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01,173贴子:3,359,012
  • 65回复贴,共1

豫湘桂败于造血能力不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说豫湘桂败于史迪威把物资、空军调到滇缅战场。导致内地空虚。
可史迪威的做法也不无道理,不打通滇缅交通,英米的物资就没法运大批到内地战场。
在果脯缺乏造血能力的情况下。先打滇缅,后打内地战场的顺序是没有逻辑错物的。得到英米物资、装备,果军才能硬挺
挫就挫在果脯缺乏造血能力,试想如果果脯可以生产足够的战略物资、军火。又何必依赖于英米的油料、空中支援和物资、装备支援?
如果果脯能生产足够的油料、弹药甚至作战飞机。国内空军就可以压制的本子,让他没法开展地面攻势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4-30 18:29回复
    酥鹅都不能炼油,果脯拿什么造?
    酥鹅也是靠的丑国运的油,才能和三德子互掐。
    就你这个要求,酥鹅都办不到。


    IP属地:辽宁2楼2023-04-30 19:37
    收起回复
      粮食布匹能一直自给就烧高香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4-30 21:12
      回复
        果脯在初期就丢失了主要港口和财赋重地,中国的财富在江浙广东,人口在华北华中,粮食在河南东北。
        就依靠中西部省份是不可能有造血能力的,血早就放干了。
        史迪威问题相当大。
        美佬在对中国问题上,一个史迪威,一个司徒雷登,双X合璧。
        这时候于公于私都应该努力援助,而不是只想着自己出风头。


        IP属地:辽宁4楼2023-04-30 21:50
        收起回复
          不愧是你


          IP属地:湖北7楼2023-05-01 10:01
          回复
            如果认真准备,华北华中没那么容易丢,毕竟战前果脯,本子军费是3:10。而且本子还要兼顾海军。果脯却可以专心陆空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5-01 11:38
            收起回复
              其实衡阳保卫战,中美空军是有绝对优势的,但光靠轰炸并不能阻止鬼子进攻,那个时候的飞机作战效率很低。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5-01 17:36
              收起回复
                看了一堆分析,没一个到点上就一句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尤其是花生米,罪魁祸首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3-05-01 18:43
                收起回复
                  请自行查一下民国二十一厂1943-1944年的生产情况就知道了,每一个月的产量都足以装备一个步兵师,这还只是民国二十一厂一家,其它还有民国四十厂、民国十一厂、民国二十厂……等等,这些军工厂全都在1939年就已搬迁完毕,并恢复生产,到44年都5年了


                  IP属地:安徽12楼2023-05-01 19:33
                  收起回复
                    豫湘桂输在国府各路军阀都不想消耗自己的部队,都想让鬼子打别人,结果就是一溃千里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5-03 08:25
                    回复
                      什么国吹,脑子进常凯申了么
                      就光头那堆旧军队你给他物资多了只会激励日军士气,提高日军进一步进攻能力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5-04 16:57
                      回复
                        楼主为啥认为英国人会把物资运到内地呢?印度独立那会儿还不是吃了一波当初英国人压在手里的对华援助。


                        IP属地:上海16楼2023-05-04 17:38
                        回复
                          豫湘桂战役/一号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人的破坏性决策
                          复盘整个会战,不难发现,姜盖世-陈纳德战前提出的战略判断与应对方案是正确的,符合后来战场形势的演变发展。
                          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战前提出的战略判断与应对方略是完全错误的。
                          姜盖世-陈纳德主张国内战场优先,有余力再打通中印公路。
                          史迪威-罗斯福把打通中印公路列为不惜一切的任务。
                          由于驼峰航线当时运载能力有限,没有能力同时既保证正面战场稳定同时又有足够能力保证打通中印公路的部队供应需要。是一个二选一的决策。
                          加上美国还把其战略空军第二十航空队出击日本的成都基地作为驼峰航线最优保障,分配用于中国战场的驼峰运输量更是下降到一个极小的程度。
                          驼峰航线运输量的大部分分配给了美国空军/陆军航空队,其中战略空军四川基地的保障是重中之重,它是西元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上半年这一个年度的优先保障目标,驻华空军即第十四航空队可用于中国战场的物资也只允许获得很小一部分,剩余分配给中国军队的运输量基本全部指定供应编入用于反攻滇西缅北的中国远征军部队。
                          也就是说中国战区国内对日战场的部队没有获得任何武器装备和物资供应。两年多的时间,中国正面战场基本没有获得任何装备与物资援助,完全是依靠自身工业和储备在支撑西元1942年2月-1944年上半年的国内对日战场。
                          即使按照大部分运输量分配给了驻华美军尤其是对当时战局演变没有多少作用的战略空军,运进中国的装备仍把中国远征军强化到了一定水平,一般情况下进攻时拥有击破一个日军常备师团的战斗力,防御时可以有效对抗三个日军常备师团的能力,这些从实战表现是不难发现的。
                          按理美国人这类战略分析水平是有的,陈纳德及其麾下第十四航空队情报部门就准确地洞察和判断了这些情况。遗憾的是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决策链断然拒绝了陈纳德和姜盖世的正确判断与策略,姜盖世顶住了史迪威的压力,但是当罗斯福加入进来后姜盖世害怕失去援助而屈服了,有生力量被迫全部投入到滇西缅北方向,豫湘桂的大崩溃不可避免了!
                          也就是说,不考虑驻印军,单是把进攻滇西缅北的中国远征军战前投入湖南战场,主动进攻力量并不充足,防御力量却是足够的,日本一号作战的湖南进攻战只能是自取其辱的行动。话说回来,真如此演变,日军也不是傻的,它大概率就不会进攻,最多试攻一下就会算了。长衡会战日军之所以攻得很凶,相当程度上是为了给滇西缅北陷入困境的守军提供间接支援,由于日本通往缅甸的交通线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唯一可能对缅甸日军减轻压力的方式。
                          美国坚持进攻缅北滇西还有一条自己不张扬的暗线,就是中印地面交通线是日军不可接受的底线,如果计划中的积压在阿萨姆仓库里的装备和物资能够通过地面公路系统转运中国战场的中国军队,日本的战略基础直接就会崩溃,日本整个军事战略就是建立在中国不能有效武装基础上的。
                          对缅北滇西施压,会迫使日军不断增援缅甸,大大减轻日军在太平洋方向的设防强度。在交通线尚能维持情况下,西元1943年和1944年早些时候,日军对缅甸防御投入了大量有生力量,兵力规模从十余万暴增到了三十余万,进入西元1944年二季度,是美军潜艇过于活跃,美军自己堵死了日军对缅甸的增援,要不然日军也不会自我提虚劲地吹嘘什么八竿子都见不到影子的打通大陆交通线,直接通过海运增援缅甸去了。
                          史迪威-马歇尔-罗斯福决策链西元1944年中印缅战区战略的决策是一个典型的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冷酷无情的策略,也是一个过分牺牲中国的战略。
                          这个战略的直接恶果是导致中国主战场豫湘桂战场因力量严重不足而大崩溃,间接恶果更是深远,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在战后遭到美国默许下苏俄的肢解,失去近200万平方公里国土。
                          以上仅供参考。


                          IP属地:贵州19楼2023-05-12 00:3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