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全面战争吧 关注:61,280贴子:2,000,096

帝国全面战争科技汇总 游戏截图+简单历史背景介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通过游戏截图和简单的历史背景科普,梳理一下帝战的所有科技,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会不定期更新,全做完为止。全面战争系列的文字介绍还是不错的,我主要把介绍的截图发上来,在大家没有机会开电脑时,可以来看看,休闲一下,也给以后的新玩家做个介绍。如果不喜欢这个汉化,也欢迎大家把自己的截图发上来。


IP属地:北京1楼2020-06-12 23:20回复
    先来哲学类科技树,数量比较少,结构也简单,根据大学等级来依次解锁:


    IP属地:北京2楼2020-06-12 23:21
    收起回复
      一级大学解锁的科技,从左至右分别为经验主义、社会契约论、重农主义。
      经验主义:

      解锁二级大学。
      历史上,经验主义是一种认识论的哲学观点,与理性主义认识论相对。经验主义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感知,理性主义则认为认识来源于人的固有理性,这两种观点在17世纪最盛行,相互影响和交织在一起。17世纪,理性主义的主要学者如笛卡尔、斯宾诺莎等人,都来自欧洲大陆;而经验主义的主要学者,洛克、休谟和贝克莱,都是英国人。所以人们说“欧陆的理性主义,英国的经验主义”。
      当然,虽然在认识论存在分歧,但是两者其实也没有水火不容的差距。经验主义同样主张理性思考,作为英国启蒙思想的雏形而存在,直接影响到了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经验主义的认识论,也为19世纪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产生重要影响。


      IP属地:北京3楼2020-06-12 23:22
      收起回复
        社会契约论:

        历史上,社会契约论起源于英国,最早的著名学者是洛克和霍布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也认可这一观点,卢梭《社会契约论》是集大成者,并且开创性地提出了共和国体制下的社会契约论,而之前的学者多主张君主制。被卢梭在书中经常怼的霍布斯,就是主张君主专制下的社会契约论。当然,尽管政治主张不同,但是这些学者在承认社会契约论、支持民族国家、反对天主教会方面都是一致的。
        到今天,对于人类先民的研究更上一步,社会契约论所主张的“原始状态”,被血缘部落进化到国家的理论彻底取代,人类生而是群体,而非无秩序的独立个体。


        IP属地:北京4楼2020-06-12 23:23
        收起回复
          重农主义:

          解锁烟草、棉花、蔗糖、咖啡、茶叶、香料的二级种植园。
          历史上,重农主义由法国学者提出,与重商主义相对。产生的社会背景,是18世纪法国利用税收压榨农民,限制流通。维持王室开支、军事费用,并且用农业税维持商品出口需要,迎合重商主义的经济观点(用贵金属来衡量国家经济能力,所以主张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恰恰法国又是农业大国,所以用出口农产品来赚差价)。但是长期这么搞,农民破产,农村凋敝。所以重农主义把中心放回农业,主张减税、自由流通、生产本位等观点,这是也古典经济学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重农主义代表人物魁奈,是一个中国迷。他把中国视为一个理想国度,还建议法国国王学习中国皇帝的农耕大典(清朝的皇帝亲耕仪式),中国天人合一、重视农业的观点,都被魁奈接受。当然,与中国不同,重农主义本身并不主张抑制商业发展,反而主张自由贸易。
          关于粮食和金银的关系,《商君书》就说:“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和18世纪的重农主义思想不谋而合。


          IP属地:北京5楼2020-06-12 23:24
          收起回复
            二级大学解锁的科技,从左至右分别为功利主义、主权在民、劳动分工。
            功利主义:

            解锁三级大学。
            历史上,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穆勒和边沁。其理论来源可能来源于苏格拉底和伊壁鸠鲁学派追求幸福的观点,但它重视的是社会整体幸福而非个人幸福。功利主义,把利益作为本位,主张道德和利益相适应,主张建立统一的社会道德规范,从而实现社会和幸福利益最大化。当然,他们所说的“社会幸福”范围也仅局限于一国,不考虑其他国家。
            功利主义面临所有理想学说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被后世人们曲解人们逐渐把它作为一种只重视结果,不考虑过程和道德的学说。被殖民主义引用,拿来鱼肉殖民地,这种重视本国利益最大化的理论也被今天的西方社会所吸收。


            IP属地:北京6楼2020-06-12 23:26
            回复
              主权在民:

              这个我想不用过多解释,主权在民(或者翻译成人民主权)是西方启蒙思想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大家肯定已经了解够多了。主权在民观点,最早产生于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共和国,后来被早期启蒙思想家洛克、霍布斯(是的,没看错,霍布斯主张主权在民,而由人民集体授权专制君主进行统治,这很魔幻)等人吸收,由法国启蒙思想家最终完成理论。


              IP属地:北京7楼2020-06-12 23:26
              收起回复
                劳动分工:

                解锁咖啡、香料、蔗糖、茶叶、烟草、棉花三级种植园,解锁二级贸易港。(虽然图里没有棉花种植园,但是建设的时候确实是通过“劳动分工”解锁)
                相信大家对劳动分工都非常熟悉,从人类最早的社会分化,一直到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劳动分工(国内和国际的)一直在进行。劳动分工作为学说,产生在18世纪欧洲,经济学家认为分工可以有效发展生产力,这指导了手工工场和机械工厂的专业化分工。后来在标准化零件、流水作业、机器换人等技术改进下,把人类推进到工业社会,今天的衣食住行再没有能离开工业的了,归根究底来源于生产力的大进步。


                IP属地:北京8楼2020-06-12 23:27
                回复
                  三级大学解锁的科技,上面一行,从左至右,是分权制衡和股份制公司。
                  下面一行,从左至右是人权论、国债、国富论。
                  分权制衡:

                  历史上,权力制衡产生很早,有权力存在,必然面对权力集中与分散的问题,但是权力制衡的目的有所不同。在罗马共和国,库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平民大会等议会、元老院、官员,构成了一个权力相互制衡的体系;中国古代,皇帝经常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在欧洲,王权、贵族权、教权也构成了制衡体系。
                  但最早系统性阐述分权制衡理论,并将其为民主服务的,是英国的洛克,主张制衡政府权力。之后是孟德斯鸠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理论,这构成了西方近现代宪政的基础框架。在中国,孙中山根据中国需要,提出了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理论;今天,中国采用了民主集中制,行政司法相互独立,但是都对立法机关(人民代表大会)负责。所以,今天中国并不是西方式的宪政国家,不使用三权分立,也不使用“宪政”的概念。


                  IP属地:北京9楼2020-06-13 08:34
                  回复
                    股份制公司:

                    解锁三级贸易港、三级皮货交易站。
                    历史上,有人认为股份制公司产生于英国,也有人认为产生于荷兰东印度公司,都是为殖民扩张服务的大型公司。采用股份制,投资与经营实现了相对分离,更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17世纪荷兰发明的股票模式,把股份制公司更推向现代化。


                    IP属地:北京10楼2020-06-13 08:35
                    回复
                      人权论:

                      解锁四级(顶级)大学。
                      历史上,人权论来源于启蒙思想,简单概括就是“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启蒙思想家都有一种自然法思想,他们认为世界上存在着固有的法则,无需证明,理应实践。这种自然法则来自于上帝,赋予人类不可被剥夺的固有权利。
                      当然,人权论绝非是僵化的,在特殊情况下允许适用特别方法,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阐述了平时政策和紧急政策的平衡。比如,当一个人危害社会安全,就有权剥夺其自由权,甚至生命权(启蒙思想家不强烈反对死刑)。国家面临对外战争和危难局面,也可以赋予政府一些集中权力,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平时的民主制度,这在启蒙思想中都是允许的。今天有一些西方人把人权论极端化,所谓“白左”就是一些极端分子,典型的好心办坏事或是根本不安好心,甚至这类思想现在也在向发展中国家渗透,很值得警惕。


                      IP属地:北京11楼2020-06-13 08:36
                      收起回复
                        国债:

                        我对经济学不了解,对这个讲不清楚。大概就是通过财政灵活化来促进流通,解决国家财政紧张也促进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增值,但如果没有相应制度和宏观政策的配合,就像是走钢丝,非常危险。有时候,国债也作为居民理财的手段存在。


                        IP属地:北京12楼2020-06-13 08:36
                        收起回复
                          国富论:

                          得名于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学观点。其核心就是自由贸易,市场自发调节一切,政府充当“守夜人”,反对当时欧洲国家奉行的重商主义,这些无疑推动了近代的社会生产革命。


                          IP属地:北京13楼2020-06-13 08:37
                          回复
                            四级大学解锁的科技,上面一行是公民权、世俗人文主义、自由贸易主义。下面一行是废奴主义、古典经济学。
                            公民权:

                            公民权建立在人民主权基础上,把被迫服从君主的臣民变成公民,普通人也有了国家责任感。古代的公民权可能产生异化,从一国的公民变成统治无数奴隶和外邦人的主人,成为特权阶层。从一国特定人群享有的公民权,变成所有国民享有,其中经历了很多过程。与19世纪的革命运动和20世纪的女权运动、平权运动有密切关系。


                            IP属地:北京14楼2020-06-13 08:37
                            收起回复
                              世俗人文主义:

                              解锁研究院(四级,只能在首都建造)
                              历史上,世俗人文主义最早产生于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多数都是基督教徒,但并没有宗教教条的思维方式,反而运用世俗的、人文主义的、理性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问题。启蒙思想就是基督教思想和近现代科学思想的有机融合,后来产生了更为激进的世俗主义思潮,今天的西方社会,宗教人群走向了老龄化和低端化。宗教很多时候也确实是科学的对立面。


                              IP属地:北京15楼2020-06-13 08: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