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4,287贴子:549,426
  • 2回复贴,共1

(转文)外科医生的心理素质是怎么锻炼出来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在高三做出学医的决定之后,就开始想象:我将要接受怎样的训练,可以在不到十年之后,就能够自己主刀划开一个人的皮肤,掏出他的内脏呢?我将要经历些什么,会让一个看到血腥场面就感到恶心的高中生,成为一个每天要与血肉相伴的外科医生呢?
十多年过去了,我想我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第一步:学习理论知识。
上小学的时候,有次我的手指头被玻璃划破了,流了一点血。当时我吓坏了,冲着老师大叫:“老师快看,我流血不止啦!”我忘不了我们老师当时惊慌失措的表情,赶紧带我去医务室包扎。但是医务室的大夫根本就没当回事儿,随便包了一下就打发了:“就划破一点皮而已,你看把你们给吓的!”
别以为这是小孩子不懂事。你看看“如果有严重失血的意外,应不应该用卫生巾止血呢?”的回答和评论就知道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出血量的多少是怎么回事,他们以为一块卫生巾就可以把人吸血吸到休克!


IP属地:河北1楼2019-10-25 14:58回复
    第二步:学习解剖和外科操作
    知乎上有个比较热的问题:第一次解剖尸体的时候都发生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事?
    但是,实话实说,我在第一次解剖尸体的时候没遇上什么意想不到的情况,也就没什么印象深刻的,只是记得当时全班男生都去浸泡尸体的福尔马林池里搬运尸体,真的很重。
    为什么第一次解剖尸体没有什么意外?因为你做的每一步解剖都是有目的的,你在寻找一条血管,或者一根神经,你在分清肝门静脉的分支,你在分离腹壁的n层结构,而不是在想:我在解剖一具尸体。就好像我指着一辆自行车对你说,我在这辆自行车后轮的一根轮条上刻了一句话,你来给我找出来。这时候,你满眼里都是自行车后轮的轮条,你一根一根的找过来,而不会注意到这辆自行车有多高多长,车把手是什么颜色的。
    我也是一直到了头面部解剖的时候,之前需要先把尸体的头发剃掉,在剃头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的眼镜,他的鼻子,他的嘴巴,心理泛起一丝惊恐:天哪,这真的是一个人!
    而外科操作的学习,缝合是在布上练习的,而打结则是“随遇而安”,一根线绳,拴在哪里都可以练习,寝室的床头上、椅子背上、书包带上,到处都是打满的绳结。
    所以,解剖和外科操作的学习,让你了解了你的工作对象,你像找自行车轮条一样寻找着那些血管和内脏,然后像在书包带上打结一样,在上面操作。这是一个去个体化的过程。


    IP属地:河北2楼2019-10-25 15:02
    回复
      第三步:临床实际操作
      不管你学了多少理论知识,不管你解剖过多少尸体,不管你打过几万个绳结,第一次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的时候,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巨大的紧张感。我在如何看待手术由业务不熟练的实习医生完成,造成患者额外的痛苦这样的事?里讲到过第一次临床操作的时候,双腿抖得不行。我还记得第一次拿手术刀划开皮肤的时候,我连真皮层都没有划破,都没有看到皮下的脂肪。有些人有足球天赋,第一次出场就可以一球成名;有些人有音乐天赋,第一次出专辑就令众人倾倒;有些人有表演天赋,第一次演出就拿到影帝影后。但是,即使你有外科天赋,也不可能第一次开刀就做得漂亮精致。所以,在那之前,你要不断的上台拉钩,从三助做到二助做到一助。就算你做过几十台手术的助手,对于主刀的操作步骤也都烂熟于心,当第一次动刀划开皮肤的时候,也可能划不到皮下脂肪。
      这种紧张和恐惧,不是因为内脏,不是因为血腥,我想,应该是因为对于生命的敬畏——此时你面对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临床的实际操作,让你真正感受到外科医生的内涵。


      IP属地:河北3楼2019-10-25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