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当下吧 关注:39贴子:850

一切都是自然现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所有发生的,
所有被觉知到的,
都仅仅是现象,
而且是自然现象,
不要陷入里面。
即使陷入里面也是一种自然现象,
不必纠结于迷失,
陷入里面退出来观身就好,
继续保持觉知。
如果特别特别的难受,渴望,
那就还是观身,
观身也不行,还是会投入到感受里,
那就静静地闭目养神,
感受这个感受,
只是感受,
不去抗拒,不去逃避
反正不要立马投身于娱乐中,
抽离的去感受那感受
发生的一切都是自然现象,
都是所缘,不重要。
仅仅看这个自然现象就可以。
一定记住,都是自然现象,自然现象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9-05 01:01回复
    现象总是反复发生时,轻轻的问一句,为什么发生?为什么这么想?
    然后继续感受当下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2-01-11 10:33
    回复
      总是被思想束缚,念头禁锢。
      它们来来去去,生生灭灭,
      一点也不可靠,也不真实。
      那为什么还要相信它们呢?
      因为错误的见解犹如洪水,
      一旦来袭,
      正确的见解早已经忘的干干净净,
      如何不被念头牵着走,
      只能平时生活中,
      多多提醒自己,注意身体,
      多多看正确的见解,
      直至记住,不忘掉。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2-04-16 14:10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2-04-16 14:10
        回复
          记住禅修的要点,正见,提醒。
          退出来
          旁观者
          看到
          机器人
          身体在动
          退出来看
          觉知身体
          身体在干什么
          心在干什么
          觉知在不在
          做什么都要有觉知
          听看想说动
          觉知放在身体上,不要到处乱跑
          念头只是念头
          情绪只是情绪
          不要陷入进去
          不要相信它们
          它们只是它们。
          一切都是自然现象,
          允许它们发生,
          它们是它们,
          它们不是我,
          退出来,去看到它们。
          身是身,心是心,
          退出来去看,
          身心的本来面目。
          这个念头正确吗?
          这个念头是真的吗?
          这个念头一定吗?
          凭什么它一定是这样?
          凭什么它一定是真的?
          对它们进行质疑。
          因为我相信它们,
          所以它们才令我有应激反应。
          如果我不相信它们,
          它们就不会让我有应激反应。
          身是真实的吗?
          心是真实的吗?
          [我]是真实的吗?
          念头,来来去去,生生灭灭,
          可靠吗?
          不可靠。
          那为什么还要相信它们呢?
          念头来来去去,生生灭灭
          为什么要抓住它们?
          为什么要跟随它们?
          自己的身心就是一场电影、电视。
          去看吧,
          看到身心的本来面目。
          把身心当作机器人,
          都是机器人在动,在想,在吃,在看,在听
          一切都是机器人。
          身是机器人
          心是机器人
          为什么要定义,好与不好?
          心就是跑来跑去,为什么会认为不好?
          要去观察,了解,而不是讨厌。
          为什么讨厌?
          不好的事物,为什么一定要讨厌?
          好的事物,为什么一定要喜欢?
          我只想要快乐,
          我只想要随心所欲,
          我只想要不费力的得到一切,我想要的
          就是不喜欢别人嘲笑我,嘲笑我,我很生气。我就要看短视频,忘记这个嘲笑,但是一旦停下来,嘲笑还是会出现。
          念头造成思维,
          念头造成情绪,
          情绪造成行为,
          念头让我们坐立不安,
          念头让我们心神不宁,
          念头让我们疯狂,
          一切都是因为念头,
          而不是因为你。
          警惕念头,看到念头,
          不能打压,只能观察。
          念头虚无缥缈,不好观察,
          一定要记得觉知身体,
          时刻觉知身体。
          感受强烈时,
          安静下来觉知身体,
          一定要平静下来,
          不去转移看短视频,
          不去思维。
          因为念头、情绪、感受,
          总是来来去去,生生灭灭,
          无常的,控制不了的,
          就只能安静的、等待、观察,
          感受当下的身体。
          快乐过后能得到什么?
          懊悔,自责,得到浪费光阴,得到健康损失。
          当下的快乐能给我带来什么?
          满足了心的要求。
          可是心不知足,心想要更多。
          那为什么要满足心的要求?
          不要被心所骗,
          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心的念头。
          活着追求身外之物,
          都会消失,消灭,死了通通带不走,
          生生世世被这些外在的,牵着走,
          投胎,受苦,
          永生永世地追逐这些身外之物,
          追逐就会有烦恼,会有挣扎,会有不顺,痛苦,
          永远的,因为念头而产生喜怒哀乐。
          一旦感受不到快乐,痛苦就接踵而至。
          但是,谁又能一直让快乐维持?快乐能长久吗?
          如果有人能接受痛苦,那不是真的接受,
          是因为他相信,一定会苦尽甘来。
          如果,一个人一直痛苦到生命结束,
          那么他内心深处,一定是非常痛苦难过的。
          因为,所有人都认为,痛苦是不好的,快乐才是好的。
          这样的定义,已经深入人心,深信不疑,
          如果能平等的对待苦乐,那他已经是,凌驾于概念之上,使用概念,但不陷入概念,没有任何的评价。
          活着,是要认清身心,
          认不清身心是谁,分不开身心的界限,
          就会永远的被身、心所骗,
          永远的被身、心牵着走,为他们做事,而不自知。
          永远的,在心编织的幻境里打转,
          永远的成为心的奴隶,
          永远的有遗憾,有难过,有痛苦,
          永远的无法控制心,而是被心所控制。
          认清身心,需要当下看清身心的运作,
          当下看到身体在动,心在动。
          活着才有价值,轮回才有价值,
          才能看到心,不被心所骗。
          而不是攀比身心之外的,
          被心带着到处跑,到处比,到处喜怒哀乐,
          像个失心疯一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4-16 14:13
          回复
            人,一生被念头牵扯着,活着。
            不论是努力积极的,还是消极堕落的,
            不论是迎合念头,还是排斥、对抗念头,
            都在用力,用力终究会累,会烦。
            因为都被背后的观念都在控制着。
            所以,活着的是,〖念头〗
            “我”也是念头。
            如何在念头中,傲然孑立的生存,而不被念头所染?
            如何在念头的激流勇进中,保持独立暂停?
            需要看到它,对它观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2-06-05 17:41
            回复
              精神我,与感受,情绪是分开的。
              当精神我感觉到,我的存在感很低,或者我不存在时,而肉体还在的时候,各类感受情绪依然在,
              既然精神我没了,肉体还在,随之属于精神的感受情绪,都应该没有了。但是,属于精神的感受情绪都在,只有精神我没有了,
              所以,精神的感受情绪,不是我。
              精神我,与精神的感受情绪,不是一体的。
              不是一体的,意味着就是分开的。
              精神我,是精神我
              感受情绪是感受情绪
              想法是想法
              它们各是各的,
              不是一体的,是分开的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2-08-07 16:27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8-07 16:32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2-08-09 14:27
                  回复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2-08-09 14:58
                    回复
                      每次知道一点点,但是过后都会忘记,因为错误的想法持续了28年,一时正确的想法,不能非常坚固的停留在意识里,而错误的想法却已经占据了意识28年,只能持续得去提醒,去记住,去回顾正确的想法。
                      这个不是听道理,也不是别人告诉我的,而是真实体验过的,只是因为体验的时间次数短,记得不牢固。
                      所以,不仅仅要时刻知道身体心,还要把正确的观念,强化到意识里。就像强化念头w一样,拼命去强化。
                      可是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念头w,不需要主观努力强化,而是自然而然的就会努力强化自己,维护自己呢?
                      这个念头w的力量这么厉害?生下来就知道,往错误的方向强化自己?
                      真是搞不懂了。
                      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快乐痛苦的分别吗?有烦恼吗?
                      肯定的是,小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感受。他会饿,因为感受到了身体的饥饿,他就会用哭要吃的。如果他没有吃到,他就会一直哭,那他有没有对他的感受,又多一份批评呢?觉得这个饿不好啊,讨厌啊,人为什么要饿啊?对于吃不到很生气很生气啊。应该不会,他们只是真实的表达身心一切,在此基础上,没有对发生的现象,再有评价议论分别。他们不会觉得这个不好,那个好。
                      他们饿了就是饿了,饱了就是饱了,开心就是开心,难过就是难过。没有在此基础上,再去批判说,这是不好的,这是不应该的,这是好的,这是美的。
                      时间久了,他们的自我,对现象的批判,就开始衍生出来了。
                      人,为什么要对发生现象进行批判呢?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本来该发生什么就发生什么。顺其自然,不需要有任何的批判,可是现在,所有人都会对现象进行批判,来展示自己的优越高贵。
                      刚出来的小孩子,为什么没有对发生的现象批判?我觉得是因为,周围没有比较,感觉不到自我的高低。虽然当下也没有觉知到自己,但他们还算真实。
                      小时候,他们开心就开心,难过就难过,完全真实的表达。后来,因为经历了自我之间的比较,有了自我高低贵贱的意识,再加上当下不会觉察自己,就让念头更加衍生,跟随或者打压抵抗。
                      💜人,为什么要对发生现象进行批判呢?
                      是因为从来,就不会感受自己,觉察自己,探索自己。只是注意力一味的在身心外面,不断的追求我快乐,我满足。强化“我”的能量,让它越来越大。
                      不返回自身,一味的追求外在反应,不看内在反应,就只能对发生的现象进行批判,而不是对发生的现象,进行探索调查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2-08-16 21:54
                      回复
                        ●觉知
                        ●正见
                        ●正确的态度,允许任何好的坏的发生,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想要觉知到什么,都退后的客观的观察它的发生。
                        ●正确的心态,不要带着贪嗔痴去修
                        ●调查,问为什么,提起兴趣,然后继续觉知
                        ●对觉知保持觉知,有没有在觉知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2-08-21 22:55
                        回复
                          孤独,是我的吗?
                          我为什么,会把孤独,看成我的?
                          孤独,我,本就两个概念,为何要结合到一起?
                          孤独是孤独,我是我。
                          本就是互不相干,现在却紧密的连在一起?
                          到底是什么,让它们连在了一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2-08-22 14:19
                          回复
                            💜这不是我,这不是我,
                            一切都是,贪、嗔、痴。
                            是贪嗔痴,不是我
                            🔥不要快乐,只要痛苦。
                            快乐,看不到自我,
                            痛苦,看得到自我。
                            💜跟自我,跟念头对着干!!!!
                            💙一切,都是为了增强自我,增强自我的存在,且证明自我存在过
                            💚念头感受情绪出现了,该怎么办?
                            去想想是什么,支撑着这个念头、情绪?
                            这个念头、情绪背后,潜藏着什么?
                            🖤念头w是念头w,
                            🖤感受情绪是感受情绪
                            🖤想法是想法
                            🖤它们各是各的,不是一体的,是分开的
                            🧡知道、看到,心说的话,
                            💙不要相信,心说的话,
                            💚不要跟随,心说的话,
                            💛不要离开当下的身心
                            🖤注意自己
                            ❤️这一切都是心的自导自演,
                            💛是心不是w
                            💚心现在怎么样
                            💙一切都是暂时的,人事物环境随时变化,不是永恒的。都是虚假的,念头而已
                            💚看到期待,
                            没有期待,感受只是感受
                            有了期待,感受就是难受
                            有了期待,就有满足、不满
                            时刻看到期待,
                            知道什么期待出现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2-08-29 09:13
                            回复
                              贪欲一直都存在。
                              贪欲的法性是想要或者渴求,它的特征是夸大事物。贪欲像强力胶,非常黏着,它不会松开或者放手。
                              它从来不会感到满足或者安心,因为它认为太少了,它总是觉得不够。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08-29 11: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