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兽吧 关注:9,735贴子:132,197
  • 5回复贴,共1

海峡深处谁人家——晚更新世泉州哺乳动物群小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人第一贴。本贴主要介绍泉州石狮海域及周边地区的台湾海峡动物群。中学生能力有限,望各位大佬指教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5-20 20:31回复
    前传 巨兽出水
    1998年11月,石狮祥芝港。
    这里,是台湾海峡的一部分。海岸线两端高高翘起,犹如闽南建筑上的燕尾脊般耸立,又像张开的双臂在拥抱大海。岸边堆满被岁月斫雕为朴的大石块,突兀于海上的礁石粗砺而刚毅,沿海岬壁则势如屏障,滚滚而来的洋流到了这里,瞬时变得柔静而沉缓。在这个一个充满活力的小渔港中,每天远航归来的渔船在这里缓缓靠岸,新鲜渔获在这里被吊车一筐筐地运送上岸,当渔民们在挑选满当当的渔获时,一块形似鹿角的骨头吸引了老渔民蔡久芳先生的注意,出于好奇心,蔡先生将其从渔民手中接过来,想留下好好研究一番,可一不小心竟给弄断了。在此后几天里,渔民们又连续捞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骨头,引起了蔡先生的关注,受过教育的他想到了有关化石的知识,怀疑它们可能就是书中所说的化石。
    祥芝港风光,图源泉州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5-20 20:34
    回复
      一次偶然的机会,蔡久芳在《泉州晚报》上看见了一篇考古报道,文中提及了考古人员刘志成的名字,蔡先生立马产生了邀请其来看看的想法。由于未曾谋面,蔡先生便将电话打到了《泉州晚报》编辑部,接电话的是编辑林少川。在听了蔡先生的叙述后,林少川预感到此事的不寻常,于是马上联系了刘志成先生,二人驱车前往石狮祥芝港。
      1999年,刘志成(右)和林少川(左)向人们展示在石狮祥芝出水的部分化石,图源泉州网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5-20 20:36
      回复
        受石狮沿海地区渔业生产习俗的影响,渔民在海上捕捞作业时,只要打捞到骨骼,无论是历代死于海难的渔民遗骨,或者其他动物骨骼,在绝不随便丢弃,而是用水洗干净后用红纸包裹,集中到一类被称为万阴宫的海边小庙烧香祭拜,等庙中堆满骨头后再选择日子就地掩埋或焚烧。在蔡先生陪同下,二人在小庙里的化石一袋袋取出过目,其中的化石标本竟多达400多件。万阴宫这座不起眼的小庙,从此引起人们关注。
        次年2月,石狮市文化馆派工作人员前往祥芝港,并初步鉴定出麋鹿角,水牛掌骨等标本。随后,《石狮消息报》等报纸率先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石狮海域的这批化石引发各界关注。自发现20多年来,石狮博物馆的研究员已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一幅波澜壮阔的巨兽画卷在人们面前徐徐铺开。
        石狮祥芝港万阴宫,图源央视新闻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5-20 20:37
        回复
          沧海桑田 昔日故土今何在
          今天的台湾海峡北通东海,南抵南疆,是沟通祖国大陆与台湾岛的重要纽带。那么,在浩瀚的大海深处为何会出现如此多的古哺乳动物化石?自第四纪以来出现的几次气候变化,也许会给我们提供答案。
          进入第四纪后,地球至少发生了4次大规模的冰期,间冰期的交替,地球环境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冰期高纬度地区往往形成大面积的冰盖,海平面下降;而间冰期气候转暖,冰川消融,低地重新变回海洋。冰期,间冰期的交替也影响着动物群落的组成,动物随着冰盖的进退大规模迁徙,一些类群因环境的剧烈变化而消失,其他类群在新的生存竞赛中脱颖而出。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20 20:39
          回复
            到了距今约两万年前的晚更新世,地球迎来了自有冰川出现以来气温下降幅度最明显的时期——末次冰期。在末次冰期最高峰的时候,全球气温平均下降12℃,海平面下降幅度最大可达140米,我国大片浅海海域露出成为陆地,平均水深仅有40米的台湾海峡也露出海面,仅剩下澎湖海沟的南段与南海相连。此时我国沿海地区构成了一个从渤海经黄海,东海直至台湾海峡的带状低地,这些露出成陆的地方面积约占原有海域的2/3,形成与我国内陆地区有着极大反差的地貌形态与生态景观。同时,受到北风和西北风的影响,北纬30度以北的地区沙漠化现象显著。但台湾海峡由于东有高高屹立的台湾中央山脉,西有不断隆起、阻挡寒风的闽浙山地,抵御了风沙的侵袭,构成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带,当时的台湾海峡没有浪涛,没有暗礁,只有一片连绵起伏的低洼土地,河流纵横,丘陵、湖泊、沼泽点缀,到处草木繁盛,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成为哺乳动物的理想家园。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海峡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同时代台湾岛和福建内陆发现的化石有着明显不同。在石狮海域出土的化石既有纯粹的南方热带,亚热带动物群,也有数量庞大的长江——淮河动物群,甚至有少量来自北方干冷草原的动物成员,如此混杂的组成,体现出了台湾海峡动物群的独特性质。石狮海域的大多数化石被打捞出来时并没有流水搬运或搬运过程中的磨损现象,基本排除了化石经河流冲刷到海底的可能性,大概率属于原地埋藏。来自北方地区的动物群也许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沿着我国沿海出露的低地南下来到台湾海峡,并在此定居下来。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揭密石狮海域动物群的主要成员。
            末次冰期哺乳动物南迁示意图,图源《远古的家园》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5-20 2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