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吧 关注:2,904贴子:38,267

孙若徽你非不让朱瞻基做遁世之想,可是你知道吗?朱瞻基痛苦了一辈子,被伤害了一生!还不如早点去当和尚,你们夫妻三人一拍两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湖北1楼2020-02-15 01:54回复
    假如朱高炽为了平息汉王,赵王怒火,命令朱瞻基自裁,朱瞻善接替太子,,其实这样对朱瞻基很好,不用一生辛苦,假如朱瞻基知道胡善祥是孙若徽妹妹给他们姐妹俩和未出世孩子一条出路,让孙若徽离开徐彬可以护她一生,至于胡善祥可以随之一起!这样朱瞻基可以早点去做画家!
    朱瞻基对孙若徽说道:作为朱棣的孙子对你我很抱歉,家族皇权恩怨导致景氐一门惨遭屠戮,孙愚先生因我而死,曾经的我以为我们可以相守一生,化解恩怨,可是我做不到了,但请你放心你以模仿太宗皇帝笔迹遗诏中赦免靖难遗孤(那三万名奴儿干都司官员)这件事不会改变!并且自永乐二十年开始已经陆续让他们回京城恢复身份了!我不想做下一个建文,我是太宗皇帝一手教导的皇太孙,若我不能登上哪个位置,我就会用我的性命换取朝廷十年的卧薪尝胆的机会,也许下一个轮回我就会真正的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画家!而你我本不该让你进去天下第一危险的家庭!现在我把手松开了,放你离开!至于胡善祥那是你妹妹,有徐彬在她们母子也不会有事的!不要让孩子姓朱了!这一世轮回让孩子归于景家吧!我不想让父亲为难,我不想让天下大乱,以我一人之性命换取天下人的安稳值得了!我也不愿意来来的皇帝坐在皇位上的弟弟为难!
    朱瞻基被发配南京,对孙若徽和胡善祥那一番话其实是真的!自从朱瞻基被父亲发配南京读书那一刻朱瞻基早就想死了!是谁提醒朱瞻基不要有遁世之念?孙若徽!说实话:朱瞻基当时位置很尴尬父亲一面跟叔叔求和一面让自己离开权利中心(又让内阁大臣杨士奇去送死)感觉就像要放弃皇权,朱瞻基作为十三岁就被爷爷朱棣立为皇太孙(朱棣有点坑,搞的朱瞻基从小被叔叔当靶子打)登不上皇位就是死!朱瞻基其实当时很善良,想法很简单,如果登不上大位自己的死也许才是对爷爷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天下不能乱,朱瞻基内心很脆弱,又不愿意学叔叔建文皇帝,当和尚?对于朱瞻基就是死才能解脱!如果不是孙若徽劝朱瞻基搞不好那天朱瞻基就自裁了!在朱棣跟杨士奇说:要立二叔为太子,朱瞻基不就差点当着杨士奇的面自杀了吗?孙若徽你也是的!朱瞻基要是自裁也许他才能够早点轮回转世做画家!朱瞻基被发配南京,对孙若徽和胡善祥那一番话其实是真的!自从朱瞻基被父亲发配南京读书那一刻朱瞻基早就想死了!是谁提醒朱瞻基不要有遁世之念?孙若徽!说实话:朱瞻基当时位置很尴尬父亲一面跟叔叔求和一面让自己离开权利中心(又让内阁大臣杨士奇去送死)感觉就像要放弃皇权,朱瞻基作为十三岁就被爷爷朱棣立为皇太孙(朱棣有点坑,搞的朱瞻基从小被叔叔当靶子打)登不上皇位就是死!朱瞻基其实当时很善良,想法很简单,如果登不上大位自己的死也许才是对爷爷在天之灵最好的告慰!天下不能乱,朱瞻基内心很脆弱,又不愿意学叔叔建文皇帝,当和尚?对于朱瞻基就是死才能解脱!如果不是孙若徽劝朱瞻基搞不好那天朱瞻基就自裁了!在朱棣跟杨士奇说:要立二叔为太子,朱瞻基不就差点当着杨士奇的面自杀了吗?孙若徽你也是的!朱瞻基要是自裁也许他才能够早点轮回转世做画家!
    孙若徽你非不让朱瞻基做遁世之想,可是你知道吗?朱瞻基痛苦了一辈子,被伤害了一生!还不如早点去当和尚,你们夫妻三人一拍两散,你爱跟谁跟谁,朱瞻基去做他的孤魂野鬼也好,画家和尚也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15 07:47
    回复
      朱祁镇和父亲朱瞻基就连对待女人都比不了,朱瞻基这个人对自己的女人用命在保护,也很有策略,如果朱瞻基在朱祁镇那个位置,估计最多会带儿子一起回去,或者让其木格带着孩子在草原,要知道朱瞻基敢让孙若徽进宫压上了身家性命也确认妻子孙若徽不会出问题,若徽有时候没有替别人考虑,说实话:朱祁钰登基,朱祁镇在瓦剌就没有用处了!他的性命无忧!作为太后母亲你让你儿子回来干什么?天伦之乐?错!皇权之争,孙若徽还是想让皇位回到朱祁镇孙子朱见深这一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15 09:01
      回复
        借酒解烦忧,借你解人间 (写给那些年的若基夫妇)
        那一年的秦淮河畔,她一身绿衫来赴他的约,几番试探,一袭白衣的少年硬拽着她跳下听雨轩的小楼,她被迫上了他的船。
        自此以后,他把他认为的好强加给她,强势安排她的命运,甚至她中箭昏迷,他喊的是:“她死不死,我说了算”。
        后来,她与命运握手言和,听从了父亲的安排,放弃了与徐滨哥哥出海的理想,安心入宫成了他的妻子。
        他离不开她,但同时又给了她一次又一次无奈的别离。
        新婚之后,他随爷爷御驾亲征,一年多的时间,她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喜悦,也有家书抵万金的担心。
        爷爷死,濒临奔溃的他夜奔回家,怜惜他是她,理解他的是她,说生死相随的也是她,城楼下又一次话别,他奔向皇位,她几许依恋地目送他的背影。

        平叛汉王之乱后,他本可以一举灭了二叔,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但是心气之高如他不仅要赢,更要赢的体面。瓦剌来袭,他好像盼来了一场及时雨,而若微又等来了一次别离,这一次,她有了孩子,她的担心和不舍清楚明白,然而他再一次留给她一个决绝的背影。
        回想在朱瞻基的每一次选择中,求认可+争皇位 > 她,朱瞻基一生唯一的一次妥协是最后殉葬的放手,若微何尝不知道,她心中有恨,尤其是在他离开后,她独自熬过的漫长又艰难的岁月。

        终于,到他生命的终点,蹉跎了岁月的两人不约而同地回忆起过往,他用马车带她回家,给了她一个家,他帮她解救了三万人,黄大人是彼时她的唯一解题答案,她想的明白,从靖难开始她的人生早就没有选择了,她说她不后悔,他应该要信的。
        他后悔吗?他说:“十年风雨,若不能相守便是辜负了此生。” 可是他登基后的十年,也是他与她慢慢离心的十年,汉王用**他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城门下若微的问题,他长叹一声,无言以对。

        假如时光倒流,在哪一步他可以重新选择?
        不打喜峰口一仗?以他的心性还会选一次。
        不做“好圣孙”?这不是他能选择。
        不约她去听雨轩?不可能,她是他今生唯一的解药和暖色。
        或许,他只是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与若微最后的十年吧。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人说若基有情无爱,但是抵过了岁月与人性的他与她生命最后的依恋与缠绵难道不是最动人的爱情吗。
        北归雁 伴兰舟
        独徘徊 月满西楼
        曲未央 客舍空
        浮影迷花徒清幽 寄锦书 转经年
        红颜留 覆水难收
        酒意浓 怅尽头
        不闻欢娱静水流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辗转万重山 又叹千水寒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情无计可消除 此生无悔寻来路
        借酒解烦忧 借你解人间
        忘了未到伤心时
        此情无计可消除 此生无悔寻来路
        借酒解烦忧 借你解人间
        徒留惘然伴锦绣。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15 12:56
        回复
          这两个人的爱是宿命,没有靖难,就是两个不相识的陌生人,若微与心上人相守平凡顺遂一生,瞻基做逍遥王爷。有了靖难,命运齿轮转动,命途改变,靖难本质就是人对权利的欲望毁灭世间一切,秩序,道义,血脉,情感。有了靖难,激发出人的欲望,仇恨,这是两人相遇的最初,是的,那两个少年自负弄险的应酬里美好的画面,底色是残忍。非杀他不可么?我本不该信她,我是不是着了魔?只是人心难测,局中人自己也管不住自己的心。从永乐十年进京刺杀到瞻基逝去,转瞬间一生就过了。他说,十年风雨,若不能相守怕辜负了一生。这苍凉人生里,他不过是想要一点安慰!她呢?因为故事开始有若许多的谋算,交换,无奈,痛心,便封闭了心门,再不去开启,确认心意,困于情中,半生嗟叹,等一日无常到来,方知心中情爱之系。这两个人就是被命运绑架的一生。本来可以了无遗撼的,空留半世旧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16 09:03
          回复
            孙皇后与“夺门之变”。“北京保卫战”结束以后,蒙古族感觉朱祁镇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想要放其回明朝,但已经喜欢上当皇帝感觉的朱祁钰,不太愿意接回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好在群臣意见比较一致,都想要迎回朱祁镇,最终朱祁钰迫于压力还是接回了朱祁镇,但是紧接着就把他囚禁在了南宫。
            七年后,朱祁镇趁着朱祁钰病重发动了“夺门之变”,成功夺回了皇位。在这个过程中,孙皇后具体做了什么,历史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只有一句“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明史·列传第一·后妃》),另外从她对朱祁钰最后的评价来看,也能印证他确实是同意“夺门之变”的。
            “败坏纲常,变乱旧制。放纵地淫乱、酗酒,信任奸人。毁坏奉先殿(皇家家庙)的偏殿建宫殿让妖妓居住。玷污了缉熙殿作为受戒的场所来礼敬喇嘛。滥加赏赐、胡乱花费无度,横征暴敛无休止。国库空虚,海内困穷。不孝、不弟、不仁、不义,臭名昭著,神人共愤,上天震怒,屡次降下预兆,朱祁钰不知反省,拒绝进谏、文过饰非,造孽越来越厉害。”——孙皇后废朱祁钰懿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16 13:59
            回复
              历史证明历代明君都是历经磨难,而且接受了近二十年正统皇家教育再加父亲或者爷爷严苛教育甚至于把皇帝逼疯的方向教育才能连续出现一代明君!朱棣是朱元璋和岳父徐达一手调教出来的!朱高炽是爷爷朱元璋从小立为世子被朱棣当做继承人培养的!朱瞻基是被爷爷朱棣一手打磨,给他他所有孙子没有的待遇,13岁就被确认第三代皇帝继承人,但是朱棣也把朱瞻基磨砺的无情无义把他的善良软弱都抹去了!父亲朱高炽又需要朱瞻基这个即是儿子又是皇帝大红人盟友!直到遇见孙若徽这个纠缠一生的女人才唤醒了朱瞻基内心的爱情,善良,朱瞻基从小被爷爷灌输了慈不掌兵,心不够狠你就是被屠戮的对象(朱棣让朱瞻基亲眼看着杀戮建文旧部,包括杀掉自己的岳父岳母御史景清一家,也给自己埋下了一世的缘分)同时教会了朱瞻基运用军队以及处理朝政的能力!父亲朱高炽教会了儿子如何推行仁政,善待天下!同时朱棣和朱高炽对朱瞻基的宠爱是有代价的!需要朱瞻基付出相应的代价!
              大明风华里面其实痛苦一生,凄凉一世,看似君临天下,看似创造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他的一生其实很苦,从朱瞻基降生那一刻他的悲剧就开始了!朱瞻基也是一个期待自由,浪漫色彩的艺术家类型可是偏偏生在天下第一无情家庭!朱瞻基的降生被朱棣认为是父亲朱元璋赐给自己皇权的意义,从那一刻开始,朱瞻基就是朱棣自己认为生命的延续!父亲朱高炽认为嫡长子朱瞻基就是自己成为太子的一步绝好的棋子,父亲朱棣既然认为朱瞻基像自己并且拿未来天子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嫡长子那离自己成为太子也并不远,当然朱高炽也确实优秀!所以朱瞻基实际上是爷爷朱棣和父亲朱高炽之间的桥梁盟友!也是朱高炽拿来对付自己弟弟汉王的一副好牌!
              再说:孙若徽这个女人是朱瞻基抢来的,可是在乱世之中孙若徽是自己跑到朱瞻基眼前的,朱瞻基也曾经给过孙若徽出路愿意放他离开,可是孙若是非想要三万人的靖难遗孤回到京城享受正常人的政治待遇,并且参与了建文帝和永乐帝朱棣的双方会谈从那一刻起孙若徽没有退路了!说句实话:孙若徽结局只有三个,要不选择嫁给太孙,要不然朱棣会把孙若徽收到自己的后宫之中看管起来将来殉葬!最后就是孙若徽,孙愚都要死!因为他们知道永乐皇帝和建文帝见面的事实,这件事传出去天下哗然!
              可是从古至今哪怕是现在社会主义社会不是还有大家族联姻或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的事情吗?关键在古代女人终有需要一个好的归宿在朱瞻基身边也许朱瞻基不能给他一夫一妻的生活,也许不能给他平静的生活,也许不能不顾天下只估计自己爱护自己!可是朱瞻基作为皇权拥有者给了孙若徽最大限度的自由(虽然朱瞻基有三宫六院可是皇帝毕生所爱只有自己,皇帝给了他妻子的名分,甚至给了他参政权)给了孙若徽一生平安,后宫没有人敢对孙若徽下手,哪怕是怀孕的孙若徽,看看其他皇后他们孩子的下场(乾隆皇后的儿子怎么死的),哪怕是直属皇帝的锦衣卫也只怕孙贵妃一人!在古代有多少女人可以得到孙若徽的一生?很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17 10:04
              回复
                朱瞻基有一点说对了,他从小看出皇室的无情,如果父亲到了真的必须选择的时候,朱瞻基的脑袋确实可以拿来交易,不要忘了他还有那么多兄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2-17 14:43
                回复
                  朱瞻基也是被历史和家人推向了皇帝的舞台,朱棣对皇太孙朱瞻基是相当的喜爱,为了孙子连靖难遗孤都宽恕了,朱棣为什么这么喜欢朱瞻基呢,据史书记载,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朱瞻基也是被历史和家人推向了皇帝的舞台,朱棣对皇太孙朱瞻基是相当的喜爱,为了孙子连靖难遗孤都宽恕了,朱棣为什么这么喜欢朱瞻基呢,据史书记载,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他的皇祖父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曾经作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帝朱元璋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在古代,大圭象征着权力,朱元璋将大圭赐给他,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这时候有人汇报,孙子朱瞻基降生了,朱棣马上联想到那个神奇的梦,就赶紧跑过去看孙子,发现孙子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话:此乃大明朝之福也。也正因如此,他才下定决心发动靖难之役。朱棣一度想换太子,可解缙来了句“好圣孙”,朱棣一想起朱瞻基,就放弃了换太子的念头,所以朱高炽能当上皇帝,他的儿子朱瞻基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那么咱们就一起来回顾下朱瞻基的一生。
                  朱瞻基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二月初九日,老爸是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代圣君,老妈是小兔子之前介绍的诚孝昭皇后张氏,她也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后和第一位太皇太后,爷爷朱棣是一位枭雄,他自己也创造了盛世,所以也称得上明君。
                  靖难之役胜利以后,朱棣亲自为他挑选名师,他多次指示这个皇孙是可造之材,你们一定好好调教,同时他也不忘亲自教导。永乐中期以后的远征漠北,朱棣总是将朱瞻基带在身边,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征战回来朱棣又带他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
                  朱高炽登基不久,在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一日立朱瞻基为皇太子。朱高炽在位一年左右就因病去世,他随即登基成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去世的时候,朱瞻基正在南京,他的皇叔朱高煦准备在半路截杀太子,然后自立为帝,可是朱瞻基还是从容地继承了帝位。改第二年为宣德元年,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宣德元年还发生一件事,就是他二叔朱高煦起兵造反,他御驾亲征平定叛乱,将乱党全部拿下。他统治时间不算太长,只有10年左右,但是朝堂上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真是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开创了盛世,也就是咱们历史课本里提到过的“仁宣之治”。
                  总结一下,朱瞻基从小被朱棣包括父亲朱高炽以及他们背后的文官集团确立的第三代明朝继承人,后来爷爷朱棣快驾崩的时候却说要传位给自己的二叔?你说:这不是玩朱瞻基吗?老爷子你让一个从十三岁就被你立为皇太孙的朱瞻基怎么活?所以朱瞻基对杨士奇说:我愿意自裁!!差一点就自杀了!朱瞻基跑回了太子府,都不敢直接见太子,只只相信若徽一个人不会卖了他所以让妻子带他去见太子,告诉父亲爷爷驾崩,留下遗诏让二叔继位,他们全家搬去南京,朱高炽竟然说:这是对的,也许对于国家是对的但是对于朱瞻基公平吗?这就是告诉自己可以自尽去了!你们不想让我继位干什么从小让我做这个皇太孙,若是二叔当皇帝,朱瞻基估计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祸不及妻儿,你不是逼着朱瞻基死吗?所以朱瞻基被母亲骂不孝,朱瞻基直接下跪磕头求死!说实话,谁又在乎过朱瞻基死活?父亲朱高炽又不跟儿子说让他到南京读书为什么:他想干什么,把正在火头上的朱瞻基扔到了南京读书,我估计如果有人拿着圣旨朱瞻基可以立刻自裁!
                  孙若徽虽然劝朱瞻基不要为了皇位丧失心智可是你也不想想,你丈夫争的哪里是皇位,是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18 08:35
                  回复
                    看看如懿传里面凌云彻的下场
                    再看看徐斌的下场!
                    说实话:朱瞻基对待自己的爱人和爱情已经很温柔了,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疑,刚愎自用,朱瞻基从来都没有像乾隆那样对待如懿,那可是皇后啊!胡善祥给自己戴了绿帽子,朱瞻基只是选择了废后,让他去宫中的道观做女道士,在自己死后,孙若徽替自己妹妹求情不也是恢复了胡善祥和儿子朱祁钰的政治待遇吗?对待一个从来都不喜欢,都不爱的女人朱瞻基都能如此,对待孙若徽更是可以说:除了在孙愚自尽和自己驾崩之前自己私心想让孙若徽殉葬以外,可以说:作为丈夫他给了孙若徽一个充满爱的家庭,这个家里有爱他的丈夫(也许有时候丈夫会发疯可是那也是为了天下百姓)有宠爱妻子和儿子的丈夫,他的家庭是健全的,对一个反贼之女来说:免与饥寒,免与恐惧,舒适自在(朱瞻基保证不了,因为朱瞻基自己都过不上舒适自在的日子,朱瞻基做到了,天塌了我扛)孙若徽一生没有被朱瞻基苦过(哪怕是朱瞻基自己一个人苦),朱瞻基也从来没有羞辱过若徽,更别提冷落一直是孙若徽冷落朱瞻基可是朱瞻基从不跟孙若徽计较!这在古代一般家庭丈夫也不一定能做到!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19 13:44
                    回复
                      孙若徽儿子比丈夫风流多了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11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明英宗在位期间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英宗有一位贤惠的钱皇后,钱皇后曾为了英宗哭瞎双眼,那么他除了这位皇后外还有哪些妃子了呢?他的儿子都有谁?
                      皇后:
                      孝庄皇后钱氏,结发妻,得英宗一生的爱敬,海州人,未生育。
                      孝肃太后周氏,宪宗生母,本为贵妃,宪宗即位尊为太后,昌平(今北京昌平)人,生明宪宗朱见深、崇简王朱见泽、重庆公主。
                      妃嫔:
                      万宸妃,生德王朱见潾、皇子朱见湜、吉王朱见浚、忻王朱见治、广德公主。谥“靖庄安穆”;
                      刘敬妃,英宗的爱妃之一,英宗死前明令与他合葬,但明宪宗没有遵令,谥“贞顺懿恭”;
                      王惠妃,生许王朱见淳、嘉善公主,谥“端靖安和”;
                      樊顺妃,比皇帝年长13岁,生一公主,早夭,谥“恭和安静”;
                      杨安妃,生崇德公主。谥“庄僖端肃”;
                      高淑妃,生秀王朱见澍、隆庆公主,谥“庄静安荣”;
                      魏德妃,宜兴公主、生徽王朱见沛。谥“恭端庄惠”。《国榷》作“恭庄端惠”;
                      刘妃,生嘉祥公主,封号待查,不确定是刘敬妃还是刘丽妃,也可能是第三位刘姓妃子;
                      昭肃靖端贤妃王氏;
                      安和荣靖丽妃刘氏;
                      端庄昭妃武氏;
                      恭安和妃宫氏;
                      昭静恭妃刘氏;
                      昭懿贤妃李氏;
                      恭靖庄妃赵氏;
                      恭僖成妃张氏;
                      僖恪充妃余氏;
                      惠和丽妃陈氏;
                      荣靖贞妃王氏。
                      儿子:
                      朱见濬,天顺元年改名朱见深,长子,明宪宗,母贵妃周氏;
                      朱见潾,次子,德庄王,母宸妃万氏,初名见清;
                      朱见湜,三子,早卒,母宸妃万氏;
                      朱见淳,四子,许悼王,母惠妃王氏;
                      朱见澍,五子,秀怀王,母淑妃高氏;
                      朱见泽,六子,崇简王,母贵妃周氏;
                      朱见浚,七子,吉简王,母宸妃万氏;
                      朱见治,八子,忻穆王,母宸妃万氏;
                      朱见沛,九子,徽庄王,母德妃魏氏。
                      女儿:
                      重庆公主,母孝肃皇后周氏,天顺五年下嫁周景。景字德彰,安阳人,好学能书,英宗爱之,闲燕游幸多从。宪宗立,命掌宗人府事。居官廉慎,诗书之外无所好。主事舅姑甚孝,衣履多手制,岁时拜谒如家人礼。景每早朝,主必亲起视饮食。主之贤,近世未有也。弘治八年,景卒。又四年,主薨,年五十四。子贤历官都指挥佥事,有声。
                      嘉善公主,母王惠妃,成化二年下嫁王增,兵部尚书骥孙也,弘治十二年薨。
                      淳安公主,母万宸妃。成化二年下嫁蔡震。震行醇谨。正德中,刘瑾下狱,诏廷讯。有问者,瑾辄指其人附己,廷臣无敢诘。震历声曰:“我皇家至戚,应不附尔!”趣狱卒考掠之,瑾乃服罪,以是知名。嘉靖中卒,赠太保,谥康僖。
                      崇德公主,母杨安妃。成化二年下嫁杨伟,兴济伯善孙也,弘治二年薨。
                      广德公主,母万宸妃。成化八年下嫁樊凯,二十年八月薨。
                      宜兴公主,母魏德妃。成化九年下嫁马诚,正德九年薨。
                      隆庆公主,母高淑妃。成化九年下嫁游泰,十五年薨。游泰:字尚秦,号东园,江苏盐城西北乡交睦庄人,御前带刀侍卫,累朝皆领宿卫,驸马都尉。
                      嘉祥公主,母刘妃。成化十三年下嫁黄镛,后六年薨。
                      公主,母樊顺妃,公主早夭,封号不详。
                      公主,母德妃韦氏,早殇,封号不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2-19 19:29
                      回复
                        朱瞻基最后对孙若徽说的话:其实才是朱瞻基理想的写照,我小时候想做一个画师,可是朱瞻基生在那个家庭有可能吗?没有除非他是父亲和爷爷最看不上的小儿子,谁让他是嫡长子还是皇太孙,就这一点就让朱瞻基压抑了一生,这一个身份让朱瞻基一生注定为了皇权而生存,就像是朱瞻基最后说的那样,若非他是皇帝,他又何须担心自己死后陪伴自己近二十年的妻子若徽政治天赋会毁了朱家基业,毕竟太祖亲自定的皇明祖训后宫不得干政包括他的祖母马皇后!朱祁镇也是毁在了立嫡立长这四个字上了!假如朱瞻基不用继承皇位做个画家王爷该多好?就算遇不到孙若徽可是也会遇见一个真正的爱人!可惜朱瞻基永远得不到!
                        但是在朱瞻基那个位置可以说:作为皇帝后宫只是朱瞻基生活和政治的一部分,但是在朱瞻基心里孙若徽却是最美好平静的港湾,孙若徽就是朱瞻基心里家的归属感,哪里有妻子,爱人,其实从朱瞻基后宫妃嫔人数可以看出来其实朱瞻基不是一个外貌协会的皇帝,他在乎的是感觉,感情,朱瞻基殉葬了十位后妃,加上两个皇后,一共十二人,朱瞻基也只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公主夭折)!孙若徽儿子朱祁镇他后妃二十一人,皇后两位,九个儿子,八个女儿!可以朱祁镇一生就是个败家子!时间都用来生孩子了!
                        在历代皇后之中孙若徽是幸运的,遇上了一个即是明君更是好丈夫的皇帝!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2-20 09:38
                        回复
                          在历朝历代近五百位皇帝里面其实就夫妻家庭关系里面说实话:明朝皇帝这一点很多皇帝都做不到,朱元璋虽然心狠手辣但是对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孙子朱允炆都是无比的信任从不怀疑,历朝历代最受皇帝信任的太子就是朱标,朱棣虽然杀人如麻但是唯独对徐皇后一人深情,一生只有一位皇后,三个儿子,朱瞻基父亲和母亲关系也确实琴瑟和鸣,朱家祖孙三代从爷爷朱棣到父亲朱高炽到儿子朱瞻基都对明仁宗皇后深信不疑把摄政大权都赋予了张皇后,
                          至于朱瞻基更加不用说了:孙若徽要是遇到了其他帝王估计早死了多少回了,要知道就凭孙若徽和徐彬多次不当的言论仅此一条,他就失去了帝王在后宫的庇佑,看看清朝乾隆皇帝在如懿传里面怎么处理如懿和卫皇贵妃的,让凌云彻当太监!后宫几位后妃下场可以说:凄惨收场!
                          至于朱瞻基孙子明宪宗和他的重孙子明孝宗也都跟他们爷爷和太爷爷朱瞻基一样逃不过一个情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2-21 13:56
                          回复
                            不管时移世易,不管怎样在孙若徽有了朱瞻基这个丈夫和朱祁镇这个儿子以后他们三个人都是血亲,不管是谁都割舍不了,孙若徽是朱瞻基妻子是朱祁镇母亲这个事实和身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2-23 15: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