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战吧 关注:950,781贴子:31,334,862
  • 15回复贴,共1

请问吧友们看这几段内容有“既视感”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下放图)这些内容来自一本三十多年前的旧书《楚辞的文化破译》,作者萧兵。所摘内容出自书中对比屈原《天问》中的“问句体”格式与少数民族民俗歌舞中的“对唱”“打歌”等表演唱词(可以类比电影《刘三姐》中的所有唱段)的章节。


IP属地:陕西1楼2022-08-19 23:15回复




    IP属地:陕西2楼2022-08-19 23:16
    回复
      楼主的观点是:尽管少歌中的Revue表观上看来是兵器间的战斗占据主要位置但不可因此忽略口头上的交锋,这里Revue似乎可以尝试与上文所举出的“赛歌”“打歌”等形式加以对比,或许可以为少歌提供一个新的阐释思路。(如果已有相似主题的文章还请吧友推荐,必修教材已读)


      IP属地:陕西3楼2022-08-19 23:17
      回复
        当然还可更进一步,既然已经涉及了民俗仪式的领域,不妨尝试将少歌放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下,广泛借助世界各地的文化资料(民俗、仪式神话、文学等等)多角度的对其进行阐释。


        IP属地:陕西4楼2022-08-19 23:17
        回复
          例如原型批评,该流派以将表层叙述抽象为深层结构著称,其最主要的成果为“四段原型”的阐发: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的经历往往与太阳的运作是高度对应的:以《吉尔伽美什》为例,表层叙述中先后为化敌为友的传奇经历;战胜芬巴巴和天牛的喜剧性胜利;战友逝去的悲剧与英雄探求失败的结果;这便与太阳的初升,上升,下降,沉底完全对应。该模式是否在少歌中也有体现?另外根据原型批评的理论“神明世界中的中心运动是某个神的死与复活”,这在少歌中是否也有体现?


          IP属地:陕西5楼2022-08-19 23:17
          回复
            又如“歌剧”本身,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戏剧起源于原始时期初民的祭祀活动,很多神话传说或戏剧表演的情节或多或少都保留了一些仪式的残留, 由于此类残留早已原型的形式潜藏于人类的整体文化中了,创作者在设计情节时甚至可能是无疑是使用的,那少歌中是否也存在这种现象?对“仪式——戏剧”这一演化过程的梳理我想也能获得新的少歌阐释思路。


            IP属地:陕西6楼2022-08-19 23:17
            回复
              再如众所周知少歌中使用了数量众多的符号象征,这一方面有很多文章都有所提及并作出分析。若将这些符号同样置于原型批评的大背景下再进行阐释,也能获得很多新的结果吧?


              IP属地:陕西7楼2022-08-19 23:17
              回复
                楼主确实有进一步完善和实现上文所提及的几种思路的想法,由于涉及内容较多暂分四个主题:文学作品的仪式起源、太阳英雄的原型模式、少女歌剧的符号解读和独立性相对较高的“刀光剑影与唇枪舌剑”。目前已基本完成资料搜集阶段,TV动画也已再演并做了较为详细笔记 ,楼主可以自信的说上述想法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如果吧友们看过类似主题的文章还请推荐一下(必修教材已读)(


                IP属地:陕西8楼2022-08-19 23:17
                回复
                  由于整理资料和再演做笔记精力消耗过大,楼主现在仿佛失去了闪耀一般(全文应该会在几个月内完成吧,心虚


                  IP属地:陕西9楼2022-08-19 23:19
                  回复
                    好!先插个眼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8-19 23:24
                    收起回复
                      二楼那首诗我最先想到的就是任性高速公路开场香子和双叶的那个定场诗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8-19 23:32
                      收起回复
                        什么少歌人类学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8-20 01: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