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阿耐吧 关注:30贴子:3,147
  • 0回复贴,共1

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光明网2021/09/13 17:26:30关注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进入什么样的圈子。
圈子与圈子的差异,本身就是人与人的差距。
圈子不同,何必相融。
欧阳修曰:“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情投意合的人,无需多言,就能读懂你心;
层次不同的人,相处起来,只会如坐针毡。
余生很贵,不必强迫自己与圈子不同的人举杯共饮,也不必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解释你自己。
01 层次不同,不必争辩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交流,是传递与反馈信息最直接的途径。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沟通变得索然无味。
有时,不管我们说什么、做什么,总有人误解,总有人反驳。
总有人,站在我们的对立面,口吐蒺藜,肆意伤害。
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杠精;形容的,正是这类时常把语言当武器,用来批驳、刺伤我们的人。
他们善于唱反调,不分青红皂白就与我们持相反意见。
仗着言论自由的权利,以反对我们为乐,追求存在感和优越感。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推翻人之常理,是一种独得之见,尽显智慧。
他们只会在别人的身上指指点点,从不会照照镜子,看看早已不堪入目的自己。
常言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层次不同,多说无益,何必浪费自己的时间,去消磨别人的无聊。
我们的宝贵时间,应该留给自己、留给那些值得的人。
02 懂你的人,无需解释
人活于世,最忌讳两件事:
一是用自己的嘴去捣乱别人的生活。
二是用别人的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世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也没有谁和我们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
很多现实,只有我们自己面对;很多真相,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诗经有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人生难得一知己,不懂我们的人却有很多。
懂你的人,无需解释,也能明白;不懂你的人,强行解释,也不相信。
我们又不肤浅,不可能让每个人都读懂;
我们又不是人民币,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人生如戏,演绎好自己的主角便可,不必在别人的剧本里,插入旁白、解释剧情。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释是一种申辩,沉默是一种态度。
很多时候,无言,是最好的辩解,那些是非对错,时间自会证明。
03 是非对错,交给时间证明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君子坦荡荡,为人问心无愧,遇事何必解释?
是真相,自会浮出水面;是真理,自会深得人心。
被称为“好好先生”的季羡林为人十分低调。
一次,他去饭馆吃饭,隔壁桌坐着一对母子。
母亲有事走开,小孩独自在座位上,贪玩爬上桌子,不慎脚滑。
季羡林见状,生怕孩子摔倒,急忙把孩子抱了起来。
这时,孩子大哭,母亲闻声而来,以为季羡林弄哭孩子,于是破口大骂:
“你干嘛欺负我小孩,要是我孩子有事,我跟你没完。”
季羡林什么也没说,但周围的人都抢着为他辩解:
“孩子差点摔了,他好心帮你,你怎么一上来就骂人呢?”
季羡林不辨不解,真相也能大白,这是智慧之举,更是崇高涵养。
清者自清,公道自在人心。
事情的真相,永远比雄辩更具有说服力。
人活一世,不必替每一个问号作答,把一切交给时间,光阴自会替你解答。
解缙曰:“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小人多辩,高人不争。
夏虫不可语冰,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做无谓的消耗。
人生苦短,与同路人静坐闲谈,才不负每一分好时光。
作者|韩九叔
来源: 儒风大家
内容来自今日头条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2 12:4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