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迄巴吧 关注:1,626贴子:27,189
  • 11回复贴,共1

无相颂中“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大家怎么理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无相颂中有这样几句“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大家对此是否有见解?
对于其中“他人非”、“自非”、“他非”、“我不非”、“我非”的“非”字的字义怎么理解的,还有“自非却是左”这个“左”字的字义理解,是否有法友愿意交流一下?


IP属地:天津1楼2020-12-25 08:47回复
    非,就是"不是",不对的地方,缺点,过失,简言之,就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的地方。
    左,同"佐",伴随,佐证。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的过错,觉着别人有毛病,这恰恰是证明了自己有毛病。
    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到自己眼中的大梁呢?"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25 22:32
    回复
      感恩法吧主,让我对“非”之含义有了更多的理解。
      根据您所说的非的义——“与自己认知不同(前提是自己绝对正确)”,我有了点自己的想法,也和您分享一下:我理解“若见他人非”是指我见“他人非”,无论它【指代“他人非”】是否是真的非,在我心中必然得有一个“是”的认知【若没有这个“是”,我何以非他人?】,必然得有一个他人之见行与自己认知不同这样一个分别,以我之所“是”去非“他人非”,也即非非,第一个非是动词,是我非【也即自非】,是我心念的行动;第二个非是名词,是他人非,是我心念的分别。这样,“非非”一左一右,所以六祖说“自非却是左”,如您所说的那样,左字是左右之左字义。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即是自我除去我见,除去我的分别,以致无我,无念,以达到六祖说的“心地无非自性戒”


      IP属地:天津4楼2020-12-26 13:23
      收起回复
        我在回复消息中看到了大吧的回复,“非,就是"不是",不对的地方,缺点,过失,简言之,就是自己看别人不顺眼的地方。左,同"佐",伴随,佐证。如果一个人看到别人的过错,觉着别人有毛病,这恰恰是证明了自己有毛病。耶稣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到自己眼中的大梁呢?"”
        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们所见到的通常是:
        最喜欢挑别人毛病的人往往最不喜欢别人给自己挑毛病;
        而善于自我批评的人从不排斥别人给自己提出批评,《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IP属地:天津5楼2020-12-26 13:57
        回复
          对于法吧这里所说的“遇到这类「不顺心」的状况,要了知正是用功之时,要看破、随喜。”,我是这样理解的:
          1、您说的“了知”即是“觉”
          2、您说的“看破”即是“正”
          3、若是做到“了知”和“看破”,且不染着,则是“净”
          六祖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我是依此而解的。
          若可以这样理解,则可以推出您的这句话是修行之果事,势必得达到您这样的高度时可以做得到的。
          而对于我等凡夫,就是因为“遇到这类「不顺心」的状况”时总被旧习业力所牵引而轮回,执着留恋过去之状态(美车)而不肯接受当下的现实(泼了黑漆的车),并由此而表现为“嗔”,走不出“世俗轮回众生”。
          这里的【执着留恋过去之状态而不肯接受当下的现实】就是“邪见”,不是看破的“正见”。因为,车已经被泼了黑漆,是既定的事实,不可更改。犹如一个人不可以不做他已做之事。
          六祖无相颂中有云“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此之谓也。


          IP属地:天津6楼2021-01-27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