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阿耐吧 关注:30贴子:3,147
  • 0回复贴,共1

真正成熟的人,从不活在自己的思维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者2021/10/17 20:06:13
听过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困住你,只有你能困住自己。”
人活一世,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心里装错了东西。
不活在别人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才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不要活在自己的情绪里
网上有这样一句话:
生活中90%的烦恼,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反应带来了烦恼。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沉溺在自己的情绪里太久。
有一位作家在打车时,无意间坐了一辆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车。
车里干净整洁,不仅提供可乐、果汁、热咖啡,还有不同的报纸及各电台的广播节目单。
他刚上车,司机就递给他一张精美的卡片。
卡片上写着:在友好的氛围中,将我的客人最快捷、最安全、最省钱地送达目的地。
作家好奇地问司机:
“为什么别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抱怨堵车,抱怨收入,而你却这么喜悦,还提供这么周全的服务?”
司机回答道: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其他人一样,经常抱怨。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在广播里听到:“停止对日常生活的抱怨,能让任何人走向成功。”
所以,我决定改变自己。
《格言联璧》中有言:“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生而为人,有情绪是本能,不被情绪牵制才是本事。
情绪就像水,宜疏不宜堵。
改变自己的心态,才不会让负能量在我们心中堆积。
不要活在自己的认知中
曾在杂志上看到一个寓言:
上帝想改变一个乞丐的命运,就化作一个老翁前来点化他。
他问乞丐:“假如我给你1000元钱,你如何用它?”
乞丐马上回答说:“我可以买一部手机呀!这样就可以用手机和各个地区联系,哪里人多,就去哪里乞讨。”
上帝很失望,又问:“假如我给你10万呢?”
乞丐说:“那我可以买一部车,这样我以后出去乞讨就方便多了。”
上帝很无奈,接着说:“假如我给你1000万呢?”
乞丐激动地说:“我可以把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区买下来!”
上帝略感欣慰。
这时乞丐突然补充一句:“到那时,我可以把我领地里的其他乞丐全都撵走,不让他们抢我的饭碗。”
最后,上帝无奈地走了。
很多时候,真正限制一个人的,不是经济上的贫穷,而是认知上的。
认知贫困,是一个人最大的贫困。
乞丐的认知,永远停留在乞讨上。
所以,即便拥有1000万,他的命运还是被框在了“如何乞讨”上。
人生在世,世事无常,如果太固执就容易走进死胡同。
想要改变,就必须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否则就会白白错过大好机会。
不要活在自己的经验里
说一个发生在美国休斯顿的真实故事。
2017年,飓风哈维登陆休斯顿,3天之内降雨50英寸,整个城市都陷入了一片汪洋之中。
其实,早在飓风登陆前一周时,气象学家谢博德博士就写过一篇文章,预测这次飓风可能会造成40到50英寸的降雨量。
但市民们看到后完全没当回事儿。
为什么会这样?
休斯顿当地虽然经常下雨,但之前全年的降雨量也才34英寸。
谢博德博士所预言的“短时间内降雨40到50英寸”,已经超过了休斯顿市民能够理解的范围:“几天之内就下完一整年的雨?这怎么可能!”
因为和过去的经验发生冲突,所以休斯顿市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我看到了预警,但没想到真的会这么糟糕。”
生活中的大多数人,和休斯顿的市民一样,容易被过往经验的束缚,结果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有位作家说过:
过去的已成为过去,每一天都是新的,经验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可贵。
为了避免被经验缚住手脚,要时时将自己清零。
人生的无限可能,往往就藏在每一次清零之后。
不要活在自己的过去里
《平凡的世界》里有句话说得好: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
有时候不是烦恼选择了人,而是人主动选择了烦恼。
有这样一个故事。
年轻人整天愁眉苦脸,为了让自己快乐起来,他不远万里,找禅师求教。
禅师看年轻人背着巨大的包裹,就问年轻人包裹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年轻人说,里面装的是他以前的眼泪、痛苦和挫折,它们很宝贵,所以他时刻背着它们。
禅师没说什么,示意年轻人和他一起坐船渡江。
船靠岸后,禅师让年轻人把船只扛着,继续赶路。
年轻人很不解:“大师,这船太重了,普通人的肩膀,是扛不动的。”
禅师点点头:“你说对了,太重的东西,背上后就会寸步难行。”
这下年轻人顿悟了,人要想走远路,必须看淡来路,才能轻松上路。
常言道:有心者,有所累;无心者,无所谓。
人生何必纠结过往,只要放下便是晴天。
不活在自己纠结中的人,才能大步迈向未来。
每个人大脑中都有思想牢笼,这座牢笼由经验打造,牢不可破。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活在自己的情绪和过去的经验当中,也不会活在一个狭隘的认知里。
从今天起,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总有一天,你会打开这座思维的樊笼。
那天,你便不再是从前的自己。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洞见Allergy,来源:洞见。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2-20 10: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