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题吧 关注:15,357贴子:35,389
  • 0回复贴,共1

超限效应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喋喋不休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钱了。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马克吐温由于气愤甚至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块钱,这就是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过长及作用时间过久而产生的心理不厌烦和逆反现象。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家庭教育中,最典型的就是在批评孩子上,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当然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是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的错误印象更深刻,但是方式不对match反而会适得其反,出现超限效应,那么如何合理地进行批评?首先要切中要害、点到即止,遵循“犯一次错,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也不应该简单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其次批评之后要鼓励,幽默式批评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当然超限效应不仅仅只发生在批评上,它主要表现为“五过”:过度关心、过度压力、过度期望、过度批评、过度表扬。父母在家庭教育的任何方面都应注意“度”,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越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10-12 10:5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