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吧 关注:98,851贴子:2,111,531

回复:尝试梳理奇点G小说补充的一些设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希瓦企业联盟的诞生与原型结构公布的理由
1.希瓦企业联盟的诞生(80~81页)
*60年前,为了方便在印度进行探索而与英国接触的苇原道幸,在乌帕拉的地下发现了沉入原型分子群湖的湿婆,开始了对它的研究。对于发表自己的研究结论,苇原非常慎重,也首先与英国政府取得了联系
-从那以后,湿婆基本上被置于英国的管理之下
-但超物理性的存在是不可能长期隐藏的,各国的谍报机关一发现苗头就开始展开活动,英国陷入了承担利用价值不明的麻烦存在的境地。甚至一度出现了“英国正在开发世界末日武器”的报告在各国情报机关传播的事态
*最终,希瓦企业联盟成立,对于湿婆的管理变成了英、法、德、美共同管理,不过并没有带到联合国上



2. 被隐瞒的湿婆与原型的制造要求(80页)
*知道湿婆存在的人数极其有限
-知道“存在特异点”这件事的人数有五千人左右
-但如果说到特异点具体是什么,人数就会锐减
-全世界与湿婆有直接关系的科学家人数加起来大约只有五十人
*原型是人类知道其结构,但无法制造与难以模拟的分子,而特异点却能源源不断地产生
-它是一种“需要更高维度的操作来合成的分子”,正因为如此,人类自己无法合成,在合成过程中,像是将自己的右手和左手交叉,使其互相穿过的操作是不可或缺的
*李博士之所以被允许公开原型的结构,是因为
★如果不利用湿婆,是无法合成原型的★



IP属地:广东111楼2023-01-03 20:03
回复
    四、★★★【利用特异点的CTC产生原型】★★★(108页)
    在BB的女儿李娜的某次生日,一脸沉思的BB突然和李娜谈起了一些事情(108页)
    (从后文我们可以得知此时是神野铭提出原型有高纬度结构的理论之后的某个时候)
    *谈到本该是机密的自己的工作时,BB不仅没有守口如瓶,反而在给李娜积极地说明,李娜担心这会不会违反了保密义务
    *对于这个问题,BB先是回了句“啥?”,认为李娜在和自己装糊涂,然后理直气壮的表示:
    ★“对于超时间现象和空间对称性的思考我完全没有任何保密义务,科学的真相哪有保密义务啊?1 + 1的答案是机密吗?余弦定理是机密定理吗?如果是事实,不管是谁思考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隐瞒这些也没用的”★
    *李娜原本想问毕达哥拉斯教团又怎么说,不过只会让话变得更长,所以就干脆保持沉默了(109页)





    1.原型的合成基础与目前的成果(109~110页)
    (1)合成原型的基础
    *BB谈到,★扭曲空间内的化学反应★是困扰他多年的一个问题
    -准确的说是★★★无法准确定位的三维空间内的化学反应★★★
    -如同在莫比乌斯带上进行化学反应
    -如果让人在湿婆的CTC转一圈的话,人的左右会互换,前后也会互换。继续走的话就会发现自己的心脏在右边,或者明明已经绕着圆周走了一圈,却无法回到原来的位置
    -当然,氨基酸的右型和左型也有可能互换
    *原型就是需要高维度操作合成的物质
    -但问题是人类是无法直接观察高纬度的,即使知道了属于原型分子群的每个分子的形状,也不知道将其顺利合成的“路径”具体是哪一条。
    (2)湿婆计算机的利用
    这时就需要用到能翻转空间、时间的湿婆了
    *除了通过空间操作来实现合成,时间上的操作能实现更多惊人的事情
    -不仅增加了合成时的可利用手段,还能通过CTC进行逆时间超计算,★其计算级别可以与Pspace(应该指的是空间计算机)匹敌★
    -就连原型分子群的模拟也能一次性实现,甚至正交对角化的调整也不再是梦
    *不过目前为止成功实现的人只有苇原道幸
    (3)苇原道幸的成果
    *当初构筑起超时间计算机的苇原通过模拟发现了原型分子群
    -现在乌帕拉设施所拥有的原型分子的结构大半都是苇原当时计算出来的,并且当时苇原也利用时间方面的操作进行了原型分子的合成
    ★然而湿婆计算机出现了事故★,导致如今无法自由利用湿婆,成果方面也自然无法与苇原相提并论,其中之一便是无法涉及到原型分子的合成


    IP属地:广东112楼2023-01-03 20:05
    收起回复
      2.利用超时间计算机产生原型
      (1)★★★【原型与希奥醇的既定的命运】★★★(50~63页)
      ①.★★★希奥醇滴水实验★★★
      *科幻小说家、化学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1947年虚构了一种物质★“希奥醇(thiotimoline)”★
      -甚至写出了关于其神奇性质的虚构实验的文章《The Micropsychiatric Applications of Thiotimoline》
      -这种物质具有名为“内时性”(endochronic)的性质
      *在阿西莫夫构建的实验体系中,首先将希奥醇结晶放在桌子上。实验者将会在上面滴一滴水,但是在实验者和希奥醇结晶之间配置了一块可移动的板,可以遮挡掉下来的水。通过这个板,可以允许与中断水滴的下落
      ★希奥醇的“内时性”表现为其结晶与水滴实际接触前就发生了溶解★
      -水滴朝着希奥醇结晶落下时,在水滴接触到希奥醇之前,希奥醇“随着自己与水滴接触的未来”发生了溶解,在这之后水滴与“已经溶解”的希奥醇发生碰撞,便符合了因果逻辑
      -如果在水滴下落中途阻碍,则不会发生希奥醇的溶解。因为在未来,水滴不会接触到希奥醇,所以希奥醇也不可能溶解。
      *可以说希奥醇是提前预知自己无法逃脱的命运的分子
      ★但如果在“希奥醇已经发生溶解”的时候阻挡住水滴呢?★
      *实验结果是★“不可能阻止水滴”★
      -在希奥醇溶解之后,即使想要阻止水滴滴落,板子装置也会出现某种故障而无法启动
      -或者,即使阻止了水滴,也会有其他水滴从旁边飞出来,“偶然”但“必然”会发生水滴与希奥醇接触的事态。
      ★★★因为未来已经被决定了,所以过去的人被强制为了未来使其自圆其说★★★
      ★实验中甚至能通过“强行阻碍希奥醇的溶解”从而实现超光速移动★
      ★(很显然我们也能看得出原型的设定也算是致敬了)★
      ②.★★★【原型的超时间折射】★★★
      *希瓦企业联盟将原型的超时间折射实验公开后不久,有识之士就指出,这一现象与希奥醇的内时性有相似之处
      *图1的直方图是重复实验的其中一个例子,显示出与入射光的时机相对的“射出光射出的时机”,横轴表示入射后经过的时间(10的负十次方秒),纵轴表示频率
      *如果观察横轴的话,就能发现虽然概率较低,但有射出光在入射光照射到原型前就已经出现了
      *而原型同样表现出了与希奥醇相同的既定未来的性质
      -即使尝试在观测到时间折射的射出光后遮挡入射光,也会因为设备的故障、实验人员的操作失误等因素导致入射光一定会照射进来
      -“既然光被射出去了,不管怎样光都会被射进来。”

      *图2表示的是神野铭针对这上述现象提出的图表。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空间。在此图表中,(a)表示通常的折射,(b)表示基于原型的超时间折射
      *在(a)中,显示了从上方入射的光子在原型介质中发生普通的折射,并作为射出光射出的情况。光子(在图表上向右走)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穿过原型
      *在(b)中,与此流程相反,发生时间逆行现象
      -首先,光子从上方向原型靠近,在该光子到达原型之前,另一侧就已经有射出光射出
      -图中的虚线部分连接了原型的入射点和射出点,该虚线可以说是展示了入射光和射出光的因果关系
      -如果将实现虚线部分的物质看作是假想的“反光子”(在标准模型上不存在所谓的反光子),这时能量守恒定律就能成立,这就是神野铭的着眼点,也是这一现象被称为苇原-神野折射的原因(先前被称为苇原连锁现象)
      -微观上的相互作用姑且不论,作为现象论,这种想法与实验结果非常一致,图3表示的是光子与产生的假想反光子相互作用的示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一个有趣的现象:
      -不管是入射光还是射出光,★光子都只能是光子★,从量子力学的视角来看,光子是一种没有个性的物质,从原理上无法区分它们
      -既然如此,就有可能将射出光作为入射光,再一次射入原型
      *如果能够实现该模式,就可以无限地抢占未来的光子
      -假设让未来1小时的光子向现在折射,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光子于未来59分钟后再次入射,就有望到达1分钟之前。
      -如果这束光在58分钟后的未来射入介质,那么射出光将会在2分钟前的过去被观测到
      *图4表示的是这种状况。在这种情况中,可以确认未来的光集聚于现在的现象
      -在原型外,能量被取出,在原型内,“负能量”被储存。当原型无法承受这种“负能量”时发生崩解,这个过程就会结束









      IP属地:广东113楼2023-01-03 20:09
      回复
        (2)★有川结与神野铭设计的方案★(129~133页)
        特异点入侵事件后,有川结与神野铭设计出了被称作“有川-神野方案”的“原型生态系统”,下图图5所示的是其概念图(中文我自己P的)
        -这是利用从特异点产生的原型来控制特异点,再生产新的原型的自举型机制
        -原型的“设计”是通过使用光的超时间计算来实现的
        ①.方案的基本设计概念
        *使用原型可以将射出光作为入射光再利用,而这意味着可以将信息从未来传输到过去
        -只需在未来使光闪烁,在过去就可以观察到光的闪烁
        -不过,既然这种现象是“一定会发生”的,★谈论时间顺序的先后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认为过去的“带有一定节奏的闪烁”只不过是“在未来也同样被观测到”而已
        -如果要求严格的因果性,则原因和结果是通过一条线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可以看出在原型的时间折射实验中,入射与射出的因果通过“反光子”的存在连接成整体)
        *超时间计算机的概念其实很简单,就是通过时光机把未来输出的计算结果发送回过去
        -例如利用哥德尔型宇宙所形成的时间机器,可以使计算能力得到飞跃性的提升
        *运行速度无限大的计算机并不能产生时间逆行现象,无法作为超时间计算机使用,只会导致输入和输出同时发生的结果
        *而有川结、神野铭的着眼点是:如果“计算”是“暗号解读”的话会发生什么?
        -有川结在方案中写道
        “暗号的解读是决定时间先后的一个尺度,解开暗号所需的时间可以成为测定时间流逝的尺度。”
        ②.超时间计算的悖论与避免悖论的方法
        *有川-神野方案主要用于探讨如何将程序投入到应当自我完成的超时间计算中,并获取结果
        -这个方案舍弃了很多细节,被称为“改变既定命运的方案”,超时间计算机从未来“创造”出了没有发生的过去,其行为充满了悖论,但并不是所有的悖论都是安全的。
        -在一般的理解中,“自然产生的悖论”对自然本身没有破坏性的效果,但问题是“由超自然现象产生的悖论”是否对自然有利,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保障。因为这个悖论并不是自然产生的,我们有可能连其导致的自然毁灭和宇宙法则发生的扭曲都感受不到
        *有川结与神野铭认为,★将计算结果送回过去存在“真性悖论”★
        -为此二人的解决方案是如TV所说的,向过去发送的通信需要进行足够强度的加密,这样才能避免将未来的信息草率地传达给过去产生悖论
        -但是对于计算执行者来说无法解开的加密暗号就失去了计算的意义了,最理想的方法是使用只有计算执行者才能破解的加密
        ★有川-神野方案的计算步骤如下★
        1)设定问题
        2)发现解决问题的算法
        3)利用超时间计算机进行计算
        4)超时间计算机将计算结果作为“在某个时间点之前无法破解的密码”输出到过去
        ★关键在于第四步★
        -既然已经通过超时间计算得到了结果,那么计算过程就一定在某个地方已经实现,但在传递的过程中不排除会发生某种“阻碍”的可能性
        -阻碍会引起什么,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及的,就像在阿西莫夫的希奥醇滴水实验中引发了超光速移动
        *为了防止这种阻碍导致的“意外事故”,才会设计的有川-神野方案
        -如TV第10话所说,为了避免未来与过去产生矛盾,引发像是重启宇宙或者强制改变历史这样的事情导致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传送回过去的信息不被发现实际上是什么就行了★
        ★★★文中提到实际上通过对过去通讯实现“超时间计算”的模式现实里已经有人提出★★★
        -最广为人知的是提倡利用多世界并行计算的★大卫·多伊奇★(牛津大学科学家,被称作“量子计算之父”)提出的利用时间机器的计算











        IP属地:广东114楼2023-01-03 20:17
        收起回复
          有川结与神野铭设计的方案·原文部分(129~133页)




          IP属地:广东115楼2023-01-03 20:18
          回复
            118楼被系统删了,我申诉一下,大家看看刚刚更新的110~118楼除了118以外还有没有哪楼被吞了的?


            IP属地:广东119楼2023-01-03 20:31
            收起回复
              草,114楼的图5漏P了一段,吞楼的117和被删的118看看能不能申诉回来


              IP属地:广东122楼2023-01-03 22:17
              回复
                草,才发现第一集开头钉宫念完一大段后第一个画面就是8楼提到的画着黑多拉的祭典车,原文的时候说是绿色的第一眼还没寻思出来


                IP属地:广东123楼2023-01-03 22:30
                收起回复
                  修正一下116楼,计算错误的累积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
                  ★★★循环计算给时空带来的负荷★★★


                  IP属地:广东124楼2023-01-04 00:12
                  回复
                    草,才发现一个关键问题,1亿秒才3年多,BB的改良实验是12年前的事情,那时破局还没发生呢,125 126楼的第二次爆炸的具体原因的推测可以作废了


                    IP属地:广东127楼2023-01-04 23:26
                    回复
                      再看了一次原文,第二次事故原因基本可以确认,得把116楼到118楼的第五点重写一次了


                      IP属地:广东128楼2023-01-05 00:18
                      回复
                        那么,重写一遍原116~118楼的第五点
                        五、【湿婆计算机的三次运算与两次事故及其原因】(110~111页)(133~134页)(140页)(191页)
                        湿婆计算机一共运行过三次,其中前两次发生了事故
                        1. ★第一次计算:50年前苇原道幸的计算★
                        这场计算被称作“苇原实验”
                        *50年前,苇原道幸在使用湿婆计算并制造原型时发现了存在于未来的破局,并试图计算与制造出氧气毁灭者的不完全复现产物——正交对角化来对抗
                        *但是计算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炸毁了湿婆竖井的一半构造,而苇原投入的计算任务并未完成,留在了湿婆内,与预备的、暂定的结果一起,随着爆炸被抛到了现实世界
                        -爆炸留下了少量的原型分子样本,但包括苇原在内的大部分证据都被炸飞了,因而
                        ★★★对于外部来说此次爆炸事故的原因和细节是不明的★★★
                        ★★★爆炸的机制是进入湿婆后的佩洛2发现的★★★
                        *由于毁灭了未来的破局的存在,面向未来的计算无法获得能一次性计算完参数的时间距离,因而苇原道幸采取了在破局前的时间内进行小规模的循环计算的策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正交对角化参数的计算如果老老实实来算的话需要花上超过50年的时间)
                        *但计算错误的累积是一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
                        ★循环计算会对时空施加负荷,会有失去控制的可能★
                        -苇原道幸在很短的距离内循环计算,累积的能量引发了爆炸事故
                        也就是说:
                        ★★★【叠加不同时间点的同一事物会对时空施加负荷】★★★,时空承受能力的极限和使用的时间距离有关











                        IP属地:广东129楼2023-01-05 21:09
                        回复
                          2. ★第二次计算:16年前BB领导的“改良”实验★
                          虽说苇原实验发生了损失巨大的爆炸事故,但是能把未来的计算结果传送回现在、让无论多么耗费时间的计算都能在一瞬间完成的湿婆计算机实在是太重要的资源了
                          *16年前,以BB为中心的研究小组为了搞清苇原实验的爆炸机制,再次开始了实验
                          *实验从先预测0.1秒后的结果开始,随后到预测1秒后、10秒后的结果的形式进行,逐渐增加每次结果的预测的时间。随着未来的距离越来越远,湿婆的输出功率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但还是在预想的范围内
                          ★但在试图提前预测1亿秒后的结果时,突然发生的故障(glitch)扩散到整个时间轴,★重叠的未来聚集了能量,导致了爆炸★
                          *这场小规模的爆炸事故造成包括现场作业人员在内的四十五人死亡,雇佣兵“红发”(TV里面BB身边根据名字一眼就能认出的男性角色)一半部下死亡,BB失去了同事。当时的管理者下台并由蒂尔达继任。原本BB也应该被撤换,但蒂尔达袒护了他
                          *虽然已经知道了当时计划的细节,但由于现场受损严重,在实验的最后阶段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是留下了很多未知的部分,到特异点入侵事件后也不清楚,但已经证明BB采取的“防爆措施”并不完善
                          ★但我们能从爆炸机制推测失败的实际原因★
                          *BB的逐渐延长每次计算结果的预测时间的行为,★本质上依旧是把未来的事物叠加到现在★,到了计算1亿秒后的结果时候,堆叠的负荷已经达到了该距离内时空承受的极限,最终失控,导致了爆炸
                          *从那以后,都规定了禁止使用湿婆进行时间方向的操作,只允许进行有限的空间方向的操作
                          *先前苇原的计算也仅是通过模拟了解到正交对角化改变原型性质的效果,直到BB和李娜交谈的时候,正交对角化的具体原理仍不清楚
                          *湿婆被限制使用后对于正交对角化的研究一度陷入了瓶颈,直到神野铭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原型不仅是先前研究人员认为的“三维构造利用更高维度的操作‘旋转’产生的分子”
                          ★★★【原型还是原子键往高纬度延伸的分子】★★★
                          对应TV第7话所说的“原型是具有高维空间构造的物质”
                          -神野铭的理论是把原型本身看做是高纬度存在来考虑的模型
                          -虽然还只是一个简单的玩具模型(Toy model),但对研究正交对角化来说已经很有希望了
                          -谈到这里的时候BB露出了看到比自己聪明的人时的既生气又在笑的表情(111页两部分)










                          IP属地:广东130楼2023-01-05 21:14
                          回复
                            ?130、131楼连发两次怎么都没出来


                            IP属地:广东132楼2023-01-05 21:18
                            回复
                              贴吧好像出BUG了,新的楼层发了但完全没有显示
                              3.★第三次计算:最终战役时BB与神野铭一行的尝试★
                              *此次计算的细节有很多地方后来没有公开
                              *临近破局时神野铭一行把佩洛2投入到湿婆内进行计算,并对苇原道幸因爆炸而搁置的计算任务再利用,向过去计算,尝试计算出
                              ★★★分解所有的原型分子、一口气抹去世界各地的红尘和怪兽★★★
                              的正交对角化参数
                              *★但是如TV所说并没有这样的参数★
                              *也就是说,★★★【打败奇点G的是别的手段】★★★
                              -至于湿婆内部发生了什么事,外部没有人知道










                              IP属地:广东133楼2023-01-05 2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