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吧 关注:76,314贴子:1,806,933

【震惊!】棘龙既不能四足也不能两足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一回标题党
标题不代表结论,这贴主要是对三个版本的棘龙骨骼图的一些对比以及对于棘龙身材比例的一些见解和讨论


IP属地:四川1楼2021-08-02 09:53回复

    从上至下分布为斯科特(Scott Hartman)版本,get(Genya Masukawa)版本,以及2020论文版


    IP属地:四川2楼2021-08-02 09:54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8-02 09:54
      回复
        下面细说这三个版本的差异
        2020论文版:
        与2014版本相比前半身做了部分调整,测量全长为10.76米左右(论文给的长度是10.9米,有部分像素误差)。此版本躯干较长,重心更靠近身体中心,顾认为用二足行走有难度。论文模型基础体重为3.864吨, MSNM V4047的体重估测为8.8吨,与霸王龙sue体型比较接近,体长大约是14.2米+。但根据股骨公式来推测,4047其体重只有1.64吨,因此按照正常逻辑来说这个腿的主人应该是一头7-8米左右的兽脚类。因此该版本的棘龙是否能双足行走,甚至双足是否能够承受腿骨原本负荷5倍的体重都有待商榷。如果这个复原版本的棘龙成立,那么它很有可能是一头四足动物。


        An Older and Exceptionally Large Adult Specimen of Tyrannosaurus rex一文中根据腿骨公式的估测,棘龙只有1.64吨


        IP属地:四川4楼2021-08-02 09:58
        收起回复
          Scoot版本:
          全长为9.76米+,后半身(腰带,后肢+尾巴)的尺寸几乎与2020论文中的相当,但前半身整整比论文的重建短了1米左右。斯科特博客中对此的说法是:他认为目前几乎可以肯定后半身(尾巴与后肢)都来自同一个体,但前半身的尺寸相比后半身似乎过大(背椎长度几乎能达到尾椎的2倍,这一情况在近亲中没有出现,相反近亲的尾椎反而比背椎更长)。斯科特认为目前的材料还是不能完全证明这个标本的前半身与后半身都是一个个体(前半身材料大多来自化石商人,2015年后的挖掘也没有出土其余的背椎),因此前半身的比例参考了“棘龙b”。详情见:
          https://www.skeletaldrawing.com/home/the-road-to-spinosaurus-iii-of-chimeras-and-leg-proportions11262020
          除此之外,对于尾部部分神经棘和帆的重建也融入了许多他个人的想法。毕竟这两处还是存在一定程度不确定性。由于前半身较小,前肢也较小,重心更靠后,双足的体重负荷相对较低,双足行走的可能性高于2020论文版。斯科特本人也认为棘龙是两足动物。
          另外,按照他重建的比例, MSNM V4047的体型将非常庞大(头骨大约4300px),可达16米以上接近17米。但这个前提的基础是因为他重建头部比例比较小(9.76头身,2020版本为8.7头身,get版本为7.9头身),头部比例一旦加大那么4047的体型就马上降下来。


          其他几个帆和尾巴神经棘的重建方案(感觉一个比一个难看……个人其实还是更喜欢论文版)


          IP属地:四川5楼2021-08-02 10:03
          收起回复
            Get版本:
            全长为9.61米+,前半身较斯科特的版本更长,不过还是短于论文的重建。尾巴重建似乎过短了。其中第一,二背椎有演变为颈椎的倾向,与论文的重建思路比较吻合,也就是说棘龙实际上可能有12枚颈椎(向蜥脚类学习?)。此版本的 MSNM V4047全长大概是12.68米(修正尾巴长度后为13.35米以上),头长为1.6米左右。帆的排列方式与论文类似,部分神经棘长度有调整,躯干椎骨更为紧凑。前肢较斯科特版本更大,双足行走的可能性应该介于论文版本和斯科特版本之间,或者能在两种形态之间灵活切换?

            (他这个4047的比例尺似乎有问题)


            IP属地:四川6楼2021-08-02 10:07
            收起回复
              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这里先说一下个人的一些疑问:
              棘龙新模的前半部分的尺寸到底是如何呢?虽然2014年的论文中给出了测量数据,但是这个数据似乎与各个骨骼图中的尺寸都有出入,尽管斯科特的博客上说表格中的数据实际上是不包括椎体球面关节的,但目前个人测量易普拉辛版本(2014-2020)后发现图中的颈椎和背椎长度还是略微大于测量数值。

              测量数据

              但图中的颈椎和背椎似乎都大于表格给出的长度
              荐椎的长度比较好确定,根据已知3节的数据推测完整荐椎长度为1750px左右 。3枚背椎平均长度为432.5px,依此推测13枚背椎的总长度为5622.5px,加上荐椎的1750px,整个躯干部分的长度为7375px,短于上面几楼2020测量的7650px。
              不过推测颈椎的长度就有些难度了,由于每个颈椎之间的长度变化明显,不如背椎那么平均,仅靠数据没有合适的模型并不能推算出其总长度。


              (目前能找到的一些颈椎相关的图,试了下都长于2014的论文测量数值)
              当然,还有个问题就是找了许多论文,都没有找到棘龙新模的比较全的化石照片,目前只能借助骨骼图来看……


              IP属地:四川7楼2021-08-02 10:14
              回复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棘龙到底应该是四足还是两足?
                这个首先是得看前半身的比例,前半身的比例大,重心越靠前,体重也越大,后肢负荷也越大,并且这个问题随着体型的增加会变得更为明显,那么自然四足的可能性更高。2020论文版本的复原,棘龙与最大的霸王龙之一的sue体重相当,但是后肢相比霸王龙却细小的不成比例。尽管棘龙的后肢密度很高,但这真的就能保证可以完全没问题能两足行走么?

                体重接近(按照2020复原版本)的棘龙与霸王龙后肢对比,光看图谁能相信这两几乎大小相同?左边腿的主人需要用双足支持起和右边腿主人一样大的躯体?


                IP属地:四川8楼2021-08-02 10:19
                收起回复
                  斯科特与get版本棘龙新模体型必然是小于2020版本的,但目前还没看到有人做体重的估测,尚不清楚这两个版本是否能用后肢轻松的两足行走。另外,斯科特版本的4047体型非常大,体重应该会超过2020论文版本,且前肢很小,不利于四足行走(当然这个版本是否成立也值得商榷)。虽然这个版本的后肢比例相比论文版本更大些,但其体重也更大,总的来说两足姿态下恐怕也不会比2020版好到哪里去。

                  三个版本的新模与4047


                  IP属地:四川9楼2021-08-02 10:21
                  收起回复
                    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三足吧,三足鼎立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08-02 10:23
                    收起回复
                      目前看,这三个版本应该都可用双足站立,但双腿承受的压力有区别。要知道像是霸王龙这样拥有发达后肢的恐龙,由于体型过于庞大奔跑的时候都需要考虑压强等因素。棘龙后肢比例远远小于霸王龙,甚至在大型陆地动物里都找不到这样极端细小后肢的例子,真的可以自由的用双足运动么?
                      除了考虑后肢的承重问题,前肢的承重问题也需要引起重视。目前的大部分观点是,传统的兽脚类前肢缺乏适合承重的结构,无法四足行走,目前复原的棘龙前肢骨骼似乎也没有体现出什么利用承重的结构。
                      那么,就目前的骨骼图看,棘龙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可能既不能两足行走,也不能四足行走……难不成真就变成了完全水生的动物了??


                      IP属地:四川11楼2021-08-02 10:29
                      收起回复
                        来理清一下思路
                        1.斯科特认为棘龙新模是嵌合体(他只是推测,没有实际证据),前半身其实没有那么大,尽管腿依然很短,但能算是个两足动物。按照这个比例复原的4047体型非常大。
                        2.Get版本的背椎比斯科特的略长,但他将其中的两枚背椎变成了颈椎,实际上的躯干部分是短于斯科特版本的。故在3个版本中的体型是最小的。
                        3.2020版本的躯干最大,重心最靠前,两足行走的可能性最低。


                        IP属地:四川12楼2021-08-02 10:31
                        回复
                          现在要讨论的问题:
                          1. 如果get版本与斯科特版本成立,那么它们的体重应该是多少呢?是否可以正常两足行走?双腿是否能承受行动时的压强?
                          2. 易普拉辛复原的版本(2014-2020),是否与2014年测量数据矛盾呢?
                          3. 如果2020复原版本成立,那么棘龙是不是真的就是既无法两足,也无法四足行走了?
                          目前看,其实第三个问题个人想的解决方案就是:
                          要么棘龙是水生程度极高动物,只有繁殖才上岸产卵,或者直接学习其他海洋爬行动物直接产子。不过这个假设目前看可能性不太高,因为今年的一篇论文研究表示棘龙的结构并不是完全适应水生的,更适合涉水捕食或者在水面表层活动。
                          破解这个谜团的唯一办法就是挖掘出更多棘龙新模的剩余化石。更多的背椎颈椎能确定其身材的真实比例,前肢化石能看出其是否能够承重。


                          IP属地:四川13楼2021-08-02 10:34
                          收起回复
                            懂了,棘龍是用飛的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8-02 10:36
                            回复
                              自2020年公布了棘龙的尾部化石后,我们离棘龙的真相越来越近了,但依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希望易普拉辛的团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真相与惊喜。也希望日后能对棘龙的运动模式包括游泳在内能有更详细的官方研究,这个“违背常识”的恐龙身上真的有太多值得研究探索的地方了。
                              不过,有一点能肯定的是,棘龙是真的再也没法回到曾经的样子了……


                              IP属地:四川15楼2021-08-02 10: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