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吧 关注:387,082贴子:946,854
  • 0回复贴,共1

一个方子治好患者的痛风之后,我却给自己了两大嘴巴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方子治好患者的痛风之后,我却给自己了两大嘴巴子!
行医多年,有一件事让我愧疚至今。
治好临床上第一个患者之后,我兴高采烈的和恩师分享,恩师却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
没过一会,恩师把医案递给了我说:明明这两味药用不上,为什么要给患者加呢?
我细看才发现恩师说的是真的,想想患者多花了冤枉钱,我当时就给了自己两个大嘴巴子。
后来给患者治病,我每次都会仔细斟酌,常常因为一味药而彻夜难眠,因为多一味药,患者就少了一顿吃饭的钱。
也正是恩师的指点,让我临床治疗痛风得心应手。有时候我不禁感慨: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前段时间有位患者,痛风已经6年了,早年间做生意应酬,天天大鱼大肉喝大酒,年轻的时候没察觉不好,岁数一上来,关节红肿疼痛,送医之后确诊为痛风。
6年间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治疗,效果一般;最近一次痛风爆发,无奈只能需求中医治疗。
刻诊:舌红苔白,脉弦滑,脚踝、大拇指红肿,疼痛难忍。
详细辩证之后,拟方如下:竹茹、陈皮、茯苓、苍术、白术、木通、猪苓。
结果呢?
患者服药6剂的时候,痛风的关节疼痛就已经消失了,后续服药3个疗程,中间调整2次方剂,最后诸证悉平,随诊至今无复发。
其实啊,痛风就是血“生锈”了,怎么说呢?
血液中的“锈”就是痰湿,痰湿随着血液游走全身,自然机体就收到影响了。
痰湿日久,还会郁而化热,最后出现痰热阻滞经络,出现“不通则痛”的症状。
但是痰湿又是从何而呢?
老话讲:病从口入,就是由于患者的辛辣油腻饮食导致脾胃功能出现问题,长此以往就出现了脾胃虚弱的情况。
脾胃虚弱,脾虚不能运化以后,痰湿应运而生。胃弱不能通降,痰湿郁而化火。最后重浊、粘滞的痰热,就容易出现痛风的症状。
治疗思路如下:
一、利水消痰——竹茹、陈皮、茯苓。
竹茹燥湿化痰,清化痰热。陈脾行气,燥湿化痰,茯苓健脾利水而消痰。
二、健脾燥湿——苍术、白术。
白术擅长健脾,苍术更擅长燥湿,二者一起连用,健脾燥湿的力道就更猛了,从根上切断水湿的来源。
三、排泄止痛——木通、猪苓。
木通,上能通心清肺,下能泄湿热,利小便,对痛风引起的疼痛有利。猪苓耐渗利湿,可以让水湿从小便而走。
现在回想当初的我,真是惭愧。如果当时我当时学艺不精,或许就能让患者少花钱了。
因此希望我的这些只言片语能够为大家为开启一个思路,一个方向,哪怕是一个人,也算没有白费。


IP属地:陕西1楼2023-08-10 10: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