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干粉吧 关注:29贴子:81
  • 2回复贴,共1

专家报道:Wnt信号通路在银屑病中的研究进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江苏1楼2019-08-01 10:24回复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疾病,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2-4%,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本病以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免疫学异常为特征。目前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多种因素参与其中。
    一、Wnt信号通路组成
    Wnt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Wn信号通路主要可以分为两类:经典型Wnt信号通路(β-catenin依赖性)和非经典型 Wnt 信号通路(非β-catenin依赖性)。经典的Wnt信号传导通路包括:配体(Wnt家族分子)、跨膜受体(Frizzled家族分子和LRP-5/6)、胞浆调节蛋白(APC、Axin、GSK-3β、β-catenin)、核内转录因子(TCF/LEF1家族)及下游靶基因(C-myc、cyclinD1、VEGF、生长因子等)。非经典型Wnt信号通路包括PCP途径及Wnt/Ca2+通路。
    二、经典型Wnt信号通路与银屑病
    β-catenin是一种具有双重功能的蛋白质,可作为细胞间粘附连接的组成部分,也作为转录因子成为Wnt经典信号传导途径的一部分。与健康对照相比,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及非皮损部位的表皮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核中β-catenin表达增加。外周循环25-二羟维生素D的水平与银屑病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维生素D的活性代谢物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抑制β-catenin从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CTNNB1为β-catenin的编码基因,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的CTNNB1后可导致cyclinD1和Axin2表达的减少,从而抑制白介素(IL)-22诱导的细胞增殖。GSK-3β与APC、Axin形成复合体可使β-catenin磷酸化降解,研究发现抑制GSK-3β可抵抗IL-13、IL-17A、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诱导的银屑病患者和正常角质形成细胞分化,同时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IWP-2作用于HaCaT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促炎因子分泌,同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上述研究表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在银屑病中起到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分化与增值的作用。
    三、非经典型Wnt信号通路与银屑病
    Wnt家族是一类分泌蛋白,目前研究发现Wnt5a主要在非经典Wnt信号通路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WNT5AmRNA在银屑病皮损中上调5倍及Wnt5a蛋白表达增加;同时编码WNT5A受体的FZD2和FZD5在银屑病皮损中增加。银屑病患者采用依那西普治疗3月后,针对治疗反应良好的患者,分析治疗前后其皮肤组织中炎症反应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WNT5A在治疗前后均呈高表达。但小鼠实验表明仅Wnt5a过表达无法引起银屑病皮炎,而敲除Wnt5a后可通过抑制Wnt5a/Ca2+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表明Wnt非经典信号通路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调节。
    四、Wnt信号通路的在银屑病患者中的负向调节
    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相比,编码分泌Wnt蛋白拮抗剂Wnt抑制因子-1的mRNA在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显著下调。患者非皮损皮肤组织中Wnt抑制剂Dickkopf-1(Dkk-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显着增加,且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中Dkk-1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提示Dkk-1可能在银屑病的慢性全身性炎症及局部皮肤炎症反应中起作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FRP)4为Wnt信号通路的负调节因子,可直接抑制体外促炎症细胞因子诱发的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和银屑病小鼠模型的皮损中SFRP减少。
    上述多项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多个方面对参与银屑病角发病的免疫细胞与细胞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及分化进行调控,为银屑病的治疗提供了多个新的潜在靶点,但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明确。


    IP属地:江苏2楼2019-08-01 10:25
    回复


      3楼2021-12-24 21:44
      回复