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吧 关注:96,915贴子:474,101
  • 16回复贴,共1

转一篇已故的段清波教授的文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名为《帝国体制下独立陵园制的发展演变》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2-01-11 13:12回复
    一、独立陵园制的确立与完善
    商周两代实行集中公墓制的埋葬方式。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观察来看,所谓集中公墓制,是指王室、诸侯国君与其夫人或宗族成员,死后实行多代集中埋葬在同一公共墓地的制度。集中公墓制对应的是贵族阶层,平民阶层也有自己的墓地,称为邦墓,公墓与邦墓制对应的社会治理体系大致是王国制。与“集中公墓制”相比,“独立陵园制”是一种新出现的墓地形态,指的是以一位皇帝为中心规划布局,拥有独自的陵园名称,以垣墙或壕沟等屏障界定出一定规模的陵园范围,并且能够透过墓上建筑,如寝殿、便殿、寺园吏舍、陵邑等,形成一套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墓地制度的陵园建制,它所对应的是皇帝专制下推行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帝国体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11 13:13
    回复
      春秋时期的雍城秦公墓地以隍壕或兆沟为界表示一定的地理划分,但其整个陵园内包含多代国君,每代国君均拥有相对独立的陵园,各陵园之间相距不远,且尚未有独立名称和相对完备的墓上礼制建筑(图一)。因此,该墓地仅为独立陵园制的萌芽形态。到了战国时期,依旧有部分诸侯国继续实行集中公墓制,但战国中后期的秦王陵园、秦芷阳陵区、中山王陵、赵王陵、辉县魏王陵等国君陵已分散埋葬,除秦芷阳陵区四座陵园皆称“东陵”,其余列国诸陵均已有独立的陵园名称、完备的墓上管理体系。可见战国时期应为集中公墓向独立陵园的过渡阶段,战国中后期开始出现独立陵园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1-11 13:13
      回复
        春秋时期的雍城秦公墓地以隍壕或兆沟为界表示一定的地理划分,但其整个陵园内包含多代国君,每代国君均拥有相对独立的陵园,各陵园之间相距不远,且尚未有独立名称和相对完备的墓上礼制建筑(图一)。因此,该墓地仅为独立陵园制的萌芽形态。到了战国时期,依旧有部分诸侯国继续实行集中公墓制,但战国中后期的秦王陵园、秦芷阳陵区、中山王陵、赵王陵、辉县魏王陵等国君陵已分散埋葬,除秦芷阳陵区四座陵园皆称“东陵”,其余列国诸陵均已有独立的陵园名称、完备的墓上管理体系。可见战国时期应为集中公墓向独立陵园的过渡阶段,战国中后期开始出现独立陵园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2-01-11 13:13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1-11 13:14
          回复
            战国至秦代的二百多年,是古代中国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变革时期,以血缘为基础的分封制走向彻底的衰败;新兴势力的崛起,打破了血缘制,以地缘为基础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因素逐渐出现。在这一社会治理体系巨变过程中,秦人的区位优势和自秦孝公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帮助秦人率先突破体制藩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据文献记载,秦始皇几乎是自即位之初便开始营造自己的陵墓,经研究,现在看到的秦始皇帝陵园内外的遗存均是在李斯担任丞相的秦始皇晚期形成的,是伴随着帝国文明、中央集权体制的基本确立,按照新的帝国理念设计和建造的。秦始皇帝陵园已经完全具备独立陵园所需的四大要素,成为独立陵园制正式确立的标志。而且陵园规模与其陵墓封土一样愈发庞大,可谓厚葬理念“以大为荣”的直观展现。此外,它的选址完全没有为秦帝国后世陵墓位置考虑,尽显帝陵的神圣不可侵犯和始皇帝唯我独尊的集权意识(图二)。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2-01-11 13:14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1-11 13:15
              回复
                在帝国社会治理体系形成的初期,与皇帝相关的各类建筑一定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含义。多数学者赞同陵园若都邑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的形成,是秦始皇雄踞天下的思想再现,贯穿着秦始皇希望在全社会快速树立起帝国信念,以及实现有效地对帝国治理、恢复社会秩序和快速强大国家的渴望。与此同时,作为第一个中央集权帝国,民众心中大一统的国家概念尚未成熟;而承载着社会教化示范作用的帝王陵墓,其陵园借助封土、三出阙、外藏系统等要素,能够彰显超越皇帝个人生活之上的帝国理念,强化民众大一统的国家意识。
                西汉帝陵全方位地继承了秦始皇陵寝制度并有所发展,包括帝陵陵园的内部设施、布局以及朝向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2-01-11 13:15
                回复
                  准确地说,秦代与西汉共同面临着制度变革的要求,面对这类挑战,或选择对现有体制的全面重建,或选择建立一个更加封闭的体制来应付。秦人选择了在商鞅变法基础上创建新的社会治理体系的做法,但秦始皇过快的变革节奏与社会发展规律相排斥,失败在所难免。汉代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在改革过程中放慢步伐,创造出一种能够容纳社会变革,适应新环境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经过连年的征战,社会需要缓冲,因此,西汉初期直到武帝,采取的是休养生息的治国方略,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人民的生活也得到改善。西汉初期的休养生息为西汉中期之后的系列变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为了配合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大型行动,君权至上与强化中央集权的要求又一次被提出。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2-01-11 13:16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1-11 13:16
                    回复
                      这种不同于秦代的治理体系使得西汉帝陵在承袭秦代陵寝制度的基础上也展现出其独特的面貌。例如,西汉帝陵与秦陵一样都有明确的兆域、独自的名称,以及功能齐全的陵寝制度。西汉早期帝后在一座陵内异穴合葬,帝后陵坐西朝东,继承了秦陵“崇东”的传统(图三)。西汉帝陵和陵园的建筑布局受都城建制的影响,帝陵、后陵、陵墓和正门的位置与长安城内的宫殿布局形制非常接近。从文帝开始,帝、后各建一座陵园。从景帝阳陵开始,寝殿移到帝、后陵的陵园之外修建,创立了“陵旁立庙”的制度。陵园附近还有众多的功臣贵族陪葬墓,其中外姓功臣的加入成为西汉帝陵作为独立陵园的一个新的特点。西汉晚期以儒学理论为基础对郊祀体系和宗庙体系进行改革,自元帝渭陵开始,陵园及其内部分陪葬墓的方向由东向变为南向(图四)。西汉晚期的帝陵陵园开始出现具有内外两重墙壕结构的陵园形态。从汉元帝开始,陵园设置的外藏系统观念也开始出现变化,陪葬坑的数量急剧下降,直至东汉时期外藏系统弱化甚至消失;从此阶段开始,陵邑制度彻底消失。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1-11 13:16
                      回复
                        总之,西汉初期、中期及晚期的独立陵园随着政治制度的变革、儒学改造运动的开展等产生了诸多变化,这些变化与每一个阶段社会治理体系、国家主导文化的前进相始终,反应的正是不同时期当政者的政治理念和社会主流思想。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2-01-11 13:17
                        回复
                          先转这么多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1-11 13:17
                          回复
                            很棒!辛苦楼主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2-01-11 23:14
                            回复
                              请教(是真的诚心求教)楼主,您说的文帝陵是“帝、后各一独立陵园”。那是不是意味着文帝陵和窦皇后陵分别属于各自独立的两座陵园,而非“同茔异穴”式的一陵两墓陵园呢?


                              IP属地:浙江17楼2022-01-12 03: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