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徐州吧 关注:19贴子:1,011

枣庄市出土文物一览(自北辛文化至炎黄.夏商周.春秋战国之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9-11 16:58回复
    枣庄市岗上遗址(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6500年左右,大汶口文化最早发现于枣庄市“岗上遗址”本应命名岗上文化,因为上报晚于大汶口而错失命名良机,否则炎黄至夏商历史在枣庄境内更具真实性。枣庄地区大汶口文化遗址众多,枣庄市(古徐州)是大汶口文化的中心聚集区,这也是为什么炎黄至夏商历史在枣庄境内的真实原因。岗上遗址总面积约 80 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大汶口文化发现的最大聚落古城,以大汶口文化堆积为主。岗上遗址出土的彩陶打破了外省专家质疑山东无彩陶的谬论。1953 年 5 月岗上遗址发现4片彩陶,这是在山东省境内第一次发现彩陶,通过多次发掘证明制陶技术使用了轮制;陶器有夹砂陶和泥制陶两种,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除了红陶外,还有灰陶、黑陶、白陶等,素面陶较多,大部分经过打磨。陶器装饰的显著特点是出现镂孔,这种技法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从征集的骨针和陶纺轮可以看出,原始手工业已有了发展,使用野生纤维和动物毛绒缝制衣着已成为可能。
    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松绿石等文物,其中一件人面纹玉饰特别精致,其长3cm,宽3.6cm,用阳线刻划人面轮廓和椭圆形眼眶,眶内刻短线表示眼睛,三角形鼻,口用短横线表示,人面神情含蓄恬静,具有明显的宗教意义。这件人面纹玉饰,不仅为研究史前雕刻艺术,同时也为探索东夷部族的原始宗教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处遗址的年代,最早的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汶口文化,并含有龙山、商周等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堆积,在遗址中采集的含炭标本,经放射同位素炭14测定,其年代距今6000~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约2000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9-11 17:29
    回复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伏里遗址(建新遗址)国家级遗址,是伏羲故里。
      出土重要文物一览:
      陶器:有鼎、袋足、豆、盉、尊、杯、纺轮等,有红陶、灰陶、黑陶、红灰夹砂陶、白陶。在一期发掘的后期,还发现了甑的残片。
      出土陶器(图)
      石器有:石铖、石斧、石铲等。这些石器绝大部分精工细磨,钺与斧腰有穿孔,石质与北方距此40华里山亭产的大理石相似。
      出土石钺(图)
      骨器:有骨镞、骨针。角器有鹿角。玉器:有璜、笄、坠饰。
      出土骨针(图)
      最早的水井
      水井:一期工程后期发现。直径0.98米,深2.4米。据考古专家们讲,目前发掘的同时期文化遗址,还没有发现水井,这口井的发现,东夷部族饮用井水的历史将要改写。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鲁中南考古队队长何德亮说:“建新遗址发现的水井,填补了大汶口文化发掘资料的这项空白。”
      从灰坑中出土的鱼刺、骨镞和房址鼎罐残留的鸡、羊、兔骨来看,饱受水患的先民们,进入大汶口文化时期已经学会避水和用水。
      在这里,除农业种植外,养殖、渔猎也相当发达,手工业水准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建新遗址的发掘为此地的史前文化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考古依据。
      文化之根(壹):伏里遗址(伏羲)与考古史实
      伏里土陶非遗传承
      起源于56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土陶文化。
      来自专栏伏里土陶非遗传承
      关于伏羲的传说,史籍说了几千年,口头传了几干年。
      归根到底,是因为伏羲是我们文化的根之所在。以伏羲时代为标志,中华民族从野蛮蒙昧跨进了文明的大门。伏羲观天象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就像指引人类前进的明灯,照亮了华夏几千年的历史。
      伏羲是一个民族文化符号,融合了华夏先民的集体智慧。
      伏里及周边一带,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据《枣庄文物志》记载,在距“伏里遗址”南15公里的峄城区阴平镇马泉河东岸一片土质发红的二层台上曾经出土了300多件新石器时代文化珍品。有石铲、石锛、石磨、石镰、石棒、石球,陶樽、陶豆,另外还有纺轮、网坠、猪牙饰,鹿角器、骨锥、松绿石、玉环等等。
      专家鉴定后认为,此乃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遗存,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的一个部落所在地,加之红土埠周边山丘及女娲冢所在的金陵山红土一样,这里就是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传说由来的依据。
      红土埠遗址位于峄城区分布在马泉河东岸的二层土台上。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40米。因遗址耕土层下是大量烧制陶器遗留下的红烧土,故当地群众为这个古老的土台取名叫“红土埠”,考古工作者便采用这一约定俗成的名称,将其命名为“红土埠遗址”。
      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包含有大波口文化、龙山文化、商周乃至汉代遗物,延续时间长,是原始社会晚期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古遗址。遗址中采集了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文物标本300余件(片),现已修复并陈列在枣庄市博物馆内。据考古证明这里在五六千年前活动着母系氏族部落。
      天津南开大学江月启教授研究后断定,红土埠部落为女娲首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发端。江教授还认为,所谓“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是上古时代一次大地震之后引发水灾、火灾的境况。女娲氏族面对灭顶之灾,无所畏惧,带领部族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搏斗,终于重建家园,使人类得以延续。而这次震灾所在地的阴平红土埠正好就坐落于我国东部自郯城到江西庐山的大断裂带上。峄地今有天柱山,天柱,合“女娲补天”中的”四极”。距离阴平镇五公里有金陵寺,据《峄县志》记载,金陵山“孤绝似陵,复以陵名,而祀女娲,女娲于其上,当为女娲冢无疑”。据史书载,伏羲的后人就在东夷。“伏里村”是“伏羲故里”已经明确无误。








      IP属地:山东3楼2022-09-11 17:58
      收起回复
        炎黄故里—黄丘(今枣庄市台儿庄区)
        枣庄市台儿庄区“偪阳古城”遗址东面是龙河,南面就是“黄丘”,文化积淀层深达几米。偪阳国在炎黄时期称傅墟,夏朝称阳城,商朝称彭城。故城内及城外东部,地面散见许多陶片,以灰陶为主,多为豆、罐、盆之类。陶器除素面外,有的饰有绳纹、凹凸纹。出土文物有砖、板瓦、瓦当、铁渣、铜剑、铜镞、铜印等。石器也偶有发现。清光绪《峄县志·杂记》:“峄地古陶颇多,而以逼阳砖为甲,其制古拙,无文,长尺余,宽半之,质坚,重逾于金石。人得之以为砚,付手民治之,锋刃不能入也。”故城南,群山之阴,古墓成群,常有画像石出土。
        黄帝故里,黄帝城,黄帝陵皆在枣庄市“黄丘”。
        ①《世本》云:“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注:这是中国最早提到黄帝地址与历代帝王谱系的史籍。大彭国与古彭城以及古徐州首府都在枣庄市境内。
        ②《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注:史记晚于世本几百年,司马迁仍称黄帝在彭城,仅把黄帝陵改到陕西桥山以示祭拜先祖,没忘祖
        ③南宋罗泌撰《路史》曰:“黄帝都彭城/寿丘在此山北”说明黄帝出生地寿丘皆在此处。
        ④黄丘“”黄帝陵”在宋元明三朝史料都有明确记载:有碑,禁樵采,置守陵户,至明嘉靖间始毁,前后长达千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9-11 18:39
        回复
          中国最早的古籍记载夏朝在枣庄市古徐州的证据(含文物一览)
          一:《左传》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
          二:《左传》楚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
          三:哀公二十年:诸夏之人莫不欣喜。
          四:钟虺之告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
          五:《左传》“风姓国人以服事诸夏。
          六:《左传》奄征南海,以属诸夏。
          七:薛滕争长:薛夏已立国,应坐首席
          8:邳伯罍铭文:“邳伯夏子自作尊罍”
          9、枣庄本地众多以“夏”命名的村镇。
          10、古籍记载夏朝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正是枣庄蟠龙河。
          注:因抖音字数限制,想了解详实内容的请到“古徐州”吧。
          注:摘自抖音号“强悍的枣庄历史”。
          枣庄是中国境内唯一能拿出炎黄至夏商周历史(都城)的城市。
          夏商时期的方国都在枣庄区域。炎黄至夏商周的都城皆在枣庄境内。
          枣庄地区出土夏.商朝时期方国文物一览。
          1:邳国,邳伯罍
          邳伯罍被山东省博物馆重点收藏,出土于枣庄市峄城区。口沿铸铭文29字,内有"邳伯夏子自作尊罍"字样(证明了夏朝的存在)。"邳",古国名,夏商时期的古国,邳与薛同源,同属奚仲领地。 此文物在枣庄市博物馆陈列的为仿制品。邳国位于枣庄市与邳州搭界处。
          2:杞国,杞伯鼎
          西周晚期青铜礼器。1966年滕州市木石乡南台遗址出土。立耳,折沿,方唇,圆腹,圜底,三蹄足,腹饰凸弦纹。 内壁铸铭文21字:“杞白(伯)每匕乍(邾)(曹)宝鼎,其万年眉寿,子子孙永宝用享”。通高26.5厘米,口径27厘米。杞国是商时封国,姒姓,周武王克殷,求禹后裔,得东楼公,封之于杞(地址在枣庄周边区域)。公元前445年为楚所灭。同铭器见于《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现藏滕州市博物馆。古籍记载杞国与缯国是邻居,与今枣庄市搭界。
          3:宋国:宋公鼎 ,枣庄徐楼东周墓出土宋国宋公鼎以及其它珍贵的宋国青铜重器。宋国始祖是微子,殷纣王同胞兄弟,孔子的先祖,死后葬于微山岛,现每年都开殷商大会,宋国都城在枣庄境内,商丘说就是个笑话。
          4:莱 国文物
          在滕州市博物馆,记者在薛国区域的大韩村遗址看到这些刚被挖掘出来的文物,有陶器,铜剑,铜鼎,青铜戈,还有编磬,十分珍贵。部分文物具有古莱国的印记,对于揭开古莱国(迁莱于郳)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意义。诞生于商朝时期的莱国后期迁移至他的母国枣庄薛国区域(至今在薛国东部还有以莱命名的村庄以及蓬莱阁点将台等遗址)。
          5:大韩村东周墓遗址出土大量具有越国,楚国,燕国,莱国印记的文物,并出土了价值连城的“越王州勾剑”以及惊呆考古专家的车马坑(两坑埋藏十三架车马,全国罕见)。

          以下为宋国文物(出土于枣庄市峄城区徐楼东周墓地)展示少部分文物一览。








          IP属地:山东6楼2022-09-11 19:17
          回复
            商朝国都始终在枣庄市薛国(奄)没有移动(有始有终)就算有迁都也是在薛国区域(比如欢城与邳国)。殷墟只是商奄王朝的王陵墓地与祭祀坑。
            ————————
            1:商朝早期,左丘明《左传》载:奚仲迁于邳,钟虺居薛,以为汤左相(说明商都还在此地)。钟虺发布了著名的“钟虺之郜”解释了推翻夏朝的原因。
            2:商朝晚期,陕西地方诸侯国周太王与商王朝攀上姻亲《诗经·大明》载: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太任有身,生此文王)。
            3:姬昌在母亲的扶持下逐渐壮大,商王朝封姬昌为西伯侯,多年后因商纣王荒淫无道,姬昌之子武王伐纣推翻商朝,周武王把外太公任成后裔任畛复封薛国,),封武王弟弟姬绣于滕国(枣庄境内),封武王侄子伯禽建立鲁国以扼商都薛国,封姜子牙建立齐国以扼莱国(注:莱国是商都薛国奄的后裔附属国,后期莱国又迁到薛国区域,俗称迁莱于郳)。为了安抚商朝子民,周武王也把西周都城按在薛国区域,纵观始末,商朝到西周属于自家人左手倒右手。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组长,先秦理事会会长李学勤明确指出:古籍记载的商朝国都奄就是薛国前掌大遗址,曲阜(鲁国)连商朝地层都没有。商丘更是笑话,商丘历史只能达到汉朝中期,从出土文物即可看出来,包括今徐州的出土文物,出土文物与古徐州首府的演化过程完全吻合。
            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朝文物2万多件,文物之多,之精美全国罕见。中国出土商朝车马坑仅有三处,薛国(奄)独占两处(含殷墟,殷墟来自商奄薛国),另一处是陕西的老牛坡遗址出土一套车马,其中薛国前掌大出土车马豪华程度远高于河南殷墟与陕西老牛坡出土车马,枣庄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车马镶嵌着海贝与金珀,并出土了八鼎,有说是九鼎。










            IP属地:山东14楼2022-09-11 20:43
            收起回复
              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朝文物2万多件,文物之多,之精美全国罕见。中国出土商朝车马坑仅有三处,薛国(奄)独占两处(含殷墟,殷墟来自商奄薛国),另一处是陕西的老牛坡遗址出土一套车马,其中薛国前掌大出土车马豪华程度远高于河南殷墟与陕西老牛坡出土车马,枣庄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车马镶嵌着海贝与金珀,并出土了八鼎,有说是九鼎。
              商朝文物一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9-11 20:54
              收起回复
                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朝文物一览。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9-11 21:12
                回复
                  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朝文物2万多件,文物之多,之精美全国罕见。中国出土商朝车马坑仅有三处,薛国(奄)独占两处(含殷墟,殷墟来自商奄薛国),另一处是陕西的老牛坡遗址出土一套车马,其中薛国前掌大出土车马豪华程度远高于河南殷墟与陕西老牛坡出土车马,枣庄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车马镶嵌着海贝与金珀,并出土了八鼎,有说是九鼎。
                  薛国前掌大遗址出土商朝绿松石一览。









                  IP属地:山东19楼2022-09-11 21:42
                  回复
                    枣庄市薛国“前掌大商代遗址”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给我们勾画出了商代薛国的繁荣景象。当地有俗语:抓把土既能出现文物,说明薛国区域的文物之多,遗址之多。
                    前掌大出土商朝玉器精粹一览。











                    IP属地:山东20楼2022-09-11 22:12
                    回复
                      枣庄市薛国“前掌大商代遗址”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给我们勾画出了商代薛国的繁荣景象。当地有俗语:抓把土既能出现文物,说明薛国区域的文物之多,遗址之多。
                      前掌大出土商朝玉器精粹一览。











                      IP属地:山东21楼2022-09-11 22:16
                      回复
                        枣庄市薛国“前掌大商代遗址”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给我们勾画出了商代薛国的繁荣景象。当地有俗语:抓把土既能出现文物,说明薛国区域的文物之多,遗址之多。
                        前掌大出土商朝玉器精粹一览。











                        IP属地:山东22楼2022-09-11 22:19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2-09-11 22:57
                          回复
                            “大君有命 开国承家——枣庄市小邾国历史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15/doc-ifxeuwws4461615.shtml
                            140件小邾国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 揭千年古国神秘面纱-中新网http://wine.chinanews.com/cul/2018/10-12/8648431.shtml
                            枣庄市小邾国号称东方君子之国,是纪念左丘明,墨子,鲁班三君子。小邾国“邾娄文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的显学文化与墨子的墨家学说都起源于这里,孔子母亲颜氏也来自小邾国。小邾国人编著了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的历史史实,颜友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史鼻祖左丘明的《左传》《国语》《世本》。孔子的《春秋》《诗经》《尚书》。墨子的《墨攻》。枣庄兰陵荀子的《荀子》。注;孔子的春秋一书来源于小邾国春秋(后期失传,被灭迹)。考古学家,李世学家一致认定:左丘明不撰《左传》孔子不撰《春秋》春秋之前的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已经晚于枣庄人的古籍上千年(里面真实度已经大打折扣)。小邾国是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苦苦寻找上千年的古国,自唐朝的史官就开始寻找小邾国,直至2002年才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发掘出来,众多带铭文的青铜器震惊了世人,震惊了考古界与史学界,世界各地的颜姓,倪姓人家纷纷前来认祖归宗。为什么历代学者都在寻找小邾国?因为小邾国是书写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历史的始祖,能证明炎黄至夏商周历史的真实性,小邾国的文化价值巨大,国不在大小,小邾国的厉害之处是笔杆子。











                            IP属地:山东29楼2022-09-12 10:48
                            回复
                              “大君有命 开国承家——枣庄市小邾国历史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https://news.sina.com.cn/o/2018-10-15/doc-ifxeuwws4461615.shtml
                              140件小邾国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 揭千年古国神秘面纱-中新网http://wine.chinanews.com/cul/2018/10-12/8648431.shtml
                              枣庄市小邾国号称东方君子之国,是纪念左丘明,墨子,鲁班三君子。小邾国“邾娄文化”是孔子的老师,孔子的显学文化与墨子的墨家学说都起源于这里,孔子母亲颜氏也来自小邾国。小邾国人编著了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的历史史实,比如;颜友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国史鼻祖左丘明的《左传》《国语》《世本》。孔子的《春秋》《诗经》《尚书》。墨子的《墨攻》。枣庄兰陵荀子的《荀子》。注;孔子的春秋一书来源于小邾国春秋(后期失传,被灭迹)。考古学家,李世学家一致认定:左丘明不撰《左传》孔子不撰《春秋》春秋之前的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汉朝第六位皇帝汉景帝时期的司马迁《史记》已经晚于枣庄人的古籍上千年(里面真实度已经大打折扣)。小邾国是中国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苦苦寻找上千年的古国,自唐朝的史官就开始寻找小邾国,直至2002年才在枣庄市山亭区东江村发掘出来,众多带铭文的青铜器震惊了世人,震惊了考古界与史学界,世界各地的颜姓,倪姓人家纷纷前来认祖归宗。为什么历代学者都在寻找小邾国?因为小邾国是书写炎黄至夏商周春秋之前历史的始祖,能证明炎黄至夏商周历史的真实性,小邾国的文化价值巨大,国不在大小,小邾国的厉害之处是笔杆子。
                              小邾国被盗文物流落世界各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安徽博物馆等。











                              IP属地:山东30楼2022-09-12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