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上的脚丫吧 关注:584,788贴子:65,682,440
  • 19回复贴,共1

【垃圾】刚刚在考研吧看的奇葩帖这个社会怎么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4-09 13:23回复
    帖子的内容大致是有个考研复试,先复试的人出来在qq群里面讨论复试题目,后面还有人复试没结束。结果有人把聊天记录截图了,把前面的人举报了。被举报的直接被取消资格。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04-09 13:25
    回复
      下面的人就在说举报的人心理阴暗,考卑劣的手段上位啥的,因为被取消的几个人考分还很高。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04-09 13:26
      收起回复
        评论阴阳怪气,说希望从小学的公平正义用对地方。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4-09 13:26
        回复
          天了噜,不敢相信这还是一群考法学的准研究生的价值观??泄题有什么好洗的,把复试考题泄露给后面的人,对已经复试的人很不公平好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09 13:28
          收起回复
            想起前段时间,有个学校的学生作弊被举报了,取消了学位证,大家也是在骂那个举报的人?喵喵喵?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4-09 13:29
            回复
              虽然我也不是那种特别正义,不容情理的人,但是我觉得,,,,,emm,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04-09 13:30
              回复
                但是现在事情的前因后果不清楚,妄然下结论是不是不太好?之前线下复试的时候,也会有人问复试抽到的问题。泄题固然有错,他们也受到了惩罚,但是对于泄题者来说,泄露这些给自己的竞争者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合理猜测应该是群里有人问,前面的人处于好心,大概透漏了。因为是在群里面,留下了证据,这种事情就是民不告,官不纠,有人闹大了,证据也充足,官方肯定要出面的。
                并不是给他们洗地,只是感觉他明明可以在复试的时候说,偏偏等到录取名单公布,可以合理怀疑是别有用心的既得利益者举报。
                看了好多,也没有把这件事情完整的讲清楚,新闻的5w+1h根本不全。所以姐姐应该容忍不同的观点,没必要这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04-10 23:48
                回复
                  一,如果大家问题都是一样的,那为啥人大什么措施都不采取,就只签个承诺书?如果大家问题不一样,那透题完全就是帮后面的同学了解一下复试情况,并没有真正干预考试内容,既然如此直接取消录取资格是否处罚过重?
                  二、你得知道,透露题目对于这些同学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们只是一直呆在象牙塔里,没见过人到底能卑鄙到什么样子。你可以说他们透题不对,可以说他们蠢,但是说他们活该,说他们不值得同情,那你确实一点共情能力都没有。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04-11 00:05
                  回复
                    线上复试这种情况根本就无法避免,复试群里都会有人问前面的人是什么情况,事实上回答他们完全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如果那个人真的那么正义的话当时就应该制止他们,而不是偷偷摸摸截图截了三十多个去背地里举报。我把你当朋友,你却背后阴我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4-11 13:20
                    回复
                      当然举报这件事完全合理合法,被取消成绩的人也没有任何自辨的余地。我不希望我朋友圈有这种人,什么公平正义,只不过是合自己利益罢了。以后安静做人,人人自危,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情坚决不做,谁知道周围哪个朋友不是安陵容呢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4-11 13:22
                      回复
                        1.讨论现象普遍存在,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2.没有处罚先例,可以认为这是默认的
                        3.官方没有强调后果,同上
                        4.泄题者的行为对于其本身没有好处
                        4.举报者动机不纯,既不制止,也不警告,更没有立即举报,而是在录取结果出来后一次性举报34人,手段极其下作
                        5.泄题者还是太年轻,想不到有人不择手段
                        6.学校处罚过重
                        少一个都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顺便,复试题就算你录取了开学了毕业了也是不可以泄露的,现实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
                        说白了就现在这个严格立法普遍违法选择性执法的情况,规则是拿来利用而不是遵守的,老实人人最好吃亏最多。
                        谁还没违过法呢,只不过不管罢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04-12 09:39
                        回复
                          情理情理,我们觉得它有问题就是因为符合理,不符合情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4-12 0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