好的开始,更重要的是,这个迟到的“舉”字,适不适合有一大半的“兴器”铭文内容?以“舉”字为准,又能够解读出什么不一样的西周历史,更令人期待?
因为篇幅的关系,暂告一段。简单透露,一个“舉”字的研究发现可谓一字万金,大大提升整个窖藏兴器的价值分量,填补了系列西周早期周武王、周文王、周公旦、周成王时期周武王灭商患病、成王年幼后继乏人,为了拯救西周,“舉”字讲出了周武王采取举贤任能的救周兴周之举大计,填补了西周早期文物考古文字实物的又一空白。欢迎继续关注《三年兴壶》《十三年兴壶》《四年兴盨》《兴簋》《兴钟》等系列兴器的后续研究。 2023 11 23 老河口 卧马先生


IP属地:湖北1楼2023-11-24 15: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