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23,090贴子:1,662,809
  • 7回复贴,共1

楚宣王在位几十年有什么政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
楚宣王在位时间(前370-340年),楚威王在位时间(前340-329年),加起来是前370-329年。
我们再看,魏惠王在位时间是前370-319年,楚国的宣威盛世和魏惠王在位时间基本上是对应的。这个时间对应告诉了我们宣威盛世是怎么来的。
楚国的传统国策是抑强扶弱,维持平衡,战国前期霸主国家是魏国,魏国最强大,所以,魏国做什么事楚国都跑去阻扰,破坏,捣乱,楚魏关系一直都很紧张,很敌对。
在魏文侯时期和魏武侯时期,楚国顶着来自魏国的巨大压力,很艰苦地维持着平衡,它还不得不拉拢秦齐,共同应对魏国领导的三晋联盟。战国初期的基本国际格局因此形成,那就是,内线的三晋联盟和外线秦齐楚之间的对抗。
但是到了魏惠王时期,由于魏惠王把战略目标定为吞并韩赵两国,魏国的火力不再对准秦齐楚,转而倾泻到传统盟友韩赵身上,它和韩赵两国的关系剧烈恶化,三晋联盟瓦解。
同时,秦国,齐国,楚国受到的压力都大大减轻,它们都可以安下心来发展国力,或者进行变法,改革。在这个时期,秦孝公和齐威王进行的变法行动大家都很熟悉,楚国也进入了“宣威盛世”。
02
相比魏文侯,魏武侯时期,魏惠王时期楚国的日子过的非常轻松愉快,尽管这个时期发生了桂陵,马陵两场大战。有多轻松愉快,我举几个例子。
魏国,韩国翻脸后,魏国切断太行陉,阻断了韩国和它的领土上党郡之间的交通,韩国人长期无法前往上党郡。韩国忍无可忍,无奈之下,它想出一个办法逼魏国让步,但是这个办法显然会严重得罪魏国,它有些犹豫不决。
它又想到,楚国和魏国关系己经是最敌对的,楚国一点不在意得罪魏国,于是它决定,请楚国代替它做这事。
前358年,楚军通过韩国领土到达黄河岸边,挖开堤坝,水淹了下游的魏国。(《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
水淹魏国是韩国策划的,实际动手的是楚国。但是事后呢?魏国只报复了韩国,庞涓率领大军猛攻韩国,它没有任何报复楚国的动作。
桂陵之战,楚国也参战了,但它不是战争的焦点,战争的焦点是魏国和齐国,赵国之间的对决。
马陵之战,楚国干脆不参加。
在这个轻松愉快的时期,楚宣王领导楚国安下心来发展,实力明显有所增长,这就是他的政绩。
03
楚宣王可能还有一个隐藏的政绩--伐越。
越国同样位于长江流域,地理和气候条件和楚国相似,而且楚国攻越是顺流而下,很方便。进入公元前4世纪以后,越国逐渐衰落,它成为楚国最合适的扩张目标,就像燕国是齐国最合适的扩张目标一样。
楚国想吞并越国,它和越国的关系自然是严重对立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越国很重视和魏国搞好关系,希望魏国能够从北线替它牵制住楚国的兵力。
越国和魏国来往频繁,关系密切,竹书纪年中有很多越国历史的具体记载,魏国对越国政府内部事务异乎寻常的了解,包括篡夺王位的政变这种最隐秘内幕都一清二楚,显示魏国有外交使者常驻越国。
[一三](《纪年》曰):(于粤子翳)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史记·越世家》索隐
[一四]《纪年》云:……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初无余之。《史记·越世家》索隐
[三五]《纪年》云:……十二年,寺区弟思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史记·越世家》索隐
[五五]《纪年》云……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 《史记·越世家》索隐
[七七]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史记·越世家》索隐
楚国想吞并越国,首先就要切断越国和魏国的外交联系,免得进攻越国的时候还需要同时分兵应付魏国,那个很麻烦。
越国和魏国是通过泗上地区联系。泗上十二诸侯小国林立,不可能一致实施严密的封锁政策,所以,楚国要切断越国和魏国的外交联系,必须先攻占越国最北方领土,也就是淮河以北,切断越国和泗上的联系,越国使臣不能到达泗上,也就不能到达魏国。
越国此后还可以通过海路和齐国交往,但是,齐国和魏国关系不好,这段时间的桂陵,马陵之战,双方打的你死我活,魏国无法通过齐国了解到越国的情况。
竹书纪年中最后一条关于越国内部事务的记载(“[七七]按《纪年》:粤子无颛薨,后十年,楚伐徐州。”)说的是前343年的事情,魏国在前343年之后,对于越国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它告诉我们,前343年之后没多久,楚国成功攻占越国最北方领土,切断了越国和魏国的外交联系。
直到前312年,才有一次越国自己派船队很惊险地突破楚国的封锁,联络上魏国。
《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 蒲膎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 ,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水经·河水注》
前343年之后不久就是马陵之战(前342-340年),楚国没有参战,同时,北方诸侯国彼此激烈交战,顾不上楚国,楚国可能就是趁此机会,集中兵力发起攻击,完成了占领越国北方的目标,孤立了越国,为后来吞并越国打下基础,这可能是楚宣王一个隐藏的政绩。


IP属地:四川1楼2020-10-25 22:20回复
    楚宣王除了北伐魏灌长垣,伐魏取睢濊间地。
    另外往西还有,夺巴邑和黔中而任君临以辖巴东南,厄淮水填巫山克高蔡而俘蔡圣侯。


    IP属地:上海2楼2020-10-27 03:00
    收起回复
      熊良夫最大的政绩不是“狐假虎威”这个流传千古的成语嘛


      IP属地:江西4楼2020-10-27 21: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