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22,466贴子:1,662,858
  • 5回复贴,共1

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误解是怎样产生的?(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8
中国文化有一个突出特点:它有强大的吸收,融合其他民族,把其他民族变成汉族的能力。
几千年来,游牧民族像浪潮一般一波波地入侵中原,他们一波波地又被汉族吸收,融合,造成的结果是,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汉族都在总人口中居于90%以上优势。
我们习以为常,觉得这是最后的必然结果,其实,整个人类历史当中,,像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这种民族大融合的壮观景象是闻所未闻的,它只在中国发生,由于中国人自己长期浸染在同一文化环境里,不大感受的到它的特别而已。
不止是欧洲,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东,印度,非洲各地,它们的历史也都是分多合少,民族林立如同一团乱麻,因为它们都没有哪个民族表现出能够融合其他民族的能力。
***
中国和印度都遭到过匈奴人入侵,入侵中国的匈奴人结果是--彻底消失,到了唐朝就再也找不到这个民族的任何痕迹。
但是入侵印度的白匈奴(嚈哒人)不一样,它们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新民族--拉其普特人。
几千年来,一波波入侵者进入南亚次大陆,他们都在印度留下了独属自己的永久痕迹,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印度有着万花筒一般的人种,种族,种姓,民族,宗教,语言分别。
***
百度百科中,对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民族状况介绍如下:
阿富汗的民族中普什图人占40%,塔吉克人占25%,还有哈扎拉人、乌兹别克人、土库曼人等20多个少数民族。
人口3000万的小小阿富汗,就有20多个民族,最大的民族只占总人口40%,而且这些民族当中很多在历史上相互敌视,相互仇杀,无论哪个民族掌控政府,都有至少一个死敌跟它誓不两立。
我们是56个民族56朵花,它们是挤成团的一丛丛带刺仙人掌,大家想想,这样的国家长期维持统一政权的难度肯定会极高。
***
再看古代罗马的例子,罗马帝国统一了整个地中海,囊括周边很多异族,而且它还把统一局面延续数百年,能够做到这一点,前提是,它成功减少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逐步给予其他民族罗马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境内所有民族都是罗马公民,所有民族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利。
它用的是政治手段,但是,政治不能代替文化的作用,它可以用武力征服其他民族,可以灵活运用政治手段驾驭其他民族几百年,但是无法象中国一样,借助它的文化优势来吸纳其他民族,把其他民族变成罗马人,罗马人始终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
等到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灭亡,罗马人反而在民族大迁徙的浪潮中被淹没,这个民族彻底消失。现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居民是一个后来混血形成的新民族,他们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和个头较矮,黑发黑眼睛的古罗马人明显不同。
罗马民族都不存在了,谁来重建罗马帝国呢?罗马和中国的历史从此走上不同道路,根本原因在这里。
秦朝只统治了十几年,它都想到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罗马统治几百年,为什么没有一个人想到实行统一文字的政策?是罗马人脑袋不灵光,缺根弦,没有中国人聪明吗?
不是的,文字是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和基本生活习惯,罗马帝国当中异族人数占据绝大部分,如果一个政策去改造国民绝大部分人的基本文化特征和生活习惯,它遇到的反抗力量会过于强大,帝国将面临山摇地动,土崩瓦解的危险,所以它不敢这么做。
09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这是《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事件的记载。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是儒家经典《礼记·中庸》第二十八章当中一段话。
这两条记载有着很明显的相似性,一眼就能看出来。我想问的是,这种相似性是历史偶然造成的吗? 太巧了吧?
儒家最崇拜周朝,周朝的特征是高度标准化,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了所谓礼崩乐坏的现象,周制定的的标准被逐渐破坏,儒生们对此一直感到痛心疾首。
秦统一天下后,一批儒生来到秦朝廷做博士,基于他们的基本信仰,他们迫不及待立刻提出一个建议---恢复周朝曾经的标准。
他们没有傻乎乎地说只是为了自身着想,他们运用了一些语言艺术来劝说秦始皇,贴心地帮秦国算账。他们说,这个建议是一种双赢做法,对秦国和儒家都有利可图。
全国有了统一标准之后,立竿见影的好处是:政令的发布,理解,执行会更方便,政府的运转会更顺畅。
还有一个好处,秦国的国家形象不太好,六国人经常批评它野蛮落后,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国迫切需要证明它的合法性。
秦国向天下人表示它正在忠实继承周朝的伟大传统,发扬光大华夏文明,野蛮人会这样做吗?
这样做了之后,秦国的合法性有望得到大幅度提高。
李斯也受过儒家教育,儒生的建议他能够听的懂,他作为中间人一番解说,再经过秦始皇和亲信们讨论,认为确实对秦国有利无弊,秦始皇也就同意了。
完全有可能,秦始皇统一文字是儒家的主意,所以,在描述这个政策的时候用了和《礼记·中庸》当中几乎一模一样的语句。


IP属地:四川1楼2021-06-12 21:05回复
    10
    《礼记·中庸》乃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子思生活的年代和秦始皇只差200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直到子思生活的年代,车轨距离,文字,伦理道德几个项目还是统一的,那么,为什么仅仅过了200年,就又需要把它们再统一一次呢?
    我们阅读历史的时候,切忌用现代人的观念去替代古代人的观念,只有把自己代入古人所处的环境背景当中,努力地去揣摩古代人本身的思考方式,才能准确地理解他们。
    和统一文字并列的还有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距离,统一伦理道德几个措施,通过考察这几个措施,有助于理解统一文字的具体含义。
    这是商鞅方升,秦国商鞅时代颁布的一升容量的度量衡,它的左边刻的字是:“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这些字说,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等于一升。

    既然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等于一升,秦政府为什么要郑重其事,专门作出一个度量衡实物摆在那里?它直接把一升的标准颁布全国,要求大家遵照执行不就完了吗?
    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手工业流程还比较落后,大家心目中想的尺寸规格是一样的,但是做出的成品却会参差不齐,有些人会做的大一点,有些人会做的小一点。
    还要考虑到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谋利他们投机倒把,缺斤少两,故意做的不准确。
    没有人愿意吃亏,发生这种情况,结果只能是交易双方吵翻天,纠纷始终无法平息。这个时候他们唯一的解决方案是把私人做的度量衡拿到官府,和国家的度量衡一一比对,以此来判断谁是谁非。
    所以,图省事是不行的,仅仅颁布标准是不行的,官府一定要自己制作实物,把标准具体化,这样才能起到“制乱止争”的作用。
    整个天下都是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等于一升,这个标准不会有差异,但是,用来比对的实物是各个诸侯国自己制作的,这些实物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异。
    中国北方遍布松软的黄土地,车子经过后会留下深深的车辙,如果所有车辆两侧车轮之间距离都一样,那么,后面的车就可以沿着前面车留下的车辙前进,可以少很多颠簸,行程会稳当,省力,快速许多。
    问题在于,享有这个好处的前提是,所有车辆的车轨距离必须高度一致,必须做到非常之精确才行。
    只要国家颁布一个规定,规定车轨距离都是六尺,就完事了吗?就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精确程度?
    当时的水平应该是达不到的,工匠还是得事先到政府部门里根据同一实物标准进行认真比对,整个步骤不能省略。
    中庸里“行同伦”的意思是,天下的伦理道德只有一套标准,那就是忠孝仁义,没有第二套标准。
    但是,现实当中,有些人他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个也无法完全避免。
    11
    度量衡,车轨宽度,伦理都有一致标准,但是,有标准不等于能够得到完全符合标准的理想结果,它会受到现实条件的限制,会出现一些歧异。
    这些歧异需要政治权威来抹平,而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最近,最密切接触到权威的一个过程。
    通过“制乱止争”,潜移默化地在人民大众心目中树立起权威的概念,了解权威的作用。然后他们才会自觉地尊重权威,遵守秩序,国家才会容易形成长治久安局面。
    乱世当中,“制乱止争”的权威最高能够追溯到诸侯国一级政府,国家与国家之间有着冲突,它们的歧异无法达成一致。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意义就在这里,它等于在告诉全天下所有人,争吵不休的乱世结束了,现在,“制乱止争”的权威最高能够追溯到中央一级,无论任何问题,现在都有了最终的,不可质疑的答案,中央政府会提供这个答案。
    所以,这个动作有着重大象征性作用。
    既然统一度量衡,车轨宽度,伦理在古代是这个意思,那么,用相同的方式去理解文字统一,它又是什么意思呢?


    IP属地:四川2楼2021-06-12 21:06
    回复
      12
      人类历史上基于象形原则的文字,得到广泛应用的总共出现过四种:苏美尔楔形文字,埃及圣书体,中国甲骨文,玛雅文字,其中只有中国的甲骨文流传下来,发展成现在的汉字,其他三种都在历史长河中消亡。
      如果说,仅仅战国时代中国就出现了七种基于象形原则的文字,这个太颠覆世界观。
      2000多年前的人根本没有看到过我们现代人看到的世界上这么多种类文字,他们一生当中,看到的只有汉字这一种文字。
      既然只有一种文字,那我们经常可以找到同一文字不同写法的证据,比如题图当中分属七雄各国的七个马字,应该怎么解释?
      对于这个证据,我有两点疑问,第一,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考证这些不同马字的使用范围是严格按照国境线分布的?秦国的马字在秦国普遍使用,但是也只在秦国使用;赵国的马字在赵国普遍使用,但是也只在赵国使用。一出国境线,它们就完全变了面貌?
      这个是没办法考证的,除非我们穿越回那个时代才有办法。
      这些马字都是在考古工作或者文献记录当中偶尔发现,它们完全有可能只是一些个别,特殊案例,而并不是七国分别通用的马字。
      第二,即使我们先退一步,假设这几个马字作为证据是可靠的,它们是七国通用的马字,但是,也不能根据这一个马字,或者几个专门挑出来的字,就认为其他字情况和它一样。
      东汉人许慎作的《说文解字》中,收罗了六国与秦写法不同字,称之为“古文”,总共400 个多一些,只占总字数(8717)不到5 %,也就是说95 %以上的字,七国是一致的。这400多个古文中,有两种写法的有36个,有三种写法的只有6个,没有一个字有6种写法的。
      在这些古文中,有不少字只是比小篆增减几笔或变动一下偏旁位置,有些字只是偏旁不同,而这些不同的偏旁大多读音相同或相近,或者含义相同或相近,稍作分析,也是不难读懂的,真正差距很大,难以辩认是极少数。
      仅仅从一个马字看到了区别,就认为其他成千上万个字的区别跟它一样大,不符合道理吧?这叫以偏概全。
      13
      我想,当时文字的异形应该是三个原因造成。
      1. 书写材质和工具的不同。
      如果一定要认真计较的话,从中国文字刚刚萌芽的商代开始,它的分化就已经跟着出现。商代文字流传下来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甲骨文,一种是金文。
      甲骨文是用小刀在牛骨和龟壳上刻成,金文是先用黄土捏造模具,再往模具当中浇铸青铜液形成。
      制作方法差的这么远,它的笔划想做成一样也办不到。
      到了战国时代,书写材质,工具比商代更加五花八门,用毛笔在上面写的就包括竹简,木简和丝绸;另外有浇铸在青铜器,铁器上的;有在陶器上捏制的;还有用凿子刻在石碑上的。
      在竹简,木简,青铜器,陶器,石碑上分别找到的文字,去比较一下它们的轮廓,形状,笔划长短,粗细,走向,多多少少都能发现一些分别。
      到了东汉末年,纸张被广泛应用,材质都统一用毛笔在纸上书写,这时仍然存在几种不同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写草书的时候由于需要一蹴而就,它的笔画比其他几种字体少一些。
      这些差别是不同种类文字间的差别吗?显然不是。
      2.贵族的傲娇。
      孔子的一大历史功绩是提倡有教无类,不分阶级开展平民教育,从他开始出现了“知识下移”的现象:以前只有贵族能读会写,有文化修养,知识下移之后,很多平民也开始读书写字,他们也可以自称为文化人。
      文字从贵族的专享物变成了大众共享物,随着精通文字的平民数量越来越多,文字被使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频率越来越快,出于方便,快捷,易学的目的,文字变得越来越简化,从春秋时代的大篆开始演变成战国时代的早期隶书。
      贵族的心理从此不平衡了,粗鄙俗气的平头老百姓也是文化人,那我们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高贵特征体现在哪里?
      他们不屑,也不允许自己和平民使用相同文字,他们一定要使用平民不用的另类文字,在我们看来,他们用的文字就是某种美术字。
      汉字的形状非常优雅,适合用来写成美术字,所以,中国历史上美术字的种类很多。
      战国贵族们不辞辛劳,创造出无数美术字体,有些像印章一样只是个人用一次,还有像鸟书,虫书之类成功迎合众多贵族的胃口,使用范围比较大的。
      虫书
      鸟书
      古代的篆书也被贵族继续使用,篆书可以视为一种旧时代留下来的美术字。中国文化向来都有崇拜古人的传统观念,古人的文字高人一等,用古文字也可以满足贵族们自觉高人一等的心理需要。
      篆书(石鼓文)
      鸟书,虫书,篆书之类,都比特意简化过的隶书复杂,需要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去慢悠悠雕琢,适合有钱有闲的贵族老爷们。


      IP属地:四川3楼2021-06-12 21:08
      回复
        三.新型文字刚出现的过渡期。
        战国时代以前,文字全部是由上层贵族硬性规定的。隶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下层民众自己创造的文字,也是第一种以实用为目的的文字,它的发展和其他字型不同,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自然进化过程。
        战国时代,民众分属不同国家,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对隶书做出硬性规定,同一个字,怎样写才合适?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频繁的交流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最后才能约定俗成,趋同,成熟,稳定下来。
        隶书实际上是战国时代自发出现的文字简化运动中所有简化文字的统称,早期的隶书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到了后期越来越走向一致。
        文字初创期都有这个特点。
        比如楔形文字,公元前3400年左右,楔形文字雏形产生,多为图像。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系统成熟,字形简洁抽象化。
        还有甲骨文,甲骨文刚出现的时候有非常多的异体字,其中某些会意字,同一个字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写法。它只要求偏旁会合起来含义明确,其他部分无所谓。
        某些象形字只注重突出实物的特征,而同一个字的笔画多少、正反向背却并不统一。
        楔形文字,甲骨文也是经过很长时间字形才固定下来。
        像楔形文字,甲骨文,隶书这种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过程的文字,往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到了汉朝,无需政府做出规定,隶书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全国通用文字。
        基于以上三个原因,汉字出现了一些个别的,零星的差异。
        14
        “天下”世界观中,华夏族位于大地中心,它们代表着最先进的文明,也是是唯一的文明,周围都是野蛮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当时的华夏文明威望很高,野蛮人都在向往着,钦慕着华夏文明,削尖了脑袋想加入华夏文明。
        这种优越的文明是和中国的文字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拒绝这种文字,就等于自绝于文明社会。
        黄河流域坚持最久的异族政权是中山国(源于白狄鲜虞部),中山王的陵墓已经被发掘出来,里面文字一眼就能看出是汉字。
        连异族都趋向于用汉族文字,本身就是汉族一部分的华夏诸侯国,它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辛辛苦苦创造一种新文字,然后阅读前人典籍的时候变得更困难,与其他国家交流的时候变得障碍重重,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动机何在?
        民族国家观念是近代从欧洲发明和传播出来,通过改变文字来改造本国人民的文化,再通过改造文化把本国人民变成另外一个民族,然后再在新民族的基础上建立独立国家,这种深谋远虑绕弯子的事情古代中国人没人会想到,更不会有人去做。
        从古至今,从甲骨文开始直到现在,中国就只有一种文字,只有同一种文字在不同历史阶段逐步演进的发展过程,它从来没有统一和分裂的过程,没有分裂过,当然也不需要秦始皇来统一它。
        春秋战国几百年时间,广大人民群众在和异族的切身接触中持续不断努力,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渗透,这才是导致民族大融合的真正因素。 经过民族大融合,到了公元前三世纪,从长城到南岭之间只剩下一个民族。
        它和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政策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
        大家想想,如果说,秦始皇的一道命令就能统一中国的文字,决定华夏民族几千年的命运,那么,是不是另一个皇帝,比如元朝和清朝的少数民族皇帝,他发出一道相反的命令就能让中国文字分裂,让华夏族衰败呢?或者更狠一点,一道命令就能废除中国文字,让华夏族消失呢?
        华夏文明如此之脆弱,如此之缺乏自卫能力和自主性,容易受到某个政治人物的操纵,这难道是一件好事吗?
        这不是一件好事,如果真发生了这种事情,那我们应该感到非常担忧,而不是感到骄傲。


        IP属地:四川4楼2021-06-12 21:10
        回复
          各国文字不同主要是信息流传的错误和地域的封闭性造成,包括方言也是如此。打个比方,有一种游戏,你想好一句话,传给下一个人,一传十后从最后一个人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不同的话。春秋战国时期文字多样化主要是这个原因,当然,楼主说的鸟书,虫书等则属于另类,类似于今天的艺术体,或许正如楼主所说是贵族玩的东西。


          IP属地:江苏5楼2021-06-17 13: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