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284,341贴子:16,471,157
  • 11回复贴,共1

理性的前题下辩论和讨论之间有哪些区别?各自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觉得,理性的前题下,辩论和讨论主要目的是有区别的。辩论中把有效率的输赢看得重于发现真理。而讨论的目的为了用尽量少时间等资源,有效率的达成共识。讨论比辩论更适合学术探讨,发现真理。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0-09-17 02:18回复
    辩论中把输赢看得重于发现真理,即使真被说服了,嘴上也不承认。在公开辩论中,是通过说服中立的第三方,而不主要是为了说服对手。事实上,严肃场合的辩论,很多也无法做到说服对手:在法庭辩论上,原告律师有可能说服被告律师,令其放弃为自己的客户提供服务吗?不太可能,谁要真能被说服了,嘴上也不能承认,否则会因为违反律师职业保护客户得规定而惹上麻烦。
    讨论的目的为了用尽量少时间等资源,有效率的达成共识。主要目的,达成共识重于输赢,在公开讨论中,主要是为了说服对手。同时,说服中立的第三方也为了影响对手的判断。讨论比辩论更适合学术探讨,发现真理。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0-09-17 02:20
    收起回复
      理性讨论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 首先,要有心理态度上的理性,心理上以达到共识为目的,抛开输赢。
      1.1 要谦虚,礼貌, 和有包容心,不能抱有敌意,不能因为立场不同就想要攻击对方。
      1.2 持着双方平等的态度,不要觉得有优越感,居高临下。这两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有效沟通”。
      1.3 特别,如果讨论是为了学术探讨发现真理,此时目的并不在于说服对方,而应当是通过讨论让双方对问题本身产生更理性的思考,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一定要避免争输赢,压住对方的心态。这就要求,如果发现自己按“逻辑上的理性”是错了,要能在心理上接受,尽管这点和情商有关。
      1.4 避免为了争输赢,抨击其动机, 学历资历(“民科”否?)。要坚持就事论事在事实层面对对方的论据做出反驳。
      休谟说“理性是情感的奴隶”,人也可以通过“同理心”来说服别人或者被人说服。
      2. 将讨论视为进行学习的过程,保持开放,运用理性抛开输赢。当你开始思考如何用事实来巩固结论时,你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提升。当你开始广泛收集信息巩固结论时,你的知识储备就变得丰富。当你在中立第三方面前有条理地进行陈述时,你的人格魅力也在加强,这都是理性参与讨论带来的收益。
      3. 要有注重使用逻辑上的理性。
      3.1 首先不要犯逻辑谬误。见网上流传着24种常见逻辑谬误,见“穿裤子的云”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58366/answer/806473347
      3.2 参见:“普罗喵斯拉”总结出的一套逻辑理性讨论方法论3.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058366/answer/800832698
      4. 确保自己带有良善的初衷,以及随时抽身而退的能力。遗憾的是,恐怕并不存在一套「技术性」的对话原则可以让所有对话者达成共识。只有「愿意被说服」的人才「能够被说服」, “忠道而善告知,不可则止”。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0-09-17 02:25
      回复
        讨论是已有共识,在此前提下明确细节。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9-17 10:15
        回复
          辩论是没有任何共识,论点完全相反,互相嘴炮。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17 10:15
          收起回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穿裤子的云 来源:知乎
            24种逻辑谬误,黑体是解释部分。
            1.稻草人谬误——歪曲了别人的观点,使自己能够更加轻松的攻击别人。
              例子:小明说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预算来发展教育行业,小红回复到:“想不到你这么不爱国,居然想减少国防开支【小明并没有这个意思喂,这里小红是个***(斜体这句犯了“人身攻击”谬误)】,让外国列强有机可乘。” 小红就犯了稻草人谬误。
              --------------------------------------------------------------
            2:错误归因——从两个事物可能存在相关性,就得出一个事物是造成另一个事物的原因。
              例子:小红指出,过去几个世纪全球海盗数量减少,全球温度在升高,从而得出是海盗的数量的减少造成了气候变化,海盗能够降低全球温度。这里的根本原因是把偶然性当作必然的因果联系,小红犯了错误归因的谬误。
              --------------------------------------------------------------
            3.诉诸感情——试图通过操作别人的感情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就是情感绑架)
              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惧、嫉妒、怜悯、骄傲等等。一个逻辑严谨的论述可能激起别人的情感波动,但是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逻辑论述,那你就犯了诉诸感情的错误。每个心智健康的人都会受感情影响,所以这种谬误很有效,但这也是为什么这种谬误是低级和不诚实的手段。
              例子:小红在饭店看到小明吃狗肉,于是上前训斥:“你怎么可以吃狗肉,小狗多么可爱,就像小朋友一样,你忍心伤害小朋友吗?” 小红犯了诉诸感情的谬误。应用到现在,也可以说“我这么爱狗,你怎么可以吃狗。”
              --------------------------------------------------------------
            4.谬误谬误——看到别人的论述水平很低,或者别人的论述里面有谬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很多时候,辩论的赢家获胜并不是因为观点正确,而是因为辩论技巧更好。作为一个理性(重点,切题了)的人,你不能因为别人的论述中存在谬误或者错误,就认为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
              例子:一个提倡健康饮食的人在电视上发表了很荒唐的饮食理论来推广健康饮食理念,小红看后觉得健康饮食就是骗人的,于是开始每天暴饮暴食。小红犯了谬误谬误。
              --------------------------------------------------------------
            5.滑坡谬误——你觉得如果A(中性)发生了,那么Z(坏情况)也一定会发生会,以此来表示A不应该发生。
              小红认为不应该允许同性恋结婚,因为她认为如果我们允许同性恋结婚,那么就会有人想要和桌子、椅子结婚。小红犯了滑坡谬论。
              --------------------------------------------------------------
            6.人身攻击——即“诛心”,讨论时针对对方的人格、动机、态度、地位、阶级或处境等,而进行攻击或评论,并以此当作提出了理据去驳斥对方的论证或去支持自己的论点
              人身攻击时不一定是直接进行攻击,也可能是通过背后捅刀子、暗示听众等等方式来造成对对方人格的质疑。你试图用你对别人人格的攻击来取代一个有力的论述。更多关于人身攻击。
              例子:当小明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议的时候吗,小红说她不相信任何小明说的话,因为小明不爱国,经常批评政府,不懂得感恩。小红犯了人身攻击的谬误。
              --------------------------------------------------------------
            7.诉诸虚伪——不正面回应别人的批评,而是用批评别人作为回复——“你不也曾经.....”
              你想要把通过用批评回应批评的方式,免去你为自己辩护的责任。你通过这种方法来暗示对方是个虚伪的人,但是不管别人虚伪与否,你都只是在回避别人对你的批评。
              例子:小明在和小红争论的时候指出小红犯了一个逻辑谬误,小红不正面捍卫自己,反而回应:“你之前也犯了逻辑谬误。” 小红在这里犯了诉诸虚伪的谬误
              --------------------------------------------------------------
            8.个人怀疑——因为自己不明白或者知识水平不够,就得出一个事物可能是假的。也就是对方根本不懂你在讲啥,没在一个语境,好比物理学生给体育生讲量子力学
              一些很复杂的概念,比如生物进化等等需要一些基本的理解和知识。有些人因为不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而觉得这些东西是错误的。
              例子:小红指着块石头说:“你说进化论是真的,那你让这块石头进化人给我看看。”小红犯了个人怀疑的谬误。
              --------------------------------------------------------------
            9.片面谬误——当你的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时候,你用特例来给自己开脱。阿Q精神。
              人类都不喜欢被证明是错的,所以当他们被证明是错的时候总会想办法给自己开脱。人总是觉得自己以前觉得正确的东西必须是正确的吗,所以总能找到理由让自己阿Q一下。只有诚实和勇敢的人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自己犯错了。
              例子:小红说自己有特异功能,能用塔罗牌算出未出生小孩的性别,但是孩子生下来后发现猜错了,于是她就说是算命的人缺乏信仰。小红犯了片面谬误。
              --------------------------------------------------------------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20-09-17 21:35
            回复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20-10-21 10:06
              回复
                  --------------------------------------------------------------
                20.窃取论点——采用循环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一个被包含在前提里面的观点。
                  这是一种逻辑智商破产的谬误,因为你把你的前提假设默认为真的,然后利用循环论证的方式来证明它。
                  例子:KengDie教的经文《KengDie Sutra》里面说的东西都是真理,因为在《KengDie Sutra》第一章第二段里面提到了“KengDie所述都是真理。”
                  --------------------------------------------------------------
                21.诉诸自然——认为一个事物是“自然”的,所以它是合理、必然并且更好的。(有点像人们错误理解黑格尔“存在即合理”来论证一切都是合理的。这里要说黑格尔的话是有语境的虽然不太懂但是他是在说精神世界)
                  一个事物是自然的并不一定代表它就更好。互相杀戮是大自然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我们不应该互相屠杀。
                  例子:小红认为吃草药肯定比吃人工制造的药有效,因为草药更加“自然”。小红犯了诉诸自然的谬误
                  --------------------------------------------------------------
                22.轶事证据——试图用个人经验或者单独事例来取代逻辑论述或者有力的证据。
                  比起复杂而确凿的证据来说,轶事证据更容易获得,但是却要粗浅很多。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量化衡量的科学数据/确凿证据比个人经验/轶事要更加可信。
                  例子:小红爷爷是个30年的老烟枪,现在80多岁身体还很健康,小红依次得出吸烟对身体无害的结论。小红犯了轶事证据的谬误。
                  --------------------------------------------------------------
                23.德克萨斯神枪手——在大量的数据/证据中小心的挑选出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证据,而不使用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数据/证据。
                  你先开了一枪,然后在子弹击中的地方画上靶心,搞得自己真是个神枪手一样。你先决定了自己的立场,然后才开始找证据,并且你只找对自己有利的,而对于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就选择性忽略。
                  例子:红X字会为了证明自己尽到了职责,到处宣传自己拨出了XXXX的善款,却只字不提自己公款消费的奢侈无度。红X字会犯了“德克萨斯神枪手”谬误
                  --------------------------------------------------------------
                24.中间立场——觉得两个极端观点的妥协,或者说中间立场,肯定是对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真理确实存在于两种极端的中间地带,但是你不能轻易的认为只要是处于中间立场的观点就一定是正确的。谎言和实话的中间地带依然是谎言。
                  例子:小红认为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孙越从科学研究的结论中得出结论认为疫苗不会造成儿童自闭症,小明认为两者观点的妥协——疫苗会造成儿童自闭症,但不是全部的儿童自闭症——才是正确的。小明犯了中间立场的谬误。


                IP属地:加拿大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20-10-21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