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吧 关注:217,763贴子:6,420,148

喝酒闹寺还踢裆,鲁智深怎么这么混蛋?说说我的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迫于无奈,只得替赵员外出家,做了和尚。从此,鲁达便成了鲁智深。出家后的鲁智深,非常蛮横,甚至很可恶。我们来看看他做过的事情,就知道了。
晚上睡觉,他鼾声如雷,起来大小解也不去厕所,就在佛殿后面撒尿拉屎;为了吃酒,他偷偷下山,强行要买酒吃,人家说了不卖给和尚,鲁智深一脚踢着那人裤裆,那人痛得捂着裆部,半天起不来。
后来,鲁智深再次下山。这一次,他不仅喝醉酒,吃了狗肉,而且大闹五台山,打伤了一些寺人,还打坏了山门与金刚雕像。


IP属地:安徽1楼2022-09-24 13:56回复
    不仅蛮横,还打伤人,看起来十分可恶。鲁智深怎么会变成这样呢?他不是行侠仗义的好汉吗?
    我之前翻资料,很多人可能会根据鲁智深后来成佛的经历,来认为这是鲁智深佛性的表现,我不觉得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么写就是写实。站在鲁智深的角度,我完全可以理解他,甚至同情他。
    这是水浒的文字细节,也是水浒最具魅力的地方。


    IP属地:安徽2楼2022-09-24 14:08
    回复
      第一个细节:鲁智深随地大小便
      鲁智深做了和尚之后,不仅还自称“洒家”,还惦记着美食。他把“善哉”听成了“鳝斋”,还说“团鱼洒家也吃,什么鳝斋”;人家说“苦也”,他却说“团鱼大腹,又肥甜了,那得苦也”。
      他睡觉的时候,没有讲究,伸开两臂摆在床上,身体像个十字。睡着以后,鲁智深更是鼾声如雷,活脱脱一个糙汉子。如果晚上要撒尿拉屎,他就直接到佛殿后面,搞得佛殿后面遍地都是他的屎尿。
      用侍者的话来说,鲁智深“全没些个出家人体面”。
      我们细想一下,鲁智深为何会这样呢?作者为何这么写呢?
      其实,说白了就两个字:真实。
      想想鲁智深,最初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军官,官至关西五路廉访使,后来去帮小种经略相公,也是提辖官。可见鲁智深一直是有地位的人,而且地位还不低。
      打死镇关西后,鲁智深的身份和地位忽然就变了,不仅要做和尚,而且还是最底层的和尚。从做和尚开始,他不仅没了身份,连说话、吃饭、睡觉都要受管制,甚至说话声音都不能太大。


      IP属地:安徽3楼2022-09-24 14:08
      回复
        猛一下从提辖官,变成处处受管制的和尚,这个差距,可以说是天渊之别了。换做是你,你能接受吗?你能突然就适应吗?肯定不能。
        所以,鲁智深也不能,他之所以会想着美食,想着喝酒,到佛殿后拉屎拉尿,就是这个原因。
        作者笔下,鲁智深也罢,武松也好,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圣人,不是完人,他们就是比普通人厉害一些的普通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所以他们会犯错,压抑久了也要发泄。
        如果鲁智深刚出家,就能自称“贫僧”,就能戒掉酒,还能安心打坐,吃斋念佛,那这样不仅很假,还不符合人物的性格。


        IP属地:安徽4楼2022-09-24 14:09
        回复
          我们看后面的故事,也能发现,施耐庵笔下的好汉,很多都和鲁智深一样。
          林冲走投无路时,为了喝酒,不仅打跑庄客,还自称“老爷”。那是林冲第一次这么自称,也是他第一次喝醉酒。为何?因为林冲那会儿刚杀了陆谦几个人,已经没有了退路,心中了无牵挂,自然无所畏惧,放飞自我,所以他才会这样。
          武松在景阳冈,一开始不信有老虎,喝了很多酒,结果真知道有老虎后,第一反应也是回去,只是碍于面子,只能硬着头皮上。这样也很真实,毕竟武松是人,面对老虎,人的本能反应是害怕。
          做了行者后,在孔家庄地盘,武松硬抢酒肉吃,还打了孔亮。喝醉酒以后,他连黄狗都斗不过,还栽倒在溪水中。
          作者是故意写武松的狼狈,来笑话他吗?绝对不是,这是最真实的反应。
          一个人经历那么多,从家庭美满幸福,到亲人去世,一无所有,谁都会这样放飞自我。我没遇到这么惨的事,我也喝醉了,喝醉之后,什么都不管了,哪怕睡在路边,也不知道了。


          IP属地:安徽5楼2022-09-24 14:12
          收起回复
            不同的生活习惯方式缺乏磨合性


            IP属地:江苏6楼2022-09-24 14:15
            回复
              本来就是花和尚,小时候看水浒原文时就觉得鲁智深醉酒后一下子变成坏蛋了。
              但鲁智深认错也很快,属于那种我错了,下次还敢的类型。


              IP属地:海南7楼2022-09-24 14:17
              回复
                这样写,很真实,也符合人物性格,也符合现实情况。
                倘若作者写鲁智深今天刚出家,明天就能安心念经,靠谱吗?真实吗?这样写,跟爽文比没有任何区别,艺术性会大打折扣。
                武松听说有老虎,一点也不害怕,上去就要打,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别看武松打了老虎很猛,似乎无敌了,其实当他再次看到老虎(披着虎皮的猎户)后,马上就说“我今番死也”。
                作者对他打虎后的描写,尤其是写他没力气,非常真实。
                【武松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动掸不得。】
                之前在老家收麦子玉米,有时候要帮我爸抱着一袋子小麦或者玉米,送到粮食堆上。忙了一会之后,两手就是酸麻,一点力气都没有,就是软了,因为力气用尽了。这种感觉,如果你没尽力干过活,是永远也体会不到的,也只有施耐庵这样,在底层干过的人,才能体会过。
                所以,武松打虎后,作者写他拉不动老虎尸体,写他拳头没力,非常到位,真实且传神。


                IP属地:安徽8楼2022-09-24 14:19
                回复
                  第二个细节:鲁智深喝酒打人
                  鲁智深曾下山买酒喝,遇到一个卖酒的汉子,但是那汉子看到鲁智深是和尚,不肯卖酒。鲁智深要强买,那汉子挑着酒桶就跑,鲁智深赶上去后,对着汉子裆部就踢,然后抢过酒来吃了。
                  不仅打人,还踢裆部,下手真是又狠又黑,鲁智深为何会这样?因为压抑。
                  前面说了,鲁智深从提辖成了和尚,不能吃肉,不能喝酒,这对于吃惯了的鲁智深来说,是非常难忍的。


                  IP属地:安徽9楼2022-09-24 14:20
                  回复
                    不信您看,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
                    【鲁智深在五台山寺中,不觉搅了四五个月。时遇初冬天气,鲁智深久静思动。】
                    不觉“搅”了四五个月。这一个“搅”字,用得非常传神,值得细细品味。
                    什么叫搅?就是搅扰、扰乱的意思。鲁智深出家,为什么会搅扰寺庙呢?作者没有说,但我们思考就会知道,这是因为鲁智深在此做和尚很不甘心,他也耐不住寂寞和清苦。
                    但是,鲁智深也没有办法改变,他又压抑不住,自然会爆发出来,搅扰寺庙了。
                    然而,这四五个月来,鲁智深是怎么搅扰大家的呢?作者又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想象。(作者不细说,也是因为后面会有具体的例子,大闹五台山)


                    IP属地:安徽10楼2022-09-24 14:21
                    回复
                      几年前,我身边有这样一件事情。
                      妻子给老公打电话,诉说孩子会走路了,开始会折腾人了,这半年来,自己很辛苦。丈夫很不理解,就说一个一岁多的孩子,怎么就折腾人了?妻子说了几句,很生气,就挂了电话。
                      后来,丈夫回家了,带了几天孩子,他终于理解妻子了。
                      因为,孩子学会了走路,但还不知道哪里安全,哪里不安全,丈夫要随时看着孩子。有时候,丈夫很累,孩子却要他抱着,还要出去玩;有时候,丈夫已经睡觉了,孩子又醒了,又要举高高,又要出去玩。可能半夜的时候,它又饿了,要喝奶;可能白天的时候,它突然就哭了,怎么也哄不好。
                      孩子每天都是这样,妻子经历了半年,可想而知她有多累。但是,她没法细说,只用了“折腾”两个字。如果你不去经历,去体验几天,就不能知道她有多累。


                      IP属地:安徽11楼2022-09-24 14:23
                      回复
                        鲁智深搅了四五个月,也是这样的道理。作者没讲怎么搅,是因为不需要讲,因为搅就是乱的,或许每天都不一样,怎么去说呢?
                        其实,作者也说了答案,就在后面。
                        后面,鲁智深下山吃酒吃肉,不仅喝醉酒打伤人,还大闹五台山,弄得寺庙鸡犬不宁,人人愤怒,这不就是“搅”的具体表现吗?如果作者前面说出来,可能要用很多字描述,这样就和后面重复,也会使得文字累赘,不够简洁。
                        所以,单凭一个“搅”字,就能看出来水浒的文字魅力,这也是水浒的细节。


                        IP属地:安徽12楼2022-09-24 14:23
                        回复
                          鲁智深之所以会搅了四五个月,也是因为这几个月来他一直很压抑,他想喝酒喝不上;他想吃肉吃不到;他想洒脱一下都不行,连自称“洒家”都要被人批评。
                          你说,才做和尚的鲁智深,能受得了吗?
                          他受不了,自然就会搅扰寺庙了。他受不了,自然会去抢酒喝。因为难得喝一次酒,他也就难免会喝醉了。


                          IP属地:安徽13楼2022-09-24 14:24
                          回复
                            当那个汉子不肯给他酒的时候,他“双手拿住扁担”,自然会用脚踢人,而踢裆是最有效的办法,鲁智深作为军人,深知如何制服对手。
                            鲁智深为何又大闹五台山?仅仅是因为那些和尚拦着他了吗?绝不仅仅是这样。和尚拦着他,不过是表面,鲁智深借此发泄几个月的压抑,这才是真正的原因。可能也不是借着机会发泄,就是情绪到了,忍无可忍了,自然爆发出来了。
                            鲁智深做错了吗?错了,错得很离谱。但作者没有去把他写得样样都好,他做错了,作者也写,因为只有这样才是鲁智深,才是活生生的一个人。好汉就是这样,他们不是圣人,不是完人,就是普通人,一个比普通人厉害一些的普通人。
                            如果鲁智深做了和尚就安心在寺庙,不想着下山,不想着吃酒吃肉,那他就不是鲁智深了。


                            IP属地:安徽14楼2022-09-24 14:25
                            回复
                              确实,作者没有神化任何人,真实写出了他们作为人的毛病和缺点,而不是假大空


                              IP属地:湖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9-24 15: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