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学椅吧 关注:3,741贴子:26,144

99%人体工学椅靠背难受的原因是:骶骨后撤,腰线凸起、肩背缺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申明三个重点概念!!!
1:椅背最为凸出的点绝对不应该是腰线位,而是骶骨位。首先我们看到【右侧图片】椅背最凸出的部位不是腰线而是骶骨位置,一个短小垂直的面完美的支撑了人体的骶骨。没错!骶骨需要的就是一个近似于垂直的小短面,提供一个横向前推的支撑力。
2:腰椎区间需要的压根不是什么向前凸起的【腰托】,而是一个具有向上承托属性轻微后仰的斜面,人体工学椅所设计的那种向前横向怼人的【腰托】对于腰部乃至【腰托】下方的骶骨没有丝毫的承托性。要切记一个基础理论就是:承托属性必定是建立在一个托举矢量向上的倾斜面上,而非一个作用力横向向前的点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把腰椎理解成一片、一个面,而不是人体工学椅想象的一个横切点。
3:腰椎在向上与胸椎的连接部分【右侧图片由下向上数第一根红线处】会自然形成一个过渡十分柔和的曲面,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腰线以上肩部以下的胸椎这个区间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微微向前弯曲的,近似于垂直地面的轻度后倾斜面。
是不是几乎所有人体工学椅厂商都告诉你假如你坐上他们家的椅子,你的脊椎曲线就会像左图【参考左侧的图】一样与椅背完美贴合?于是你信以为真花了几大千买回家组装几个钟头满怀期待的坐上去一试却惊恐发觉这椅子靠背怎么一点都不贴身呢?感觉就是腰部一根棍子似的东西怼着自己上肢向前倾【参考中间的图】,而身体其余部位则完全靠不到背。于是你主动调动上肢肌肉力量努力挺腰逼迫上肢坐姿模仿站姿腰椎曲度,终于你的后背靠到椅背了,然而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你又感觉浑身疲惫紧绷,身心无法放松,难以专注投入游戏、工作。
问题原因是百分之99的人体工学椅设计师都是大煞毙!人体站姿、坐姿根本就是两种不同姿态,你说怎么可能勉强脊椎始终维持同一曲度?那些椎间盘突出神教又会跑出来跟你说腰椎不时刻保持站姿曲度就会椎间盘膨出、腰椎曲度反弓,那么多弓着腰侧卧睡觉的也没见人家就睡腰突了啊?人体的脊椎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不断运动变换姿态的结构,你担心脊椎反弓,就多运动,多站坐交替。如果你的椅背是可以完美贴合承托你的骶骨和腰椎曲线,就可以抵住你的椎间盘使其不存在突出的可能性。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站姿与坐姿在人体重心和肌肉韧带的拉伸受力结构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你逼迫腰椎坐姿与站姿时一样的垂直角度,那么必然造成上肢向后的重心延展得不到释放,同时腰椎与大腿之间夹角过小,进而导致你的腰椎肌肉与韧带过度的拉扯紧绷无法放松。
大家再来看到【中间这幅图】,我勾勒出这一条红线才是背部曲线松弛状态下在人体工学椅上呈现的姿态。首先这种人体工学椅的椅背骶骨是支撑缺位的,一个过分后撤前倾的椅背骶骨设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骶骨为了与其贴合产生了骶骨前倾的姿态,而骶骨前倾进一步牵连的就是整个上肢的前倾。认真观察过坐姿的人肯定都知道,人体在坐下的时候需要松弛肌肉韧带势必会有轻微幅度的腰腹内收【俗称弯腰】,在骶骨被迫前倾的姿态下再加持腰腹的内收,那么上肢必然会是我红线中所勾勒的前倾姿态。这就是你们为什么坐在人体工学椅上总感觉背部靠不到靠背的症结所在。
人体工学椅的腰线位置都有一个凶猛剧烈的凸起,美其名曰【腰托】。然而在我看来那压根不是什么腰托,而是腰推。承托任何物体需要的是一个存在向上矢量的支撑面,而不是一个傻傻的与腰线平齐的栏杆。这根名为【腰托】的栏杆实际作用只是在把你的腰往前怼,而并不是向上托起。所以你只感觉全身被这个名为【腰托】的东西怼着往前倾,却丝毫感受不到承托的卸压感。于是你把【腰托】的位置降到最低,努力的后仰身躯让腰部多多少少可以把体重承托在【腰托】上一点。结果因为上肢后仰的姿态又致使你的骶骨从前倾转变为后倾姿态,最终的结局就是你为了让腰部得到所谓的【腰托】承托,你的骶骨离开了椅背,你的背部却依然靠不到椅背。这就是为什么你感觉人体工学椅的靠背接触面仿佛只有一根细窄坚硬的【腰托】,而骶骨与肩背是全面支撑缺位的原因。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坐姿不可能长期维持站姿的腰椎曲度,骶骨需要的是一个近似于垂直地面的支撑面去横向支撑,而腰椎则是需要一个后倾的斜面去产生矢量向上的支撑力。人体工学椅设计所犯下最大的错误!就是错把腰部当做成了一个点,企图以一个横向的力量去把腰椎往前推;然而腰椎是不止一节骨头的,腰椎确切来说应该是一片骨头。这一片骨头需要的是一个适度后仰的斜面去进行绵密贴合的承托。意识不到这一点,人体工学椅就永远是反人体工学的智商税。
下面我们来看到【右侧图片】,这一组是来自高铁动车组的蓝色椅子。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抱怨人体工学椅难受的人很多,但是抱怨动车椅子难受的人却只凤毛菱角。为什么这么一张不可调节的椅子反而适应性、舒适度那么高呢?因为它才是真正的人体工学椅。市面上绝大多数人体工学椅所共同犯下的一个致命设计错误就是将椅背位于腰线高度处做了一个剧烈的夹角,这个位置的夹角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体上肢放松状态下肩背缺位,简单来说就是背部完全靠不到靠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因为腰线位椅背的夹角不应该是向后的,而应该是向前的!同时椅背最为凸出的点绝对不应该是腰线位,而是骶骨位。首先我们看到【右侧图片】椅背最凸出的部位不是腰线而是骶骨位置,一个短小垂直的面完美的支撑了人体的骶骨。没错!骶骨需要的就是一个近似于垂直的小短面,提供一个横向前推的支撑力。接着我们看到骶骨向上延伸至腰线形成了一个过度十分柔和的后倾斜面,我们看到腰椎区间需要的压根不是什么向前凸起的【腰托】,而是一个具有向上承托属性轻微后仰的斜面,人体工学椅所设计的那种向前横向怼人的【腰托】对于腰部乃至【腰托】下方的骶骨没有丝毫的承托性。要切记一个基础理论就是:承托属性必定是建立在一个托举矢量向上的倾斜面上,而非一个作用力横向向前的点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把腰椎理解成一片、一个面,而不是人体工学椅想象的一个横切点。腰椎在向上与胸椎的连接部分【右侧图片由下向上数第一根红线处】会自然形成一个过渡十分柔和的曲面,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腰线以上肩部以下的胸椎这个区间其实需要的是一个微微向前弯曲的,近似于垂直地面的轻度后倾斜面。为什么胸椎区间或者说背部区间需要一个比腰椎区间倾斜度更近似于垂直的后倾斜面呢?因为当人需要长期平视前方的时候,如果胸椎后倾的角度过大,就需要颈椎更大幅度的前倾来进行角度代偿。简而言之就是胸椎后仰角度越大,颈椎低头的幅度越大。因此在需要长期平视前方的前提下【看电视、看显示器】胸椎的后仰幅度一定不可过大,且必须略小于腰椎后仰角度。胸椎与腰椎靠背斜面的后倾角度差正好为腰腹内收【俗称弯腰】提供了一个舒适自然的夹角。于是椅背到这里已经完美包裹支撑了我们的骶骨—腰椎—胸椎。
再往上就是人体工学椅所彻底抛弃忽视的设计领域黑洞了,那就是肩颈支撑。我们已经听到太多关于不需要头枕的反智营销谣言了。诸多人体工学椅不做头枕,或者头枕根本支撑缺位的根本原因是——厂商害怕增加成本风险!!!!大家看【右侧图片】在头枕下方与靠背连接处是不是有一个明显的折角线?这个折角线的位置就是人体的肩胛骨,你们去观察一下人体的背部曲线,是不是从肩胛骨往上有一个明显的前倾夹角?这个夹角位置的高低至关重要,这条线高了就会导致头枕最凸出点顶后脑勺而不是顶颈椎凹线,这条线低了就会导致头枕压迫肩膀迫使人含胸驼背。所以这条线的位置只有不高不低刚好位于人体的肩胛骨位才能形成对于肩颈头的完美贴合支撑,
而达成这个肩颈头完美的曲线贴合,厂家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把椅子按照身高差制作成不同大小尺寸的规格【类似Aeron的做法】。
第二:就是设计一个可以上下、前后、倾角、三项调节,并且可以牢固锁位的头枕。
这两件事无疑都是巨幅增加厂商成本的行为。然而我们亲爱的厂商真的介意增加制造椅子的成本么?显然非也!我们看到厂家宁可花里胡哨的设计出十几款形色各异的椅子去扩展产品线刺激销量,也不肯精耕细作一款模具并拓展其尺寸规格。我们看到价格不菲的韩国三弘气压杆,并且公关团队为了让广大消费者愿意为昂贵的气压杆埋单在十几年前疯狂的网传了许多气压杆爆菊的新闻事故。然而在我看来真正明智的做法就是抛弃气压杆这种既不安全又昂贵的设计,而采用四脚液压升降腿。设计四条以1CM为梯度单位,可以5CM范围伸缩长短的椅子腿,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爆菊的危险,又可以避免愚蠢的五星脚不断挡脚撞脚的尴尬。想必大家都应该对气压杆之下的五星脚怨念已久,无论怎么调整,总会影响双脚的自如落放。再比如赫曼米勒embody那些看似高科技实则巨难受的靠背和坐垫设计,都只是为了提高售价的成本噱头,实际舒适效果都是被传统的汽车海绵座椅降维吊打。无论是网面也好、三弘气压杆也好、铝合金五星脚也好、橡胶滑轮也好、都是为了提高溢价刻意的成本堆砌,一切的设计都绝非以舒适便宜为初衷。
在我看来,人体工学椅对于座椅行业唯一的贡献意义仅仅是4D扶手的概念。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世楷的Leap V的4D扶手设计,堪称完美。但是那款椅子也就只有扶手值得一提,其他部分都是狗屎。


IP属地:四川1楼2022-01-06 06:06回复
    人体工学椅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挺赚钱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03-14 11:06
    收起回复
      好帖字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3-15 00:46
      回复
        我就是换了工学椅,骶骨不舒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2-04-28 21:2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5-01 12:07
          回复
            请问知道有啥颈椎舒服的椅子嘛 别的不考虑,比如 坐垫等,颈椎第一,172身高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2-05-02 01:38
            回复
              说得好。我去年买了把能上下调节腰托的椅子 用久了之后发现反而抵着腰下面的骨头最舒服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2-05-03 01:52
              回复
                我找到了一款富凯的椅子,我觉得挺好,帮看看这款咋样




                IP属地:江西8楼2022-05-04 17:43
                收起回复
                  所以买什么椅子 你倒是推荐个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5-30 23:08
                  回复
                    我终于找到了坐椅子不舒服,看人体工学椅怎么也别扭的原因。


                    10楼2022-06-30 10:31
                    回复
                      求推荐,6k内预算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6-30 11:38
                      回复
                        多谢老哥科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2-07-04 18:25
                        回复
                          推荐什么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7-05 08:52
                          回复
                            mark,求推荐


                            IP属地:四川14楼2022-07-14 00:38
                            回复
                              人体工学应该叫人体力学才合理,为什么aeron舒服,懂的自然懂。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2-07-14 0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