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吧 关注:1,581贴子:23,468
  • 0回复贴,共1

长生殿: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个情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白羽
在《红楼梦》诞生之前,《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四大古典戏剧写尽了爱情的各种形式。或者换一种说法,《红楼梦》受到了以上作品的启示,并将剧中呈现的形式都写的更加深入,更加动人心魂,无以复加,使后来者再也无法企及其高度。
以《长生殿》故事为例,安史之乱平息后,从蜀地回到长安的李隆基对缢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进行改葬,在土中并没找到尸体。为了解开这一谜题,他请方士杨通幽去寻找,杨通幽上穷碧落下黄泉,在冥界判官处查了生死簿,又去天庭,都没有杨玉环的踪影。他请织女指点迷津,织女是怎么回答的呢?
你不闻世界之外,别有世界,山川之内,另有山川么?
这和贾宝玉寻找黛玉的结果一样。《红楼梦》中宝玉到阴司泉路,被人所阻,问他为何而来,宝玉说:“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路。”那人说:“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
杨贵妃死后,尸解飞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既不在天庭,也不在冥府,非人非鬼非神,与迷津处那人给宝玉的答案是一致的。很可能,曹雪芹的这一段描写,受到了洪昇《长生殿》的启示。
在洪昇创作《长生殿》之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已经有好几个版本,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长恨歌》,宋代小说家乐史撰有《杨太真外传》,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笔记野史,不逐一举例了。如何把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写出新意,非大手笔不可。无疑,洪昇就是那个大手笔。一部戏剧不止是文本创作,还寄托了作者的情思、人生态度和世界观,它是现实生活的投影。
唐明皇立杨玉环为贵妃后,杨氏一门尽得荣宠,杨玉环的哥哥杨国忠被任命为丞相,三个姐姐被封为秦国夫人、虢国夫人、韩国夫人。杨国忠手秉大权,与拥兵的藩镇大将安禄山交恶,久怀异志的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于天宝十四年发动了叛乱,一路杀向长安,唐军兵败如山倒,唐玄宗率领妃嫔与大臣们向蜀中逃去。逃亡到马嵬驿,护驾的六军将士停驻不前,并杀死了杨国忠。之后,又追斩了虢国夫人。士兵们认为,天下大乱,根源在杨氏姐妹,因此请求处死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无奈,只得命高力士勒死杨玉环,草草掩埋。这一段描述基本上符合历史事实,也是这部剧的前半部分。
杨玉环被立为贵妃是天宝四年的事,至天宝十四年殒命,伴随唐明皇恰好十年的光景。《长生殿》里有一段唱词不妨录在这里,为这段时光做个印证:
恩从天上浓,缘向生前种。金笼花下开,巧赚娟娟凤。烛花红,只见弄盏传杯,传杯处,蓦自里话儿唧哝。匆匆,不容宛转,把人央入帐中。思量帐中,帐中欢如梦。绸缪处,两心同。绸缪处,两心暗同。奈朝来背地,有人在那里,人在那里,装模作样,言言语语,讥讥讽讽。咱这里羞羞涩涩,惊惊恐恐,直恁被他抟弄。
这是一段艳词,但文字实在漂亮,将一个入宫少女的甜蜜心思展现的淋漓尽致。
爱情具有排他性,纵然唐明皇是帝王,也不能避免,杨贵妃入宫后,立刻将玄宗比较宠爱的梅妃排挤了出去。有一次唐玄宗召杨氏一门贵戚入宫饮宴,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等国戚被安置在偏殿,唯独妩媚的虢国夫人被宣诏单独陪玄宗皇帝饮酒。这引起了杨玉环的猜忌,使起了小性子,触怒了唐玄宗,被谴回杨家了。不过,很快唐玄宗就后悔了,眼前没了杨贵妃的影子,他茶饭不思,坐立不宁,接连藉小故处罚了几个宫人。高力士看出了原因,劝说他召回杨贵妃。经历了这场风波,杨玉环对爱情专属性的要求丝毫没有减弱,而唐明皇也意识到,他放不下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
七月七日乞巧节,杨玉环在长生殿对玄宗说:“妾想牛郎织女,虽则一年一见,却是地久天长。只恐陛下与妾的恩情,不能够似他长远。”唐明皇当即回应道:“朕和你焚香设誓去。”诗人白居易也写过这个桥段,“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过《长生殿》剧中写的更加具体,细节更加饱满。李隆基与杨玉环对着牛郎织女星发誓:“双星在上,我李隆基与杨玉环情重恩深,愿世世生生,共为夫妇,永不相离。有渝此盟,双星鉴之。”这一段誓言,言语平实,实则无异于民间夫妇结缡,很有些现世安稳的味道在里面。
李、杨二人的誓言被天穹中的牛郎织女听到了,也被感动了,牛郎对织女说:“天孙,你看唐天子与杨玉环,好不恩爱也!悄相偎,倚着香肩,没些缝儿。我与你既缔天上良缘,当作情场管领。况他又向我等设盟,须索与他保护。”这为后面故事向浪漫主义的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
杨贵妃死在马嵬驿后,幽魂缥缈,怨气不散,遇到了当地的土地神,土地神说:“你本是蓬莱仙子,因微过谪落凡尘。今虽是浮生限满,旧仙山隔断红云。吾神奉岳帝敕旨,解冤结免汝沉沦。”对于自己前身为蓬莱仙子,杨玉环并不惊喜,而是问土地还能否再与玄宗皇帝相见。在她的心里,做神仙远不如和夫君相见。且看她的唱词:
一曲霓裳逐晓风,天香国色总成空。可怜只有心难死,脉脉常留恨不穷。
土地神使用了法术,保留杨玉环的尸身不腐,以便将来尸解飞升。还发给她路引,自此之后她可以御风而行,不在被困在马嵬驿这个伤心之地。朝游北海,暮到苍梧,在天地之间自由的飞翔。
再说逃亡蜀地的唐明皇,念及杨贵妃的死,悔恨不已,他为自己的怯懦而悔恨。且看他的两段唱词:
独自登临意转伤,蜀山蜀水恨茫茫。不知何处风吹雨,点点声声迸断肠。
白杨萧瑟雨纵横,此际孤魂凄冷。鬼火光寒,草间湿乱萤。只悔仓皇负了卿!我独在人间。委实的不愿生!
杨玉环复活,这一段描写和舞台设置非常精彩,充满了“超我”之与“自我”的哲学意识。杨玉环的尸身复苏,与她的幽魂形成了两个“我”,她的幽魂说:“果霎时再活,向前移走,觑形模与我无妍丑。……且住,这个杨玉环已活,我这杨玉环却归何处去?”这时候,复活的尸身走向杨玉环的幽魂,彼此面对面凝视着对方。土地神说:“玉妃休迷,他就是你,你就是他。(指尸向幽魂)这躯壳是伊,(指幽魂向尸)这魂魄是伊,真性假骷髅,当前自分剖。”
接下来,作者做了一个大胆的设计,杨玉环的幽魂面对自己沉重的身体,无法接受,做退避状。而尸身则追着她的幽魂在舞台上奔跑。灵魂是轻灵的,自由的,而肉身是沉重的,如果没有爱,必然沉沦于最黑暗的地方。对于有些人,有没有爱并不重要,柴米油盐足矣;对有些人,没有爱,只能死。最终,幽魂接受了肉身,二者合为一体。毕竟,在她的心里,还有一个人。
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
神魂合一的杨玉环醒后有一段唱词,也十分精彩。
乍沉沉梦醒,故吾失久,形神忽地重圆就。猛回思惘然,现在自庄周,蝴蝶复何有。我杨玉环,不意今日冷骨重生,离魂再合。真谢天也。似亡家客游,似亡家客游,归来故丘,室庐依旧。
庄周梦蝶,究竟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这是中国文化里永恒的,也最浪漫的构想。
杨玉环飞升后,带走了当时与她一起掩埋的定情信物金钗与钿盒,就连包裹她的那一张毯子也化作了一片云彩。她预想叛乱平息后,玄宗皇帝必定来改葬,因此留下了香囊作为暗号。这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两人心意相通,玄宗后来命人挖开马嵬驿的荒丘,只看到了香囊,而未见尸骨,成为他心里最大的疑惑。自此之后,他心心念念寻找有关杨玉环的线索,有一个名叫王嬷嬷的乡间婆子,捡了一只杨贵妃的袜子,也来进献。玄宗皇帝立刻赏赐给她五千贯钱。这个王嬷嬷很有生意头脑,在没有进献之前,不断开“杨贵妃袜子展览”,已经赚了不少钱。这是剧中颇具幽默色彩的地方。
杨通幽到了天庭,在织女的指点下,赴蓬莱仙山见到了杨玉环,并带回了金钗、钿盒作为信物。为了让唐明皇相信他见到了杨妃,他说出了“长生殿誓言”这个秘密,此事只有李隆基和杨玉环二人知道,证实杨通幽所言非虚。杨通幽又告诉李隆基:“八月十五日夜,月中大会,奏演《霓裳》,恰好此夕,正是上皇飞升之候。我在那里专等一会,敢烦仙师届期,指引上皇到彼。失此机会,便永无再见之期了。”
但使有情终不变,定能偿夙愿。
杨通幽在中秋之夜,用法术将唐明皇带到了月宫,在哪里他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杨玉环。众仙人都来祝贺他,原来李隆基本是元始孔升真人,杨玉环是蓬莱仙子。他们是被遣到人间去渡劫的,如今已功行圆满。玉帝得到牛郎织女的陈情,说他二人情义至坚,玉帝发了一道诏书,准许他二人结为夫妇,永住忉利天。
肉身是沉重的,除非你是个情种。《长生殿》中的李、杨二人最终突破生死限,跳出痴迷洞,自由的生活在忉利天界。毫无疑问,洪昇不止是一个讲故事的剧作家,更是一个对传统意识有反省思想的人。杨玉环死后,他曾借永新、念奴祭奠杨玉环的场景,用一段唱词对“红颜误国”的认识提出了质疑。
想着你恩难罄,恨怎忘,风流陡然没下场。那里是西子送吴亡,错冤做宗周为褒丧。
名花无恙,倾国佳人先归黄壤。总有麦饭香醪,浇不到孤坟上。
古代士大夫头脑中有个“红颜误国”的奇葩念头,西周颠覆,是因为褒姒;吴国被灭,是因为西施;北齐完蛋,是因为冯小怜;天宝之乱,是因为杨玉环……类似的例子还可举一长串。皇帝与臣僚无能,却让女人出来背锅,也真是笑话。
《长生殿》里还有很多好玩的段子。比如改葬杨玉环时,有个老头冒充女工,结果被扯着胡子揪出来了。比较文雅的,是关于雨的,李隆基逃亡蜀中的路上,雨水飘零,道路难行,极其仓皇。回到长安,无论是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令他伤心。正所谓春风秋雨,无非即景伤心事。
有一次他睡着了,忽然被一阵急雨声敲打梧桐树的声音惊醒,他恨不得把外面的梧桐树砍个干净,看他唱道:
我只道谁惊残梦飘,原来是乱雨萧萧,恨杀他枕边不肯相饶,声声点点到寒梢,只待把泼梧桐锯倒。
因为惊醒了梦而砍树,这雨声留在他心底的阴影多大?
另一个段子是关于安禄山的,说他是一条猪头龙,合该夺了唐明皇的宝座,享受几年天下。不过,很快就被手下李猪儿给暗杀了,乱局也被郭子仪等大将平定。尽管安禄山死了,但成了唐明皇永远的噩梦。两京收复,他回到长安,反复做着逃亡的梦,有一次他梦见自己到了一个荒郊的驿站(马嵬驿的重现),与内侍、杨贵妃走散了。到处是破败的建筑,剌剌风摇、寒蛩破壁,一霎时连驿亭也都不见,又到了长安的曲江池上。只见一大片黑水,中间涌出一个怪物。猪首龙身,舞爪张牙,奔突而来。
唐明皇大吃一惊,只见两个金甲天神从水里奔了出来,拿着铁锤和锁链,将那猪头龙缚住,并怒喝道:“唗,孽畜,好无礼!怎又逃出,到此惊犯圣驾,还不快去。”原来是安禄山从地府中逃了出来,又来唐明皇的梦中捣乱。
一本经典之作,一定有其魅力所在。《长生殿》的价值就在于,每一个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二〇二〇年三月四日


IP属地:北京1楼2020-11-18 12: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