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741贴子:1,341,708

劳动者受雇于人,付出劳动,换取酬劳,怎么就剥了削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案例一
一名作家打算全身心投入小说写作,于是暂时离开家人,租了一套僻静房子住下,并雇佣了一名保姆照料他的日常生活,也就是洗衣拖地买菜做饭这些日常琐事,保姆月薪5千元。
最后,小说很畅销,作家用他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取了一大笔钱,不是通过剥削保姆得来的,不存在剥削。
案例二
上面那位保姆,与作家完成合作后,又受雇于另一家。这次是照料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工作内容仍旧是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月薪5千。显然,也没有剥削。
案例三
一名劳动者进厂打螺丝。我知道,马粉认为,这就剥了削了。
以上三例,从劳动者的角度看,都是找工作,受雇佣,付出劳动,获得酬劳。模式完全一样啊。
保姆挣保姆这份酬劳,螺丝工挣打螺丝的酬劳。根本就没有本质区别。
看了资本论,你就相信打螺丝被剥削了,只能说明你上了资本论的当。除此以外,还能说明啥?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11-08 19:53回复
    马教的根本目的,不是解释经济问题,而是为了发动人类群体之间的互斗从而简单粗暴的来实现它心中肤浅而片面畸形的“公平”而已——你们为什么要用科学、客观、理性、合理这一类要求去要求它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1-08 20:30
    回复
      从技术层面说,根本原因是老马不懂什么是劳动。劳动是劳动力与生产力(生产工具、方法)的结合,劳动者付出的仅仅是劳动力,所以得到的回报理应是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老马把“付出劳动力”等同于“劳动”,自然觉得劳动者理应获得“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付出劳动力的价值”。这就是资本论错误的根本原因——既不懂什么是劳动,也不懂什么是价值。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11-08 20:43
      收起回复
        作家用她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平台拥有版权,作家成了打工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1-08 21:11
        回复
          你付出一年劳动,给我盖了所房子,我给你相当于房子一个厕所的酬劳,你满意?如果满意,就过来给我打工吧,速来!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1-08 21:16
          回复
            我们来看看买椟还珠的案例,我们把卖方和买方视为资本家和消费者,把工匠视为劳动者,那么买方究竟是因为椟的被劳动者工艺的精美还是资本家的口舌而买椟呢?这样我们就能设劳动价值真实存在,而劳动价值与劳动力价值之间必定存在差额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11-08 22:24
            收起回复
              那我问你,王思聪的财富从何而来?他比99%的人有钱,难道是因为他比99%的人劳动更多或者更懂劳动的方法?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11-08 22:28
              收起回复
                第二,效用价值是由脑力劳动者推销员创造的,劳动价值是体力劳动者创造的,而工厂是资本家的亲戚代为经营的,那么谁获得了大部分利润,谁得到了你所谓的酬劳呢?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1-08 22:34
                回复
                  生产关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11-08 23:15
                  回复
                    我昨天刚在资本论吧和吧友讨论过类似问题,你们没看清案例一、二都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基本生产方式,案例三才是社会经济制度决定的基础,案例三的剥削,才是资产阶级进行资本增殖和积累的基础,而案例一、二,只是劳动者间生活服务的交易,一般受整个社会基本生产方式决定,严格讲也或多或少存在不等劳动的交换的,但这种非系统性的不等价交换,并不构成资本积累,而是劳动者劳动收入通过交易的“小剥削”上的小输小赢,减轻或加重被剥削程度而已。
                    实际社会中交易错综复杂,只需要看最后结果那个净值,各个阶级,谁的财富在不断增殖积累滚雪球,谁在多劳少获,原地踏步,甚至拉大家人均的后腿?…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11-08 23:47
                    收起回复
                      又是坐而论道。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11-09 00:40
                      回复
                        还在“定性分析”时代呢?
                        那么多少劳动值多少工资呢?或者说如何让劳动者用自己的劳动“买下”等值的工资?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11-09 10:39
                        回复
                          认为分配不合理所以就剥削了,精神需求满足了,画饼可以免费给你干,大部分人是连基础物质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如果007,996换来日夜焦虑的生活,裹挟大众007,996换来刚好勉强维持体面的生活,这样你认为是资本的仁慈,还是被剥削呢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3-11-09 11:31
                          回复
                            案例一二中的双方,不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么?案例三中,工厂主是直接消费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11-09 12:47
                            收起回复
                              案例一是交易,不是剥削。
                              这是马克思的资本论里明确定义的
                              剥削产生在商品生产的雇佣劳动过程中。
                              商品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的产品。
                              你雇佣保姆,是为了生产“服务商品”去交换货币吗?
                              不是,你雇佣保姆的劳动,是你自己消费了。


                              IP属地:北京16楼2023-11-09 14:2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