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道紫砂吧 关注:5,271贴子:67,964
  • 20回复贴,共1

黄龙山周遭的村与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黄龙山周遭的村与路
查《(万历)重修宜兴县志》,在均山乡所管辖的区域中有几个十分熟悉的村名,上袁、蜀山、川埠、丁山、蠡墅、山前村等。这些村在一定意义上是行政村,即是说它可能包括了一到一个以上的自然村。我们惊呀的发现,当时就已经有山前村了。
查《(康熙)重修宜兴县志》,原均山乡衙改为均山区衙,其中行政村出现了“白荡村”,完全有可能原来就有白荡自然村,只不过到康熙年间升格为行政村。我再查了一下,直到《(嘉庆)新修荆溪县志》还是写作“白荡”,写作“白宕”至少应该是在民国之后,就象“丁山”,民国推翻清朝时改为“鼎山”,新中国成立后改回“丁山”。其实白荡这个地方早期就象有名的“荷花荡”,湖溏沟溪交错,并非说“白宕村人”是住在一个一个洞穴里,比如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庄居民委员会行政管辖区域中还有“白宕大河”的存在。有村一般就会有一条进村的路,进白荡村的路叫“白荡路”,只不过后来写作“白宕路”。
仅从明万历以来的历史来看,山前村要比白荡村先升格为行政村。那么进山前村的路就叫做“山前路”。那么山前路在哪?以下我们参考两张地图:
腾讯地图:

百度地图:

原山前路复原如下图:

也就是说,白宕(荡)路进白宕(荡)村,山前路进山前村。问题来了,山前村的这座山是指什么山?显然就是指青龙山,也就是说,当年的青龙山是在山前村村界内。按照传统,坐北朝南,一般来讲南是前北是后,再者青龙山的北麓是川埠村中赵庄自然村的村界,现黄龙山西北由赵庄村管称为“赵庄山”,西南由白宕(荡)管,东段由蠡墅村中的台西自然村管,那时候,没有“黄龙山”一说。从有限的资料来看,是到了康熙年间,也就是白荡村升格到跟山前村平起平坐时,才在周容和尚的《宜兴瓷壶记》出现“黄龙”。
黄龙村是个小自然村,在现黄龙山的北麓,进村的路叫黄龙路:

徐秀棠著《宜兴紫砂传统工艺》一书中有一张简图,所示意“山前路”有商榷之处: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很久很久以后西边的“山前路”向东延被“顺”着叫做山前路,二是黄龙村人面对黄龙山将这段路叫做“山前路”,但此“山”非彼“山”。
到了二十一世纪,黄龙山周遭的路多已拼接成“新路”,比如紫砂路的东段是新开的,但西段可能是山前路的扩建,而双龙西路的西边又接上了山前路,当年妙道紫砂的耿年在描述“双龙西红黄”出矿位置时,我就在地图上找到懵圈:

甚至我当年站在青龙山南麓往南看说是“双龙西路”我还是一头雾水:

今天终于基本能将这个困惑演绎成一段故事与大家分享,最后用一张“夜半双龙西”照片作为故事的结束:

可以写作:红黄泥,出山前,陶之骚红色。


IP属地:广东1楼2019-12-28 22:38回复
    本地人都不研究这个了。想表达什么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2-29 23:29
    回复
      壶还不是照卖,谁又能看出多少区别呢!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2-29 23:30
      回复
        先攒着,随着科技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不只是靠眼力区别出来。


        IP属地:广东4楼2019-12-30 08:40
        收起回复
          这个红黄泥有些啥特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1-02 21:36
          收起回复
            我从和妙道与壶东以及一群妙粉争执开始,我就纳闷:你们有好泥想办法找好工手做好壶出来多好呢!这才是对弘扬紫砂最大的贡献,也是对光大壶友最大的福音。退一步讲,承认你们的泥是宜兴最好的了,但无论是泡茶或者当艺术品欣赏,谁不想要一把泥好工好的好壶呢?找个能做好壶的工手真这么困难吗?扯淡不能扯一辈子吧!盼望妙道新年用“宜兴最好的泥”做出一把能让广大壶友认可的好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1-02 22:23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1-17 21:4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1-17 21:42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1-17 23: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