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吧 关注:258贴子:4,755
  • 7回复贴,共1

钟离之战的一些内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30 22:21回复
    五七校长、正气浩然王景兴、军事狼牙.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钟离之战功劳对比
    首先要明确谁是主帅
    五年,魏托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预焉,而【受景宗节度】。诏景宗顿道人洲,待众军齐集俱进。——《梁书曹景宗传》
    五年,魏中山王元英寇北徐州,围刺史昌义之于钟离,众号百万,连城四十余。高祖遣征北将军【曹景宗】,【都督众军二十万】以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高祖诏睿率豫州之众会焉。睿自合肥径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人畏魏军盛,多劝睿缓行。 ——《梁书韦睿传》
    六年,魏军攻钟离,诏左卫将军【曹景宗督众军】为援,进据邵阳。惠绍与冯道根、裴邃等攻断魏连桥,短兵接战,魏军大溃。——《梁书张惠绍传》
    五年,魏中山王英攻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武帝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援焉,而【受景宗节度】。诏景宗顿道人洲,待众军齐集俱进。 ——《南史曹景宗传》
    若二人皆提及,也是以曹景宗为尊,韦睿在后。
    癸巳,【曹景宗、韦睿】等破魏军于邵阳洲,斩获万计。—— 《梁书武帝本纪中》
    癸巳,【曹景宗、韦睿】等破魏师于邵阳洲,斩获万计。—— 《南史梁本纪上》
    六年四月,高祖遣【曹景宗、韦睿】帅众二十万救焉,既至,与魏战,大破之,英、大眼等各脱身奔走。——《梁书昌义之传》
    六年,帝遣【曹景宗、韦睿】率众二十万救焉,大破魏军。义之率轻兵追至洛口而还。——《南史昌义之传》
    有人拿龙环御刀论证韦睿地位最高,然而孤证不立,仅见于南史韦睿本传,更何况这与其他诸多史料严重矛盾。本纪与他人列传,无疑比专美传主的本传可信的多。
    【《南史•曹景宗传》曰:五年,魏中山王英攻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武帝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援焉,而受景宗节度。诏景宗顿道人洲,待众军齐集俱进。景宗欲专其功,乃违敕而进,遇暴风卒起,颇有沉溺,复还守先顿。帝闻之曰:“此所以破贼也。景宗不进,盖天意乎?若孤军独往,城不时立,必见狼狈。今得待军同进,始可在大捷矣。”
    《韦叡传》曰:武帝遣征北将军曹景宗拒之。次邵阳洲,筑垒相守,未敢进。帝怒,诏睿会焉,赐以龙环御刀,曰:“诸将有不用命者斩之。”
    观此传,则景宗失在逗遛;观彼传,则景宗失在轻进;观此传,则武帝怒景宗之不进;观彼传,则武帝幸景宗之顿军。且龙环御刀之赐,义得端杀,何故复受景宗节度乎?此南史两传之自相抵牾者也。——《史纠》】
    看到此处,钟离之战主帅是谁,想来不言自明。
    然后具体功劳对比
    韦睿
    【1】及时救援
    上命豫州刺史韦睿将兵救钟离,受曹景宗节度。睿自合肥取直道,由阴陵大泽行,值涧谷,辄飞桥以济师。
    【2】败杨大眼
    杨大眼勇冠军中,将万馀骑来战,所向皆靡。睿结车为陈,大眼聚骑围之,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洞甲穿中,杀伤甚众。矢贯大眼右臂,大眼退走。
    【3】一夜筑城
    睿于景宗营前二十里,夜掘长堑,树鹿角,截洲为城,比晓而营立。元英大惊,以杖击地曰:“是何神也!”
    【4】击败元英
    明旦,英自率众来战,睿乘素木舆,执白角如意麾军,一日数合,英甚惮其强。
    【5】御守有方
    魏军又夜来攻城,飞矢雨集,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睿不许。军中惊,睿于城上厉声呵之,乃定。
    【6】决战服从萧衍指示,火攻桥南
    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
    曹景宗
    【1】挫魏军锋锐
    魏连战不能却,杀伤者十二三,自是魏军不敢逼。景宗等器甲精新,军仪甚盛,魏人望之夺气。
    【2】联络昌义之
    景宗虑城中危惧,募军士言文达等潜行水底,赍敕入城,城中始知有外援,勇气百倍。
    【3】败杨大眼
    魏大将杨大眼对桥北岸立城,以通粮运,每牧人过岸伐刍槁,皆为大眼所略。景宗乃募勇敢士千余人,径渡大眼城南数里筑垒,亲自举筑。大眼率众来攻,景宗与战破之。
    【4】筑赵草城
    因得垒成,使别将赵草守之,因谓为赵草城,是后恣刍牧焉。大眼时遣抄掠,辄反为赵草所获。
    【5】决战服从萧衍指示,火攻桥北
    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春水生,淮水暴长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淮水为之不流。
    【6】把握战机追击
    景宗令军主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
    【7】战后遣献捷,振旅等
    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高祖诏还本军,景宗振旅凯入,增封四百,并前为二千户,进爵为公。诏拜侍中、领军将军,给鼓吹一部。
    综上所述,曹景宗是南梁二十万大军的主帅,而且不是那种挂名的主帅,是韦睿的上司,实打实出了大力,起码分走韦睿一半功劳。(周瑜因为赤壁之战跟程普并为左右督都被黑成啥样了,韦睿直接给曹景宗打下手,按黑周瑜的理论岂不是比周瑜还不如)


    IP属地:上海2楼2022-05-30 22:23
    回复




      IP属地:上海4楼2022-05-30 22:28
      回复
        看样子韦睿负责南岸战事,曹景宗负责北岸战事。此战曹景宗、韦睿、昌义之三人应并为首功。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31 12:20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7-13 17: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