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吧 关注:10,876贴子:802,228
  • 23回复贴,共1

谁有自由哥《走出头脑,走进感觉》这个帖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应该是这个标题,很久前看到的,现在想看一看,谁有可以发个链接给我吗,谢谢🙏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9-14 11:48回复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9-14 13:37
    回复
      我哭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9-14 13:38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9-14 13:56
        收起回复
          以前的很多帖子,已经不复存在了。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09-15 10:48
          收起回复
            @微小宝🐼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9-15 20:21
            回复
              我找到了,这个排版更好。
              走出头脑,走进感觉---自由一生的感悟
              我体验这个时,有几个误区,我想打出来,供大伙参考。
              我体验这个顺其自然的做法时,起初不明白,用头脑的注意力盯在身上,或身体里边,认为是走出头脑,走进感觉,包括托利的安住在内在身体那块儿,也同样这样做过,但真的是做的痛苦不堪。过往经历不必废话。只提我的感受,与体验。
              误区一:走出头脑,走进感觉,我做成了,走出头脑,走进身体了。就是用头脑的注意力,向身体上面集中,有一种压在身体上的感受。感觉头与身体分开了,起初没什么,时间长了,头有一种失控了的,没有方向的感受。这个做错了。
              误区二:走出头脑,走进感觉,我后又调成了,把头脑的注意力安在了身体里面。就是脖子以下的地方。时间稍长就有种恍惚的住境一样的感受,头脑发晕,发沉,像把自己给圈住了。很难受,这个也做错了。
              误区二里描术的,准确的说有一种很憋的感觉,憋在身体里面的感觉。时间长些,十分的累。
              误区三:后来再调整,一边把头脑的注意力向身体集中,一边分出一部分来在生活里用,因为完全集中于身体,对于生活影响很大,我是要上班的。结果一边关注身体,一边开车,差点撞他娘的,还在工作中常做错事情,因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做事,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头脑的想法倒是少了,甚至没有了,但是人却折腾的历害,不造到底该如何弄。同样的这个也做错了。
              误区四:这个本身就是托利安住于内在身体的法门,只是变了一个说法,同样的,是走出头脑,走进感觉安住在身体中。扎根在身体里面。是一个道理,但是做对了却不容易,我为此走了很多弯路,为了达到书本描述的方法或方式,试了很多种,调来调去,结果弄的是折腾不堪。安住在身体中,我还做了把注意力干脆使劲的集中在头脑之外,不管什么内在身体了。结果,初开始还感觉不错,可时间长了就难受,感觉自己像是不存在了。有一种出窍的感觉。这个同样的做错了。
              误区五:安住在内在身体,我又试了一种,可能是不是不时时刻刻安住的过啊,我自问自己。托利书本有时时刻刻的安住在内在身体中,与源头连接。这个书本顺其自然的法门,也是要让安住在身体中呢,一样呀。所以我又把头脑的注意力,安在了小腹上,胸部,腿部,总之身体有什么感觉就安在什么感觉上不放。死盯着。认为这样就算安住了,继续偿试。找所谓的内在身体。时间长了,同样的难受至极。总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我要生活的,工作上要用脑的。根本无法达到所谓的时时刻刻,做不到这个,让我情绪很大。安在一点上集中注意力不放,同样的做错了。陷在折腾中难以自拔。
              误区六:反省做错了,自问,到底要怎么做,继续翻书。始终没有发现,托利说的这不是一本用头脑读的书。可是发现了用身体去思考,这下就成了,安在身体上,用身体思考了,结果发现,身体思考不了。更难受。无路可走。看了这个篇子后,安住在身体中,安住在感觉上。种种试过,都不行,陷入迷芒,查书,找资料,弄的陷入到了如何做的方法纠结中。不断分析到底如何做。同样的弄错了。
              我经历的误区基本是这些。后来开始研究托利的视频,弃书不用。太坑嗲了。
              我放弃了所有做法,不再搞什么如何走进感觉了,可想法乱冒,特别是书本里的内容乱冒,弄的很烦,可没有办法。我开始了无法之法。就是看着什么时,想事情,注意力不再盯向头脑里面。
              理论对我来说,我依赖过它们。有机会我发有关理论依赖及其同样上瘾的,理论依赖性的思维结构,发现的情况。本贴意在,如何做这个走出头脑,走进感觉。
              直到有一次,我因为工作任务重加班。全力投入在工作上,晚上静下来,我就发愁这一个人加班,坐在这里填表,太苦逼了。想做下来休息一会儿。
              我突然发现,眼睛看着,也是感觉,耳朵听着也是感觉,就是不看这些事物本身也在那里,睁眼会自动看到,就是不听外面的声音也会传来,耳朵会自动听到。坐下来不感受,坐着的感觉也会出现。这样说如同废话一样,但这一发现让我闪光了一下,明白了走出头脑,走进感觉,也明白了托利的安住在内在身体中。
              我只是坐着,简单的看着身边的事物,听着空间里传来的声音。脑代里想法有时会自动冒出来,冒就冒了,先意识到了它,同时听看周边。
              我发现此时,与坐着的感受,看着的事物,听着的声音,想着的东西同在着,我没有被拉跑,头脑清醒。
              我发现心就是整个身体,它会自动感受。眼是视觉器官,看的本身就已经走出头脑,走进感觉了,事物在我视野范围出现,这本身就是一种视觉体现。注意力本身就在头脑之外,视觉所见本身就是视觉之内,就是感觉之内。
              耳朵听着空间里传来的声音,本身就是听觉之内,同样的走出了头脑。心觉之念,就是想法,本身只能在头脑之内,我看着听着时,本身就不在想法上了。很微妙,不是那种大起大落的感受,十分自然。
              此刻,开放身心,视、听、体感、坐感、手在桌子上放着的感觉,同时呈现着。我发现我在它们之内,它们在我之外。因为我的存在,它们才存在--------是我在感受着它们。
              想法从头脑中升起,消失,头脑如同一个空间,想法升起时,身体的那种紧张感,也从身体上升起消失。
              我什么也没有做,甚至一动不动。我造了,整个我就是内在,那个能感知一切的源头。它们在我之内,来来去去。我闭上眼,事物消失,捂了耳朵,声音消失。但那种空间的感受仍然存在。
              我突然闪光,外在空间就是内在空间,外在空间与我一体,一切形式,在这个空间里来来去去,窗外的汽车过路声,在这个空间里,升起,消失,留下深静。想法在头脑里升起,消失,留下深静,如果我不去觉它,只是听着看着的话,都不知道它们是些什么内容,我发现了它的流动,反应着的那种流动。
              我不光看到事物,还看到了放着事物的空间,虽然什么也没有,但那就是静寂。我不光听到了声音,还发现了声音之后,确切的说是包围着声音的静寂。
              我几乎是在瞬间明白。
              针对自己,用头脑去做什么都是头脑在修行,痛苦是必然。我执,在头脑之内。根本没有什么真实的想法。这一体验,让我印像深刻。
              由此,我发现了,看着、听着时,本身就已经走出了头脑,走进了感觉,安住在了身体中。
              身体感觉的安住,如同房子的地基,就是放进去一样,以这个地基为本,可以开放头脑感官,不用再纠结于身体的感受如何。
              从这个体验开始,我闪光不断,书本好多内容几乎全明白了,从而改向验证,验证书本的99.9%是空的这一事实。验证书本观点。。。
              生活着的状态,本身就是走出头脑,走进感觉的。你发现了没有。
              另外再补充一个问题:自我感。
              我理解的自我感,与书本中描术的小我,我执,不是一回事。
              它是这样的:本体散发的能量,显化在身体上,准确的说是身体感是本体的显化延伸,就有了自我感。这是原始的存在感,比如饿、渴、动作、作事、身体感等等。身体需要自我感才能运作。纯意识体验会暂时的让这种自我感消失,这只是一个本体发现而以,却不能执着在这个体验上,否则身运作会出问题。
              简单来说,显化关系是:本体----------本体感---------想法、情绪能量场,这是从本源的视角上看的显化关系。


              IP属地:北京7楼2019-09-15 21:00
              收起回复
                帖子的核心已经全在走出头脑,走进感觉了,你走出来了吗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9-19 22:5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